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承運庫還有多少庫銀?”


    “這個奴婢亦是不知,不過內庫充實到是實情。自神宗爺以下,各朝皇帝沒有撥出,隻有收入。論起實際數目,卻是誰也不知。”


    皇太極以天縱英才,卻是無論如何也想不通明朝皇帝不減賦稅,敲骨吸髓般的徵收田賦,把全天下弄的流民四起,烽煙處處,卻在內庫裏藏著大筆白銀不肯動用,這種蠢到家的行為他無論如何亦是不能知曉其因。隻是知道憑空掉下一筆橫財,可以用來安撫治下漢人百姓的民心,可以不加征三餉就能在幾年內維持政府開支和軍費,這豈不是天降橫財?”


    於是振衣而起,向著王德化微微笑道:“你很忠心,也很會辦事。宮禁在你管製之下沒有混亂,朕很高興。現下就帶著朕去內藏庫看看!”


    王德化躬身隨行在皇太極身後,嘻笑道:“老奴婢此生有幸,能夠伺候皇上這樣的不世英主,真真是前生修行得來的福氣。隻盼著能在有生之年看到皇上一統天下,縱是死了也可閉眼啦。”


    “嘿,便願你可以看到。”


    王德化自然不知道皇太極此時心中所思,隻興沖沖在頭前帶路,引領著眾人往內藏庫而去。代善等人正在禁宮巡視,聽得風聲亦是趕來觀看熱鬧。各明朝降官知道此事,卻也不免趕來承奉。留在北京的明朝大臣,有小半成功逃脫,在皇太極並不勉強的前提下逃往南方。有大半留居府邸,觀看風色,既不出來為官,也不肯毀家逃難。亦有小半無恥之徒,已是投降滿清,願意為新朝效力。此時各人隨行,一直到端門之側,皇太極因知崇禎的屍體正停於此處,心中一動,便特意繞了一圈,到崇禎停靈之處,停步觀看。


    他看著裝斂崇禎帝屍體的那口普通的紅木棺才,心中隻覺得怪異非常。又覺得暢快,又覺得有些悲涼,渾不似八旗眾王公貝勒那樣純粹的歡喜。崇禎屍體明日便要運出,塞到他哥哥天啟的德陵之內,草草安葬了事。這幾天來並沒有人敢來探看崇禎屍體,到了此時,卻有兩個和尚因為常得到信佛的周後賞賜,是以此時不顧危險,帶著法事家什,前來超度崇禎。


    皇太極看著兩個和尚搗鼓法事,卻是並不著惱。隻回頭轉身,看向隨行的明朝文武官員。因見明朝各官員武將都是鮮衣怒馬,從人眾多,各人見皇上望來,多半是在臉上露出討好的笑容,並沒有稍露戚色。隻有祖大壽等遼東故將,雖然並沒有得到崇禎的信重,此時臉上卻隱隱露出悲痛神色。


    “祖將軍,這是你的舊主,你來祭拜一下!”


    祖大壽於吳襄、張存仁等遼東諸將卻都盡皆跟隨在此,各人心中正是又悲又氣,眼見前皇身後事如此悽慘,各人正自難過,一聽得皇太極如此吩咐,一時間卻也並不避諱,由著祖大壽帶頭,各人跳下馬來,各自解開箭衣,袒露出左臂,伏拜在地,哀哭叩頭。


    皇太極又向著周廷儒等明朝閣臣道:“諸位先生甚得明皇幸重,也來叩頭吧。”


    卻見得周廷儒與各文官商議一番,方向他回話道:“臣等既然侍奉皇上,已然與故主再無香火之情,咱們就不叩頭了。”


    他自以為這一番話很是得體,必能得到皇太極的歡心。卻不料聽得皇太極向王德化問道:“頭戴紗帽的尚不及光頭的和尚,這是為何?”


    王德化身為閹人,一向被這些士大夫所輕視,此時逮到機會,不免刻薄道:“回皇上,此等紗帽,原本就是陋品!”


    皇太極仰頭大笑,向著麵如土色的舊明文臣笑道:“此玩笑耳,諸位切莫在意!”


    第十四章 前朝遺財


    說罷,再也不看這些文臣的神色,命王德化帶路,直奔內庫而去。


    待得一行數百人到得那內承運庫門前,守門的內侍早已得到風聲,將各庫大門打開,由著皇太極等人入內檢視。這內庫範圍甚大,分別有各類皇室和內宮用品,儲藏於內。其中內承運庫占地數十畝,規製軒敞,積放著各朝各帝收取的金花銀,官用鑄銀,由五十及百兩的大錠白銀整齊劃一的放置在庫房之內。


    皇太極由王德化、王之心、曹化淳等宮內的頭麵太監引領,經由一排排放置著大量銀錠的排架前走過,每個銀錠都是由桑皮紙包裹,以防黴爛。待他檢點到內庫最深,幽暗無亮之處時,隨手撿起一個銀錠,因為百兩重的大錠銀子,入手極沉,皇太極嘿然一笑,向著隨行眾人道:“看看,這還是永樂年間鑄的!”


    說罷,隨手將銀錠交給身後的薩哈廉看視,隻聽得那薩哈廉笑道:“依我算來,這一庫就不下五百萬銀,再有其餘幾庫,可能要過千萬之數。這可真是天降橫財啦!”


    豪格亦隨手拿起一錠,摩擦一番突然叫道:“阿瑪,這銀子都發黴啦!看看,下底下都是黴點子,這可真是晦氣,重新鑄造一下,又費力,又折成色。”


    王德化趨前一步,向著豪格一躬身,笑道:“回小爺,這一注銀子放的時日最久,還是成祖永樂爺年間入庫,一直未曾動手。這幾百年下來,可不就是黴了麽。”


    豪格詫道:“明朝的皇帝是傻子麽,這麽多銀子放著不用,這些年來年年加餉征派,弄的民不聊生,士卒不肯效命,天下都丟了,命也沒了,這銀子他能帶到地下去不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淡墨青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淡墨青衫並收藏大明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