頗為有意思的是,俄羅斯米格設計局公開稱“米格一35具有一定隱身能力”,其機體採用了大量吸收雷達波材料,遠程雷達很難發現它。對於這個宣傳,外界應該不感到意外。俄羅斯有大量外型普通而常規的飛機具備其所宣傳的“隱身能力”。如果排除令一般人匪夷所思的 等離子隱身技術的話,這個宣傳十分令人匪夷所思。不過也令人十分理解。在f-35準備投入國際市場的今天,如果你不說自己的產品擁有隱身能力,那麽顯然你的產品落後了。但是是否能夠將所謂“採用了降低rcs技術”的飛機就稱為隱身飛機,這一點是應該明確的。


    米格-35另一個宣傳點就是採用了先進的機載航空電子係統。新飛機不僅配備了“智能化座艙”,原先的機械儀錶板也被更為先進的液晶多


    功能顯示器取代。對於這一點雖然在外觀上使飛機摩登了許多,但是隻能代表末端顯示技術的進步而不是整機航空電子水平的進步。飛機的航電到底提高到了什麽程度目前還不明確。不過至少有一點是可喜的:人們終於在米格機的座艙儀錶盤中央看不到那條白帶了,憑這一點還是可以判斷該機飛控係統是有所提高的。比蘇聯時代要強了。此外飛機還裝備了能夠探測“隱身”目標的相控陣雷達。另外,其火控係統中還整合了經過改進的光學定位係統,可在關閉機載雷達的情況下對空中目標實施遠距離探測,雖然這並不是什麽新技術。


    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展出的米格一35裝備了tvc,但是裝備tvc的米格一29 ovt已經經過了多次成果的試飛和表演。相信其裝上也不是很困難。隻不過缺乏成熟的控製軟體,僅僅安裝一個機械的作動機構並沒有特別大的意義。


    至於其他方麵的改進則是“新支點”係列基本都具有的改進項目,例如去掉了進氣道上方的百葉窗式輔助進氣門,在進氣口安放可收放式隔柵,防止吸入異物。進氣道下唇口位置可調節,能增大起飛時的空氣流量。機身後部位置延長以保持其靜穩態性。廣泛採用雷達吸波塗敷材料噴塗。機翼前緣進行了銳化,增加了副翼翼展;加厚的翼尖有前後向的雷達警告接收機。當然毫無疑問機載電子設備也採用了“開放式設計”,使它既能掛載俄式武器,也能掛載外國生產的武器,這樣使那些喜歡這個平台卻又喜歡其他武器的買家對其高看一眼。


    這架新展出的米格一35是準備參加印度新型戰鬥機採購競標的飛機。為了抓住這一難得的大商機,俄羅斯已經向印方承諾可以提供許多優惠條件,甚至包括許可證生產。米格集團還稱印度飛行員隻需要不到60次飛行訓練就能掌握新型米格-35型戰機的全部飛行技術。印度已經表示對米格一35有很強烈的興趣,但是不表示印度已經作了決定。


    與此同時,俄羅斯還計劃向中東和北非國家推銷米格一35戰機。目前中東和北非不少國家當前的現役戰鬥機大多已經老化,麵臨著更新換代問題。俄羅斯已經計劃準備通過強大的外交攻勢,向阿爾及利亞.埃及、伊朗、利比亞、蘇丹、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等國家全力推銷米格一35。由於有很多中東和北非國家裝備了大量米格係列的戰機。這有利於米格設計局未來的產品進入該地區軍貿市場。俄方正在與上述國家進行談判,主要內容包括貨款支付方式.交貨時間、後勤維修和戰機飛行員培訓等等。


    無論如何,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俄羅斯航空工業在蘇聯解體之後遭到了毀滅性的重創,一度連續十年止步不前。但是今天的俄羅斯依舊是令人敬畏的,其航空新產品猶如當年一般僅僅型號名字便振聾發聵。今天的米格一35雖然改進自舊機體,但仍舊領先於很多現在新研製的戰鬥機,完全有能力挽回米格集團多年的頹勢,重振雄風。


    蘇聯米格-at戰鬥機 [本章字數:780 最新更新時間:2009-08-26 11:00:00.0]


    ----------------------------------------------------


    米格-at是俄羅斯米高楊設計局和法國斯耐克公司等聯合研製的高級教練機,由俄羅斯米高楊設計局負責全機的製作與組裝、係統整合與後勤支援,另外rsk公司負責銷售,斯耐克公司提供發動機,塞克斯塔公司提供航電係統。雙方為能共創雙贏,俄方出資68%,法方出資32%。俄羅斯空軍計劃用米格-at取代現在正在服役的l-29和l-39“信天翁”教練機。米格-at於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設計,1992年法國公司參與合作。1996年3月21日米格-at原型機進行了首次試飛。目前該機已進入試生產階段。


    據俄專家評估:與米格-29相比,米格-at的機動性要稍勝一籌,在近戰中也更占優勢。由於米格-at採用了西方規格的航電係統,經過相應的培訓之後,飛行員既會操控米格-29、蘇-27,也能操控“幻影”2000、“颱風”、f-15、f-16、f-18和f-22等當前世界各型先進戰鬥機。這使米格-at具有可觀的市場潛力。


    米格-at機身長12.01米,高4.62米,翼展10.16米,最大起飛重量在6噸左右,最大飛行速度為900公裏/小時,飛行距離可達3000公裏,極限飛行高度近1.6萬米。在作為殲擊機使用時,該機可以配備一門20毫米機關炮、兩個非製導火箭吊艙(或兩枚輕型航彈)以及兩枚空對空飛彈。


    它採取前後串列的座艙設計,採用下單翼常規t字形尾翼布局。兩台引擎被安裝在機翼上部。它的飛行控製係統採用與先進戰鬥機相同的線傳控製。主翼採用低單翼直線翼型。機翼接近機身處改向斜前方伸展。為能提高升力,機翼前緣有高升力條板,後緣有雙重縫翼。它使用了大量的複合材料,這使得它的推力遠高於同時期的其他高級教練機。它還有幾個驚人的地方,如機翼攻擊角上限與f-16相同,可達25度。它的7個外掛點可載武器達兩噸,隻有俄羅斯的另一款高級教練機雅克-130可與之媲美。它裝有多功能雷達,搜索距離達60公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利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色神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色神光並收藏利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