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將垂時,風力增大,西班牙艦隊中有三艘船被吹上了海岸。7月30日(星期四)拂曉,梅迪納從他的旗艦上,看到英軍的109艘船隻正位於他這個分散了的艦隊後方,距離不過半個裏格。根據杜羅(duro)的記載:
“公爵放了兩炮來收集他的艦隊,並派了一艘快船去通知各船以船頭向風,並保持接近岸邊的位置。因為同樣的原因,敵人也留在距離很遠的位置上,知道西班牙艦隊是一定會全軍覆沒的。在旗艦上的駕駛人員,和在這個海岸上有經驗的人員都告訴公爵說:假使風向仍保持西北不變,則西班牙艦隊將一艘船也保不住。所以每個人都應該上岸去。隻有上帝才有能力阻止它。這時艦隊是在危險之中,在六尋半的深水,根本無處可避。幸好多虧了天意,風向轉為西南西,所以船隻才都沒有損失。”
在整個一星期的戰鬥中,盡管西班牙方麵已經用去了十萬發以上的大炮彈,可是英國船隻卻並無一艘受到重傷。陣亡的人隻有一位船長和二十餘名海員。反之,專以格南費裏尼一戰而論,西班牙軍即已死了六百人,傷了八百人。
7月29日黃昏,梅迪納召開了一次戰爭會議,決定假使風向轉變,西班牙艦隊即應再度企圖控製海峽,盡管在此時,他的船既缺乏補給,又缺乏炮彈。在另一方麵,若是不能再進入海峽,那麽惟一可行的路線即為繞道北海回西班牙去。因為風向始終不變,所以最終採取了後述的路線。
這是一個令人喪膽的冒險,因為不僅他的多數船隻都已損壞,而且所有的補給也不夠這樣長程的航行之用。雖然如此,盡管一方麵遇著惡風,把他們向北吹,而另一方麵又受到德雷克的追擊,梅迪納仍然有機會來挽回這個厄運。這就是他可以在福思(forth)登陸,以鼓動蘇格蘭人反對英國女王。但這時他卻一心隻想回西班牙去,8月2日,經過了福思,西班牙艦隊結成一個整體,向奧克尼(orkneys)群島進發。第二天,霍華德放棄了追擊的企圖,於8月7日返回了英國北海方麵的各個港口。
圖1 無敵艦隊戰役(阿馬達戰役)
8月8日,他從馬爾格特碇泊所,上書華爾新漢說:“我祈禱上帝讓我們可以聽到補給的消息,因為我們通常是在挨餓。”此外,為了預防敵人再捲土重來,他又立勸英國政府應注重國防。
這個故事的後半段更是悲慘,當西班牙艦隊向本國返航時,一路的損失極為巨大。許多船隻都在中途沉沒。當他們5月間從裏斯本出發時,一共有130艘船,其中有63艘被認定已經喪失。有2艘是被敵人奪去,3艘在法國海岸邊喪失,2艘在荷蘭海岸邊喪失,格南費裏尼之戰被擊沉了2艘,在蘇格蘭與愛爾蘭之間的海岸邊一共損毀了19艘,還有35艘失蹤,下落不明。英國人卻一艘船都沒有損失。
那些在愛爾蘭海岸邊失事的船隻,其人員逃上岸後,又都被英國人所殘殺。有些船雖然沒有失事,但其乘員所遭受的苦難卻更有過之,因為創傷、疾病、飢餓和口渴,死亡者也數以千計??有些船隻斷水達十四天之久。最後,到了9月中旬,才有一個使者從埃斯柯裏亞爾(escorial)提前趕回來,報告說梅迪納已於9月12日回到了該港。當這位使者把這些壞消息告訴腓力時,他正坐在他的辦公桌前。聽完了之後,腓力卻不改常態,隻是這樣說道:“我應感謝上帝,使我具有這麽大的權力,隻要我願意,就可以很容易再建一支艦隊。隻要泉源不斷,一道流水雖然有時可被阻止,但也並沒有太大的重要性。”
這顯然是上帝的意誌,所以他勇敢地接受他的失敗。不過他對於這些英勇的將士在這次悲慘的十字軍遠征中所受的苦難,卻並非沒有加以關切。他傾其全力來撫慰他們,使其各安生計。他不但沒有責備梅迪納,反而讓他重返卡地茲,並繼續做他的總督。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的作風就完全不同了,她的第一個考慮就是裁減費用。她與腓力完全不同,在她的個性中,是毫無俠義和偉大的氣概的。而且即使她的心靈也和她的頭腦一樣是女性化的,在剛剛勝利之後,似乎也不應該坐視她的英勇海員們因為貧困和疾病而走上死路。
(註:僅僅在這一次巨大的失敗之後,腓力才開始著手建立一個遠洋海軍,以建立西班牙的製海權。為了確保其海外的財源起見,他放棄了用大艦隊來載運的老辦法,而改用一種叫做“callizabras”的快速武裝船隻,雖然載重隻有二百噸,但卻不需要護送而自由航行。雖然這並非戰船,並不能幫助它贏得與英格蘭之間的戰爭,但卻可以使英國的突襲者無法施其慣伎,因此也可以使英國人無法贏得貿易的戰爭??實際上,這也是真正的戰爭。)
西班牙艦隊的失敗,好像一個耳語一樣,把帝國的秘密送進了英國人的耳中;在一個商業的時代,贏得海洋要比贏得陸地更為有利,也許在1588年,對這一點還並無太明確的認識,可是在下一個世紀,這個耳語的聲音就變得越來越大,終於成為了每一個英國人的呼聲。
所以,西班牙艦隊的失敗,在歷史上的重要性是這樣的:它為不列顛帝國奠定了基礎,使英國人獲得了西班牙所喪失的威望。這種威望,和對於其國運所具有的信心,促使英國人走上了帝國主義的道路。最後他們的旗幟飄揚在世界之上,成為亙古以來所未有的海洋大帝國。這個帝國從興起到衰頹,差不多經過了三百年以上的時間。
“公爵放了兩炮來收集他的艦隊,並派了一艘快船去通知各船以船頭向風,並保持接近岸邊的位置。因為同樣的原因,敵人也留在距離很遠的位置上,知道西班牙艦隊是一定會全軍覆沒的。在旗艦上的駕駛人員,和在這個海岸上有經驗的人員都告訴公爵說:假使風向仍保持西北不變,則西班牙艦隊將一艘船也保不住。所以每個人都應該上岸去。隻有上帝才有能力阻止它。這時艦隊是在危險之中,在六尋半的深水,根本無處可避。幸好多虧了天意,風向轉為西南西,所以船隻才都沒有損失。”
在整個一星期的戰鬥中,盡管西班牙方麵已經用去了十萬發以上的大炮彈,可是英國船隻卻並無一艘受到重傷。陣亡的人隻有一位船長和二十餘名海員。反之,專以格南費裏尼一戰而論,西班牙軍即已死了六百人,傷了八百人。
7月29日黃昏,梅迪納召開了一次戰爭會議,決定假使風向轉變,西班牙艦隊即應再度企圖控製海峽,盡管在此時,他的船既缺乏補給,又缺乏炮彈。在另一方麵,若是不能再進入海峽,那麽惟一可行的路線即為繞道北海回西班牙去。因為風向始終不變,所以最終採取了後述的路線。
這是一個令人喪膽的冒險,因為不僅他的多數船隻都已損壞,而且所有的補給也不夠這樣長程的航行之用。雖然如此,盡管一方麵遇著惡風,把他們向北吹,而另一方麵又受到德雷克的追擊,梅迪納仍然有機會來挽回這個厄運。這就是他可以在福思(forth)登陸,以鼓動蘇格蘭人反對英國女王。但這時他卻一心隻想回西班牙去,8月2日,經過了福思,西班牙艦隊結成一個整體,向奧克尼(orkneys)群島進發。第二天,霍華德放棄了追擊的企圖,於8月7日返回了英國北海方麵的各個港口。
圖1 無敵艦隊戰役(阿馬達戰役)
8月8日,他從馬爾格特碇泊所,上書華爾新漢說:“我祈禱上帝讓我們可以聽到補給的消息,因為我們通常是在挨餓。”此外,為了預防敵人再捲土重來,他又立勸英國政府應注重國防。
這個故事的後半段更是悲慘,當西班牙艦隊向本國返航時,一路的損失極為巨大。許多船隻都在中途沉沒。當他們5月間從裏斯本出發時,一共有130艘船,其中有63艘被認定已經喪失。有2艘是被敵人奪去,3艘在法國海岸邊喪失,2艘在荷蘭海岸邊喪失,格南費裏尼之戰被擊沉了2艘,在蘇格蘭與愛爾蘭之間的海岸邊一共損毀了19艘,還有35艘失蹤,下落不明。英國人卻一艘船都沒有損失。
那些在愛爾蘭海岸邊失事的船隻,其人員逃上岸後,又都被英國人所殘殺。有些船雖然沒有失事,但其乘員所遭受的苦難卻更有過之,因為創傷、疾病、飢餓和口渴,死亡者也數以千計??有些船隻斷水達十四天之久。最後,到了9月中旬,才有一個使者從埃斯柯裏亞爾(escorial)提前趕回來,報告說梅迪納已於9月12日回到了該港。當這位使者把這些壞消息告訴腓力時,他正坐在他的辦公桌前。聽完了之後,腓力卻不改常態,隻是這樣說道:“我應感謝上帝,使我具有這麽大的權力,隻要我願意,就可以很容易再建一支艦隊。隻要泉源不斷,一道流水雖然有時可被阻止,但也並沒有太大的重要性。”
這顯然是上帝的意誌,所以他勇敢地接受他的失敗。不過他對於這些英勇的將士在這次悲慘的十字軍遠征中所受的苦難,卻並非沒有加以關切。他傾其全力來撫慰他們,使其各安生計。他不但沒有責備梅迪納,反而讓他重返卡地茲,並繼續做他的總督。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的作風就完全不同了,她的第一個考慮就是裁減費用。她與腓力完全不同,在她的個性中,是毫無俠義和偉大的氣概的。而且即使她的心靈也和她的頭腦一樣是女性化的,在剛剛勝利之後,似乎也不應該坐視她的英勇海員們因為貧困和疾病而走上死路。
(註:僅僅在這一次巨大的失敗之後,腓力才開始著手建立一個遠洋海軍,以建立西班牙的製海權。為了確保其海外的財源起見,他放棄了用大艦隊來載運的老辦法,而改用一種叫做“callizabras”的快速武裝船隻,雖然載重隻有二百噸,但卻不需要護送而自由航行。雖然這並非戰船,並不能幫助它贏得與英格蘭之間的戰爭,但卻可以使英國的突襲者無法施其慣伎,因此也可以使英國人無法贏得貿易的戰爭??實際上,這也是真正的戰爭。)
西班牙艦隊的失敗,好像一個耳語一樣,把帝國的秘密送進了英國人的耳中;在一個商業的時代,贏得海洋要比贏得陸地更為有利,也許在1588年,對這一點還並無太明確的認識,可是在下一個世紀,這個耳語的聲音就變得越來越大,終於成為了每一個英國人的呼聲。
所以,西班牙艦隊的失敗,在歷史上的重要性是這樣的:它為不列顛帝國奠定了基礎,使英國人獲得了西班牙所喪失的威望。這種威望,和對於其國運所具有的信心,促使英國人走上了帝國主義的道路。最後他們的旗幟飄揚在世界之上,成為亙古以來所未有的海洋大帝國。這個帝國從興起到衰頹,差不多經過了三百年以上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