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魯鬆了口氣,終於明白這幾個傢夥不過是附近的地頭蛇,也許是正巧路過,也許是存心守在這僻靜的所在專事敲詐勒索的勾當。順便瞥一眼身後那位頭戴呢帽的男子,此刻早就停止腳步,站在橋下一個理髮攤邊看攤主給一個老頭剃頭,裝作排隊等候的樣子,但眼角卻時刻留意著橋上的動靜。
“在下姓潘1,請三老四少多多指教。”老魯邊說邊將袖口內卷,同時把內衣的左襟也向內翻卷——這兩個“掛牌”動作,已經明確無誤地表明了清幫弟子的身份。
1清幫為翁、錢、潘三位祖師所創,入幫者不論何姓,一旦入幫,均被視為潘氏後人。
泥塑小鬼將老魯上下打量,隻見麵前的漢子身板壯實,頭戴一頂深褐色的寬沿禮帽,身穿緞子麵料的玄色對襟夾襖,下套一條肥大的花旗布褲子。就眼下這身打扮來說,多少有點不三不四,顯得有點匪氣,又有點土氣,給人的印象有點像一個白相得不太靈光的白相人。
“老大是本姓潘還是出門姓潘?”那漢忙問。
“沾祖爺靈光,頭頂一個潘字。”老魯雙手抱拳。
“老大燒的是哪爐香?”那漢繼續“盤道”。
“在下頭頂二十二爐,手燒二十三爐,腳踏二十四爐。”老魯從容道來。
“在下頭上也頂一個悟字1,你我原來是同參兄弟啊,失敬失敬。”那漢也拱了拱拳。
1清幫傳承的字輩。
“幸會,幸會。”老魯哈哈大笑。
其它幾人離遠了一些,看出敲不成竹槓,多少有點失望。
“敢問老大,貴幫共有多少船?”那漢並未全信,擺出了繼續“盤海底”的架勢。
“一千九百九十隻!”老魯迅速答道。
“打的是什麽旗?”
“進京百腳旗,出京杏黃旗,初一十五龍鳳旗,船頭四方大紅旗,船尾八麵威風旗。”
“船有多少板?板有多少釘?”
“板有七十二,謹按地煞數;釘有三十六,謹按天罡數。”
“有釘無眼什麽板?有眼無釘什麽板?”
“有釘無眼是跳板,有眼無釘是纖板。”
老魯雖然對答如流,但說到這裏開始有點心虛,暗自擔心下麵接不上來必露馬腳,靈機一動,馬上以攻為守,笑嘻嘻地反問道:“請教老大,什麽板無釘卻有眼?”
“什麽板無釘卻有眼?”那漢一楞,沉吟著亂翻白眼。
“光屁股坐板凳,有板有眼唄。”老魯哈哈一笑。
一句胡攪蠻纏的俏皮話攪散了緊張氣氛,所有人都訕笑起來。
“大水沖了龍王廟,自家人不識自家人,萬望老大見諒。”那漢這次倒是確信了。
“不打不相識,不打不相識。”老魯繼續打哈哈。
“這樣吧,今天我請客,一起去火山窯子紅紅麵孔1,就當是給老大賠罪。”那漢建議道。
1黑話,火山窯子指酒館飯店;紅紅麵孔指喝酒。
“不用了,老大的美意心領了,”老魯連忙推卻,“我約好十二點鍾跟朋友見麵,實在耽誤不得。”
“既然這樣,老大請便吧。”那漢正好就坡下驢,閃開身讓出路來。
“那就後會有期了。”老魯再次拱手,頭也不回地走下橋去。
蘇州不愧是座水城,果然名不虛傳,水道縱橫,四通八達,轉來轉去到處是橋,這會兒才下吳門橋,裕棠橋已遙遙在望,遠遠看去,橋堍下麵果然泊著一艘茶舫。
戴呢帽的男子依舊不緊不慢地跟在後麵。
茶舫長約一、二十丈,寬約六、七丈,但久經日曬雨淋,油漆早已剝落,看上去顯得有些破舊,龐大的身軀停靠在河灘旁,乍看之下很像是陸地延伸出來的部分。老魯定睛一看,隻見船頭頂篷上迎風招展的杏黃色招幌,明明白白地寫著“海棠春茶館”五個大字,立即放慢腳步,迅速將橋上橋下的周邊環境掃視一遍,特別是橋堍下的兩邊河灘,看得尤其仔細。
頭戴呢帽的男子像變戲法一樣從腋下的包袱裏拿出幾本舊書,將包袱皮攤在地上,在路對麵就此擺開了舊書攤。老魯隔得遠遠地與其最後交接一次眼神,轉身走下橋堍,踏著跳板登上船頭。
艙門口的夥計正無聊地望著河水發呆,見了老魯連忙上前招呼,點頭哈腰地連說“裏邊請”,在臨岸一側的一張空桌上用抹布形式大於內容地劃拉了幾下,拖過板凳請客人入座。
老魯沒有理會,自己在臨水一側的窗邊選了張空桌坐下。
船艙內分兩行擺放著十幾張桌子,分坐著七、八位茶客,一個個神情散淡,悠閑自在地抽菸、看報、閑聊——就現在快近十二點鍾的午飯時段來說,生意應該算是相當不錯了。
夥計笑嘻嘻地端來茶碗,用銅壺向碗中注水,一不當心,些許熱水溢出瓷碗,在桌麵上汪成一片,連忙飛快地用抹布仔細擦去。他是個三十來歲的幹瘦男人,生就一張和氣生財的灰白色豬腰子臉,笑起來微微露出嘴角邊金燦燦的牙套來。
“先生不是本地人吧,聽口音有點像無錫人。”一名身穿長袍的中年男人轉過身來,坐到了老魯的對麵。
“在下姓潘1,請三老四少多多指教。”老魯邊說邊將袖口內卷,同時把內衣的左襟也向內翻卷——這兩個“掛牌”動作,已經明確無誤地表明了清幫弟子的身份。
1清幫為翁、錢、潘三位祖師所創,入幫者不論何姓,一旦入幫,均被視為潘氏後人。
泥塑小鬼將老魯上下打量,隻見麵前的漢子身板壯實,頭戴一頂深褐色的寬沿禮帽,身穿緞子麵料的玄色對襟夾襖,下套一條肥大的花旗布褲子。就眼下這身打扮來說,多少有點不三不四,顯得有點匪氣,又有點土氣,給人的印象有點像一個白相得不太靈光的白相人。
“老大是本姓潘還是出門姓潘?”那漢忙問。
“沾祖爺靈光,頭頂一個潘字。”老魯雙手抱拳。
“老大燒的是哪爐香?”那漢繼續“盤道”。
“在下頭頂二十二爐,手燒二十三爐,腳踏二十四爐。”老魯從容道來。
“在下頭上也頂一個悟字1,你我原來是同參兄弟啊,失敬失敬。”那漢也拱了拱拳。
1清幫傳承的字輩。
“幸會,幸會。”老魯哈哈大笑。
其它幾人離遠了一些,看出敲不成竹槓,多少有點失望。
“敢問老大,貴幫共有多少船?”那漢並未全信,擺出了繼續“盤海底”的架勢。
“一千九百九十隻!”老魯迅速答道。
“打的是什麽旗?”
“進京百腳旗,出京杏黃旗,初一十五龍鳳旗,船頭四方大紅旗,船尾八麵威風旗。”
“船有多少板?板有多少釘?”
“板有七十二,謹按地煞數;釘有三十六,謹按天罡數。”
“有釘無眼什麽板?有眼無釘什麽板?”
“有釘無眼是跳板,有眼無釘是纖板。”
老魯雖然對答如流,但說到這裏開始有點心虛,暗自擔心下麵接不上來必露馬腳,靈機一動,馬上以攻為守,笑嘻嘻地反問道:“請教老大,什麽板無釘卻有眼?”
“什麽板無釘卻有眼?”那漢一楞,沉吟著亂翻白眼。
“光屁股坐板凳,有板有眼唄。”老魯哈哈一笑。
一句胡攪蠻纏的俏皮話攪散了緊張氣氛,所有人都訕笑起來。
“大水沖了龍王廟,自家人不識自家人,萬望老大見諒。”那漢這次倒是確信了。
“不打不相識,不打不相識。”老魯繼續打哈哈。
“這樣吧,今天我請客,一起去火山窯子紅紅麵孔1,就當是給老大賠罪。”那漢建議道。
1黑話,火山窯子指酒館飯店;紅紅麵孔指喝酒。
“不用了,老大的美意心領了,”老魯連忙推卻,“我約好十二點鍾跟朋友見麵,實在耽誤不得。”
“既然這樣,老大請便吧。”那漢正好就坡下驢,閃開身讓出路來。
“那就後會有期了。”老魯再次拱手,頭也不回地走下橋去。
蘇州不愧是座水城,果然名不虛傳,水道縱橫,四通八達,轉來轉去到處是橋,這會兒才下吳門橋,裕棠橋已遙遙在望,遠遠看去,橋堍下麵果然泊著一艘茶舫。
戴呢帽的男子依舊不緊不慢地跟在後麵。
茶舫長約一、二十丈,寬約六、七丈,但久經日曬雨淋,油漆早已剝落,看上去顯得有些破舊,龐大的身軀停靠在河灘旁,乍看之下很像是陸地延伸出來的部分。老魯定睛一看,隻見船頭頂篷上迎風招展的杏黃色招幌,明明白白地寫著“海棠春茶館”五個大字,立即放慢腳步,迅速將橋上橋下的周邊環境掃視一遍,特別是橋堍下的兩邊河灘,看得尤其仔細。
頭戴呢帽的男子像變戲法一樣從腋下的包袱裏拿出幾本舊書,將包袱皮攤在地上,在路對麵就此擺開了舊書攤。老魯隔得遠遠地與其最後交接一次眼神,轉身走下橋堍,踏著跳板登上船頭。
艙門口的夥計正無聊地望著河水發呆,見了老魯連忙上前招呼,點頭哈腰地連說“裏邊請”,在臨岸一側的一張空桌上用抹布形式大於內容地劃拉了幾下,拖過板凳請客人入座。
老魯沒有理會,自己在臨水一側的窗邊選了張空桌坐下。
船艙內分兩行擺放著十幾張桌子,分坐著七、八位茶客,一個個神情散淡,悠閑自在地抽菸、看報、閑聊——就現在快近十二點鍾的午飯時段來說,生意應該算是相當不錯了。
夥計笑嘻嘻地端來茶碗,用銅壺向碗中注水,一不當心,些許熱水溢出瓷碗,在桌麵上汪成一片,連忙飛快地用抹布仔細擦去。他是個三十來歲的幹瘦男人,生就一張和氣生財的灰白色豬腰子臉,笑起來微微露出嘴角邊金燦燦的牙套來。
“先生不是本地人吧,聽口音有點像無錫人。”一名身穿長袍的中年男人轉過身來,坐到了老魯的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