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和名家一起回望明朝煙塵 作者:邢群麟+於海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祁鈺召群臣們商討戰守大計。竟有人提出要遷都南京,以避災禍。幸虧時任兵部侍郎代理部事的於謙堅決反對,並主張馬上召集軍隊,誓死保衛京師,不然大明就要走上另一條路了。正如有人玩笑說:也許南明就會早出現二百年。這也不是不可能變為事實。
因此於謙對於明朝,對於中國歷史,甚至對於北京的發展都功不可沒。除了堅拒遷都之外,他還有幾個顧全大局、應對變故的舉措。
首先,就是擁立郕王朱祁鈺為皇帝,即是景帝,年號景泰。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宋朝的“靖康之變”,當時也是在徽欽二帝被金擄去之後,高宗趙構即位,宋朝南渡,直到杭州,真是狼狽不堪。明朝難道又是歷史重演?實則不然,畢竟朱祁鈺不是趙構,大明也沒有宋朝那麽羸弱,頃刻之間就被一個異族打得落花流水,倉皇南逃,甚至被逼到皇帝差點蹈海的地步。景帝即位後,遙尊遠在瓦剌的朱祁鎮為太上皇,畢竟一個如此龐大的帝國,不能一日無君,否則大小事情誰來處理,國家怎能正常運轉?這使得也先“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小算盤落空。
接著就是清洗王振的餘黨,王振為很多大臣所痛恨,因以前有皇帝撐腰,朝臣們隻能敢怒而不敢言。且這次皇帝的親征正是他的調唆,才惹出了天大的禍事,朝臣們更是恨之入骨。因此,他死在亂軍之中,他的同黨、親族的末日也就到了。於謙輔助朱祁鈺處置了這些不得人心的奸佞,平息了眾怒,朝廷內部穩定。
後院不至於起火,大家就會同心協力,抵禦外敵。於是於謙作為兵部尚書,開始著手北京的防衛工作。他徵集糧餉,任用賢能的將領,增強城防。總之,在於謙的籌劃下,逐步形成了一個依城為營,以戰為守,分調援軍,內外夾擊的作戰部署,一切準備就緒,隻待與瓦剌軍決戰於北京城下。
北京城準備好了,於謙也準備好了。而也先懷揣的卻是另一番心思,他以為捉住了朱祁鎮,就可以奇貨可居,於是用要挾的手段逼明朝議和,看看宋朝的歷史就會知道,被動議和意味著什麽,就是受製於人,就是要年年給人家好處。於謙看透也先的野心,於是一句“社稷為重,君為輕”,孟子的話經於謙之口,是錚錚有聲,粉碎了也先的白日夢,也為他種下了災禍。
也先無計可施,決定對北京進行大舉進攻。麵對瓦剌的大兵壓境,於謙身先士卒,身披甲冑,臨陣督戰,並下令將九門全部關閉,規定:“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他以忠義報國的道理曉諭眾將士,淚流滿麵,慷慨激昂,士兵士氣高漲,誓與北京共存亡。
結果可想而知,也先敢犯“強漢”,雖不至於“雖遠必誅”的地步,但也在大明軍民的共同抵禦下,落得個慘敗的下場。他帶領軍隊,擁著明英宗倉皇出逃,於謙派兵追擊,結果途中又大敗瓦剌。是為“北京保衛戰”。
北京保衛戰,在明朝歷史上乃至中國歷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僅確保了都城北京的安全,避免了宋朝南渡悲劇的再次發生,也粉碎了也先圖謀中原的企圖,此後蒙古很難再次組織起大規模的武力入侵行動。同時,北京作為抵抗蒙古的最為重要的堡壘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並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以宣府、大同、居庸關為屏障的整體防禦體係,有效地抵禦了蒙古軍隊的侵擾,確保了內地人民正常的生產生活。
這一切不能不說是於謙的功勞,他乃一介書生,竟能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且能“挽狂瀾於既倒”,從中可見中國讀書人的絕好品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天下為己任,有此精忠報國之人,國家何愁不興旺發達。
隻是世事終究難料,風雲突變間,已換了人間。而於謙,這一代文臣武將,卻以不世之功,死在王朝政治的刀鋒之下。
皇兄弟的政治博弈
南宋“靖康之變”的那一頁歷史還歷歷在目,不知身在瓦剌軍營的英宗朱祁鎮麵對自己的處境,作何感想。是否在感嘆自己的命運時,也想起了那兩位與自己際遇相同,慘死在金人手中的宋徽宗和欽宗父子,為自己的生命犯愁;或者還想著“出師未捷身先死”,以滿襟的熱淚懷念著或者抱怨著太監“王先生”;又或者眼睜睜看著弟弟朱祁鈺繼位,而感嘆“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無論他自己如何感嘆,也先倒是對他不錯,很優待他,也尊重他。直到“北京保衛戰”,也先大敗,朱祁鎮失去了利用價值,成了也先的一個包袱,於是迫不及待地想將其送還。
這就遭遇一個尷尬局麵,如果朱祁鎮回來,這朱祁鈺哪裏放?宋朝的高宗趙構想到了這一點,因此嶽飛沒能迎回徽欽二宗,反送了自己的性命。此時朱祁鈺也麵臨了這一抉擇,但他畢竟不是趙構,在大臣們堅持要迎回英宗時,於謙說:“天位已定,寧復有他!固理當速奉迎,萬一彼果懷詐,我有詞矣。”因此景帝疑慮頓消,其實於謙對迎回景帝朱祁鎮是否會奪皇位的問題並不是十分關心,他說“社稷為重,君為輕”的意思就是誰當皇帝都一樣,隻要對天下社稷有益就可以。因此他在朱祁鎮被迎回之後的政治鬥爭中顯得很平淡。
因此於謙對於明朝,對於中國歷史,甚至對於北京的發展都功不可沒。除了堅拒遷都之外,他還有幾個顧全大局、應對變故的舉措。
首先,就是擁立郕王朱祁鈺為皇帝,即是景帝,年號景泰。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宋朝的“靖康之變”,當時也是在徽欽二帝被金擄去之後,高宗趙構即位,宋朝南渡,直到杭州,真是狼狽不堪。明朝難道又是歷史重演?實則不然,畢竟朱祁鈺不是趙構,大明也沒有宋朝那麽羸弱,頃刻之間就被一個異族打得落花流水,倉皇南逃,甚至被逼到皇帝差點蹈海的地步。景帝即位後,遙尊遠在瓦剌的朱祁鎮為太上皇,畢竟一個如此龐大的帝國,不能一日無君,否則大小事情誰來處理,國家怎能正常運轉?這使得也先“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小算盤落空。
接著就是清洗王振的餘黨,王振為很多大臣所痛恨,因以前有皇帝撐腰,朝臣們隻能敢怒而不敢言。且這次皇帝的親征正是他的調唆,才惹出了天大的禍事,朝臣們更是恨之入骨。因此,他死在亂軍之中,他的同黨、親族的末日也就到了。於謙輔助朱祁鈺處置了這些不得人心的奸佞,平息了眾怒,朝廷內部穩定。
後院不至於起火,大家就會同心協力,抵禦外敵。於是於謙作為兵部尚書,開始著手北京的防衛工作。他徵集糧餉,任用賢能的將領,增強城防。總之,在於謙的籌劃下,逐步形成了一個依城為營,以戰為守,分調援軍,內外夾擊的作戰部署,一切準備就緒,隻待與瓦剌軍決戰於北京城下。
北京城準備好了,於謙也準備好了。而也先懷揣的卻是另一番心思,他以為捉住了朱祁鎮,就可以奇貨可居,於是用要挾的手段逼明朝議和,看看宋朝的歷史就會知道,被動議和意味著什麽,就是受製於人,就是要年年給人家好處。於謙看透也先的野心,於是一句“社稷為重,君為輕”,孟子的話經於謙之口,是錚錚有聲,粉碎了也先的白日夢,也為他種下了災禍。
也先無計可施,決定對北京進行大舉進攻。麵對瓦剌的大兵壓境,於謙身先士卒,身披甲冑,臨陣督戰,並下令將九門全部關閉,規定:“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他以忠義報國的道理曉諭眾將士,淚流滿麵,慷慨激昂,士兵士氣高漲,誓與北京共存亡。
結果可想而知,也先敢犯“強漢”,雖不至於“雖遠必誅”的地步,但也在大明軍民的共同抵禦下,落得個慘敗的下場。他帶領軍隊,擁著明英宗倉皇出逃,於謙派兵追擊,結果途中又大敗瓦剌。是為“北京保衛戰”。
北京保衛戰,在明朝歷史上乃至中國歷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僅確保了都城北京的安全,避免了宋朝南渡悲劇的再次發生,也粉碎了也先圖謀中原的企圖,此後蒙古很難再次組織起大規模的武力入侵行動。同時,北京作為抵抗蒙古的最為重要的堡壘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並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以宣府、大同、居庸關為屏障的整體防禦體係,有效地抵禦了蒙古軍隊的侵擾,確保了內地人民正常的生產生活。
這一切不能不說是於謙的功勞,他乃一介書生,竟能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且能“挽狂瀾於既倒”,從中可見中國讀書人的絕好品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天下為己任,有此精忠報國之人,國家何愁不興旺發達。
隻是世事終究難料,風雲突變間,已換了人間。而於謙,這一代文臣武將,卻以不世之功,死在王朝政治的刀鋒之下。
皇兄弟的政治博弈
南宋“靖康之變”的那一頁歷史還歷歷在目,不知身在瓦剌軍營的英宗朱祁鎮麵對自己的處境,作何感想。是否在感嘆自己的命運時,也想起了那兩位與自己際遇相同,慘死在金人手中的宋徽宗和欽宗父子,為自己的生命犯愁;或者還想著“出師未捷身先死”,以滿襟的熱淚懷念著或者抱怨著太監“王先生”;又或者眼睜睜看著弟弟朱祁鈺繼位,而感嘆“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無論他自己如何感嘆,也先倒是對他不錯,很優待他,也尊重他。直到“北京保衛戰”,也先大敗,朱祁鎮失去了利用價值,成了也先的一個包袱,於是迫不及待地想將其送還。
這就遭遇一個尷尬局麵,如果朱祁鎮回來,這朱祁鈺哪裏放?宋朝的高宗趙構想到了這一點,因此嶽飛沒能迎回徽欽二宗,反送了自己的性命。此時朱祁鈺也麵臨了這一抉擇,但他畢竟不是趙構,在大臣們堅持要迎回英宗時,於謙說:“天位已定,寧復有他!固理當速奉迎,萬一彼果懷詐,我有詞矣。”因此景帝疑慮頓消,其實於謙對迎回景帝朱祁鎮是否會奪皇位的問題並不是十分關心,他說“社稷為重,君為輕”的意思就是誰當皇帝都一樣,隻要對天下社稷有益就可以。因此他在朱祁鎮被迎回之後的政治鬥爭中顯得很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