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這種衝動是出於感情而不是出於理智。我說:“總統先生,如果您允許的話,我建議您將此事推遲一段時間。”


    薩達特問道:“為什麽?”


    我說;“薩迪克將軍指責任何一個與他意見不同的人都是共產黨。我自己也曾被他惡語中傷。但是,如果我們現在就把人召回來,那麽武裝部隊內將會產生誤解。我們是給他們恢復名譽呢,還是讓人懷疑他們是陰謀分子?”


    總統點了點頭說:“我想你是對的。那就推遲一下吧。”


    我們轉而談到將在埃及採取的其他安全措施。當我離開依然在台階上踱步的總統時,我已經受領了命令。一個小時之後,我才開車從婚禮上把我的妻子接回家。


    對未來的希望


    十一月十三日:在處理上述事件的過程中,我不得不前往科威特,出席阿拉伯聯合防禦理事會的又一次會議。由於剛剛目睹了持續備戰的負擔正在給埃及社會造成的傷害,在我到達時,沒有心緒奉迎那些敦促我們打持久戰而自己又不作出相應犧牲的人。因此,我作為阿拉伯國家聯盟負責防務的副秘書長所作的報告,直截了當地講出了我一年前想說的話。


    我批評非前線國家提供的財政支援不足。自從一九六七年以來,埃及花費了四十一億二千五百萬埃鎊。如果加上我們的物質損失,則約達四十五億埃鎊。這些年來,我們有二千八百八十二名軍民喪生。埃及的國民生產總值僅占整個阿拉伯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十六,但它付出的防務費用卻占整個阿拉伯世界防務費用的百分之五十。然而,一九六七年以來,埃及總共隻從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和利比亞收到五億六千六百二十萬埃鎊,僅占埃及開支費用的八分之一,這還不包括人的損失。我說,我們需要製訂兩個阿拉伯防務政策,即一個近期政策和一個長遠政策。從近期來講,某些國家將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十二點七用於防務,而其他國家(名義上的盟國)則僅為百分之三,這是不公平的和不能容忍的。每個阿拉伯國家至少應當將其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十五用於防務。如果它用不了這麽多的撥款——因為其人口太少而無法開銷這筆款子,或者出於任何其他原因——它應當將多餘的部分撥作阿拉伯防務基金,以支援前線國家作出的努力。


    我說,從長遠來看,除非我們在阿拉伯領土上建立軍火工業,否則我們將永遠象目前這樣遠遠落後於以色列。以色列的軍工生產,一九六六年產值九千萬美元,到一九七二年則增長了四倍,達四億二千八百萬美元。與此同時,阿拉伯國家的軍工生產一直停滯不前,現在的產值為九千三百萬美元。為了說明差距,我談到了我們在空中力量方麵的弱點。以色列空軍具有在一天之內投擲二千五百噸高爆炸彈的能力。把阿拉伯前線國家的空軍全部加在一起,即使在理論上,也隻能投擲七百六十噸。而鑑於當前的現實——我們的大多數飛機航程短,而航程遠的飛機則速度慢——這一數字還要大打折扣。沒有我們自己的軍火工業,就絕對不可能彌合這一差距。


    我提議建立集體的軍火工業。它應當獨立於任何一個阿拉伯國家之外。在五年之內,每個國家應當每年拿出其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予以資助。股份按比例分配。五年之後才分紅。軍火工業的各個部門設在何處,應當根據戰略、技術和經濟標準來確定。


    十二月十二日:我的計劃結出了第一個碩果。阿拉伯國家的參謀長們在開羅開會。除了作出三點改變之外,我們一致同意非前線國家的軍事義務——它們將派遣的增援部隊——保持不變。沙烏地阿拉伯將在埃及的幫助下,立即派出一個“閃電”式飛機中隊,並在一九七四年派出另一個中隊。科威特也將在埃及的合作下立即派出一個“閃電”式飛機中隊,並在雙方同意的日期派出另一個中隊。利比亞將立即派出兩個“幻影”iii型飛機中隊,並在雙方同意的日期派出另一個中隊。我們一致同意,非前線國家的軍事義務是將其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十五用於防務,並將用不了的多餘部分支援前線國家。我們批準了阿拉伯各國連續五年每年用其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資助集體軍火工業的計劃——軍火工業將獨立,並根據經濟和商業尺度經營。


    我仍然認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決定。它使全阿拉伯一致對敵的口號具體化了。參謀長聯席會議和阿拉伯聯合防禦理事會的決議都不是最後的決定。(一九七三年一月底,阿拉伯聯合防禦理事會在開羅開會,正式通過了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報告。)但是,各國高級軍事領導人的一致意見必將對阿拉伯世界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六年之後,某些阿拉伯國家仍然沒有將其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十五用於正在繼續進行的鬥爭。但是,現在至少有了一把衡量的尺子。


    最後的交易


    一九七三年二月一日:我已經得到了能從阿拉伯同伴那裏取得的一切。現在,我們更迫切關心的是恢復我們與蘇聯人的關係,這個過程是去年十月由西德基博士開始的。幸運的是,蘇聯人和我們同樣熱心。現在,一個由拉什涅科夫將軍率領的軍事代表團來到開羅。經過一係列的磋商之後,他們離開時帶走了一份雙方商定的我方所需武器的清單。一九七三年三月:伊斯梅爾將軍前往莫斯科,簽訂以那份清單為基礎的新的武器協定。根據這項協定,我們將得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跨過蘇伊士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埃及]薩阿德·沙茲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埃及]薩阿德·沙茲利並收藏跨過蘇伊士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