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該排還裝備有一些新式武器,其中有個從未謀麵的機槍,楊曉坤覺得這貌似是mg34的改進型,他很快就將其收集起來。當調用電子報紙的資料後,發現原來它的正式名稱是mg42通用機槍,電子報紙的介紹裏麵對該槍還有個毀滅者的外號。
mg42機槍由萊茵金屬公司負責生產,是德國的格魯諾博士吸取了mg34與波蘭和捷克的機槍設計概念,重新加以改進組合而成。該槍大量採用衝壓件,大幅度減輕了全重,再加上其結構合理,在提高射速的同時又保證了一定的射擊精度。mg42毀滅者機槍對於在抗日戰場上作戰的整體水平不高的中國軍隊來說,的確是個難得的選擇。
第52章 德日翻臉
更新時間 2010-12-26 22:48:36字數 4349
4月6日,楊曉坤和施瓦茨將從科萊特那裏新招來的德軍非洲軍團精銳偵察排,通過容克ju52運輸機與亨克爾he111運輸轟炸機,送往馬特凱恩所在的緬甸密支那西北的秘密航空與補給基地進行適應性訓練。
這裏是楊曉坤在指揮綠林特遣隊進入緬甸戰場的時候,就預定好了的獨立地盤,作為馬特凱恩的飛機與傘兵突擊隊的出發據點,綠林特遣隊進行兵力輪換和訓練的秘密集結地,也是為在西線作戰的盟軍(主要是傑拉德與格蘭夫的部隊)彈藥的秘密供應點。
不過由於該基地置於密支那與野人山的中間地帶,有大半個原始森林和濃霧掩蓋,所以日本人的飛機根本無法對其進行轟炸。當然這也有可能讓他們自己的飛機在起飛時受到霧氣的影響,但實際上馬特凱恩部隊的所有飛機都已經裝上了新型機載雷達,從而達到可以全天候巡邏飛行的效果。
楊曉坤早在半個月前就派出了一隊4號工程坦克機械兵與奧摩防衛者,用於加固這個秘密基地的防禦設施。直到4月1日,這裏已經增修了鋼筋混凝土的堡壘與地下倉庫,再加上部分防空炮與坦克炮塔,其堅固標準堪比法國的馬奇諾防線與德國柏林防空塔群。
目前駐紮在該基地的主要部隊包括馬特凱恩的航空兵與傘兵突擊隊及150多人,老虎憲兵特務分隊45人,綠林特遣隊從緬甸正麵戰場上輪換下來的官兵(其中部分是傷員)182人,主動加入配合的國民黨遠征軍士兵與當地華僑有117人,被打散後收容的英緬軍散兵有148人。
當馬特凱恩與國軍的一個上尉軍官將統計報告轉交給楊曉坤以後,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媽的,現在這裏一下子來了這麽多人,就怕他們有人從中搗亂啊。”
馬特凱恩說“我們的憲兵部隊每次都會對新來的人進行必要的監視和檢查,基本上沒有發現什麽問題,不過就是那些英國人比較麻煩,他們天天在倉庫裏大吃大喝,鬧得咱們傘兵和憲兵不得不加強管製。”
楊曉坤決定將那個德軍沙漠偵察排的指揮權交給施瓦茨,這支部隊依然穿著非洲軍團的黃色沙漠軍服,隻不過是抹掉了衣服和鋼盔上的第三帝國的鷹徽與國防軍的黑白紅三色標誌,以及隱藏了自己的鐵十字勳章。
他們裝備有mp38\40和湯普森衝鋒鎗、毛瑟98k步槍、mg42毀滅者通用機槍和英國布倫mk2輕機槍,還有架著75毫米無後坐力炮或迫擊炮的霍斯越野車(德國空軍常用)和skz234重型8輪裝甲車。
對於這些願意與中國朋友並肩抗日的反納粹的德國人來說,東南亞地區的氣候相對比較潮濕,不像北非那樣老是艷陽天。還有就是叢林地帶適合鍛鍊他們的近戰技巧,在那種環境下衝鋒鎗和輕機槍很容易發揮優勢,同時也可以在第一時間熟悉地形。
但馬特凱恩少尉卻提醒他們,不要隨意到基地附近的原始森林裏活動,因為那種地方經常會出現野人和瘴氣,有些比較好奇的弟兄就因此失蹤或者莫名其妙地死亡。長官為了保險起見,提前命令在這裏活動的所有人員全部都要戴上防毒麵具,以免被瘴氣所毒害。
楊曉坤重新安排了一下這個基地華軍的步兵火力配置,其中包括綠林特遣隊的預備隊、部分國民黨部隊和武裝華僑,經過整編後以10人小組為基本單位,標準配備為兩種主武器,手槍和刺刀、鐵鍬等為士兵任意配置的裝備。
一個小組裏麵有3個步槍手,攜帶加裝了acog瞄準鏡的7.92毫米svt38\40半自動步槍和毛瑟98k\中正式步槍各一支,另外莫辛納甘m38卡賓步槍、m24木柄手榴彈、m39蛋形手雷、英美mk2小甜瓜和日軍97式手雷為選裝配置。
3個衝鋒鎗\自動步槍手,標準配置為波蘭m28as卡賓型白朗寧自動步槍與斯登mk2a衝鋒鎗各一支,可選芬蘭索米m31衝鋒鎗與布倫mk1\zb26捷克式輕機槍。
1個工兵\醫護兵和反坦克兵可選裝德國mp38\40衝鋒鎗或湯普森、pzb39、l39和博伊斯反坦克槍,另配德國m35跳雷與反坦克雷,以及tnt炸藥包與急救包。
至於2個機槍手的裝備就要稍微麻煩些,按理說楊曉坤確實很看好德國mg42通用機槍具有完全毀滅步兵的能力,但他也發現了其中的缺點,那就是射速過快,子彈消耗實在太大。雖然格魯諾博士的混合型設計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後座力,但也導致槍管過分發熱,容易對部分衝壓的零部件造成損壞。
而中國軍隊(主要是綠林特遣隊與雙龍聯合軍)裝備的mg34機槍(也就是mg42毀滅者的老祖宗),採用的是以前的切削工藝,也就是說所有的零部件都是由整塊金屬直接加工出來的,所以重量這方麵的問題比較明顯。但這樣的設計卻不會導致槍管過快發熱,從而保持了一定的可靠性。
mg42機槍由萊茵金屬公司負責生產,是德國的格魯諾博士吸取了mg34與波蘭和捷克的機槍設計概念,重新加以改進組合而成。該槍大量採用衝壓件,大幅度減輕了全重,再加上其結構合理,在提高射速的同時又保證了一定的射擊精度。mg42毀滅者機槍對於在抗日戰場上作戰的整體水平不高的中國軍隊來說,的確是個難得的選擇。
第52章 德日翻臉
更新時間 2010-12-26 22:48:36字數 4349
4月6日,楊曉坤和施瓦茨將從科萊特那裏新招來的德軍非洲軍團精銳偵察排,通過容克ju52運輸機與亨克爾he111運輸轟炸機,送往馬特凱恩所在的緬甸密支那西北的秘密航空與補給基地進行適應性訓練。
這裏是楊曉坤在指揮綠林特遣隊進入緬甸戰場的時候,就預定好了的獨立地盤,作為馬特凱恩的飛機與傘兵突擊隊的出發據點,綠林特遣隊進行兵力輪換和訓練的秘密集結地,也是為在西線作戰的盟軍(主要是傑拉德與格蘭夫的部隊)彈藥的秘密供應點。
不過由於該基地置於密支那與野人山的中間地帶,有大半個原始森林和濃霧掩蓋,所以日本人的飛機根本無法對其進行轟炸。當然這也有可能讓他們自己的飛機在起飛時受到霧氣的影響,但實際上馬特凱恩部隊的所有飛機都已經裝上了新型機載雷達,從而達到可以全天候巡邏飛行的效果。
楊曉坤早在半個月前就派出了一隊4號工程坦克機械兵與奧摩防衛者,用於加固這個秘密基地的防禦設施。直到4月1日,這裏已經增修了鋼筋混凝土的堡壘與地下倉庫,再加上部分防空炮與坦克炮塔,其堅固標準堪比法國的馬奇諾防線與德國柏林防空塔群。
目前駐紮在該基地的主要部隊包括馬特凱恩的航空兵與傘兵突擊隊及150多人,老虎憲兵特務分隊45人,綠林特遣隊從緬甸正麵戰場上輪換下來的官兵(其中部分是傷員)182人,主動加入配合的國民黨遠征軍士兵與當地華僑有117人,被打散後收容的英緬軍散兵有148人。
當馬特凱恩與國軍的一個上尉軍官將統計報告轉交給楊曉坤以後,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媽的,現在這裏一下子來了這麽多人,就怕他們有人從中搗亂啊。”
馬特凱恩說“我們的憲兵部隊每次都會對新來的人進行必要的監視和檢查,基本上沒有發現什麽問題,不過就是那些英國人比較麻煩,他們天天在倉庫裏大吃大喝,鬧得咱們傘兵和憲兵不得不加強管製。”
楊曉坤決定將那個德軍沙漠偵察排的指揮權交給施瓦茨,這支部隊依然穿著非洲軍團的黃色沙漠軍服,隻不過是抹掉了衣服和鋼盔上的第三帝國的鷹徽與國防軍的黑白紅三色標誌,以及隱藏了自己的鐵十字勳章。
他們裝備有mp38\40和湯普森衝鋒鎗、毛瑟98k步槍、mg42毀滅者通用機槍和英國布倫mk2輕機槍,還有架著75毫米無後坐力炮或迫擊炮的霍斯越野車(德國空軍常用)和skz234重型8輪裝甲車。
對於這些願意與中國朋友並肩抗日的反納粹的德國人來說,東南亞地區的氣候相對比較潮濕,不像北非那樣老是艷陽天。還有就是叢林地帶適合鍛鍊他們的近戰技巧,在那種環境下衝鋒鎗和輕機槍很容易發揮優勢,同時也可以在第一時間熟悉地形。
但馬特凱恩少尉卻提醒他們,不要隨意到基地附近的原始森林裏活動,因為那種地方經常會出現野人和瘴氣,有些比較好奇的弟兄就因此失蹤或者莫名其妙地死亡。長官為了保險起見,提前命令在這裏活動的所有人員全部都要戴上防毒麵具,以免被瘴氣所毒害。
楊曉坤重新安排了一下這個基地華軍的步兵火力配置,其中包括綠林特遣隊的預備隊、部分國民黨部隊和武裝華僑,經過整編後以10人小組為基本單位,標準配備為兩種主武器,手槍和刺刀、鐵鍬等為士兵任意配置的裝備。
一個小組裏麵有3個步槍手,攜帶加裝了acog瞄準鏡的7.92毫米svt38\40半自動步槍和毛瑟98k\中正式步槍各一支,另外莫辛納甘m38卡賓步槍、m24木柄手榴彈、m39蛋形手雷、英美mk2小甜瓜和日軍97式手雷為選裝配置。
3個衝鋒鎗\自動步槍手,標準配置為波蘭m28as卡賓型白朗寧自動步槍與斯登mk2a衝鋒鎗各一支,可選芬蘭索米m31衝鋒鎗與布倫mk1\zb26捷克式輕機槍。
1個工兵\醫護兵和反坦克兵可選裝德國mp38\40衝鋒鎗或湯普森、pzb39、l39和博伊斯反坦克槍,另配德國m35跳雷與反坦克雷,以及tnt炸藥包與急救包。
至於2個機槍手的裝備就要稍微麻煩些,按理說楊曉坤確實很看好德國mg42通用機槍具有完全毀滅步兵的能力,但他也發現了其中的缺點,那就是射速過快,子彈消耗實在太大。雖然格魯諾博士的混合型設計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後座力,但也導致槍管過分發熱,容易對部分衝壓的零部件造成損壞。
而中國軍隊(主要是綠林特遣隊與雙龍聯合軍)裝備的mg34機槍(也就是mg42毀滅者的老祖宗),採用的是以前的切削工藝,也就是說所有的零部件都是由整塊金屬直接加工出來的,所以重量這方麵的問題比較明顯。但這樣的設計卻不會導致槍管過快發熱,從而保持了一定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