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薩特"的試驗將持續1.5~2年,這期間必須對該型直升機進行完善。"安薩特"輕型多用途直升機載重量為1~1.3噸,最大起飛重量為3.3噸,載客量為9人。"安薩特"派生出若幹改進型,其中包括運輸型、搜救型、客運型、vip型、醫用型和教練型。"安薩特"直升機於1999年8月首飛。其與西方同類型產品的區別在於配有兩台發動機,這大大提高了直升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安薩特”是俄羅斯喀山直升機廠研製生產的輕型多用途直升機。該機符合俄羅斯АП-29航空條例和美國far-29條例,安裝了兩台加拿大普?惠發動機,馬力大、油耗低、噪聲小,操縱係統採用最先進的電傳操縱方式。座艙內採用多功能液晶顯示器代替傳統儀表,所有飛行導航信息和發動機狀態的信息均在多功能液晶顯示器上顯示。
與同類機型比較,“安薩特”具有造價低、可靠性好、技術先進、維修性好、使用維護費用低、該機具有客運型、警用型、救護型、豪華型等多種改型,適合不同行業使用。
普京曾購買過一架“安薩特”直升機作為專機。
最大起飛重量 3300公斤
艙內載貨 1000公斤
外掛重量 1300公斤
最大飛行速度 285公裏/小時
巡航速度 250公裏/小時
保留5%餘油航程 635公裏
續航時間 3.3小時
實際升限 5700米 無
地效升限 3300米
巡航狀態功率 2×630馬力
起飛狀態功率 2×710馬力
客艙容積:可容納9名乘客
早期的潛艇
1896開造美國霍蘭級潛艇(1897年下水) [本章字數:608 最新更新時間:2009-12-26 15:57:18.0]
----------------------------------------------------
1897年,美國建造了“霍蘭”6號潛艇,水麵使用33千瓦(45馬力)的汽油機動力裝置,航速7節,續航力達到1000海裏;水下使用電動機為動力,航速5節,續航力50海裏,這是潛艇雙推進係統的開端。
霍蘭級潛艇首艦:ss-1霍蘭
1896年開工,1897年3月下水,1900年4月18日被海軍購買,1900年10月12日正式服役,1910年11月21日退役並註銷,1913年6月18日出售。排水量58/67噸,長19.5米,寬3.12米,航速8/5節,最大潛深30.48米,艇員16人(10名水兵6名軍官),457毫米魚雷管1具,203毫米氣動炸藥炮1門來復槍,45馬力汽油機1台,油量儲備3974.68升,單軸。
其他型號:ss-2/a-1 潛水者
1901年5月1日開工,1902年2n月1日下水,1903年9月19日正式服役,1905年11月3日退役並註銷,1907年3月7日重新服役,1911年11月17日改名為a-1,1913年2月24日除名,1916年8月29日被定為靶艇,1922年1月26日出售。
ss-3/a-2 豬鼻蛇
1900年10月3日開工,1901年7月22日下水,1903年1月12日正式服役,1909年7月26日退役,1910年2月10日重新服役,1911年11月17日改名為a-2,1919年12月12日退役,1920年7月17日被定
為ss-3,1920年9月24日被定為靶艇
,1922年1月16日除名。
德國u-潛艇(1戰和2戰) [本章字數:12192 最新更新時間:2009-12-28 10:00:00.0]
----------------------------------------------------
u-潛艇是特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使用的潛艇。因這些潛艇的型號都用德文untersee-boot (英文: undersea boat)(潛艇)的首字母加數字組成而得名。
概況
第一批在德國製造的潛艇建造於1850年,由由德國發明家威爾亨?鮑爾(wilhelm bauer)製造(生於1822年12月23日, 卒於1875年6月20日)。這項工程延續到1890年由諾登非厄特設計製為w1與w2潛艇。在1904年位於基爾的克魯勃船塢廠完成了售予俄羅斯的潛艇;真正為德國海軍製造的潛艇建造於190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批德國潛艇為“卡普”("karp" )級潛艇,採用雙殼船體(double hull),以科庭式煤油引擎(korting kerosene engine)作為動力, 武裝僅有區區一具魚雷發射管,這就是剛剛設計的u-1艇。等到下一艘u-2艇出現時,就足足比u-1艇大上50%的體積,並且擁有兩具發射管。不過柴油引擎一直到1912年與1913年間, 才開始裝置在u19級潛艇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打時,德國海軍一共有13種不同級別共48艘潛艇,但是就役的隻有29艘,餘下的還在建造中。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英國皇家海軍的強大壓力和嚴密封鎖中,處於劣勢的德國公海艦隊水麵艦艇部隊在大部分時間裏都不敢輕舉妄動,而u-潛艇卻頻頻出擊,承擔起對敵攻擊的大部分任務,先後通過有限製進攻作戰和無限製潛艇戰,重創了敵方的海上交通線,幾乎切斷了英國的海上經濟命脈。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當時的潛艇,隻要有可能,一般保持水麵航行狀態,隻有在發起攻擊或受到威脅時,才會緊急下潛,從而達到戰術突然性和隱蔽性。經過4年多的搏殺,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結束,1919年~1922年,取得勝利的協約國先後通過《凡爾賽條約》、《華盛頓條約》等一係列的懲罰性條約,對戰後的世界進行了實質性的重新瓜分,為下一場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了隱患。
第二次世界大戰
。"安薩特"的試驗將持續1.5~2年,這期間必須對該型直升機進行完善。"安薩特"輕型多用途直升機載重量為1~1.3噸,最大起飛重量為3.3噸,載客量為9人。"安薩特"派生出若幹改進型,其中包括運輸型、搜救型、客運型、vip型、醫用型和教練型。"安薩特"直升機於1999年8月首飛。其與西方同類型產品的區別在於配有兩台發動機,這大大提高了直升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安薩特”是俄羅斯喀山直升機廠研製生產的輕型多用途直升機。該機符合俄羅斯АП-29航空條例和美國far-29條例,安裝了兩台加拿大普?惠發動機,馬力大、油耗低、噪聲小,操縱係統採用最先進的電傳操縱方式。座艙內採用多功能液晶顯示器代替傳統儀表,所有飛行導航信息和發動機狀態的信息均在多功能液晶顯示器上顯示。
與同類機型比較,“安薩特”具有造價低、可靠性好、技術先進、維修性好、使用維護費用低、該機具有客運型、警用型、救護型、豪華型等多種改型,適合不同行業使用。
普京曾購買過一架“安薩特”直升機作為專機。
最大起飛重量 3300公斤
艙內載貨 1000公斤
外掛重量 1300公斤
最大飛行速度 285公裏/小時
巡航速度 250公裏/小時
保留5%餘油航程 635公裏
續航時間 3.3小時
實際升限 5700米 無
地效升限 3300米
巡航狀態功率 2×630馬力
起飛狀態功率 2×710馬力
客艙容積:可容納9名乘客
早期的潛艇
1896開造美國霍蘭級潛艇(1897年下水) [本章字數:608 最新更新時間:2009-12-26 15:57:18.0]
----------------------------------------------------
1897年,美國建造了“霍蘭”6號潛艇,水麵使用33千瓦(45馬力)的汽油機動力裝置,航速7節,續航力達到1000海裏;水下使用電動機為動力,航速5節,續航力50海裏,這是潛艇雙推進係統的開端。
霍蘭級潛艇首艦:ss-1霍蘭
1896年開工,1897年3月下水,1900年4月18日被海軍購買,1900年10月12日正式服役,1910年11月21日退役並註銷,1913年6月18日出售。排水量58/67噸,長19.5米,寬3.12米,航速8/5節,最大潛深30.48米,艇員16人(10名水兵6名軍官),457毫米魚雷管1具,203毫米氣動炸藥炮1門來復槍,45馬力汽油機1台,油量儲備3974.68升,單軸。
其他型號:ss-2/a-1 潛水者
1901年5月1日開工,1902年2n月1日下水,1903年9月19日正式服役,1905年11月3日退役並註銷,1907年3月7日重新服役,1911年11月17日改名為a-1,1913年2月24日除名,1916年8月29日被定為靶艇,1922年1月26日出售。
ss-3/a-2 豬鼻蛇
1900年10月3日開工,1901年7月22日下水,1903年1月12日正式服役,1909年7月26日退役,1910年2月10日重新服役,1911年11月17日改名為a-2,1919年12月12日退役,1920年7月17日被定
為ss-3,1920年9月24日被定為靶艇
,1922年1月16日除名。
德國u-潛艇(1戰和2戰) [本章字數:12192 最新更新時間:2009-12-28 10:00:00.0]
----------------------------------------------------
u-潛艇是特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使用的潛艇。因這些潛艇的型號都用德文untersee-boot (英文: undersea boat)(潛艇)的首字母加數字組成而得名。
概況
第一批在德國製造的潛艇建造於1850年,由由德國發明家威爾亨?鮑爾(wilhelm bauer)製造(生於1822年12月23日, 卒於1875年6月20日)。這項工程延續到1890年由諾登非厄特設計製為w1與w2潛艇。在1904年位於基爾的克魯勃船塢廠完成了售予俄羅斯的潛艇;真正為德國海軍製造的潛艇建造於190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批德國潛艇為“卡普”("karp" )級潛艇,採用雙殼船體(double hull),以科庭式煤油引擎(korting kerosene engine)作為動力, 武裝僅有區區一具魚雷發射管,這就是剛剛設計的u-1艇。等到下一艘u-2艇出現時,就足足比u-1艇大上50%的體積,並且擁有兩具發射管。不過柴油引擎一直到1912年與1913年間, 才開始裝置在u19級潛艇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打時,德國海軍一共有13種不同級別共48艘潛艇,但是就役的隻有29艘,餘下的還在建造中。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英國皇家海軍的強大壓力和嚴密封鎖中,處於劣勢的德國公海艦隊水麵艦艇部隊在大部分時間裏都不敢輕舉妄動,而u-潛艇卻頻頻出擊,承擔起對敵攻擊的大部分任務,先後通過有限製進攻作戰和無限製潛艇戰,重創了敵方的海上交通線,幾乎切斷了英國的海上經濟命脈。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當時的潛艇,隻要有可能,一般保持水麵航行狀態,隻有在發起攻擊或受到威脅時,才會緊急下潛,從而達到戰術突然性和隱蔽性。經過4年多的搏殺,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結束,1919年~1922年,取得勝利的協約國先後通過《凡爾賽條約》、《華盛頓條約》等一係列的懲罰性條約,對戰後的世界進行了實質性的重新瓜分,為下一場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了隱患。
第二次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