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步兵旅(沙烏地阿拉伯)。
與阿拉伯聯合防禦理事會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作出的決議以及爾後舉行的一些會議作出的決議對比,某些阿拉伯國家主要在提供空中力量方麵未達到它們保證的數量。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均未派遣“閃電”式飛機中隊。阿爾及利亞少派遣一個米格-17飛機中隊,但額外派出了一個裝甲旅。摩洛哥未派遣一個f-5飛機中隊,因為其飛行員在企圖發動政變之後被關進了監獄。引人注目的事實是,八個阿拉伯國家向前線派出了部隊。另外七個阿拉伯國家什麽也未派,但原因是它們沒有適於派遣的部隊。根據所派增援部隊的戰鬥力的大小,我給這些國家排了一個名次:伊拉克、阿爾及利亞、利比亞、約旦、摩洛哥、沙烏地阿拉伯、蘇丹、科威特和突尼西亞。
伊拉克:我要特別稱讚伊拉克“獵人”式飛機駕駛員在西奈反坦克戰中表現出的勇敢和技巧。他們很快就贏得了巨大的聲譽,以致我們的戰地指揮官在請求空中支援時往往點名要求派遣伊拉克的這個中隊予以支援。與此同時,在敘利亞前線,盡管伊拉克在開戰前持有保留態度,但是戰鬥一開始,他們就毫不猶豫地派出了增援部隊。從十月八日起,有兩個伊拉克戰鬥機中隊執行戰鬥任務,爾後又增加了兩個中隊。另外,一個裝甲師和一個步兵師的先遣分隊於十月十一日到達敘利亞前線。
阿爾及利亞:它的三個戰鬥機中隊於十月九日至十一日到達埃及。裝甲旅於十月十七日到達。除這種軍事支援外,阿爾及利亞還在十一月初在蘇聯存入了兩億美元,以資助埃及和敘利亞購買武器。(總司令部於十一月十二日被告知此事,並奉命擬定一份總額為一億美元的所需物資清單。)
利比亞:它的部隊甚至在開戰前就駐在埃及了。
摩洛哥:哈桑國王獲悉敵對行動爆發後,立即使用包括民航飛機在內的全部現有運輸機運來了他許諾過的步兵旅。十月底,哈桑國王的軍事副官德萊米上校前來視察該旅官兵,並且拜訪了我。他說;“國王向你們致賀並表示良好的祝願。他讓我轉告,假如你那次告訴了他你如此迫切需要這個旅,他本來會當時就讓它跟你走的。”
我說:“請向國王轉達我的謝意。我希望國王陛下諒解我當時的處境。”
當然,我們和阿拉伯兄弟的合作與我們和蘇聯盟友的合作一樣,並非總是諸事順遂。某些增援部隊事先未作計劃就匆忙調上戰場;某些增援部隊的裝備或訓練是如此低劣,以致不堪使用;某些增援部隊雖然水準極高(如蘇丹步兵旅),但由於運輸問題而到達得太晚,以致未能參戰。
盡管如此,這依然是一項偉大的成就,是一九四八年以來阿拉伯國家所進行的最好的合作。然而,這隻能使我們更難忍受我們麵臨的本來完全可以避免的悲劇,即我們的第3軍團於十月二十四日被敵人包圍。
第八章
後果
正如他們所說,以後發生的一切已成歷史。十月十二日,薩達特拒絕了蘇聯提出的謀求停火的建議,以後又繼續拒絕這項建議,直到為時太晚的十月十九日才予以接受。那時,薩達特不得不乞求蘇聯的幫助了。美國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對以色列十月二十三日違反停火協議的行為視而不見。毫無疑問,他對終於讓阿拉伯世界看到了美國的力量在中東所能取得的成就,是十分沾沾自喜的。十月二十四日晚,蘇聯六個空降師進入戒備,蘇聯首腦勃列日涅夫向尼克森總統發出了最後通牒式的警告。在美國的壓力下,以色列於十月二十四日再次接受了停火。他們完全可以接受停火,因為他們已經得到了討價還價的籌碼。他們拒絕執行聯合國要求他們撤至十月二十二日占領線的第339號決議。他們當然會拒絕。
十月二十五日,星期四
以色列也沒有遵守這次停火協議。他們決心攻占蘇伊士城。他們估計,攻占該城將迫使第3軍團在聯合國觀察員到達之前立即投降。他們還有兩天的時間。在十月二十四日停火生效前不久,敵軍以三個裝甲旅和一個傘兵營對蘇伊士城發起猛攻。但是,這次進攻被擊退了,並且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
今天,敵軍轉而使用空軍和炮兵。第3軍團嚐到了美國空運活動帶來的苦頭。敵人的戰鬥轟炸機用電視製導的“小牛”式空對地飛彈打擊位於被圍橋頭陣地掩體內的我軍坦克。我們的損失直線上升。同時,敵人的炮兵著手有計劃地摧毀蘇伊士城。
十一時: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舉行開戰以來的第一次會議。會議由伊斯梅爾主持。(第3軍團司令瓦西勒將軍差點兒出席不了會議。在十月二十三日的戰鬥中,他的前方司令部被敵軍包圍。在被攻陷之際,瓦西勒及其助手設法溜過了敵軍的戰線,返回其後方司令部。)主要的議題當然是如何打開通往第3軍團的道路。雖然大家都慷慨激昂,但是沒有一個人能提出現實的計劃。我們隻得休會,而讓必然要承擔此項任務的部隊的指揮官——第4裝甲師師長卡比勒準將——“進一步研究”。
十月二十六日,星期五
卡比勒來到十號中心,提交研究結果。伊斯梅爾、我、卡比勒、賈馬斯、馬希和納賽爾聚集在會議室裏。
與阿拉伯聯合防禦理事會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作出的決議以及爾後舉行的一些會議作出的決議對比,某些阿拉伯國家主要在提供空中力量方麵未達到它們保證的數量。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均未派遣“閃電”式飛機中隊。阿爾及利亞少派遣一個米格-17飛機中隊,但額外派出了一個裝甲旅。摩洛哥未派遣一個f-5飛機中隊,因為其飛行員在企圖發動政變之後被關進了監獄。引人注目的事實是,八個阿拉伯國家向前線派出了部隊。另外七個阿拉伯國家什麽也未派,但原因是它們沒有適於派遣的部隊。根據所派增援部隊的戰鬥力的大小,我給這些國家排了一個名次:伊拉克、阿爾及利亞、利比亞、約旦、摩洛哥、沙烏地阿拉伯、蘇丹、科威特和突尼西亞。
伊拉克:我要特別稱讚伊拉克“獵人”式飛機駕駛員在西奈反坦克戰中表現出的勇敢和技巧。他們很快就贏得了巨大的聲譽,以致我們的戰地指揮官在請求空中支援時往往點名要求派遣伊拉克的這個中隊予以支援。與此同時,在敘利亞前線,盡管伊拉克在開戰前持有保留態度,但是戰鬥一開始,他們就毫不猶豫地派出了增援部隊。從十月八日起,有兩個伊拉克戰鬥機中隊執行戰鬥任務,爾後又增加了兩個中隊。另外,一個裝甲師和一個步兵師的先遣分隊於十月十一日到達敘利亞前線。
阿爾及利亞:它的三個戰鬥機中隊於十月九日至十一日到達埃及。裝甲旅於十月十七日到達。除這種軍事支援外,阿爾及利亞還在十一月初在蘇聯存入了兩億美元,以資助埃及和敘利亞購買武器。(總司令部於十一月十二日被告知此事,並奉命擬定一份總額為一億美元的所需物資清單。)
利比亞:它的部隊甚至在開戰前就駐在埃及了。
摩洛哥:哈桑國王獲悉敵對行動爆發後,立即使用包括民航飛機在內的全部現有運輸機運來了他許諾過的步兵旅。十月底,哈桑國王的軍事副官德萊米上校前來視察該旅官兵,並且拜訪了我。他說;“國王向你們致賀並表示良好的祝願。他讓我轉告,假如你那次告訴了他你如此迫切需要這個旅,他本來會當時就讓它跟你走的。”
我說:“請向國王轉達我的謝意。我希望國王陛下諒解我當時的處境。”
當然,我們和阿拉伯兄弟的合作與我們和蘇聯盟友的合作一樣,並非總是諸事順遂。某些增援部隊事先未作計劃就匆忙調上戰場;某些增援部隊的裝備或訓練是如此低劣,以致不堪使用;某些增援部隊雖然水準極高(如蘇丹步兵旅),但由於運輸問題而到達得太晚,以致未能參戰。
盡管如此,這依然是一項偉大的成就,是一九四八年以來阿拉伯國家所進行的最好的合作。然而,這隻能使我們更難忍受我們麵臨的本來完全可以避免的悲劇,即我們的第3軍團於十月二十四日被敵人包圍。
第八章
後果
正如他們所說,以後發生的一切已成歷史。十月十二日,薩達特拒絕了蘇聯提出的謀求停火的建議,以後又繼續拒絕這項建議,直到為時太晚的十月十九日才予以接受。那時,薩達特不得不乞求蘇聯的幫助了。美國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對以色列十月二十三日違反停火協議的行為視而不見。毫無疑問,他對終於讓阿拉伯世界看到了美國的力量在中東所能取得的成就,是十分沾沾自喜的。十月二十四日晚,蘇聯六個空降師進入戒備,蘇聯首腦勃列日涅夫向尼克森總統發出了最後通牒式的警告。在美國的壓力下,以色列於十月二十四日再次接受了停火。他們完全可以接受停火,因為他們已經得到了討價還價的籌碼。他們拒絕執行聯合國要求他們撤至十月二十二日占領線的第339號決議。他們當然會拒絕。
十月二十五日,星期四
以色列也沒有遵守這次停火協議。他們決心攻占蘇伊士城。他們估計,攻占該城將迫使第3軍團在聯合國觀察員到達之前立即投降。他們還有兩天的時間。在十月二十四日停火生效前不久,敵軍以三個裝甲旅和一個傘兵營對蘇伊士城發起猛攻。但是,這次進攻被擊退了,並且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
今天,敵軍轉而使用空軍和炮兵。第3軍團嚐到了美國空運活動帶來的苦頭。敵人的戰鬥轟炸機用電視製導的“小牛”式空對地飛彈打擊位於被圍橋頭陣地掩體內的我軍坦克。我們的損失直線上升。同時,敵人的炮兵著手有計劃地摧毀蘇伊士城。
十一時: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舉行開戰以來的第一次會議。會議由伊斯梅爾主持。(第3軍團司令瓦西勒將軍差點兒出席不了會議。在十月二十三日的戰鬥中,他的前方司令部被敵軍包圍。在被攻陷之際,瓦西勒及其助手設法溜過了敵軍的戰線,返回其後方司令部。)主要的議題當然是如何打開通往第3軍團的道路。雖然大家都慷慨激昂,但是沒有一個人能提出現實的計劃。我們隻得休會,而讓必然要承擔此項任務的部隊的指揮官——第4裝甲師師長卡比勒準將——“進一步研究”。
十月二十六日,星期五
卡比勒來到十號中心,提交研究結果。伊斯梅爾、我、卡比勒、賈馬斯、馬希和納賽爾聚集在會議室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