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武裝部隊中的一名將領,連我也對這種武器毫無所知。但在擔任參謀長之後,我有責任了解情況。對我最初的探詢所作的答覆使我十分吃驚,因此我決定揭露全部真相。雖然總有一天要告訴埃及人民,但是我這裏仍不想探究那些丟人的細節——浪費了數以百萬計的金錢,秘密地中止研製工作,以及後來當局由於害怕承認真相而進行欺騙宣傳。我隻談一談我所麵臨的局麵。飛彈研製計劃業已取消,技術人員已被遣散,已經製造出來的幾枚飛彈則存放在倉庫中。
我下令進行試射。一九七一年九月二十三日,我參觀了試射。事實證明,“征服者”式飛彈的確十分原始。其最大射程不到五英裏,與120毫米迫擊炮的射程差不多。但與迫擊炮不同,“征服者”式飛彈重達兩噸半,難以在戰場上機動。它還很不準確。其射程和方向全靠調整發射台的傾角和方向進行控製。即使用同一高低角和方位角發射成功,彈著點之間也相距九百碼之遠(這就意味著決不能向距我軍防線半英裏以內的敵軍發射這種飛彈)。“征服者”式飛彈的唯一優點是彈坑大。在正常土質條件下,彈坑直徑達三十碼,深度在十二碼以上。“征服者”式飛彈是中世紀式的武器,隻不過彈頭的破壞力較大而已。
“征服者”式飛彈有一個小兄弟——“勝利者”式飛彈。在同一次表演中,也為我發射了“勝利者”式飛彈。它體積較小,重量較輕,射程更短。這意味著它雖然比“征服者”式稍微準確一點,但是使用時仍須小心。我們的軍事技術學院研製了一種發射架,一次可以發射四枚飛彈,因此使用起來尤其要小心謹慎。
盡管如此,有勝於無。我決定部署這兩種飛彈,並且改用新名稱。在進攻發起日之前的三個夜間,較小的那種飛彈(改名“橄欖”式)運到了既設陣地上。但是“征服者”式飛彈(改名“無花果”式)的部署卻有問題。它是如此龐大,以致從理論上講,其射程應能達到特拉維夫。如果敵方偵察機發現了它,敵人肯定會全麵戒備。因此,我們隻是在十月五日至六日之間的夜間才把它運到前麵去。
不出所料,這兩種飛彈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令人失望。事情本該到此收場,但是十月二十三日,埃及宣布,在前一天十九時停火前幾分鍾,向德維斯瓦地區的敵軍發射了“征服者”式飛彈。事實並非如此。發射的三枚飛彈是蘇製r-17e型飛彈,西方稱之為“飛毛腿”式飛彈。令我沮喪的是,事已至此,我們的政客們不僅不承認事實,而且還繼續用謊言去維護謊言。
隨著準備工作的深入進行,原先的一種擔心變小了。我剛就任參謀長時,我們的防空配係是一個潛在的令人頭痛的問題。但到一九七三年年中,我們的防空配係顯然己能不僅在渡河過程中,而且在運河以東幾英裏處挖壕據守期間,為我們的部隊提供必不可少的空中保護傘。我在一九七一年九月下令進行的一次伏擊,首次顯示了這種防空能力。我接任參謀長時,一九七○年的停戰協定仍然生效。以色列人,並不尊重這個協定。他們的飛機繼續隨意侵犯我們的空域。但是可以看出,其飛機的入境點、航線、高度和出境點都經過精心安排,以避開保護我方戰略目標的薩姆飛彈基地。尤其是運河以西十英裏寬的地帶(我們將從這裏發起進攻),沒有受到敵人的幹擾。
然而,那裏沒有免受敵人的偵察。他們不時地派出一架裝備電子探測儀器的“同溫層巡航者”式飛機,沿運河而下進行偵察,但是小心謹慎地將航線選在運河以東兩英裏處,正好位於我們的薩姆飛彈射程之外。我決心製止這種偵察活動。一九七一年九月初,我批準防空司令穆罕默德·阿裏·法赫米將軍組織一次伏擊。九月十七日十五時十一分,這架偵察機在苦湖以南不到兩英裏處摔得粉身碎骨。敵人在次日作出的反應,證實了我們的猜想。我們曾經猜想,他們可能使用從美國獲得的“百舌鳥”式空對地飛彈,摧毀運河以西大約十英裏處的我方薩姆飛彈雷達。我們已經設計出了對付“百舌鳥”式飛彈的電子手段,很想試驗一下。九月十八日,以色列作出了我們預期的反應。他們的飛機從運河以東六英裏處發射了飛彈。“百舌鳥”式飛彈的射程隻有十英裏,沒有到達目標就無可奈何地墜毀了。顯而易見,運河以東的封鎖線也開始形成了。
空軍仍是我們的薄弱環節,九個月後的一次空中遭遇戰就證實了這一點。一九七二年六月十三日,敵方兩架“鬼怪”式飛機在艾什角地區(那裏沒有薩姆飛彈)突入我方空域。我們的兩架米格-21飛機從曼蘇臘空軍基地起飛,將“鬼怪”式追到海上,結果卻遭到了另外八架敵機的伏擊。(事後我獲悉,等到值班控製員在雷達上發現正在逼近的伏擊飛機時,已經為時太晚,來不及向我們的飛行員發警報了。)另外六架米格飛機緊急起飛,但在它們趕到後,空中已無飛機的蹤影。
我決定製止這種空中格鬥。我向空軍下達了新指示:探測到來襲敵機後,可命令截擊機緊急起飛,但是隻能在指定的空域內巡邏。除非預先製訂的作戰計劃要求實施追擊,否則不準追出指定的空域。不得在敵我力量懸殊的不利條件下進行空戰。兩天後,六月十五日,敵機突入我紅海地區後企圖故伎重演。這次我們的空軍執行了我的命令。對此,我感到欣慰。
我下令進行試射。一九七一年九月二十三日,我參觀了試射。事實證明,“征服者”式飛彈的確十分原始。其最大射程不到五英裏,與120毫米迫擊炮的射程差不多。但與迫擊炮不同,“征服者”式飛彈重達兩噸半,難以在戰場上機動。它還很不準確。其射程和方向全靠調整發射台的傾角和方向進行控製。即使用同一高低角和方位角發射成功,彈著點之間也相距九百碼之遠(這就意味著決不能向距我軍防線半英裏以內的敵軍發射這種飛彈)。“征服者”式飛彈的唯一優點是彈坑大。在正常土質條件下,彈坑直徑達三十碼,深度在十二碼以上。“征服者”式飛彈是中世紀式的武器,隻不過彈頭的破壞力較大而已。
“征服者”式飛彈有一個小兄弟——“勝利者”式飛彈。在同一次表演中,也為我發射了“勝利者”式飛彈。它體積較小,重量較輕,射程更短。這意味著它雖然比“征服者”式稍微準確一點,但是使用時仍須小心。我們的軍事技術學院研製了一種發射架,一次可以發射四枚飛彈,因此使用起來尤其要小心謹慎。
盡管如此,有勝於無。我決定部署這兩種飛彈,並且改用新名稱。在進攻發起日之前的三個夜間,較小的那種飛彈(改名“橄欖”式)運到了既設陣地上。但是“征服者”式飛彈(改名“無花果”式)的部署卻有問題。它是如此龐大,以致從理論上講,其射程應能達到特拉維夫。如果敵方偵察機發現了它,敵人肯定會全麵戒備。因此,我們隻是在十月五日至六日之間的夜間才把它運到前麵去。
不出所料,這兩種飛彈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令人失望。事情本該到此收場,但是十月二十三日,埃及宣布,在前一天十九時停火前幾分鍾,向德維斯瓦地區的敵軍發射了“征服者”式飛彈。事實並非如此。發射的三枚飛彈是蘇製r-17e型飛彈,西方稱之為“飛毛腿”式飛彈。令我沮喪的是,事已至此,我們的政客們不僅不承認事實,而且還繼續用謊言去維護謊言。
隨著準備工作的深入進行,原先的一種擔心變小了。我剛就任參謀長時,我們的防空配係是一個潛在的令人頭痛的問題。但到一九七三年年中,我們的防空配係顯然己能不僅在渡河過程中,而且在運河以東幾英裏處挖壕據守期間,為我們的部隊提供必不可少的空中保護傘。我在一九七一年九月下令進行的一次伏擊,首次顯示了這種防空能力。我接任參謀長時,一九七○年的停戰協定仍然生效。以色列人,並不尊重這個協定。他們的飛機繼續隨意侵犯我們的空域。但是可以看出,其飛機的入境點、航線、高度和出境點都經過精心安排,以避開保護我方戰略目標的薩姆飛彈基地。尤其是運河以西十英裏寬的地帶(我們將從這裏發起進攻),沒有受到敵人的幹擾。
然而,那裏沒有免受敵人的偵察。他們不時地派出一架裝備電子探測儀器的“同溫層巡航者”式飛機,沿運河而下進行偵察,但是小心謹慎地將航線選在運河以東兩英裏處,正好位於我們的薩姆飛彈射程之外。我決心製止這種偵察活動。一九七一年九月初,我批準防空司令穆罕默德·阿裏·法赫米將軍組織一次伏擊。九月十七日十五時十一分,這架偵察機在苦湖以南不到兩英裏處摔得粉身碎骨。敵人在次日作出的反應,證實了我們的猜想。我們曾經猜想,他們可能使用從美國獲得的“百舌鳥”式空對地飛彈,摧毀運河以西大約十英裏處的我方薩姆飛彈雷達。我們已經設計出了對付“百舌鳥”式飛彈的電子手段,很想試驗一下。九月十八日,以色列作出了我們預期的反應。他們的飛機從運河以東六英裏處發射了飛彈。“百舌鳥”式飛彈的射程隻有十英裏,沒有到達目標就無可奈何地墜毀了。顯而易見,運河以東的封鎖線也開始形成了。
空軍仍是我們的薄弱環節,九個月後的一次空中遭遇戰就證實了這一點。一九七二年六月十三日,敵方兩架“鬼怪”式飛機在艾什角地區(那裏沒有薩姆飛彈)突入我方空域。我們的兩架米格-21飛機從曼蘇臘空軍基地起飛,將“鬼怪”式追到海上,結果卻遭到了另外八架敵機的伏擊。(事後我獲悉,等到值班控製員在雷達上發現正在逼近的伏擊飛機時,已經為時太晚,來不及向我們的飛行員發警報了。)另外六架米格飛機緊急起飛,但在它們趕到後,空中已無飛機的蹤影。
我決定製止這種空中格鬥。我向空軍下達了新指示:探測到來襲敵機後,可命令截擊機緊急起飛,但是隻能在指定的空域內巡邏。除非預先製訂的作戰計劃要求實施追擊,否則不準追出指定的空域。不得在敵我力量懸殊的不利條件下進行空戰。兩天後,六月十五日,敵機突入我紅海地區後企圖故伎重演。這次我們的空軍執行了我的命令。對此,我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