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張偉斷然將給事中一職裁撤,又得了閩黨及各內閣重臣的支持,便是黃尊素等人聽說禦史台之復設,亦是頷首微笑,連聲贊同,其餘心懷不軌,正欲興風做浪的黨人,哪裏還敢再行多事?
此事一了,還不待眾人回過頭來。張偉又下令裁撤大理寺、光祿寺、少府、欽天監、太醫院、行人司、太常寺、太僕寺等原明朝的諸多衙門。一時間數千名官員丟官罷職,天下為之騷動。大理寺原本是專門平覆審議刑部案件所設,後來多與都察院和刑部坐審要案,實則是虛設無用。自有禦史台和都察院加強職能,又有靖安部專司補盜,破案,刑部隻審不執,大理寺已是無用。那行人司專司帝王出行禮儀仗衛,太醫院供奉的太醫隻是醫不死人,救命卻也是想也別想,欽天監算不出曆法,還需請傳教士來相幫方可。一定江南,張偉便想裁撤這些無用的閑曹,使這些冗官冗員無可寄生。但為了穩定大局,卻也隻得暫且留著。此番盡數裁了,心裏大暢之餘,卻也是頭疼這些個官員的安置。若是盡數驅趕回鄉,隻怕立成遺老遺少,在鄉裏成為施政的阻力。若是重新安插,卻又失了裁減冗官,節省用度的原意。思來想去,不得其法。到是陳永華偶入,與張偉匯報抄拿貪墨官員一事時,見他正是為難之際,卻是出了個主意。張偉一聽之下,甚覺有理,因下令道:裁撤衙門的官員,吏部可甄別人選,將那確有才幹的留用,安排至需用衙門,甚或下調地方也可,著該部好生實行,勿使賢才流落。其餘各官,可令其至各處新設官學任教,由官府依著原俸給銀,命伊好生教學,為國家培養英材可也。
他原本就要大興官學,在江南各地增設學校,培養人才,不使國家政務全數落入科舉考出的官員之手。這些裁撤下來的官員,有儒學、醫學、算學等各種人才,讓他們做事不成,教些初學的學子卻也不難。如此這般,又解決了安插官員的頭疼之事,又一下子得了這麽多的教師,當真是一舉兩得。
這一些舉措動靜甚大,漢軍每日裏在當地靖安司及都察院官員的指引之下,抄拿貪汙官員,當真是日以繼夜,片刻不停。再加上裁撤在京各衙門,地方各冗員,一時間江南謠言四起,民心不安。好在此時北方的皇太極和崇禎都是頭疼自家事,哪有閑心來管他。亂上一陣,縱是被抄官員們對張偉恨之入骨,看了裝備精良,如狼似虎的漢軍士卒,也隻得嘆一口氣,卷著鋪蓋滾蛋了事。好在張偉和漢軍要錢不要命,抄了家產後到是不需坐牢,不用殺頭,比之當年明太祖捉貪官剝皮揎草,卻又是仁慈的多了。
何斌卻是不理會這些,他與張偉一樣睜大雙眼,盯著這些被抄拿的官員們。隻是張偉盯著他們是防著造反起事,他卻是盯著白花花的銀子漫天價向他飛來,當真是笑的合不攏嘴。隻是這些銀子多半左手進,右手出,每日裏等著批銀拿錢的漢軍將軍們不絕於途,戶部正堂滴水簷下,成日都是那些吹牛說笑,乘涼等著傳見的漢軍負責招兵的將軍們。隻待押銀的戶部司官們一到,立時就是蜂擁而上,拚了命的打點,陪笑臉,說好話,隻盼著何斌早日接見,批下銀來,便可以立時回去招兵募勇,加以訓練。
他們雖急,何斌卻是不能痛快給錢。總是將所需銀兩一算再算,壓縮至無可再壓,方才肉痛之極的批將下來。在雷州新開的鐵礦用銀,在南京新設的火器局工廠,他卻是一點不省。因知造槍造炮的精度和數量關係到漢軍乃至整個江南的生死存亡,卻是一點怠慢不得。
如此,沸沸揚揚鬧騰了兩月有餘。抄拿家產的漢軍一個個都成了抄家老手。都知事前不動聲色,然後突至其人宅前,翻牆而入,將一家老小齊集一房。然後逕自四處抄撿,金銀分做一處、珍玩古董字畫歸為一處、地契房前並商行入股契約之類又是一處,抄拿完畢後,方又宣示罪狀,給那些貪官留有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具,然後驅逐出門。被如此抄過的那些貪官汙吏們,當真是欲哭無淚,抄家過後,就差赤條條被攆出門去。雖然還可勉強生活,隻是都享受慣了,卻哪能受的了貧苦生活?
於是每日裏奏報犯官自盡,甚或是圖謀不軌的表章源源不斷,由內閣轉至張偉案前。
因炎夏難耐,南京宮室地勢低窪,更是溽熱難耐。張偉耐不住熱,便索性由幹清宮搬至禦園內的重華宮裏居住。他近來關注漢軍擴軍及台灣火器局遷來部份工匠,充實南京火器局諸事。又時刻擔心遼東局勢,尋常政務都有內閣處理,他到也落得清閑。
隻是抄家充實國庫一事,江南儒林已略有微詞。再加上犯官們聲連一氣,近來頗有些不穩跡象。他無奈之下,也隻得多加注意,唯恐有那不知死的鋌而走險。
用手指彈彈表章,張偉一陣苦笑,扭頭向著在一旁侍候的柳如是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這群混蛋,當真是要錢不要命!”
見柳如是不明所以,張偉便將那內閣呈進的表章遞將給她,自已端起冰鎮酸梅湯,大口喝了幾口。
柳如是略看幾眼,隻覺心中一陣犯惡,立時扔還給張偉,嗔道:“這種事情,叫我看來做什麽!”
張偉笑道:“這有甚麽?為夫的手上也算是沾滿鮮血了,難道還怕什麽陰私報應不成?為大事者不拘小節,什麽都不敢,我隻怕現下還是鄭一官手下的小海盜。”
此事一了,還不待眾人回過頭來。張偉又下令裁撤大理寺、光祿寺、少府、欽天監、太醫院、行人司、太常寺、太僕寺等原明朝的諸多衙門。一時間數千名官員丟官罷職,天下為之騷動。大理寺原本是專門平覆審議刑部案件所設,後來多與都察院和刑部坐審要案,實則是虛設無用。自有禦史台和都察院加強職能,又有靖安部專司補盜,破案,刑部隻審不執,大理寺已是無用。那行人司專司帝王出行禮儀仗衛,太醫院供奉的太醫隻是醫不死人,救命卻也是想也別想,欽天監算不出曆法,還需請傳教士來相幫方可。一定江南,張偉便想裁撤這些無用的閑曹,使這些冗官冗員無可寄生。但為了穩定大局,卻也隻得暫且留著。此番盡數裁了,心裏大暢之餘,卻也是頭疼這些個官員的安置。若是盡數驅趕回鄉,隻怕立成遺老遺少,在鄉裏成為施政的阻力。若是重新安插,卻又失了裁減冗官,節省用度的原意。思來想去,不得其法。到是陳永華偶入,與張偉匯報抄拿貪墨官員一事時,見他正是為難之際,卻是出了個主意。張偉一聽之下,甚覺有理,因下令道:裁撤衙門的官員,吏部可甄別人選,將那確有才幹的留用,安排至需用衙門,甚或下調地方也可,著該部好生實行,勿使賢才流落。其餘各官,可令其至各處新設官學任教,由官府依著原俸給銀,命伊好生教學,為國家培養英材可也。
他原本就要大興官學,在江南各地增設學校,培養人才,不使國家政務全數落入科舉考出的官員之手。這些裁撤下來的官員,有儒學、醫學、算學等各種人才,讓他們做事不成,教些初學的學子卻也不難。如此這般,又解決了安插官員的頭疼之事,又一下子得了這麽多的教師,當真是一舉兩得。
這一些舉措動靜甚大,漢軍每日裏在當地靖安司及都察院官員的指引之下,抄拿貪汙官員,當真是日以繼夜,片刻不停。再加上裁撤在京各衙門,地方各冗員,一時間江南謠言四起,民心不安。好在此時北方的皇太極和崇禎都是頭疼自家事,哪有閑心來管他。亂上一陣,縱是被抄官員們對張偉恨之入骨,看了裝備精良,如狼似虎的漢軍士卒,也隻得嘆一口氣,卷著鋪蓋滾蛋了事。好在張偉和漢軍要錢不要命,抄了家產後到是不需坐牢,不用殺頭,比之當年明太祖捉貪官剝皮揎草,卻又是仁慈的多了。
何斌卻是不理會這些,他與張偉一樣睜大雙眼,盯著這些被抄拿的官員們。隻是張偉盯著他們是防著造反起事,他卻是盯著白花花的銀子漫天價向他飛來,當真是笑的合不攏嘴。隻是這些銀子多半左手進,右手出,每日裏等著批銀拿錢的漢軍將軍們不絕於途,戶部正堂滴水簷下,成日都是那些吹牛說笑,乘涼等著傳見的漢軍負責招兵的將軍們。隻待押銀的戶部司官們一到,立時就是蜂擁而上,拚了命的打點,陪笑臉,說好話,隻盼著何斌早日接見,批下銀來,便可以立時回去招兵募勇,加以訓練。
他們雖急,何斌卻是不能痛快給錢。總是將所需銀兩一算再算,壓縮至無可再壓,方才肉痛之極的批將下來。在雷州新開的鐵礦用銀,在南京新設的火器局工廠,他卻是一點不省。因知造槍造炮的精度和數量關係到漢軍乃至整個江南的生死存亡,卻是一點怠慢不得。
如此,沸沸揚揚鬧騰了兩月有餘。抄拿家產的漢軍一個個都成了抄家老手。都知事前不動聲色,然後突至其人宅前,翻牆而入,將一家老小齊集一房。然後逕自四處抄撿,金銀分做一處、珍玩古董字畫歸為一處、地契房前並商行入股契約之類又是一處,抄拿完畢後,方又宣示罪狀,給那些貪官留有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具,然後驅逐出門。被如此抄過的那些貪官汙吏們,當真是欲哭無淚,抄家過後,就差赤條條被攆出門去。雖然還可勉強生活,隻是都享受慣了,卻哪能受的了貧苦生活?
於是每日裏奏報犯官自盡,甚或是圖謀不軌的表章源源不斷,由內閣轉至張偉案前。
因炎夏難耐,南京宮室地勢低窪,更是溽熱難耐。張偉耐不住熱,便索性由幹清宮搬至禦園內的重華宮裏居住。他近來關注漢軍擴軍及台灣火器局遷來部份工匠,充實南京火器局諸事。又時刻擔心遼東局勢,尋常政務都有內閣處理,他到也落得清閑。
隻是抄家充實國庫一事,江南儒林已略有微詞。再加上犯官們聲連一氣,近來頗有些不穩跡象。他無奈之下,也隻得多加注意,唯恐有那不知死的鋌而走險。
用手指彈彈表章,張偉一陣苦笑,扭頭向著在一旁侍候的柳如是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這群混蛋,當真是要錢不要命!”
見柳如是不明所以,張偉便將那內閣呈進的表章遞將給她,自已端起冰鎮酸梅湯,大口喝了幾口。
柳如是略看幾眼,隻覺心中一陣犯惡,立時扔還給張偉,嗔道:“這種事情,叫我看來做什麽!”
張偉笑道:“這有甚麽?為夫的手上也算是沾滿鮮血了,難道還怕什麽陰私報應不成?為大事者不拘小節,什麽都不敢,我隻怕現下還是鄭一官手下的小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