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隊的米格-23飛機,埃及飛行員將於五、六月間前往蘇聯受訓;


    ——一個旅的r-17e(“飛毛腿”式)地對地飛彈,於一九七三年第三季度交付;


    ——約二百輛bmp步兵戰鬥車,其中一部分立即交付,其餘的於一九七三年第三季度交付;


    ——約五十枚“馬洛特卡”式反坦克飛彈(西方稱之為“耐火箱”式);


    ——一個旅的“瓜得拉特”式(薩姆-6)地對空飛彈;


    ——包括180毫米火炮在內的野戰炮。


    雙方還商定,蘇聯將把四架米格-25偵察機和電子偵察與幹擾中隊派回埃及。


    我們與蘇聯的關係一下子就改善了,這使我大為欣慰。


    七月九日:蘇聯人遵守了他們的諾言。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哈菲茲·伊斯梅爾今天告訴我,他將前往莫斯科。他問我武裝部隊還有什麽要向勃列日涅夫提出的問題。我對他說,迄今為止,武器的交付都是準時的,但是蘇聯仍未交付r-17e地對地飛彈旅,也沒有派回米格-25偵察機和電子偵察與幹擾中隊。


    七月十二日:薩馬霍德斯基將軍(他接替奧庫涅夫將軍擔任蘇聯軍事聯絡官)通知我說,薩普科夫將軍


    當時擔任蘇聯陸軍火箭炮兵部隊參謀長。


    和五名軍官將於第二天抵達,以便為r-17e飛彈旅裝備的到達作準備。他還說,八至十天內,六十三名蘇聯專家將陸續抵達,其中二十六名專家在裝備交接完畢後立即離開,其餘三十七名專家負責培訓我方人員。


    七月十四日:薩普科夫和薩馬霍德斯基來到我的辦公室,商討該旅的組建和訓練事宜。


    七月十七日:總司令部召開會議,我的助手和各部部長出席。我說,我們必須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組建這個新的飛彈旅。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是,隻許成功,不許失敗。會議進行得好極了。我們製訂了一個在兩個星期之內建成一個完整的——軍官、士兵、運輸工具和通信裝備齊全——旅的計劃。


    這個計劃行之有效。在飛彈於七月份最後一個星期運到亞歷山大港時,我們正在組建這個旅,並且正在選擇偵察衛星發現不了的儲存飛彈的岩洞。


    八月一日:該旅裝備飛彈完畢,並且開始訓練。這種成績絕非獨一無二。我們的訓練水平如此之高,以致在幾個月內我們就毫無困難地掌握了現在大量湧來的各種蘇製裝備。除飛彈之外,最難掌握的是bmp步兵戰鬥車,因為它對我們來說完全是新東西。但到一九七三年八月上旬,已可明顯地看出,我們至少有兩個營(八十輛)的步兵戰鬥車可在九月初進入可供戰鬥使用的狀態;其餘一百二十輛步兵戰鬥車將編為另外三個營,並於十月初作好戰鬥準備。


    我們如願以償地作好了準備。


    第五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十四時,來自敘利亞拉塔基港的一艘蘇聯客輪像往常一樣駛進亞歷山大港。我在港口接人。當旅客們手提皮箱與包裹蜂擁而下,向等候在海關外麵的親友招手致意時,我在尋找六個人。見麵後,我想大家都有點吃驚,因為多數人還是第一次見到對方身著便服。我們盡可能裝作很隨便的樣子,握手寒暄,爾後鑽進汽車,駛往市中心的軍官俱樂部,那裏已經為他們準備好了房間。


    十八時,我們再次見麵。這次是在埃及海軍司令部——過去的拉斯廷宮。埃及方麵有八人參加會議,包括我、伊斯梅爾將軍,穆巴拉克將軍(空軍)、法赫米將軍(防空)、福阿德·齊克裏將軍(海軍)、賈馬斯將軍(作戰)和福阿德·納賽爾將軍(國防情報部)。敘利亞方麵有六人參加會議:穆斯塔法·塔拉斯將軍(國防部長)、尤素福·沙庫爾將軍(參謀長)、納吉·賈米勒將軍(空軍與防空)、阿卜杜勒·拉紮克·台爾台利將軍(作戰部長)、希克邁特·謝哈比將軍(國防情報部長)和法迪勒·海珊準將(海軍司令)。埃方的第八名成員是巴希阿丁·諾法勒將軍。他是由我們十三人組成的敘埃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的秘書長。這次開會是為了檢查戰備情況和選定開戰日期。


    在以後的兩天中,我們一直在進行會談。到八月二十三日上午,已擬好兩份文件供我和敘軍參謀長沙庫爾簽署。我們一致認為,我們終於作好了按照目前的計劃開戰的準備。我們還準備向政治領導人報告,在今後幾個月內有兩段時間——九月七日至十一日和十月五日至十日——最適於選定進攻發起日。我們隻要求薩達特和阿薩德總統至少提前十五天將他們的開戰決定告訴我們。


    在這十五天中,我們不僅要檢查軍事準備的情況,而且要精心採取在最後集結階段迷惑敵人的偽裝與欺騙措施,包括安全、保密、戰役欺騙、戰略欺騙、政治欺騙等。沒有人認為我們的欺騙計劃會全部獲得成功,但至少可使敵軍晚幾天察覺。這就是這次敘埃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會議不得不保密的原因,也是搭乘客輪、使用假護照和身著便服的原因。如果人們知道事先召開了這次會議,那麽爾後幾個星期內的許多零星情況就會使他們看出蛛絲馬跡。


    八月二十三日,當會談即將結束時,沙庫爾把我叫到一邊,小聲說道:“我們必須對室內的十四個人採取嚴格的保衛措施,包括自覺地不乘飛機,連國內班機也不乘。如果我們之中任何人所乘的飛機遭到劫持,那將會造成可怕的後果。”即使如此,八月二十四日淩晨我們分手時,敘方仍有一些人乘飛機途經沙烏地阿拉伯返國,另一些人乘船回到拉塔基港,還有一些人則留下來盤桓幾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跨過蘇伊士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埃及]薩阿德·沙茲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埃及]薩阿德·沙茲利並收藏跨過蘇伊士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