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尋求“生存空間”(3)
甚至連那些配備了卡車的機動師的士兵們也發現這些卡車中有好多是從法國軍隊手中繳獲的,像標誌5、雷諾汽車、標誌以及雪鐵龍45。而在法國的工廠裏,為納粹德軍生產汽車的工作仍在繼續,1942~1943年間,這裏還生產了大型的 7-型列車,用於在蘇聯的鐵路上運輸貨物。德國陸軍甚至還將在1940年法國一戰中繳獲的英軍戰車投入使用。
雖然在物資分配中德軍對這些戰利品運用得極為合理,但是這同時也成為了德軍後勤上的夢魘。這種在數量和種類上都繁多的車輛的備用配件不但難以獲得而且難以運輸。那些隻有4×2驅動的汽車不但動力不夠,而且其減震係統很容易被蘇聯境內滿是車轍的道路所損壞,因此經常熄火,車上的士兵在陷入這種困境後不得不原地等待,直到汽車修好為止。1941年夏季,在農村地區,隨著遊擊隊對德軍的襲擾活動愈演愈烈,德軍士兵們不得不離開那些拋錨的汽車,轉而乘坐救援勤務車脫身。“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擲彈兵旅在戰役初期共投入了2 325輛機動車,其中240輛被敵軍繳獲,1 200多輛在戰鬥打響後不久便因為缺少備用零部件而拋錨。
相反,從1943年開始,蘇聯紅軍則從美國規模龐大的租借計劃中獲益匪淺,他們獲得了大量美製卡車和吉普車。這項租借計劃後來同樣也進一步豐富了英軍和法軍的武器裝備。美製卡車性能優良,不易拋錨,可以及時將蘇軍的物資和人員送往前線,使他們跟得上蘇聯裝甲部隊的推進步伐。
蘇聯的地形無論對於人員還是車輛來講都是異常嚴峻和惡劣的。1941年3月20日,德國第4集團軍司令官馮·克盧格將軍指出,軍事訓練應該把重點放在磨練士兵的意誌上,使他們更加堅強。他們要更加從容地應對不可避免的近戰,並且克服那種對於夜戰的反感情緒。在德軍眼中,蘇軍士兵並沒有被當成真正的對手,而是被描述成了在近戰、夜戰以及森林戰中狂歡的“野孩子”。德軍司令部的參謀們不得不騰出手來對付遊擊隊的襲擾以及被德軍快速作戰所切斷的紅軍零散部隊的進攻。
從戰爭一開始,宣傳連就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們所拍攝的影像資料、照片以及撰寫的報導在第一時間內向德國民眾宣傳了戰爭對於他們的意義,並向其報導了德軍在東線勝利的消息以及發生在西歐占領區的新聞事件。
“政委清除”政策
1941年6月6日,隨著希特勒的《駐蘇部隊行為指南》的頒布,普通德軍士兵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這套指南的內容如下:
1. 布爾什維克主義是國家社會主義德國人民的終極敵人,德國鬥爭的矛頭直指那些對德國而言充滿了毀滅性的理論和主張,以及這種論調的忠實信徒。
2. 這場鬥爭要求我們採取殘酷無情的、強有力的方式來對抗布爾什維克的鼓動者、遊擊隊員、陰謀家、破壞者和猶太人;同時,這場鬥爭的嚴峻性要求我們必須消滅一切負隅頑抗的力量。
1941年6月6日,一項被稱為“政委清除”的明確命令正式下達。這項命令強調:“蘇聯紅軍中從事政治工作的官員,包括政治委員在內,一旦俘虜必須處決。”這項命令的後麵還附加了一段注釋:“在對抗布爾什維克的鬥爭中,我們千萬不可掉以輕心,不可輕信敵軍將會根據人道主義和國際法行事。紅軍中的政治官員在戰爭中對我們使用了極其殘忍的手段,所以一旦俘虜了他們,必須讓他們立刻受到最嚴厲的懲罰。也正因為此,不論是在戰鬥中,還是在表現出任何形式的反抗的情況下,都必須將他們立即處死。希望大家遵照如下原則貫徹執行……一旦在戰場上俘虜他們,應當立即將其與其他戰俘隔離開來……而後立即處決。”
這項命令由凱特爾簽署,得到了哈爾德將軍和德國陸軍總司令馮·勃勞希契元帥的認可。然而,值得稱道的是,他們又發布了一道聲明:陸軍的主要任務是行軍打仗,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採取搜查或掃蕩行動。未經允許,任何士兵不得擅自行動,必須嚴格服從上級指揮官的命令。
第2章 尋求“生存空間”(4)
在陸軍內部,一些指揮官認為這項命令實在令人反感,甚至拒絕向下傳達。他們對眼前的景象感到震驚,這一切都與軍隊的起碼宗旨相違背。有一名指揮官在向自己的部下宣讀這項命令時,周圍是死一般的寂靜,宣讀完畢後,他提醒下屬不要忘了《海牙公約》中關於陸地交戰的條款以及如何對待戰俘的規定。他最後總結道:“無論是誰虐待俘虜,並導致其傷亡,我都會把他送上軍事法庭。先生們,你們聽明白了嗎?”
第4炮兵團的克勞斯·馮·俾斯麥上尉決定不去殺害任何一名蘇聯政治委員,這是因為作為一名士兵和基督教徒,他實在不明白為什麽國防軍僅僅因為他人持有不同的世界觀就可以輕易地將其殺害。
被放縱的罪惡
盡管一些軍官對於對於“政委清除”的命令持保留態度,但實施殺戮行為的除了黨衛軍和特別行動隊之外,還有一些普通士兵。《巴巴羅薩審判法令》規定:“如果德軍對蘇聯公民實施犯罪,可以免於起訴。”事實上,東線戰爭從一開始就是以一種殘酷的方式進行的,而且隨著戰爭的進展變得愈發血腥。無獨有偶,這種野蠻暴行也在西線戰場上得以體現。隨著盟軍在諾曼第成功登陸,德軍便開始殘害俘虜,屠殺平民,燒毀村莊。但是,據一些老兵回憶,德軍在西線的罪行與其在蘇聯所犯下的暴行相比,隻不過是九牛一毛。
甚至連那些配備了卡車的機動師的士兵們也發現這些卡車中有好多是從法國軍隊手中繳獲的,像標誌5、雷諾汽車、標誌以及雪鐵龍45。而在法國的工廠裏,為納粹德軍生產汽車的工作仍在繼續,1942~1943年間,這裏還生產了大型的 7-型列車,用於在蘇聯的鐵路上運輸貨物。德國陸軍甚至還將在1940年法國一戰中繳獲的英軍戰車投入使用。
雖然在物資分配中德軍對這些戰利品運用得極為合理,但是這同時也成為了德軍後勤上的夢魘。這種在數量和種類上都繁多的車輛的備用配件不但難以獲得而且難以運輸。那些隻有4×2驅動的汽車不但動力不夠,而且其減震係統很容易被蘇聯境內滿是車轍的道路所損壞,因此經常熄火,車上的士兵在陷入這種困境後不得不原地等待,直到汽車修好為止。1941年夏季,在農村地區,隨著遊擊隊對德軍的襲擾活動愈演愈烈,德軍士兵們不得不離開那些拋錨的汽車,轉而乘坐救援勤務車脫身。“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擲彈兵旅在戰役初期共投入了2 325輛機動車,其中240輛被敵軍繳獲,1 200多輛在戰鬥打響後不久便因為缺少備用零部件而拋錨。
相反,從1943年開始,蘇聯紅軍則從美國規模龐大的租借計劃中獲益匪淺,他們獲得了大量美製卡車和吉普車。這項租借計劃後來同樣也進一步豐富了英軍和法軍的武器裝備。美製卡車性能優良,不易拋錨,可以及時將蘇軍的物資和人員送往前線,使他們跟得上蘇聯裝甲部隊的推進步伐。
蘇聯的地形無論對於人員還是車輛來講都是異常嚴峻和惡劣的。1941年3月20日,德國第4集團軍司令官馮·克盧格將軍指出,軍事訓練應該把重點放在磨練士兵的意誌上,使他們更加堅強。他們要更加從容地應對不可避免的近戰,並且克服那種對於夜戰的反感情緒。在德軍眼中,蘇軍士兵並沒有被當成真正的對手,而是被描述成了在近戰、夜戰以及森林戰中狂歡的“野孩子”。德軍司令部的參謀們不得不騰出手來對付遊擊隊的襲擾以及被德軍快速作戰所切斷的紅軍零散部隊的進攻。
從戰爭一開始,宣傳連就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們所拍攝的影像資料、照片以及撰寫的報導在第一時間內向德國民眾宣傳了戰爭對於他們的意義,並向其報導了德軍在東線勝利的消息以及發生在西歐占領區的新聞事件。
“政委清除”政策
1941年6月6日,隨著希特勒的《駐蘇部隊行為指南》的頒布,普通德軍士兵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這套指南的內容如下:
1. 布爾什維克主義是國家社會主義德國人民的終極敵人,德國鬥爭的矛頭直指那些對德國而言充滿了毀滅性的理論和主張,以及這種論調的忠實信徒。
2. 這場鬥爭要求我們採取殘酷無情的、強有力的方式來對抗布爾什維克的鼓動者、遊擊隊員、陰謀家、破壞者和猶太人;同時,這場鬥爭的嚴峻性要求我們必須消滅一切負隅頑抗的力量。
1941年6月6日,一項被稱為“政委清除”的明確命令正式下達。這項命令強調:“蘇聯紅軍中從事政治工作的官員,包括政治委員在內,一旦俘虜必須處決。”這項命令的後麵還附加了一段注釋:“在對抗布爾什維克的鬥爭中,我們千萬不可掉以輕心,不可輕信敵軍將會根據人道主義和國際法行事。紅軍中的政治官員在戰爭中對我們使用了極其殘忍的手段,所以一旦俘虜了他們,必須讓他們立刻受到最嚴厲的懲罰。也正因為此,不論是在戰鬥中,還是在表現出任何形式的反抗的情況下,都必須將他們立即處死。希望大家遵照如下原則貫徹執行……一旦在戰場上俘虜他們,應當立即將其與其他戰俘隔離開來……而後立即處決。”
這項命令由凱特爾簽署,得到了哈爾德將軍和德國陸軍總司令馮·勃勞希契元帥的認可。然而,值得稱道的是,他們又發布了一道聲明:陸軍的主要任務是行軍打仗,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採取搜查或掃蕩行動。未經允許,任何士兵不得擅自行動,必須嚴格服從上級指揮官的命令。
第2章 尋求“生存空間”(4)
在陸軍內部,一些指揮官認為這項命令實在令人反感,甚至拒絕向下傳達。他們對眼前的景象感到震驚,這一切都與軍隊的起碼宗旨相違背。有一名指揮官在向自己的部下宣讀這項命令時,周圍是死一般的寂靜,宣讀完畢後,他提醒下屬不要忘了《海牙公約》中關於陸地交戰的條款以及如何對待戰俘的規定。他最後總結道:“無論是誰虐待俘虜,並導致其傷亡,我都會把他送上軍事法庭。先生們,你們聽明白了嗎?”
第4炮兵團的克勞斯·馮·俾斯麥上尉決定不去殺害任何一名蘇聯政治委員,這是因為作為一名士兵和基督教徒,他實在不明白為什麽國防軍僅僅因為他人持有不同的世界觀就可以輕易地將其殺害。
被放縱的罪惡
盡管一些軍官對於對於“政委清除”的命令持保留態度,但實施殺戮行為的除了黨衛軍和特別行動隊之外,還有一些普通士兵。《巴巴羅薩審判法令》規定:“如果德軍對蘇聯公民實施犯罪,可以免於起訴。”事實上,東線戰爭從一開始就是以一種殘酷的方式進行的,而且隨著戰爭的進展變得愈發血腥。無獨有偶,這種野蠻暴行也在西線戰場上得以體現。隨著盟軍在諾曼第成功登陸,德軍便開始殘害俘虜,屠殺平民,燒毀村莊。但是,據一些老兵回憶,德軍在西線的罪行與其在蘇聯所犯下的暴行相比,隻不過是九牛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