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員編製:301名(24名軍官 160士官 115名水兵)


    動力裝置:2台rateau蒸汽機/4台鍋爐,功率58000馬力,雙槳雙軸.


    燃料:柴油


    艦炮:2座100毫米艦炮(1968 model);


    2座單管20毫米炮;


    2座12.7毫米機關炮.


    艦空飛彈:1座八聯裝"響尾蛇"艦空飛彈發射裝置(備彈16枚).


    反艦飛彈:6座"飛魚"mm38型反艦飛彈發射裝置(備彈6枚).


    魚雷:2具324毫米kd59e魚雷發射管,發射ecanl5mod4型反潛魚雷.


    電子設備:drbv26型預警雷達;


    dubv23型艦殼聲納;


    dubv43型變深聲納;


    dsbv62c型拖曳聲納;


    drbc32d飛彈發射控製係統;


    arbr16監聽器;


    arbb32幹擾機;


    2部"西洛斯"誘餌;


    slq-25"水精"拖曳魚雷誘餌.


    link 11數據鏈


    艦載直升機:2架"山貓"反潛直升機.


    中文艦名 英文艦名 舷號 建造者 開工時間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圖爾維爾 tourville d610  1970.03.16 1972.05.13 1974.06.21


    duguay.trouin d611  1971.02.25 1973.06.01 1975.09.17


    de grasse d612  1972.06.14 1974.11.30 1977.10.01


    法國/義大利地平線級飛彈驅逐艦 [本章字數:6668 最新更新時間:2009-06-08 11:00:00.0]


    ----------------------------------------------------


    2005年3月10日,法國首艘“地平線”級驅逐艦“福爾賓”(forbin)號在法國艦艇建造局的洛裏昂船廠下水。“地平線”級驅逐艦由法國和義大利共同研製。“福爾賓”號(舷號d620)驅逐艦於2002年4月開工建造,定於2006年底服役。法國“地平線”級驅逐艦的2號艦“舍瓦利亞?保羅”號(chevalier paul)也已在2003年12月開始建造,預計將在2008年交付法國海軍。義大利的2艘同級艦也均已在泛安科納船廠開工建造,預計將分別於2007年和2009年服役。


    研製背景


    法國是傳統的海軍強國,也是最早的海外殖民國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其軍事力量特別是海上軍事力量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削弱。而作為二戰戰敗國之一的義大利,在二戰後海軍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製,長期以來海軍的發展處在一種近乎停滯的狀態。近年來,歐洲大部分國家紛紛計劃於2015年左右全麵更新其武器裝備,法、意當然也不甘落後。法國麵向大西洋、背靠地中海,而義大利更是典型的海洋國家之一。因此,研製現代高科技條件下局部戰爭所需要的新型戰艦也就勢在必行了。為了給“夏爾?戴高樂”號航母及未來的第2艘航母護航,法國海軍急需先進的防空型艦艇。義大利同樣如此,隨著新航母“卡佛”號的建造,義大利尋求新型防空艦的要求也日益迫切。


    一波三折


    幾十年來,歐洲各國為了建立緊密聯合的歐洲政經體係不遺餘力,除了以經濟為主的歐盟之外,軍事上也企圖盡量合作,主要的合作案例除了以往的“龍捲風” 戰機、efa戰機等,海軍艦艇方麵也有合作的計劃。


    為了降低建造成本和日常保養維護費用,並實現武器平台的通用性,北約各國一直都希望發展一種通用型軍艦。20世紀80年代,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德國等國決定聯合開發一種通用型區域防空艦,也就是後來為世人所熟知的nfr-90項目。當時美國也加入了這一項目,並決定建造18艘nfr-90型艦,但由於後來歐洲各國之間以及美國與歐洲之間在艦船性能等方麵的分歧,加上政治上的一些摩擦,1989年英國率先退出了nfr-90計劃,之後美、德等國也相繼退出,nfr-90計劃也就因此流產。


    nfr-90計劃在1989年失敗後,歐洲國家仍在尋求合作研發歐洲新一代防空艦艇,其研發計劃有兩個:一個是1990年德國與荷蘭簽署的新一代護衛艦研發協議,西班牙於1994年加入其中,成為三國護衛艦合作計劃(tfc);另一個便是英、法兩國在1991年提出的未來護衛艦計劃(aaaf)。1991年,由於英國急需一種能取代當時已經日趨老化的42型驅逐艦的新艦,而法國也要為新造的“戴高樂”號航母提供合適的防空護衛艦,出於成本、技術等方麵的原因,兩國決定共同開發“英法未來護衛艦”。1993年義大利加入該計劃,三國簽署發展“新一代護衛艦” gf)備忘錄,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地平線”(horizon)級驅逐艦(計劃時為護衛艦,正式分類時定為驅逐艦,這在法國也不是第一次了。“圖爾維爾”級反潛驅逐艦就是這種情況)。


    但好事多磨,nfr-90計劃中的老問題再度出現,由於各國的需求並不一致,對基本設計或裝備的採用也有分歧。其中最嚴重的爭執在於為paams防空飛彈係統選用什麽雷達,英國堅持採用本國自研的多功能電子掃描雷達(mesar)的艦載衍生型??“桑普森”雷達,而法、意則主張採用義大利開發的歐洲多功能相控陣雷達(empar)。分歧的主要原因就在於雙方需求的不同,英國海軍經常與美國海軍進出衝突地區實行武力投射,其防空艦艇需要優異的區域防空能力,故堅持選用遠距離搜索能力與技術水準均勝一籌的“桑普森”雷達;但對法、意海軍而言,艦艇隻要能在安全距離外成功攔截來襲飛機與飛彈即可,因此堅持用性能與技術水準雖低於“桑普森”、但價格低廉得多的empar雷達。除了主防空雷達之外,英、法、意對於其他許多裝備如艦炮、反艦飛彈、魚雷、電子戰係統等的想法也不盡相同。動力係統方麵,英國偏好使用燃氣輪機搭配發電/電動機的cog或codlog等組合,但法、意兩國則希望採用燃氣輪機與柴油機的複合動力配置(codog)。再加上英國的數量需求(12艘)遠大於法(4艘)、意(6艘),而建造工作分攤也不平均(需求量最低的法國一開始竟要求其造艦工作量占整個“地平線”項目的46%,後來雖然由於英國反對,降至25%,但英國還是很難接受),導致成本攀升,讓英國可能採購不到足夠的數量。由於上述種種分歧,導致“地平線”項目一直裹足不前。英國終於在1999年4月退出該計劃,自行發展45型飛彈驅逐艦。但法、意在“地平線”項目上有較多的共同點,因此並沒有放棄該項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利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色神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色神光並收藏利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