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 率 180,000馬力
續 航 力 12000海裏/15節
航 速 32節
艦 員 1517人/1900人(戰時)
設計功率 156,000
裝甲厚度
main side belt 9" on .875 " sts te inclined 10 degrees
lower side belt 5"
deck main 1.4"--2nd 2.8-3"+ 1"--3rd 0.625"
barbettes 13" sides
turrets face 12.8" -sides 6" -back 5.25" -roof 5"
conning tower 10.6" sides-5" roof
immunity zone 23,500 to 25,000 yards against 12"/50
美國列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改航母) [本章字數:984 最新更新時間:2009-12-27 11:00:00.0]
----------------------------------------------------
列克星頓級航母與日本聯合艦隊的赤城號和加賀號類似,設計之初為戰列巡洋艦,而後受海軍公約的影響改為航空母艦,共有列克星頓號(cv-2)和薩拉托加號(cv-3)兩艘。兩艦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發揮了重要作用。列克星頓號(cv-2)
cv-2是第四艘以列克星頓命名的艦隻,1921年1月作為戰列巡洋艦開工,受華盛頓海軍條約限製,竣工前改成航空母艦,1925年10月下水,1927年12月正式服役。
整個30年代,列克星頓號作為航空母艦的先驅,在東西海岸進行訓練和演習。1941年秋轉入夏威夷珍珠港。12月5日,列克星頓號從珍珠港出發向中途島運送飛機,從而逃過12月7日一劫。12月18日,列克星頓才返回麵目全非的珍珠港。隨後列克星頓號與薩拉托加號被派出增援威克島,但在到達前,威克島已陷落。
1942年2月,在一係列的爭取戰略平衡的反擊中,列克星頓號計劃襲擊新不列顛島,並曾與日軍陸基攻擊機接觸。3月初與約克城號襲擊了紐幾內亞島日軍占領的萊城和薩拉莫阿,3月26日返回珍珠港。
察覺到日本即將進攻莫爾比茲港後,4月15日,作為第11特混艦隊旗艦的列克星頓號離開珍珠港。5月1日,與17特混艦隊的約克城號在珊瑚海匯合。5月7日,列克星頓號與約克城號擊沉了祥鳳號輕型航母,5月8日,在與聯合艦隊第五航空戰隊的一場勢均力敵的決鬥中,列克星頓號至少中了兩條魚雷和三顆炸彈,盡管火勢一度得到控製,但燃油蒸汽還是引爆了列克星頓號,隨後列克星頓號被放棄,於當日20時左右沉沒。同時列克星頓號與約克城號的艦載機合力擊傷了翔鶴號,並且瑞鶴號也嚴重減員,致使第五航空戰隊無法參加中途島戰役。珊瑚海戰役也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航母決鬥。
列克星頓號作為美國海軍重型航母的先驅對海軍航空兵的技術發展其了巨大的貢獻。
列克星頓號(cv-2)共獲得了兩枚戰鬥之星勳章。隨後,埃斯克斯級航母的第8艘(cv-16)也被命名為列克星頓號。2.薩拉托加號(cv-3)
列克星頓級第二艘,自始至終參加了太平洋戰爭,多次被日軍擊傷從而大多數時間被迫留在修船廠修理。
排水量標準33,000噸/滿載43,400噸,50,000噸(薩拉托加號1945)
動??力210,000馬力
飛行甲板880英尺
航??速最大34節
火??炮8英寸8座,40mm高射炮36座,1.1英寸高射炮20座,20mm高射炮最多52座
載??機80-90架
艦??員1900人
日本天城級戰列巡洋艦 [本章字數:998 最新更新時間:2009-12-28 10:00:00.0]
----------------------------------------------------
“天城級”戰列巡洋艦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加賀“級的戰列巡洋艦版本,航速由於被安裝了更多的鍋爐而大為提高,最高航速為30節。火力上“天城級”同先前開工的“加賀級”戰列艦是完全相同的,同為五座雙聯裝“40公分”炮塔。兩型戰列艦的區別在於裝甲設計,“天城級”在裝甲防護上要明顯弱於“加賀級”,不僅沒有後者所擁有的主裝甲帶後直接鋪設在輪機艙壁上的3英寸裝甲而且水平裝甲的最大厚度也僅為4英寸,炮座、炮塔上的防護也比之後者要弱許多。更重要的是在最大厚度裝甲帶的覆蓋麵積和裝甲總質量上“天城級”也明顯遜於“加賀級”,不過日本海軍對“天城級”的定位本就是戰列巡洋艦,所以這些忽視生存能力的設計也並沒有招致太大的非議。1920年12月6日,“天城級”的首艦和二號艦“赤城號”同時在橫須賀和吳港海軍工廠鋪設龍骨;但是三號艦“愛宕”號以及四號艦“高雄”號則拖到次年十一月底和十二月初才開工建造。
該級艦性能數據:
標準排水量:41250噸
滿載排水量:47000噸
全長:251.8米
水線長度:234.7米
最大舷寬:30.8米
最大吃水:9.4米
主機最大輸出:131200馬力
最大設計航速:30節、14節航速下航程8000海裏
防 護:舷側主裝甲帶10英寸、艏艉1.85英寸到3英寸英寸、主水平裝甲1.3英寸到3.9英寸、主炮塔正麵9英寸四周6英寸、炮座11英寸到9英寸、指揮塔14英寸
武備:主炮:雙聯裝410毫米45倍徑主炮五座
副炮:140毫米50倍徑舷側炮廓式副炮二十門
高炮:80毫米40倍徑高射炮四門
雷擊:610毫米魚雷發射管八管
續 航 力 12000海裏/15節
航 速 32節
艦 員 1517人/1900人(戰時)
設計功率 156,000
裝甲厚度
main side belt 9" on .875 " sts te inclined 10 degrees
lower side belt 5"
deck main 1.4"--2nd 2.8-3"+ 1"--3rd 0.625"
barbettes 13" sides
turrets face 12.8" -sides 6" -back 5.25" -roof 5"
conning tower 10.6" sides-5" roof
immunity zone 23,500 to 25,000 yards against 12"/50
美國列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改航母) [本章字數:984 最新更新時間:2009-12-27 11:00:00.0]
----------------------------------------------------
列克星頓級航母與日本聯合艦隊的赤城號和加賀號類似,設計之初為戰列巡洋艦,而後受海軍公約的影響改為航空母艦,共有列克星頓號(cv-2)和薩拉托加號(cv-3)兩艘。兩艦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發揮了重要作用。列克星頓號(cv-2)
cv-2是第四艘以列克星頓命名的艦隻,1921年1月作為戰列巡洋艦開工,受華盛頓海軍條約限製,竣工前改成航空母艦,1925年10月下水,1927年12月正式服役。
整個30年代,列克星頓號作為航空母艦的先驅,在東西海岸進行訓練和演習。1941年秋轉入夏威夷珍珠港。12月5日,列克星頓號從珍珠港出發向中途島運送飛機,從而逃過12月7日一劫。12月18日,列克星頓才返回麵目全非的珍珠港。隨後列克星頓號與薩拉托加號被派出增援威克島,但在到達前,威克島已陷落。
1942年2月,在一係列的爭取戰略平衡的反擊中,列克星頓號計劃襲擊新不列顛島,並曾與日軍陸基攻擊機接觸。3月初與約克城號襲擊了紐幾內亞島日軍占領的萊城和薩拉莫阿,3月26日返回珍珠港。
察覺到日本即將進攻莫爾比茲港後,4月15日,作為第11特混艦隊旗艦的列克星頓號離開珍珠港。5月1日,與17特混艦隊的約克城號在珊瑚海匯合。5月7日,列克星頓號與約克城號擊沉了祥鳳號輕型航母,5月8日,在與聯合艦隊第五航空戰隊的一場勢均力敵的決鬥中,列克星頓號至少中了兩條魚雷和三顆炸彈,盡管火勢一度得到控製,但燃油蒸汽還是引爆了列克星頓號,隨後列克星頓號被放棄,於當日20時左右沉沒。同時列克星頓號與約克城號的艦載機合力擊傷了翔鶴號,並且瑞鶴號也嚴重減員,致使第五航空戰隊無法參加中途島戰役。珊瑚海戰役也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航母決鬥。
列克星頓號作為美國海軍重型航母的先驅對海軍航空兵的技術發展其了巨大的貢獻。
列克星頓號(cv-2)共獲得了兩枚戰鬥之星勳章。隨後,埃斯克斯級航母的第8艘(cv-16)也被命名為列克星頓號。2.薩拉托加號(cv-3)
列克星頓級第二艘,自始至終參加了太平洋戰爭,多次被日軍擊傷從而大多數時間被迫留在修船廠修理。
排水量標準33,000噸/滿載43,400噸,50,000噸(薩拉托加號1945)
動??力210,000馬力
飛行甲板880英尺
航??速最大34節
火??炮8英寸8座,40mm高射炮36座,1.1英寸高射炮20座,20mm高射炮最多52座
載??機80-90架
艦??員1900人
日本天城級戰列巡洋艦 [本章字數:998 最新更新時間:2009-12-28 10:00:00.0]
----------------------------------------------------
“天城級”戰列巡洋艦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加賀“級的戰列巡洋艦版本,航速由於被安裝了更多的鍋爐而大為提高,最高航速為30節。火力上“天城級”同先前開工的“加賀級”戰列艦是完全相同的,同為五座雙聯裝“40公分”炮塔。兩型戰列艦的區別在於裝甲設計,“天城級”在裝甲防護上要明顯弱於“加賀級”,不僅沒有後者所擁有的主裝甲帶後直接鋪設在輪機艙壁上的3英寸裝甲而且水平裝甲的最大厚度也僅為4英寸,炮座、炮塔上的防護也比之後者要弱許多。更重要的是在最大厚度裝甲帶的覆蓋麵積和裝甲總質量上“天城級”也明顯遜於“加賀級”,不過日本海軍對“天城級”的定位本就是戰列巡洋艦,所以這些忽視生存能力的設計也並沒有招致太大的非議。1920年12月6日,“天城級”的首艦和二號艦“赤城號”同時在橫須賀和吳港海軍工廠鋪設龍骨;但是三號艦“愛宕”號以及四號艦“高雄”號則拖到次年十一月底和十二月初才開工建造。
該級艦性能數據:
標準排水量:41250噸
滿載排水量:47000噸
全長:251.8米
水線長度:234.7米
最大舷寬:30.8米
最大吃水:9.4米
主機最大輸出:131200馬力
最大設計航速:30節、14節航速下航程8000海裏
防 護:舷側主裝甲帶10英寸、艏艉1.85英寸到3英寸英寸、主水平裝甲1.3英寸到3.9英寸、主炮塔正麵9英寸四周6英寸、炮座11英寸到9英寸、指揮塔14英寸
武備:主炮:雙聯裝410毫米45倍徑主炮五座
副炮:140毫米50倍徑舷側炮廓式副炮二十門
高炮:80毫米40倍徑高射炮四門
雷擊:610毫米魚雷發射管八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