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太刀風級(防空)飛彈驅逐艦 [本章字數:884 最新更新時間:2009-06-13 16:00:53.0]
----------------------------------------------------
太刀風”級飛彈驅逐艦
同型艦:“太刀風”,“朝風”,“澤風”
標準排水量:3850噸
艦長:143米;艦寬:14.3米;吃水:4.7米.
主機:採用蒸汽動力,2台三菱公司的鍋爐,壓力5.88mpa,454c。2台三菱公司的汽輪機,功率51.5mw(70000馬力),雙軸。
航速:32節
編製:250人
飛彈:
反艦飛彈:2座4聯裝“魚叉”反艦飛彈。
反潛飛彈:1座八聯裝mk112型“阿斯洛克”反潛飛彈發射裝置。
艦空飛彈:1座標準sm-1mrmk13-3型或4型單臂發射裝置,共有反艦飛彈和防空飛彈40枚。
艦炮:2座mk42型127毫米/54自動火炮,仰角85-,射速20-40發/分,對海射程24千米,對空射程14千米,彈重32千克。2座“密集陣”20毫米火炮。
魚雷:2座三聯68型反潛魚雷發射管,發射mk46-5反潛魚雷。
對抗措施:4座mk36型幹擾火箭發射裝置。日電公司的nolr6偵察監聽設備,或nolq1偵察設備.富士通公司的olt-3幹擾機。
作戰數據係統:oyq-1b(dd168),oyq-2b(dd169),oyq-2b(dd170)作戰數據係統,11和14號數據鏈,衛星通信係統。
火控:mk114“阿斯洛克”反潛火控係統,2部mk74-13飛彈指揮儀。gfcs-21型火炮火控係統(dd170),gfcs-21型火炮火控係統(另兩艘)。
雷達:對空搜索:休斯公司的sps-52b或52c(dd170)三坐標雷達,e/f波段,搜索距離439千米。三菱機電公司的ops-11雷達。
對海搜索:日本無線電公司的osp16雷達,d波段。日本無線電公司的osp28(dd170)雷達,g/h波段
導航:諾登公司的ops-2d雷達,i波段。
火控:2部雷聲spg51雷達,g/i波段。兩部fcs型雷達,i/j波段。
敵我識別:美國mk10型。
聲納:日電公司的oqs-3a(68型)球首聲納,主動搜索與攻擊,低頻。
日本旗風級(防空)飛彈驅逐艦 [本章字數:816 最新更新時間:2009-06-18 11:00:00.0]
----------------------------------------------------
日本旗風級(hatakaze)防空飛彈驅逐艦
研製國別: 日本
排水量:4450噸(標準),5500噸(滿載);
主尺度:150×16.4×4.8米;
航速:30節;
動力:4台燃氣輪機,7.2萬馬力;
編製:260人;
飛彈:8×4魚*反艦飛彈,1×2聯裝標準防空飛彈;
魚雷:2×3聯裝魚雷發射架;
火箭:1座阿斯洛克反潛火箭發射架;
火炮:2門127毫米炮,2座密集陣;
載機:帶直升機平台,無機庫;
雷達:2×對空警戒雷達,對海搜索雷達,2×火控雷達;
聲納:oqs4聲納
相關資料:
70年代前,海上自衛隊奉行的是“近海防禦”戰略。其主要任務是依託美軍,對沿岸戰略要地進行防禦,在近海實施機動作戰,為船隊護航,進行海峽封鎖等。因此,其艦隊的發展重點主要是反潛護航,防空作戰主要依靠岸基飛機提供。當時,它建造的防空型艦艇隻有1艘“天津風”號飛彈驅逐艦。
進入70年代後,日本經濟迅猛發展,對外貿易不斷增加。在美國的支持下,海上自衛隊也得到快速發展,進而提出了“保衛1000海裏海上交通線”作戰設想。顯而易見,要在如此之遠的海上進行護航作戰,岸基飛機是鞭長莫及的,為此,日本防衛廳認為,需要發展防空型艦艇,以對付日益嚴重的飛彈威脅。於是建造新型的防空型驅逐艦的計劃就被提到日程上來。
1973年,日本船廠開始建造3800噸級的太刀風級防空飛彈驅逐艦,數量為3艘。然而就在建造過程中,海上自衛隊認為,該級艦艇噸位小,作戰能力有限,數量也不夠。於是又設計了一級改進型防空飛彈驅逐艦,這就是旗風級驅逐艦,計劃建造2艘。
就在第3艘太刀風級驅逐艦1983年3月建成之後不久,1983年5月,首艘旗風級艦在三菱長崎分公司開工建造,1986年3月正式服役。第2艘旗風級1985年1月開工建造,1988年3月正式服役。
日本村雨級飛彈驅逐艦 [本章字數:743 最新更新時間:2009-06-13 15:55:05.0]
----------------------------------------------------
標準排水量: 4400噸;滿載排水量:5100噸.
艦長: 151米; 艦寬:17米; 吃水:5.2米.
主機: 採用cogag方式使用全燃動力,2台“斯貝”sm1c燃氣輪機,持續功率41630馬力,2台lm2500燃氣輪機,持續功率43000馬力,2個變速槳。
----------------------------------------------------
太刀風”級飛彈驅逐艦
同型艦:“太刀風”,“朝風”,“澤風”
標準排水量:3850噸
艦長:143米;艦寬:14.3米;吃水:4.7米.
主機:採用蒸汽動力,2台三菱公司的鍋爐,壓力5.88mpa,454c。2台三菱公司的汽輪機,功率51.5mw(70000馬力),雙軸。
航速:32節
編製:250人
飛彈:
反艦飛彈:2座4聯裝“魚叉”反艦飛彈。
反潛飛彈:1座八聯裝mk112型“阿斯洛克”反潛飛彈發射裝置。
艦空飛彈:1座標準sm-1mrmk13-3型或4型單臂發射裝置,共有反艦飛彈和防空飛彈40枚。
艦炮:2座mk42型127毫米/54自動火炮,仰角85-,射速20-40發/分,對海射程24千米,對空射程14千米,彈重32千克。2座“密集陣”20毫米火炮。
魚雷:2座三聯68型反潛魚雷發射管,發射mk46-5反潛魚雷。
對抗措施:4座mk36型幹擾火箭發射裝置。日電公司的nolr6偵察監聽設備,或nolq1偵察設備.富士通公司的olt-3幹擾機。
作戰數據係統:oyq-1b(dd168),oyq-2b(dd169),oyq-2b(dd170)作戰數據係統,11和14號數據鏈,衛星通信係統。
火控:mk114“阿斯洛克”反潛火控係統,2部mk74-13飛彈指揮儀。gfcs-21型火炮火控係統(dd170),gfcs-21型火炮火控係統(另兩艘)。
雷達:對空搜索:休斯公司的sps-52b或52c(dd170)三坐標雷達,e/f波段,搜索距離439千米。三菱機電公司的ops-11雷達。
對海搜索:日本無線電公司的osp16雷達,d波段。日本無線電公司的osp28(dd170)雷達,g/h波段
導航:諾登公司的ops-2d雷達,i波段。
火控:2部雷聲spg51雷達,g/i波段。兩部fcs型雷達,i/j波段。
敵我識別:美國mk10型。
聲納:日電公司的oqs-3a(68型)球首聲納,主動搜索與攻擊,低頻。
日本旗風級(防空)飛彈驅逐艦 [本章字數:816 最新更新時間:2009-06-18 11:00:00.0]
----------------------------------------------------
日本旗風級(hatakaze)防空飛彈驅逐艦
研製國別: 日本
排水量:4450噸(標準),5500噸(滿載);
主尺度:150×16.4×4.8米;
航速:30節;
動力:4台燃氣輪機,7.2萬馬力;
編製:260人;
飛彈:8×4魚*反艦飛彈,1×2聯裝標準防空飛彈;
魚雷:2×3聯裝魚雷發射架;
火箭:1座阿斯洛克反潛火箭發射架;
火炮:2門127毫米炮,2座密集陣;
載機:帶直升機平台,無機庫;
雷達:2×對空警戒雷達,對海搜索雷達,2×火控雷達;
聲納:oqs4聲納
相關資料:
70年代前,海上自衛隊奉行的是“近海防禦”戰略。其主要任務是依託美軍,對沿岸戰略要地進行防禦,在近海實施機動作戰,為船隊護航,進行海峽封鎖等。因此,其艦隊的發展重點主要是反潛護航,防空作戰主要依靠岸基飛機提供。當時,它建造的防空型艦艇隻有1艘“天津風”號飛彈驅逐艦。
進入70年代後,日本經濟迅猛發展,對外貿易不斷增加。在美國的支持下,海上自衛隊也得到快速發展,進而提出了“保衛1000海裏海上交通線”作戰設想。顯而易見,要在如此之遠的海上進行護航作戰,岸基飛機是鞭長莫及的,為此,日本防衛廳認為,需要發展防空型艦艇,以對付日益嚴重的飛彈威脅。於是建造新型的防空型驅逐艦的計劃就被提到日程上來。
1973年,日本船廠開始建造3800噸級的太刀風級防空飛彈驅逐艦,數量為3艘。然而就在建造過程中,海上自衛隊認為,該級艦艇噸位小,作戰能力有限,數量也不夠。於是又設計了一級改進型防空飛彈驅逐艦,這就是旗風級驅逐艦,計劃建造2艘。
就在第3艘太刀風級驅逐艦1983年3月建成之後不久,1983年5月,首艘旗風級艦在三菱長崎分公司開工建造,1986年3月正式服役。第2艘旗風級1985年1月開工建造,1988年3月正式服役。
日本村雨級飛彈驅逐艦 [本章字數:743 最新更新時間:2009-06-13 15:55:05.0]
----------------------------------------------------
標準排水量: 4400噸;滿載排水量:5100噸.
艦長: 151米; 艦寬:17米; 吃水:5.2米.
主機: 採用cogag方式使用全燃動力,2台“斯貝”sm1c燃氣輪機,持續功率41630馬力,2台lm2500燃氣輪機,持續功率43000馬力,2個變速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