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開,沒你的事!”大少爺眼睛一瞪。“敬酒不吃吃罰酒,今天在這裏不把事情說清楚,那就一起到鄉公所去講。要是去鄉公所也講不清楚,那就去日本人那裏講!”
齊依萱心裏一沉,沒想到竟會碰上這樣的無賴,但是,現在既硬不得又軟不得,萬一真得罪了這廝,自己倒沒什麽,對李匡仁和沈娘一家可就不利了……
“嗐,不會做人,不會做人。”鄧大官人痛心疾首地搖頭嘆息。
“就是,我這邊好心好意,居然一點麵子也不給,今天幹脆把事情弄弄清楚再說。”大少爺沉著臉哼哼道。
齊依萱沒法發作,正急得團團轉之際,眼角裏看到客堂外的門樓下突然閃出一條熟悉的身影,定睛一看,來的竟然是李匡仁,身後跟著跑得氣喘籲籲的雪根老婆——不用問,肯定是李匡仁回來後不見自己的蹤影,從雪根老婆的口中得知去向後生怕出事,馬上匆匆追來意欲阻攔,可惜還是晚了一步,這邊已經跟那無賴相持不下。
“走,我們回去。”李匡仁拉著齊依萱的衣袖平靜地說。
“慢,你又是什麽人啊?”臉麵徹底丟盡的大少爺臉色一變。
“你管我是什麽人!”李匡仁沒好氣地答道。
“喔喲,還是塊臭石頭。”大少爺尖叫起來。
“算了,算了,別惹事了。”鄧大官人見形勢不妙,連忙上前勸解。
“不行,這不明不白的算怎麽回事?”大少爺兩眼一翻。
“我們走。”李匡仁根本不想糾纏,拉著齊依萱扭頭就走。
“別走!”大少爺大喝一聲,一手重重地按在李匡仁的肩膀上。
李匡仁站定腳跟,轉臉盯著對方看了半晌,仍然分辨不出這傢夥到底是塊什麽材料,隨即滿臉厭惡地抬起手臂,將搭在自己肩膀上的那隻手使勁拂落,似乎拂去的是一堆臭烘烘的垃圾。
“你小子活得不耐煩了是不是?”大少爺麵皮發紫,一伸手從腰間摸出了一把手槍。
“哪撿來的破銅爛鐵?”李匡仁鄙夷地冷笑道。“這也算是槍?當心走火嘣掉自己半個蛋。”
李匡仁的嘲笑並非毫無理由,那廝掏出來的是一把在日軍下級軍官中普遍裝備的一款“南部十四式”手槍,由於牛皮槍套圓不楞登極似龜殼而被老百姓笑稱為“王八盒子”,更因性能拙劣而聲名狼藉,非但日本軍方抱怨不斷,連繳獲該槍後自用的國軍、新四軍、遊擊隊也對其罵不絕口,一致認為這玩意易卡殼、易走火、彈夾還時常脫落,除了嚇唬老百姓,幾乎無法在實戰中使用,甚至推斷出日本人為何自殺時喜歡用戰刀切腹,就是因為怕這倒黴的破槍靠不住。
“老子一槍嘣了你!”大少爺惱羞成怒,舉槍對準李匡仁的腦袋。
“嗯,這就對了,這玩意兒就是用來嚇唬人的,”李匡仁冷笑著點點頭,轉眼間也摸出了一把手槍,“今天讓你開開眼,看看什麽叫真正的手槍。”
那是一把嶄新、錚亮的德國魯格自動手槍,做工精美、性能優異,與寒傖的王八盒子頓時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關鍵之處在於,這把名槍在國內雖然名氣很大,但實際上並不多見,而擁有此槍的人,顯而易見不是等閑之輩。
“不要動手、不要動手!”鄧大官人首先急白了臉,趕忙插身在雙方的當中。
“小子,你到底是什麽來頭?”大少爺收起既不中看也不中用的王八盒子,口氣仍很強硬地自報家門。“我告訴你,老子可是蔡三樂的人,你別老虎頭上拍蒼蠅。”
“別拿蔡三樂嚇人,不就是一幫烏合之眾?”李匡仁一臉的不屑。“怎麽,套上一層和平軍的老虎皮就以為人家認不出來了?”
湖匪蔡三樂在西山確實名氣很響,手下的幾百弟兄在東太湖流域橫衝直撞,連日本人都非常頭疼,不過據雪男、雪根弟兄倆講,這傢夥兔子不吃窩邊草,對西山本島的百姓並無太多騷擾,但對盤踞在鎮夏和元山等處的日本兵卻頗多抗擊,上次那件把日本兵剝光衣褲倒吊在牌坊上的事情就是他的傑作,所以大森部隊最後無可奈何,隻能動用招安手段將其收編為和平軍。
“什麽和平軍,你小子給我聽仔細了,老子現在已經是共產黨的人馬!”大少爺翹著大拇指語出驚人。
“笑死人了,共產黨要你這樣的人?”李匡仁也收起了槍。
“這位先生不要誤會,舍弟確實已經算是半個共產黨的人。”鄧大官人一看形勢緩和,神情馬上鬆弛下來。
“此話怎講?”李匡仁問。
“先生有所不知,蔡三樂的隊伍被東洋人收編已經是老黃曆啦,”鄧大官人故作輕鬆地拍拍李匡仁的肩膀,“新四軍東進以後,蔡三樂反戈一擊,身上換了顏色,已然舊貌變新顏也。”
“真是共產黨的人?”齊依萱瞪大眼追問道。
“那還有假?”大少爺得意洋洋地挺一挺幹癟的胸膛。
齊依萱低首不語,突然想到了父親的那支鋼筆。
“共產黨在太湖中風生水起,將來必有大展宏圖的一天,”鄧大官人搖頭晃腦地說道,“這也是所謂的亂世出英雄,不過良禽應該擇木而棲,賢臣也須擇主而侍,隻有帶眼識人,才可保得風調雨順也。”
齊依萱心裏一沉,沒想到竟會碰上這樣的無賴,但是,現在既硬不得又軟不得,萬一真得罪了這廝,自己倒沒什麽,對李匡仁和沈娘一家可就不利了……
“嗐,不會做人,不會做人。”鄧大官人痛心疾首地搖頭嘆息。
“就是,我這邊好心好意,居然一點麵子也不給,今天幹脆把事情弄弄清楚再說。”大少爺沉著臉哼哼道。
齊依萱沒法發作,正急得團團轉之際,眼角裏看到客堂外的門樓下突然閃出一條熟悉的身影,定睛一看,來的竟然是李匡仁,身後跟著跑得氣喘籲籲的雪根老婆——不用問,肯定是李匡仁回來後不見自己的蹤影,從雪根老婆的口中得知去向後生怕出事,馬上匆匆追來意欲阻攔,可惜還是晚了一步,這邊已經跟那無賴相持不下。
“走,我們回去。”李匡仁拉著齊依萱的衣袖平靜地說。
“慢,你又是什麽人啊?”臉麵徹底丟盡的大少爺臉色一變。
“你管我是什麽人!”李匡仁沒好氣地答道。
“喔喲,還是塊臭石頭。”大少爺尖叫起來。
“算了,算了,別惹事了。”鄧大官人見形勢不妙,連忙上前勸解。
“不行,這不明不白的算怎麽回事?”大少爺兩眼一翻。
“我們走。”李匡仁根本不想糾纏,拉著齊依萱扭頭就走。
“別走!”大少爺大喝一聲,一手重重地按在李匡仁的肩膀上。
李匡仁站定腳跟,轉臉盯著對方看了半晌,仍然分辨不出這傢夥到底是塊什麽材料,隨即滿臉厭惡地抬起手臂,將搭在自己肩膀上的那隻手使勁拂落,似乎拂去的是一堆臭烘烘的垃圾。
“你小子活得不耐煩了是不是?”大少爺麵皮發紫,一伸手從腰間摸出了一把手槍。
“哪撿來的破銅爛鐵?”李匡仁鄙夷地冷笑道。“這也算是槍?當心走火嘣掉自己半個蛋。”
李匡仁的嘲笑並非毫無理由,那廝掏出來的是一把在日軍下級軍官中普遍裝備的一款“南部十四式”手槍,由於牛皮槍套圓不楞登極似龜殼而被老百姓笑稱為“王八盒子”,更因性能拙劣而聲名狼藉,非但日本軍方抱怨不斷,連繳獲該槍後自用的國軍、新四軍、遊擊隊也對其罵不絕口,一致認為這玩意易卡殼、易走火、彈夾還時常脫落,除了嚇唬老百姓,幾乎無法在實戰中使用,甚至推斷出日本人為何自殺時喜歡用戰刀切腹,就是因為怕這倒黴的破槍靠不住。
“老子一槍嘣了你!”大少爺惱羞成怒,舉槍對準李匡仁的腦袋。
“嗯,這就對了,這玩意兒就是用來嚇唬人的,”李匡仁冷笑著點點頭,轉眼間也摸出了一把手槍,“今天讓你開開眼,看看什麽叫真正的手槍。”
那是一把嶄新、錚亮的德國魯格自動手槍,做工精美、性能優異,與寒傖的王八盒子頓時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關鍵之處在於,這把名槍在國內雖然名氣很大,但實際上並不多見,而擁有此槍的人,顯而易見不是等閑之輩。
“不要動手、不要動手!”鄧大官人首先急白了臉,趕忙插身在雙方的當中。
“小子,你到底是什麽來頭?”大少爺收起既不中看也不中用的王八盒子,口氣仍很強硬地自報家門。“我告訴你,老子可是蔡三樂的人,你別老虎頭上拍蒼蠅。”
“別拿蔡三樂嚇人,不就是一幫烏合之眾?”李匡仁一臉的不屑。“怎麽,套上一層和平軍的老虎皮就以為人家認不出來了?”
湖匪蔡三樂在西山確實名氣很響,手下的幾百弟兄在東太湖流域橫衝直撞,連日本人都非常頭疼,不過據雪男、雪根弟兄倆講,這傢夥兔子不吃窩邊草,對西山本島的百姓並無太多騷擾,但對盤踞在鎮夏和元山等處的日本兵卻頗多抗擊,上次那件把日本兵剝光衣褲倒吊在牌坊上的事情就是他的傑作,所以大森部隊最後無可奈何,隻能動用招安手段將其收編為和平軍。
“什麽和平軍,你小子給我聽仔細了,老子現在已經是共產黨的人馬!”大少爺翹著大拇指語出驚人。
“笑死人了,共產黨要你這樣的人?”李匡仁也收起了槍。
“這位先生不要誤會,舍弟確實已經算是半個共產黨的人。”鄧大官人一看形勢緩和,神情馬上鬆弛下來。
“此話怎講?”李匡仁問。
“先生有所不知,蔡三樂的隊伍被東洋人收編已經是老黃曆啦,”鄧大官人故作輕鬆地拍拍李匡仁的肩膀,“新四軍東進以後,蔡三樂反戈一擊,身上換了顏色,已然舊貌變新顏也。”
“真是共產黨的人?”齊依萱瞪大眼追問道。
“那還有假?”大少爺得意洋洋地挺一挺幹癟的胸膛。
齊依萱低首不語,突然想到了父親的那支鋼筆。
“共產黨在太湖中風生水起,將來必有大展宏圖的一天,”鄧大官人搖頭晃腦地說道,“這也是所謂的亂世出英雄,不過良禽應該擇木而棲,賢臣也須擇主而侍,隻有帶眼識人,才可保得風調雨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