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本段]◆ 動力裝置


    高波級採取gogag的推進方式。它的4部主機分為兩種型號,機艙的布置分左右兩舷,前方是第一機械室,為左舷推進軸係統,後方為第二機械室,為右舷推進軸係統,所以左驅動軸要比右軸長。機械室內裝有兩台主機和相應的減速係統,配置方式為第一機械室裝1、2號主機,第二機械室裝3、4號主機。其中,1、4號主機為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的lm2500型燃氣輪機,單機輸出功率為12.1兆瓦,2、3號主機則為英國的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斯貝”sm-1c型燃氣輪機,單機輸出功率為9.9兆瓦,合計全艦總率達到44.1兆瓦。由於兩種主機可以因航速高低在不同轉速下運行,加之使用大直徑斜交變距螺旋槳以降低轉速,從而使水中噪音大幅下降,有利於進行反潛作業。舵機與原有驅逐艦相同,沒有作大的改變。


    艦上裝有功率1.5兆瓦的3部發電機,平時所用的電力由2部發電機即可滿足,第3部是備份係統。1、2號發電機安裝在相應的第一、二機械艙,第3部主發電機則裝在身後部獨立設置的發電機艙。從經濟上考慮,在機艙的輔機艙中,安裝有一部600千瓦的輔助發電機,主要用於停泊時保證艦上用電。為了提高戰艦的抗損性,配電盤室兼ic室進行了重疊設計,在艦身前後各設置獨立的一套,最大限度地保證戰時被擊中後,戰艦仍能具備一定的作戰能力。


    主操縱室設在艦體中央的第二層甲板上,與以往的驅逐艦一樣,這裏也兼作應急指揮室。操縱室內除主機控製台外,還設有輔機控製台與電源控製台,並設有應急監視控製係統,在這裏可以起動並控製各類輔機,監視機艙的運行情況。底艙為輔機艙,安裝有輔助鍋爐、海水淡化器、各類水泵、減搖翼等一係列輔助設備。與美艦不同,艦上浴室、空調均為由輔助鍋爐提供的蒸汽為動力。艦橋上裝有艦橋操縱係統,可以準確反映出戰艦情況與機艙情況。


    [編輯本段]◆ 綜合影響


    按照海上自衛隊的編製,其機動打擊力量是護衛艦隊,護衛艦隊的主要水麵艦艇力量為驅護艦編隊。護衛艦隊下屬4個護衛隊群,每個護衛隊群包括8艘軍艦,分為旗艦和3個護衛隊,每個護衛隊再下轄2-3艘同級或同類型的驅逐艦。這樣就組成了一支典型的“八?八”艦隊??1艘直升機驅逐艦、2艘防空型驅逐艦、5艘通用型驅逐艦,此前建造的9艘村雨級艦,使海上自衛隊的每個護衛艦隊都分到了2-3艘帶有vls係統的通用驅逐艦,如果按照村雨級的模式,高波級可能也要建造8艘左右,基本保證在每個護衛隊群再配置2艘。可以預見,待“高波”級在2-3年內服役後,作為“八?八”艦隊主力艦艇的通用型驅逐艦將基本上完成全燃動力化和vls化,新的“八?八”艦隊的戰鬥能力將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新的“八?八”艦隊,則更加趨於攻擊性,甚至帶著有了一定“由海到陸”的特色,我們應該用一種係統的眼光去看待高波級的出現,把它看作海上自衛隊裝備更新的一個新舊交替環節,或許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或啟示。


    [編輯本段]◆ 主要數據


    主尺度:艦長151.0米,艦寬17.4米,舷高10.9米,吃水5.3米


    排水量:4650噸(標準)/5300噸(滿載)


    航速:30節


    續航力:6000海裏/20節


    艦員編製:170名


    動力裝置:全燃聯合動力方式(cogag),2台“斯貝”sm1c型燃氣輪機,功率41630馬力;2台lm2500型燃氣輪機,功率43000馬力;雙軸;2具可調螺距螺旋槳.


    艦炮:1座“奧托?不萊達”127毫米/54倍口徑艦炮;2座mk15型“密集陣”近防炮.


    艦空飛彈:32單元mk41型飛彈垂直發射係統,發射“海麻雀”艦空飛彈.


    反艦飛彈:2座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發射裝置.


    反潛飛彈:mk41型飛彈垂直發射係統,發射“阿斯洛克”反潛飛彈.


    魚雷:2座三聯裝68型魚雷發射管,發射89型(mk46 mod5型)魚雷.


    雷達:1部ops-24型三坐標對空搜索雷達;1部ops-28d型對海搜索雷達;2部fcs-3型火控雷達;1部ops-20型導航雷達.


    聲納:1部oqs-102型低頻主/被動搜索攻擊球艏聲納;1部oqr-1型低頻被動搜索拖曳線列陣聲納.


    電子戰係統:nolq-2型寬帶電子偵察設備;nolr-8型窄帶電子偵察設備;olt-3型噪聲幹擾機;olt-5型欺騙式幹擾機;opn-7b型寬頻通信偵察機;opn-11b型信號情報偵察機(用於提供超視距目標的指示);4座mk36型srboc誘餌發射器;an/slq-25型"水精"拖曳魚雷誘餌.


    作戰指揮係統:oyq-7型作戰指揮係統,11號數據鏈和sqq-28型直升機數據鏈.


    艦載直升機:1架sh-60j型“海鷹”反潛直升機.


    日本金剛級飛彈驅逐艦 [本章字數:3163 最新更新時間:2009-06-07 11:00:00.0]


    ----------------------------------------------------


    (一)研製背景與計劃


    1.“金剛”級的產生


    日本海上自衛隊經歷了從近岸被動式國土防禦到積極的前治防禦戰略的轉變,即從近海防禦到遠洋防禦的轉變。在海上自衛隊戰略的轉變過程中,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兵力和裝備水平獲得了迅猛的擴張和發展,日本海上自衛隊實際上已經成功實現了從近海防禦型轉變為區域型的擴張。隨著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防禦範圍擴大到1000n mile,加強其水麵兵力的核心??護衛艦隊的4個護衛隊群的編隊防空能力成為首要考慮的問題。日本海上自衛隊的4個“八?八”艦隊中,比較現代化的防空為主的驅逐艦隻有80年代後期服役的“旗風”級驅逐艦,需要配備具有現代化編隊防空能力的新型驅逐艦。於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提出了引進美國ddg51“伯克”級驅逐艦的計劃,開始時申請2艘,以便每個“八?八”艦隊中各有1艘現代化的防空驅逐艦,後又增加2艘,變為每個“八?八”艦隊都配備1艘“金剛”級,為此,“旗風”級的建造計劃由原來的4艘降為2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利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色神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色神光並收藏利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