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和名家一起回望明朝煙塵 作者:邢群麟+於海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是這位敢和周公相比的王振公公,使明朝加快了衰落的步伐。
驚魂1449: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在河北省懷來縣土木鎮境內,現在走高速到北京不過一個小時的車程,但這段距離曾改變了歷史。
事情就壞在了這個大太監王振身上。
英宗的第一次在位期間,似乎一切都由王振決斷,而與蒙古之間的交兵,也有他的原因。
宣宗時,對北部的蒙古進行安撫政策,使得北部邊防近十年平安無事,可是這也助長了蒙古的一支——瓦剌部勢力的增長。瓦剌雖然年年都來明朝朝貢,但是每次都能拿到更豐厚的賞賜,他們樂此不疲。當也先成為瓦剌首領的時候,1449年2月,他遣兩千多人向明朝進貢馬匹,卻號稱三千,向明朝多要回賜。《明史》中說,也先的行為激怒了王振,便故意低估瓦剌進貢馬匹的價格,也先大怒,藉口明使曾許嫁公主,貢馬是聘禮,明廷卻無意許親,是失信於瓦剌。當年7月,將領脫脫不花與也先率領大軍,分四路侵入明境。結果大同的參將吳浩陣亡,消息傳到北京,王振認為建功立業的機會到了,竟然雄心大起,慫恿朱祁鎮禦駕親征。
朱祁鎮時年23歲,血氣方剛,並且自小就喜歡觀看軍隊演操習武。這一次遇到實戰的機會,甚是高興,他於是想效仿祖宗當年征戰沙場的壯舉,但是他終究還是高估了自己,以為在“王先生”的教導下,自己已經具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雄姿了!真是可憐了這位鎖在金籠中的“黃鶯”。
吏部尚書王直等大臣的苦諫沒有使朱祁鎮回心轉意,他統領五十萬大軍出發了,隨行的還有大太監王振。這本該是一次“西北望,射天狼”的壯舉,可是卻被這位幼稚皇帝和他的太監夥伴給搞砸了。
在秋天的淒風苦雨中,幾十萬大軍,出居庸關,過懷來,至宣府。“連日風雨,人情洶洶,聲息愈急。”隨駕群臣察覺士氣低落,接連在軍中上表,懇請英宗皇帝迴鑾。王振大怒,罰兵部尚書鄺野等人於草中長跪。大軍繼續前行,直到陰曆八月初一,抵達大同。也先則使出誘敵深入一招,暫且避去。王振仍然堅持進軍。
恰巧此時在前線跑回來的太監郭敬,報告了也先部的實力。王振聽後便勸英宗退軍。明軍八月初一到大同,八月初二即“班師”。五十萬人馬,原路後撤,真是“兵貴神速”。
本來,明軍應該經大同由居庸關回北京。出現“本來”兩個字,也許就要有節外生枝的事情發生了,正是如此。這老太監王振想要衣錦還鄉,何況還有個皇帝相陪,豈不更美。於是便下令改道由紫荊關(今河北淶源)入京。本來大軍就是驚惶退走,結果到處踩踏莊稼,王振反而起了惻隱之心,怕老家鄉鄰的田地被蹂踏,在距蔚州四十裏地時,他改主意,命令大軍向宣府方向行進,仍從居庸關返回。如此反覆逡巡,不僅使也先軍隊追了上來,又使明軍側背全然暴露給了瓦剌軍。就這樣,拖了八天,明軍退至宣府。也先騎兵一路追趕,恰巧跟上。
八月十三日,明軍退至懷來以西的土木堡。兩軍真正的交鋒開始了,其實也不算勢均力敵的交鋒,而是明軍的五十萬人馬被也先的幾萬人殺了個毫無還擊之力。堂堂大明皇帝朱祁鎮被俘虜。明五十萬大軍,“死傷過半”。《明史》中講,“(王)振乃為亂兵所殺”,應該是混戰中被瓦剌軍砍死或者被自己人逃跑時踩踏而死。也有一說是王振被扈衛軍官樊忠以大錘擊殺。無論哪種說法,總之一代大太監是死於非命,也算罪有應得吧。但是他給大明朝的影響又豈是一死就能彌補的。僅此一役,明軍死傷數十萬,文武官員亦死傷五十餘人。無辜者的累累白骨,流成河的鮮血訴說著他的罪過,且無法救贖。
“土木堡之戰,明軍倉促出師,進退失據,京軍精銳,毀於一旦,勇將重臣多人戰死。英宗皇帝被俘,更使朝野震動。明王朝遭遇到建國以來所未曾有的嚴重危機。”範文瀾主編的《中國通史》中如是說。史家通常認為,土木之變是明王朝由初期進入中期、由盛轉衰的分水嶺。從此,盛世難在,空餘悲恨。
土木堡幾十萬人的血,映著當年的夕陽,何等慘烈,然而經過五百年的歲月淘洗,此地終究變成今天京張高速公路邊上一個普通的鎮子,能與昔日崢嶸聯繫起來的隻有幾處殘存的城牆和被當成倉庫的顯忠祠,默默地向歷史深處回望。
歷史還在繼續,英宗被俘消息傳來,京城大亂,國家危急,呼喚英雄出現,於是一代名臣於謙從歷史中走來。
北京保衛戰:文弱書生挽狂瀾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英雄寫詩明誌,詩與英雄一同名垂千古。
他就是於謙,一個文弱書生,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扛起了大明萬裏江山。張廷玉的《明史》對他的讚美最是激動人心:“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於謙配得上這個評價。就在皇帝被俘,群龍無首,一片混亂的時刻,負責居守的郕王也一籌莫展,大臣們更是“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待到同年八月十八日,皇太後孫氏召百官,確定了英宗朱祁鎮的同父異母弟弟鋮王朱祁鈺的監國身份。
驚魂1449: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在河北省懷來縣土木鎮境內,現在走高速到北京不過一個小時的車程,但這段距離曾改變了歷史。
事情就壞在了這個大太監王振身上。
英宗的第一次在位期間,似乎一切都由王振決斷,而與蒙古之間的交兵,也有他的原因。
宣宗時,對北部的蒙古進行安撫政策,使得北部邊防近十年平安無事,可是這也助長了蒙古的一支——瓦剌部勢力的增長。瓦剌雖然年年都來明朝朝貢,但是每次都能拿到更豐厚的賞賜,他們樂此不疲。當也先成為瓦剌首領的時候,1449年2月,他遣兩千多人向明朝進貢馬匹,卻號稱三千,向明朝多要回賜。《明史》中說,也先的行為激怒了王振,便故意低估瓦剌進貢馬匹的價格,也先大怒,藉口明使曾許嫁公主,貢馬是聘禮,明廷卻無意許親,是失信於瓦剌。當年7月,將領脫脫不花與也先率領大軍,分四路侵入明境。結果大同的參將吳浩陣亡,消息傳到北京,王振認為建功立業的機會到了,竟然雄心大起,慫恿朱祁鎮禦駕親征。
朱祁鎮時年23歲,血氣方剛,並且自小就喜歡觀看軍隊演操習武。這一次遇到實戰的機會,甚是高興,他於是想效仿祖宗當年征戰沙場的壯舉,但是他終究還是高估了自己,以為在“王先生”的教導下,自己已經具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雄姿了!真是可憐了這位鎖在金籠中的“黃鶯”。
吏部尚書王直等大臣的苦諫沒有使朱祁鎮回心轉意,他統領五十萬大軍出發了,隨行的還有大太監王振。這本該是一次“西北望,射天狼”的壯舉,可是卻被這位幼稚皇帝和他的太監夥伴給搞砸了。
在秋天的淒風苦雨中,幾十萬大軍,出居庸關,過懷來,至宣府。“連日風雨,人情洶洶,聲息愈急。”隨駕群臣察覺士氣低落,接連在軍中上表,懇請英宗皇帝迴鑾。王振大怒,罰兵部尚書鄺野等人於草中長跪。大軍繼續前行,直到陰曆八月初一,抵達大同。也先則使出誘敵深入一招,暫且避去。王振仍然堅持進軍。
恰巧此時在前線跑回來的太監郭敬,報告了也先部的實力。王振聽後便勸英宗退軍。明軍八月初一到大同,八月初二即“班師”。五十萬人馬,原路後撤,真是“兵貴神速”。
本來,明軍應該經大同由居庸關回北京。出現“本來”兩個字,也許就要有節外生枝的事情發生了,正是如此。這老太監王振想要衣錦還鄉,何況還有個皇帝相陪,豈不更美。於是便下令改道由紫荊關(今河北淶源)入京。本來大軍就是驚惶退走,結果到處踩踏莊稼,王振反而起了惻隱之心,怕老家鄉鄰的田地被蹂踏,在距蔚州四十裏地時,他改主意,命令大軍向宣府方向行進,仍從居庸關返回。如此反覆逡巡,不僅使也先軍隊追了上來,又使明軍側背全然暴露給了瓦剌軍。就這樣,拖了八天,明軍退至宣府。也先騎兵一路追趕,恰巧跟上。
八月十三日,明軍退至懷來以西的土木堡。兩軍真正的交鋒開始了,其實也不算勢均力敵的交鋒,而是明軍的五十萬人馬被也先的幾萬人殺了個毫無還擊之力。堂堂大明皇帝朱祁鎮被俘虜。明五十萬大軍,“死傷過半”。《明史》中講,“(王)振乃為亂兵所殺”,應該是混戰中被瓦剌軍砍死或者被自己人逃跑時踩踏而死。也有一說是王振被扈衛軍官樊忠以大錘擊殺。無論哪種說法,總之一代大太監是死於非命,也算罪有應得吧。但是他給大明朝的影響又豈是一死就能彌補的。僅此一役,明軍死傷數十萬,文武官員亦死傷五十餘人。無辜者的累累白骨,流成河的鮮血訴說著他的罪過,且無法救贖。
“土木堡之戰,明軍倉促出師,進退失據,京軍精銳,毀於一旦,勇將重臣多人戰死。英宗皇帝被俘,更使朝野震動。明王朝遭遇到建國以來所未曾有的嚴重危機。”範文瀾主編的《中國通史》中如是說。史家通常認為,土木之變是明王朝由初期進入中期、由盛轉衰的分水嶺。從此,盛世難在,空餘悲恨。
土木堡幾十萬人的血,映著當年的夕陽,何等慘烈,然而經過五百年的歲月淘洗,此地終究變成今天京張高速公路邊上一個普通的鎮子,能與昔日崢嶸聯繫起來的隻有幾處殘存的城牆和被當成倉庫的顯忠祠,默默地向歷史深處回望。
歷史還在繼續,英宗被俘消息傳來,京城大亂,國家危急,呼喚英雄出現,於是一代名臣於謙從歷史中走來。
北京保衛戰:文弱書生挽狂瀾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英雄寫詩明誌,詩與英雄一同名垂千古。
他就是於謙,一個文弱書生,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扛起了大明萬裏江山。張廷玉的《明史》對他的讚美最是激動人心:“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於謙配得上這個評價。就在皇帝被俘,群龍無首,一片混亂的時刻,負責居守的郕王也一籌莫展,大臣們更是“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待到同年八月十八日,皇太後孫氏召百官,確定了英宗朱祁鎮的同父異母弟弟鋮王朱祁鈺的監國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