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想,便知道皇太極近期來擺出的大軍入關姿態不過是掩人耳目,隻怕待遼東局勢稍有變化,他便會親領大軍,往攻察哈爾蒙古。那察哈爾部與遼東相隔甚遠,雖騎兵來回奔襲也需數月,且進兵時必選秋季馬壯之時,待他打平了察哈爾回來,崇禎五年已到了歲尾,勢必無法再興大軍。
張偉的漢軍人數不足,且耗費太大,再加上伐日一事,來回奔襲,士卒甚勞。再加上南洋呂宋等地也需時刻提防,那西班牙人能慫恿日本人與他做對,未必不會親自上陣,攻取呂宋。是以當此之時,對岸明軍虎視眈眈,四周強敵環繞,決不是大規模攻取北方之時。那皇太極做出入關模樣,未必不是想讓張偉自亂陣腳,此時就吞併北方,到時候他解決了林丹汗,再以大軍來攻,漢軍人少難支,敗退下來,枉自損了現在無敵的聲名。
微微一笑,想到此處,對眼前亂局已是瞭然於胸。因吩咐漢軍諸將道:“今日召你們來議,原是為遼東一事。現下看來,你們也是沒有個成算。也罷,各位都是勞乏辛苦之人,可下殿於園中遊玩,待我與何尚書再議一陣子,時辰到了,咱們去武英殿飲宴,以慰勞諸位。”
各人知他與何斌有機密要事要談,各人躬身行禮,魚貫而出,自去欣賞這宮室風景去了。劉國軒等人正艷羨張瑞享用了宮內禦膳,待聽到張偉賜宴,心中歡喜。當下拉著江文瑨並張瑞等人,在禦園涼亭內攀談,聽幾人講起在日本的戰事,言道殺的倭人屍橫遍野,漢軍已成為日本絕對權威的統治力量之時,劉國軒等人都是聽的眉飛色舞,都是深恨當日不能在場雲雲。
待漢軍諸將退出,何斌知張偉必定要說起徵兵擴軍一事。因正色道:“誌華,適才我訓了那些個將軍,你想必聽在耳裏?”
張偉卻是不想與他擺什麽漢王架子,被那夥子文官強迫穿上了這親王龍袍,頭戴翼善冠,腰纏犀角帶,端端正正的坐於殿內,當真是全身都別扭的緊。見那史官走筆如飛,顯是在記錄適才自已與漢軍諸將的談話。張偉在心底嘆了口氣,向那史官溫言道:“密之,你可退下。”
那史官愕然抬頭,起身行了一禮,向張偉答道:“記述漢王的起居注,乃是下官的職責所在,漢王正在召見大臣,下官不可告退。”
“不妨事。我與廷賦兄說些家常私話,不必記了。”
“回漢王,帝王無私事。”
張偉被他噎的一陣光火,卻見他梗著脖子一副強項令模樣,卻又隻得頹然坐下,擺手道:“依你便是!”
又笑道:“方以智,你以《東西均》聲名直動江南,乃是有名的才子。什麽一而二,二而一,稀裏糊塗的說不明白。做人偏生這麽著倔強!你椿萱並茂,難道不怕禍及家人麽?豈不聞天子一怒,血流流杵!”
方以智亢聲答道:“豈不聞史筆如刀,孔子做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張偉噗嗤一笑,因知奈何不了這種風骨硬挺的書生,隻得向他笑道:“既然如此,安心做你的刀吧!”
扭頭向何斌笑道:“以前說官身不由已,現下才知道,卻原來帝王之身更加的痛苦。想那萬曆,待張居正死後,接見大臣勵精圖治,後來文官們老是用大義壓他,卻又是說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後來又因立後、國本等事與整個士大夫交惡,乃至幾十年不見大臣,不理政事,他心中又何嚐願意如此呢。”
見那方以智眉毛一跳,那筆涮涮涮直寫,張偉額頭竟沁出一層細細的油汗來。
何斌卻是懶得理會他這些沒邊際的閑話,沒好氣道:“休要言不經義!我來問你,去年年底台灣得銀全數解來南京,還是不敷使費,該當如何料理?現下除了漢軍餉銀月費,還有火器局所用銀兩尚能保證,再過一個月,隻怕連官俸也開不出來了。”
張偉皺眉道:“今年不是恢復收取田賦了麽?且又有大量的呂宋鑄錢進來,這都是財源啊。再有,商稅加上咱們大力扶持對外貿易,收取的關稅和貿易稅,這也都是收入。稅務和海關現下統歸你管,這戶部竟到了這個田地了麽?”
何斌冷笑道:“收田賦是能有幾百萬的銀子,可是你決意大修道路,廣開驛站郵傳,這要多少銀子?鼓勵私人開礦,收取鹽茶商稅,鼓勵對外貿易,大興織廠布廠,這說起來容易。可是沒有時間,難道今日行,明日就得利了?”
他皺眉又道:“若是唯持現下的漢軍及廂軍人數,隻怕還維持的下來,尚且有些盈餘。可若是依你的想頭,整編廂軍也還罷了。大量招募漢軍,咱們卻哪裏來的錢?餉銀、軍服、軍械、每月用度、訓練費用,漢軍擴至三十萬,你算算要多少錢!”
他侃侃而談,大倒苦水。張偉卻也是頭疼不已,他去年打下江南後,為定民心,為安士林,下令不逮一官,不殺一人。後來局勢初定,乃捉拿了一些閹黨餘孽,抄拿家產。到了弄到了一百多萬兩銀子,再加上充公的土地房產,收益甚是可觀。可是閹黨可以拿,普通的官員和宗室卻是不能動彈。且為了安定新附降官,縱是投誠後還有貪汙者,被都察院查了出來,也隻是令密錄在案,不能處置。總歸是為了穩住大局,不使江南混亂為要。
待到了此時,張偉又在新官製與舊官製之間舞蹈調和,又對應付清流士林對他的非議責難,還需提防貪官汙吏在地方激起民變。自台灣過來的官吏百姓又對內地種種陋習充滿責難,對張偉姑息甚是不滿。自年是鎮之以靜,今年卻再也不能如此。是以在補充各種稅史關史之餘,又派遣了大量台灣官吏及官學子弟,充實地方,暫停佐雜官員,學習政務熟習地方,以備改革。
張偉的漢軍人數不足,且耗費太大,再加上伐日一事,來回奔襲,士卒甚勞。再加上南洋呂宋等地也需時刻提防,那西班牙人能慫恿日本人與他做對,未必不會親自上陣,攻取呂宋。是以當此之時,對岸明軍虎視眈眈,四周強敵環繞,決不是大規模攻取北方之時。那皇太極做出入關模樣,未必不是想讓張偉自亂陣腳,此時就吞併北方,到時候他解決了林丹汗,再以大軍來攻,漢軍人少難支,敗退下來,枉自損了現在無敵的聲名。
微微一笑,想到此處,對眼前亂局已是瞭然於胸。因吩咐漢軍諸將道:“今日召你們來議,原是為遼東一事。現下看來,你們也是沒有個成算。也罷,各位都是勞乏辛苦之人,可下殿於園中遊玩,待我與何尚書再議一陣子,時辰到了,咱們去武英殿飲宴,以慰勞諸位。”
各人知他與何斌有機密要事要談,各人躬身行禮,魚貫而出,自去欣賞這宮室風景去了。劉國軒等人正艷羨張瑞享用了宮內禦膳,待聽到張偉賜宴,心中歡喜。當下拉著江文瑨並張瑞等人,在禦園涼亭內攀談,聽幾人講起在日本的戰事,言道殺的倭人屍橫遍野,漢軍已成為日本絕對權威的統治力量之時,劉國軒等人都是聽的眉飛色舞,都是深恨當日不能在場雲雲。
待漢軍諸將退出,何斌知張偉必定要說起徵兵擴軍一事。因正色道:“誌華,適才我訓了那些個將軍,你想必聽在耳裏?”
張偉卻是不想與他擺什麽漢王架子,被那夥子文官強迫穿上了這親王龍袍,頭戴翼善冠,腰纏犀角帶,端端正正的坐於殿內,當真是全身都別扭的緊。見那史官走筆如飛,顯是在記錄適才自已與漢軍諸將的談話。張偉在心底嘆了口氣,向那史官溫言道:“密之,你可退下。”
那史官愕然抬頭,起身行了一禮,向張偉答道:“記述漢王的起居注,乃是下官的職責所在,漢王正在召見大臣,下官不可告退。”
“不妨事。我與廷賦兄說些家常私話,不必記了。”
“回漢王,帝王無私事。”
張偉被他噎的一陣光火,卻見他梗著脖子一副強項令模樣,卻又隻得頹然坐下,擺手道:“依你便是!”
又笑道:“方以智,你以《東西均》聲名直動江南,乃是有名的才子。什麽一而二,二而一,稀裏糊塗的說不明白。做人偏生這麽著倔強!你椿萱並茂,難道不怕禍及家人麽?豈不聞天子一怒,血流流杵!”
方以智亢聲答道:“豈不聞史筆如刀,孔子做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張偉噗嗤一笑,因知奈何不了這種風骨硬挺的書生,隻得向他笑道:“既然如此,安心做你的刀吧!”
扭頭向何斌笑道:“以前說官身不由已,現下才知道,卻原來帝王之身更加的痛苦。想那萬曆,待張居正死後,接見大臣勵精圖治,後來文官們老是用大義壓他,卻又是說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後來又因立後、國本等事與整個士大夫交惡,乃至幾十年不見大臣,不理政事,他心中又何嚐願意如此呢。”
見那方以智眉毛一跳,那筆涮涮涮直寫,張偉額頭竟沁出一層細細的油汗來。
何斌卻是懶得理會他這些沒邊際的閑話,沒好氣道:“休要言不經義!我來問你,去年年底台灣得銀全數解來南京,還是不敷使費,該當如何料理?現下除了漢軍餉銀月費,還有火器局所用銀兩尚能保證,再過一個月,隻怕連官俸也開不出來了。”
張偉皺眉道:“今年不是恢復收取田賦了麽?且又有大量的呂宋鑄錢進來,這都是財源啊。再有,商稅加上咱們大力扶持對外貿易,收取的關稅和貿易稅,這也都是收入。稅務和海關現下統歸你管,這戶部竟到了這個田地了麽?”
何斌冷笑道:“收田賦是能有幾百萬的銀子,可是你決意大修道路,廣開驛站郵傳,這要多少銀子?鼓勵私人開礦,收取鹽茶商稅,鼓勵對外貿易,大興織廠布廠,這說起來容易。可是沒有時間,難道今日行,明日就得利了?”
他皺眉又道:“若是唯持現下的漢軍及廂軍人數,隻怕還維持的下來,尚且有些盈餘。可若是依你的想頭,整編廂軍也還罷了。大量招募漢軍,咱們卻哪裏來的錢?餉銀、軍服、軍械、每月用度、訓練費用,漢軍擴至三十萬,你算算要多少錢!”
他侃侃而談,大倒苦水。張偉卻也是頭疼不已,他去年打下江南後,為定民心,為安士林,下令不逮一官,不殺一人。後來局勢初定,乃捉拿了一些閹黨餘孽,抄拿家產。到了弄到了一百多萬兩銀子,再加上充公的土地房產,收益甚是可觀。可是閹黨可以拿,普通的官員和宗室卻是不能動彈。且為了安定新附降官,縱是投誠後還有貪汙者,被都察院查了出來,也隻是令密錄在案,不能處置。總歸是為了穩住大局,不使江南混亂為要。
待到了此時,張偉又在新官製與舊官製之間舞蹈調和,又對應付清流士林對他的非議責難,還需提防貪官汙吏在地方激起民變。自台灣過來的官吏百姓又對內地種種陋習充滿責難,對張偉姑息甚是不滿。自年是鎮之以靜,今年卻再也不能如此。是以在補充各種稅史關史之餘,又派遣了大量台灣官吏及官學子弟,充實地方,暫停佐雜官員,學習政務熟習地方,以備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