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皇帝與重臣之間爭執不下,一時間滿城風雨,而就在所有大臣都反對嘉靖的時候,四十七歲才及第的新科進士張璁卻選擇在這個時候支持皇帝。而他這一賭注正是下對了。《禮記》有雲:“禮非從天降,非從地出也,人情而已。”禮製是源於情感的,孩兒孝敬父母是發乎情的東西,無法抑製,而這不違背孔子的傳統道德理論。張璁就是以這個為理論作為自己的出發點,一句“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聖人緣情以製禮”,直接戳到了“繼嗣”一脈的痛處,也讓嘉靖皇帝的心堅定了。於是他在與大臣們僵持了四年關於“誰是我的老子”這問題之後,不打算再忍了。


    朱厚璁即將滿二十歲之前,以“母後儀駕”的禮節接自己的母親蔣氏入朝,至此開始“恢復”父親為皇室正宗的“篡宗”專政。緊接著一連串違背所謂“禮製”的行動開始了,群臣們、儒生們到殿前哭了數次,直呼:“禮法啊!社稷啊!”朱厚璁聽得心情越來越糟,終於無法忍耐。畢竟是皇帝,他掌握著所有朝臣的生殺大權。


    學者李潔非先生曾感嘆:嘉靖來自“九頭鳥”的故鄉,“九頭鳥”百折不撓、一拚到底的精神,誰也拗不過。這皇帝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便不再忍耐,一口氣將五品以下官員134人逮入詔獄拷訊,四品以上官員姑令待罪。這件事,當時稱為“大禮獄”,明朝士大夫們當時的慘烈狀態,令後人都禁不住悽然。


    這位皇帝終於達到了他修復“正統”的目的,如願以償地叫孝宗為“皇伯考”,昭聖太後張氏為“皇伯母”;稱自己的老子“恭穆獻皇帝”為“皇考”,蔣氏“章聖太後”為“聖母”。估計興獻王也沒料到,自己在死後竟然成了“皇帝祖宗”。


    這場持續四年、看似圍繞“大禮”的爭議終於落幕,然而這真的是禮製之爭嗎?朱厚璁明確地表明孝宗隻是自己的伯父,但是他既然在當初反對稱親生父親為皇叔父的理由是“如果稱皇叔,就要講君臣之義”,那麽稱孝宗為皇伯考不是也要講君臣之義嗎?難道要把孝宗當做世宗朱厚璁的臣子嗎?這一切都是如此的矛盾。


    其實明朝“大禮議”一事,並無是非曲直,而明朝的君臣們,對於禮製的理解也是粗疏的。這一事件倒是真實地反映了明代皇權專製力量的強大。在議禮一事上,朱厚璁非但對其生父稱帝稱考,而且稱皇稱宗,乃至超越武宗而配享於明堂。這樣的做法,連張璁等人都覺得有些不對。但是,誰又能控製帝王的權力控製欲呢?正如晚明學者黃景璁所說:“有導其源,思節其流,難矣!”而朱厚璁的隨心所欲,又豈止“大禮議”一事?


    “禮”與士大夫的悲哀


    沒有哪個皇帝在剛當政的時候就想渾渾噩噩地過,這嘉靖皇帝朱厚璁也是一個“新帝上任三把火”的人。剛剛做了皇帝,自然得給百姓們謀點兒福利,不然也太說不過去了。於是朱厚璁下詔,該罷黜弊政的就要狠狠地罷,該懲治的就要“千刀萬剮”,這下可苦了那些貪官汙吏和走後門的官兒們。


    腐敗分子被處理了,百姓當然樂得減少經濟負擔,一派“中外稱新天子’‘聖人’‘”的景象。不過這可不是朱厚璁的功勞,而是楊廷和製定的各種政策,皇帝隻需簽個字、蓋個章,便萬事大吉。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楊廷和這個臣子還算做得不錯。如果他沒有在禮製上那麽固守所謂的“正統”,而朱厚璁也不計較那麽多“禮”的問題,相信這君臣如能默契配合,明朝應該能迎來中興。可惜啊,天向來是不從人願的。


    楊廷和堅持“禮製”,但他是老頭子,總有一天得退休。所以,楊老頭子一退休,朱厚璁便“瘋狂”了,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肅清了反對他的人,開始創造他的理想之國。


    李潔非先生說,嘉靖從“大禮議”看到了自己的事業前景,而這種前景將超過時間的束縛成為永恆。人倫大禮,天地幹坤,有天地,然後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夫婦,有父子,有君臣,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錯(區別)”。朝代有更迭始終,再偉大的君王,其事業在身後也終會有泯滅的一天。但是人倫之義,祖天述地,與日月同存。因此,嘉靖皇帝認為隻有在立法上有所建樹,才是真正的不朽。他似乎悟通了一個道理:與其做一位特定時代的世俗主宰者而留名青史,不如鑄造精神範式,架設思想燈塔,指引千秋萬代。


    他的“覺醒”似乎一醒就是二十年,在他這段“進取”建設國家的日子裏,把全部熱情和精力都投到禮教改革上,正郊祭,修孔廟,釐正太廟廟製,舉凡國家的禮製之大者,他能想到的,都讓他折騰了一番。


    這是一個奇怪的皇帝,他反對楊廷和那套繼嗣正統“禮製”,但他對禮製的各種東西卻非常癡迷。他把儒家各種繁文縟節的東西弄得徹徹底底,然後作為思想套套來統治臣民,維護自己的權威。這是專政心態的極端化表現,完全是思想的扭曲。而造成他這種扭曲思想的罪魁禍首,卻恰恰是他的最愛——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名家一起回望明朝煙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邢群麟+於海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邢群麟+於海英並收藏和名家一起回望明朝煙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