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造計劃
“金剛”級驅逐艦於1987財政年度提出申請,首艦1988財政年度批準,2號艦1989財政年度批準,3號艦1991財政年度批準,4號艦1993財政年度批準,在日本船廠建造。首艦於1990年5月開工,1991年9月下水,1993年3月服役。3艘後續艦分別於1995年、1996年和1998年服役,分別編入4個護衛艦群。
日本海上自衛隊在吸收消化“金剛”級“宙斯盾”作戰係統的基礎上,將積極開發國產化的“宙斯盾”係統。1998年日本決定與美國合作研究和部署戰區飛彈防禦係統(tmd),1999年1月美日雙方決定正式啟動tmd的研究工作。tmd合作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利用美國的“愛國者”防空飛彈係統和“宙斯盾”防空係統,首先建成tmd的低層防禦係統,然後改進“宙斯盾”係統用於高層的防禦。日本正在積極進行這一計劃的工作,一旦具有日本技術的“宙斯盾”係統研製成功,日本將建造國產化的第二批“金剛”級驅逐艦,它們具有tmd能力,將對日本的本土防空做出貢獻。
3.使命任務
“金剛”級的使命任務如下:
1主要使命是用於4個護衛隊群的編隊防空。
2執行護衛隊群的反艦攻擊任務。
3執行護衛隊群的反潛任務。
據dms報導,“金剛”級1993年的每艘造價為11.2億美元。
(二)總體性能與裝備
1.主尺度與性能
艦長(m) 161
艦寬(m) 21
吃水(m) 6.2
標準排水量(t) 7250
滿載排水量(t) 9485
航速(kn) 30
續航力(n mile/kn) 4500/20
艦員(名) 307(軍官27名)
2.動力裝置
全燃聯合使用方式的cogag動力裝置,4台lm2500型燃氣輪機,持續總功率75.09
mw(102160hp),雙軸,2個變距槳。
3.武備
1艦對空飛彈:裝2組mk-41型飛彈垂直發射裝置,首部的1組為mk41-0型,4個模塊組成,備彈29枚。尾部的1組為mk41-1型,8個模塊組成,備彈41枚。飛彈為“標準”sm-2mr型,將來準備換成“標準”sm-3型。
2反艦飛彈:裝2座四聯裝的“魚叉”反艦飛彈發射裝置。
3反潛飛彈:“阿斯洛克”反潛飛彈與“標準”飛彈共庫,垂直發射,反潛飛彈的戰鬥部為mk46-5型反潛魚雷。
4艦炮:首甲板裝1座義大利的奧托?梅拉臘的127mm口徑主炮,首尾各裝1座美國六管mkl5 20mm口徑的“密集陣”近程武器係統。
5反潛魚雷:裝2座日本仿製的三聯裝hos-302型魚雷發射管,發射mk46-5型反潛魚雷。
6直升機設施:尾部設直升機平台和直升機加油設施,可供sh-60j“海鷹”直升機升降和加油,無直升機庫。
7幹擾火箭及誘餌:裝美國的4座六管mk36 srboc幹擾火箭發射器和slq-25型“水精”魚雷誘餌。
4.電子設備
1雷達:1部spy-id型多功能相控陣雷達;1部ops-28c或28d對海警戒雷達;1部ops-20導航雷達;3部spg-62飛彈火控雷達;1部mk2/21炮瞄雷達。
2聲吶:1部nec的oqs-102球首主動搜索/攻擊聲吶(仿美sqs-53b/c);1部oqr-2被動拖曳線列陣聲吶(仿美sqr-19a)。
3電子戰係統:nolq-2寬帶電子偵察設備,nolr-8窄帶電子偵察設備,2台olt-3噪聲幹擾機,2台olt-5欺騙式幹擾機,opn-7b和opn-11b通信和信號情報設備,opn-11b用於提供超視距目標指示。
4火控係統:3套mk99-1飛彈火控係統;1套mk2-21火炮火控係統;1套mkll6-7反潛火控係統。
5作戰數據係統:ntds海軍戰術數據係統,設有11和14號鏈,將裝16號鏈;wsc-3/oe-82c衛星通信終端;sqq-28艦載直升機數據鏈等。
6作戰指揮係統:1套oqiq-6綜合作戰指揮係統。
(三)技術特點分析與述評
日本的“金剛”級是美國首次向盟國轉讓“宙斯盾”防空作戰係統和“伯克”級驅逐艦的產物,因此它具有美國“伯克”級所具有的大多數技術特點,這裏不作重複敘述。4艘“金剛”級的服役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4個護衛艦隊的編隊防空能力將得到質的提高,對遠洋積極防禦戰略的實施和保衛兩條1000海裏航線具有重大的作用。
“金剛”級的主要技術都是從美國引進的,從總體的布局,重要裝備的配置,基本上與“伯克”相似,但是也作了一些變動,也有一些發展,具體歸納如下:
1.艦的大小不同
“金剛”級的主尺度和排水量比美國的“伯克”級i型大,全長比“伯克”級i型長7.2m,寬增加0.6m,滿載排水量大1135t。“金剛”級主尺度和排水量增大的原因是日本沒有採用美國的海軍標準,而是採用了日本的商船標準;另一個原因是增加了設備;再一原因是一些艙室作了重新布置,降低了空間的利用率。總的說來,美國“伯克”級的設計已經是一種內部空間很寬裕的標準,“金剛”級在動力裝置、武器、電子設備基本相同的情況下主尺度和排水量的增長,隻能說明“金剛”級的總體設計是不盡合理的。
2.艦型設計上的差異
“伯克”級採用的是長首樓船型,而“金剛”級採用的是高幹舷的平甲板型。這種改動使尾部的直升機平台升高了一層甲板,有利於直升機的升降操作。
“金剛”級驅逐艦於1987財政年度提出申請,首艦1988財政年度批準,2號艦1989財政年度批準,3號艦1991財政年度批準,4號艦1993財政年度批準,在日本船廠建造。首艦於1990年5月開工,1991年9月下水,1993年3月服役。3艘後續艦分別於1995年、1996年和1998年服役,分別編入4個護衛艦群。
日本海上自衛隊在吸收消化“金剛”級“宙斯盾”作戰係統的基礎上,將積極開發國產化的“宙斯盾”係統。1998年日本決定與美國合作研究和部署戰區飛彈防禦係統(tmd),1999年1月美日雙方決定正式啟動tmd的研究工作。tmd合作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利用美國的“愛國者”防空飛彈係統和“宙斯盾”防空係統,首先建成tmd的低層防禦係統,然後改進“宙斯盾”係統用於高層的防禦。日本正在積極進行這一計劃的工作,一旦具有日本技術的“宙斯盾”係統研製成功,日本將建造國產化的第二批“金剛”級驅逐艦,它們具有tmd能力,將對日本的本土防空做出貢獻。
3.使命任務
“金剛”級的使命任務如下:
1主要使命是用於4個護衛隊群的編隊防空。
2執行護衛隊群的反艦攻擊任務。
3執行護衛隊群的反潛任務。
據dms報導,“金剛”級1993年的每艘造價為11.2億美元。
(二)總體性能與裝備
1.主尺度與性能
艦長(m) 161
艦寬(m) 21
吃水(m) 6.2
標準排水量(t) 7250
滿載排水量(t) 9485
航速(kn) 30
續航力(n mile/kn) 4500/20
艦員(名) 307(軍官27名)
2.動力裝置
全燃聯合使用方式的cogag動力裝置,4台lm2500型燃氣輪機,持續總功率75.09
mw(102160hp),雙軸,2個變距槳。
3.武備
1艦對空飛彈:裝2組mk-41型飛彈垂直發射裝置,首部的1組為mk41-0型,4個模塊組成,備彈29枚。尾部的1組為mk41-1型,8個模塊組成,備彈41枚。飛彈為“標準”sm-2mr型,將來準備換成“標準”sm-3型。
2反艦飛彈:裝2座四聯裝的“魚叉”反艦飛彈發射裝置。
3反潛飛彈:“阿斯洛克”反潛飛彈與“標準”飛彈共庫,垂直發射,反潛飛彈的戰鬥部為mk46-5型反潛魚雷。
4艦炮:首甲板裝1座義大利的奧托?梅拉臘的127mm口徑主炮,首尾各裝1座美國六管mkl5 20mm口徑的“密集陣”近程武器係統。
5反潛魚雷:裝2座日本仿製的三聯裝hos-302型魚雷發射管,發射mk46-5型反潛魚雷。
6直升機設施:尾部設直升機平台和直升機加油設施,可供sh-60j“海鷹”直升機升降和加油,無直升機庫。
7幹擾火箭及誘餌:裝美國的4座六管mk36 srboc幹擾火箭發射器和slq-25型“水精”魚雷誘餌。
4.電子設備
1雷達:1部spy-id型多功能相控陣雷達;1部ops-28c或28d對海警戒雷達;1部ops-20導航雷達;3部spg-62飛彈火控雷達;1部mk2/21炮瞄雷達。
2聲吶:1部nec的oqs-102球首主動搜索/攻擊聲吶(仿美sqs-53b/c);1部oqr-2被動拖曳線列陣聲吶(仿美sqr-19a)。
3電子戰係統:nolq-2寬帶電子偵察設備,nolr-8窄帶電子偵察設備,2台olt-3噪聲幹擾機,2台olt-5欺騙式幹擾機,opn-7b和opn-11b通信和信號情報設備,opn-11b用於提供超視距目標指示。
4火控係統:3套mk99-1飛彈火控係統;1套mk2-21火炮火控係統;1套mkll6-7反潛火控係統。
5作戰數據係統:ntds海軍戰術數據係統,設有11和14號鏈,將裝16號鏈;wsc-3/oe-82c衛星通信終端;sqq-28艦載直升機數據鏈等。
6作戰指揮係統:1套oqiq-6綜合作戰指揮係統。
(三)技術特點分析與述評
日本的“金剛”級是美國首次向盟國轉讓“宙斯盾”防空作戰係統和“伯克”級驅逐艦的產物,因此它具有美國“伯克”級所具有的大多數技術特點,這裏不作重複敘述。4艘“金剛”級的服役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4個護衛艦隊的編隊防空能力將得到質的提高,對遠洋積極防禦戰略的實施和保衛兩條1000海裏航線具有重大的作用。
“金剛”級的主要技術都是從美國引進的,從總體的布局,重要裝備的配置,基本上與“伯克”相似,但是也作了一些變動,也有一些發展,具體歸納如下:
1.艦的大小不同
“金剛”級的主尺度和排水量比美國的“伯克”級i型大,全長比“伯克”級i型長7.2m,寬增加0.6m,滿載排水量大1135t。“金剛”級主尺度和排水量增大的原因是日本沒有採用美國的海軍標準,而是採用了日本的商船標準;另一個原因是增加了設備;再一原因是一些艙室作了重新布置,降低了空間的利用率。總的說來,美國“伯克”級的設計已經是一種內部空間很寬裕的標準,“金剛”級在動力裝置、武器、電子設備基本相同的情況下主尺度和排水量的增長,隻能說明“金剛”級的總體設計是不盡合理的。
2.艦型設計上的差異
“伯克”級採用的是長首樓船型,而“金剛”級採用的是高幹舷的平甲板型。這種改動使尾部的直升機平台升高了一層甲板,有利於直升機的升降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