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以後,我在當時的以軍參謀長大衛·埃拉紮爾將軍的回憶錄中看到,他們在戰爭爆發後作出的首批決定之一,就是在以色列最高統帥部和五角大樓之間保持不間斷的直接聯繫,將他們的全部計劃告訴美方並聽取美方的意見。此時,我不禁拿它與我們自取失敗的機會主義的做法進行對比。盡管如此,蘇聯還是實施了其歷史上最大的空運來幫助我們。(蘇聯自己的威望和軍事力量肯定與我們的戰鬥休戚與共。但是,聯盟的紐帶是共同的利益,而且我們也是用盟友的尺度去衡量他們的表現的。)這次空運事先並未安排。然而,空運在戰爭爆發三天後就開始了,到它結束時,蘇聯人已向埃及和敘利亞空運了大約一萬五千噸戰爭物資。他們的安-12和安-22運輸機往返飛行了九百多次。


    當然也存在著混亂。開戰一個星期後,我們發現近程武器(如rpg-7火箭筒)的消耗比預期的要少得多,而對“馬洛特卡”式(“耐火箱”式)那樣的反坦克飛彈的需求卻比預期的大得多。提醒莫斯科負責空運的人員修改計劃和調整裝運的物資花費了一些時間。所以,我們有時得到大批我們並不需要的武器,同時徒勞地尋找我們迫切需要的裝備。但這次空運是一次非凡的行動。我們收到了坦克、反坦克武器、防空飛彈、彈藥以及大量的其他補給品(一半以上的物資和幾乎所有的坦克給了敘利亞)。它為蘇聯空軍以及埃及人和敘利亞人(他們非常迅速地對大批物資進行了卸載、分類、檢查、編組並送往戰場)增光不少。


    此外,蘇聯還實施了海上後續補給行動,到十月三十日為止,共運送了不下六萬三千噸物資,主要是供給敘利亞。(假如蘇聯不在地中海部署一支艦隊並迅速予以加強,這次行動是絕對辦不到的。)事實依然是,與美國在同一時期對以色列的空運相比,連蘇聯這樣巨大的努力也略遜一籌。美國空軍的c-141型和c-5型運輸機(載重量分別為四十噸和一百噸)往返飛行了五百六十六次,總共運送了二萬二千三百九十五噸補給品,包括:“鬼怪”式飛機,m-60坦克,ch-53直升機,他們的最現代化的飛彈(如“小牛”式空對地飛彈),以及連美國的北約盟國也未被準許得到的先進電子幹擾設備。此外,以色列國際航空公司的飛機運送了五千五百噸補給品。鑑於可以用載運量乘以空運距離對空運量進行比較,並且考慮到從美國到以色列的往返飛行距離為七千英裏,而從蘇聯到埃及或敘利亞的往返飛行距離約為二千英裏,按噸英裏計算,美國的空運量是蘇聯的五倍(如果包括以色列自己的空運量,則為六點五倍)。此外,到十月三十日為止,美國向以色列海運了三萬二千二百一十噸物資。最後,我不得不說,俄國人畢竟是俄國人。這就是說,他們中間的某些人象以往一樣粗魯和固執。戰爭結束後一個月,拉什涅科夫將軍(一九六八至一九六九年曾任蘇聯駐開羅首席聯絡官)來到埃及聽取有關軍事局勢的介紹。伊斯梅爾、我、馬蒙和其他幾位軍官在作戰室會晤了拉什涅科夫。講到我們的反坦克經驗時,我誇獎了“馬洛特卡”式反坦克飛彈和rpg-7火箭筒。但是,我還說,我們發現他們的據說是輕便的b-10和b-11型無坐力反坦克炮實際上太重。


    我說:“如果蘇聯科學家加大rpg-7火箭筒的射程,以覆蓋‘馬洛特卡’式反坦克飛彈的死角,那麽這兩種武器就會配合得天衣無縫了。”拉什涅科夫粗暴地說:“俄國科學家深思熟慮,用不著你出這樣的點子。蘇聯的武器精良。武器是我們製造的,因此我們很了解它們。”


    我說:“武器是你們製造的。但是我們用這些武器打了仗。如果你無所不知,為什麽還要到這裏來問我們呢?”


    國防部長插進來打圓場。但幾分鍾後,拉什涅科夫對我們空軍的部署又進行了同樣粗魯的和惡劣的批評。


    事實證明,我們的阿拉伯兄弟也是我們的堅決支持者。這就說明薩達特總統對他們的領導人所作的再三詆毀是完全站不住腳的。為了澄清事實,特將他們派往各條戰線的增援部隊開列如下:


    埃及戰線


    ——一個米格-21飛機中隊(阿爾及利亞);


    ——一個蘇-7飛機中隊(阿爾及利亞);


    ——一個米格-17飛機中隊(阿爾及利亞);


    ——兩個“幻影”iii型飛機中隊(利比亞,其中一個中隊由埃及飛行員駕駛);


    ——一個“獵人”式戰鬥機中隊(伊拉克);


    ——一個裝甲旅(阿爾及利亞);


    ——一個裝甲旅(利比亞);


    ——一個步兵旅(摩洛哥);


    ——一個步兵旅(蘇丹);


    ——一個步兵營(科威特);


    ——一個步兵營(突尼西亞)。


    敘利亞戰線


    ——三個米格-21飛機中隊(伊拉克);


    ——一個米格-17飛機中隊(伊拉克);


    ——一個裝甲師(伊拉克);


    ——一個步兵師(伊拉克);


    ——一個坦克團(摩洛哥);


    ——兩個裝甲旅(約旦)。


    約旦防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跨過蘇伊士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埃及]薩阿德·沙茲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埃及]薩阿德·沙茲利並收藏跨過蘇伊士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