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驅逐艦裝備有防空、反潛、對海等多種武器,既能在海軍艦艇編隊擔任進攻性的突擊任務,又能擔任作戰編隊的防空、反潛護衛任務,還可在登陸、抗登陸作戰中擔任支援兵力,以及擔任巡邏、警戒、偵察、海上封鎖和海上救援等任務。艦體空間增大艦上條件逐步改善,飛彈驅逐艦的艦員們也不再象其前輩的驅逐艦那樣,在簡陋而狹窄、顛簸劇烈的艙室中用他們的英勇和膽量經歷艱苦的磨難,而是在舒適的封閉的艙室中值勤,利用自動化技術操縱他們的戰艦。
中國旅大級(051型)飛彈驅逐艦 [本章字數:5539 最新更新時間:2009-06-07 19:58:37.0]
----------------------------------------------------
簡介
051型飛彈驅逐艦是中國在二十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末期建造的一級驅逐艦,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級驅逐艦。051型飛彈驅逐艦共建成了17艘。曾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主力艦種。
即使以當時的標準來衡量,051型飛彈驅逐艦也稱不上是一種先進的驅逐艦。但該型艦的建造服役改變了中國海軍中型水麵艦隻嚴重不足的困境,通過該型艦的設計建造,中國積累了豐富的建造大中型水麵戰艦的經驗和技術儲備,培養了一大批相關人才,為以後國產驅逐艦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051型驅逐艦由於首製艦“濟南”號(舷號105)被國外情報機關發現在大連建造,並停泊在旅順港,所以北約將該級驅逐艦命名為“旅大級驅逐艦”。較之其在中國官方名稱“051型”,“旅大級”的名稱更為人所熟知。
建造計劃
051型飛彈驅逐艦建造背景可以追溯到當年研製運載火箭(也就是洲際彈道飛彈)計劃促成了051型驅逐艦的誕生。從中國內地到南太平洋海域的全射程發射試驗任務提出時,當時中國海軍的大型艦艇非常少,而且裝備簡陋,中國海軍裝備的蘇聯製“鞍山”級驅逐艦無法勝任而且數量有限。海軍立即提出需要建造一批驅逐艦,以便為遠航南太平洋的海上測量船隊進行的護航和警戒,這個提議馬上被批準。當時計劃建造包括測量船、遠洋拖船、遠洋油水補給船、護航警戒艦艇等一係列新型艦船。051型飛彈驅逐艦是該造船計劃的產物之一。
概況
051型飛彈驅逐艦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型飛彈驅逐艦,是中國人民海軍擁有的第一種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的水麵作戰艦艇。由於當時中國缺乏大型艦隻的設計經驗,051型的設計參照了前蘇聯“科特林”級和“快速”級驅逐艦的布局(1957年,中國得到了蘇聯轉讓的56型“科特林”級的部分圖紙、技術資料)。
051型飛彈驅逐艦採用平甲板船型,艦艏舷弧線從距艏部約1/3甲板處開始上升至艦艏。上層建築分為3段,前部的艦橋,舯部和艉部各有一處甲板室。動力裝置採用重油鍋爐、蒸汽輪機作為主機,具有良好的高速性能。
051型飛彈驅逐艦是一種以製海作戰為主要目的水麵艦艇。051型飛彈驅逐艦擁有強大的反艦火力,最有力的武器是其裝備的6枚“海鷹”反艦飛彈。但該型艦的防空和反潛火力相當薄弱,防空依靠57毫米或37毫米口徑(部分艦隻曾配置57毫米炮,後配置37毫米炮)以及25毫米口徑高射炮,反潛手段隻有反潛火箭彈(射程2000米)和深水炸彈。由於海軍裝備研製滯後,艦上的部分裝備服役多年後方才通過定型驗收。
最初的051型設計隻是比較成功地解決了布局,而結構設計整個艦體的防水隔艙少。此外,051型的排水量對於用於遠海作戰的驅逐艦而言也顯得偏低,在1980年南太平洋火箭試驗和多次出訪中,顯現出噸位較小及適航性不好等問題。艦上的生活設施簡陋,就餐需要在露天甲板上進行,淡水櫃容量也不足。最初建造的051型驅逐艦缺乏綜合的指揮和控製係統。051g型艦是在051型基礎上改裝和加裝設備的新造艦(舷號165/166),以提高其作戰性能和改善居住性。
051型飛彈驅逐艦首製艦“濟南”號(舷號105)於1968年12月24日開工建造,1970年7月30日下水,1971年12月31日交付中國人民海軍使用。後繼的艦艇在大連造船廠、中華造船廠和廣州造船廠建造。1975年設計定型。051型共建成了十七艘。其中在北海艦隊服役的6艘(舷號105-110);在東海艦隊服役的4艘(舷號131-134);在南艦隊服役的7艘(舷號160-166)。
1980年5月18日,中國首次向南太平洋進行運載火箭飛行試驗。到南太平洋執行試驗任務的海上特種混合編隊由6艘051型驅逐艦擔任護航與警戒。
051型飛彈驅逐艦成為20世紀80、90年代乃至21世紀初在中國海軍裝備的驅逐艦中數量最多的一型。本來計劃在1980 年代末用052型驅逐艦替代051型,052型直到1994年才建成,老舊的051型不但沒有退役,而且還進行了多次的改進。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05艦(濟南號,第一次在艦上運用直升機)、109艦(開封號,第一個加裝“海響尾蛇”飛彈,又改裝了16枚“鷹擊”反艦飛彈)。在2010年以前051型仍將會在中國海軍艦艇陣容中擔負重要角色。
主要型號
051型飛彈驅逐艦在建造服役期間,對其不斷進行改裝,升級,其武器裝備上亦有極大的差別。該型艦在基本型的基礎上主要發展改進型、改裝型以及現代化改進型,其中分別被北約稱為:“旅大1型”、“旅大2型”、“旅大3型”和“旅大4型”、“旅大5型”的等幾個主要型別。基本型(北約稱為“旅大1型”)14艘;基本型的改裝型(北約稱為“旅大2型”)1艘;改進型051g型2艘。1990年代之後,中國人民海軍對部分051型驅逐艦基本型進行了現代化改裝。
中國旅大級(051型)飛彈驅逐艦 [本章字數:5539 最新更新時間:2009-06-07 19:58:37.0]
----------------------------------------------------
簡介
051型飛彈驅逐艦是中國在二十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末期建造的一級驅逐艦,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級驅逐艦。051型飛彈驅逐艦共建成了17艘。曾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主力艦種。
即使以當時的標準來衡量,051型飛彈驅逐艦也稱不上是一種先進的驅逐艦。但該型艦的建造服役改變了中國海軍中型水麵艦隻嚴重不足的困境,通過該型艦的設計建造,中國積累了豐富的建造大中型水麵戰艦的經驗和技術儲備,培養了一大批相關人才,為以後國產驅逐艦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051型驅逐艦由於首製艦“濟南”號(舷號105)被國外情報機關發現在大連建造,並停泊在旅順港,所以北約將該級驅逐艦命名為“旅大級驅逐艦”。較之其在中國官方名稱“051型”,“旅大級”的名稱更為人所熟知。
建造計劃
051型飛彈驅逐艦建造背景可以追溯到當年研製運載火箭(也就是洲際彈道飛彈)計劃促成了051型驅逐艦的誕生。從中國內地到南太平洋海域的全射程發射試驗任務提出時,當時中國海軍的大型艦艇非常少,而且裝備簡陋,中國海軍裝備的蘇聯製“鞍山”級驅逐艦無法勝任而且數量有限。海軍立即提出需要建造一批驅逐艦,以便為遠航南太平洋的海上測量船隊進行的護航和警戒,這個提議馬上被批準。當時計劃建造包括測量船、遠洋拖船、遠洋油水補給船、護航警戒艦艇等一係列新型艦船。051型飛彈驅逐艦是該造船計劃的產物之一。
概況
051型飛彈驅逐艦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型飛彈驅逐艦,是中國人民海軍擁有的第一種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的水麵作戰艦艇。由於當時中國缺乏大型艦隻的設計經驗,051型的設計參照了前蘇聯“科特林”級和“快速”級驅逐艦的布局(1957年,中國得到了蘇聯轉讓的56型“科特林”級的部分圖紙、技術資料)。
051型飛彈驅逐艦採用平甲板船型,艦艏舷弧線從距艏部約1/3甲板處開始上升至艦艏。上層建築分為3段,前部的艦橋,舯部和艉部各有一處甲板室。動力裝置採用重油鍋爐、蒸汽輪機作為主機,具有良好的高速性能。
051型飛彈驅逐艦是一種以製海作戰為主要目的水麵艦艇。051型飛彈驅逐艦擁有強大的反艦火力,最有力的武器是其裝備的6枚“海鷹”反艦飛彈。但該型艦的防空和反潛火力相當薄弱,防空依靠57毫米或37毫米口徑(部分艦隻曾配置57毫米炮,後配置37毫米炮)以及25毫米口徑高射炮,反潛手段隻有反潛火箭彈(射程2000米)和深水炸彈。由於海軍裝備研製滯後,艦上的部分裝備服役多年後方才通過定型驗收。
最初的051型設計隻是比較成功地解決了布局,而結構設計整個艦體的防水隔艙少。此外,051型的排水量對於用於遠海作戰的驅逐艦而言也顯得偏低,在1980年南太平洋火箭試驗和多次出訪中,顯現出噸位較小及適航性不好等問題。艦上的生活設施簡陋,就餐需要在露天甲板上進行,淡水櫃容量也不足。最初建造的051型驅逐艦缺乏綜合的指揮和控製係統。051g型艦是在051型基礎上改裝和加裝設備的新造艦(舷號165/166),以提高其作戰性能和改善居住性。
051型飛彈驅逐艦首製艦“濟南”號(舷號105)於1968年12月24日開工建造,1970年7月30日下水,1971年12月31日交付中國人民海軍使用。後繼的艦艇在大連造船廠、中華造船廠和廣州造船廠建造。1975年設計定型。051型共建成了十七艘。其中在北海艦隊服役的6艘(舷號105-110);在東海艦隊服役的4艘(舷號131-134);在南艦隊服役的7艘(舷號160-166)。
1980年5月18日,中國首次向南太平洋進行運載火箭飛行試驗。到南太平洋執行試驗任務的海上特種混合編隊由6艘051型驅逐艦擔任護航與警戒。
051型飛彈驅逐艦成為20世紀80、90年代乃至21世紀初在中國海軍裝備的驅逐艦中數量最多的一型。本來計劃在1980 年代末用052型驅逐艦替代051型,052型直到1994年才建成,老舊的051型不但沒有退役,而且還進行了多次的改進。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05艦(濟南號,第一次在艦上運用直升機)、109艦(開封號,第一個加裝“海響尾蛇”飛彈,又改裝了16枚“鷹擊”反艦飛彈)。在2010年以前051型仍將會在中國海軍艦艇陣容中擔負重要角色。
主要型號
051型飛彈驅逐艦在建造服役期間,對其不斷進行改裝,升級,其武器裝備上亦有極大的差別。該型艦在基本型的基礎上主要發展改進型、改裝型以及現代化改進型,其中分別被北約稱為:“旅大1型”、“旅大2型”、“旅大3型”和“旅大4型”、“旅大5型”的等幾個主要型別。基本型(北約稱為“旅大1型”)14艘;基本型的改裝型(北約稱為“旅大2型”)1艘;改進型051g型2艘。1990年代之後,中國人民海軍對部分051型驅逐艦基本型進行了現代化改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