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得門來,兩位官吏模樣的中年人快步迎上,滿麵堆笑,齊向孫位拱手作禮,一人說道:“恭喜,恭喜先生連過兩關。我二人奉命在此設關近一月,先生是第一位上到這三樓的,必是丹青聖手,筆墨高士。在下楊一忠,是刺史大人府上的總管,這位劉漱劉大人,是刺史府上的丹青舍人,乃當今翰林供奉常重胤常大人的門生。”


    孫位心想:“看來這位刺史楊大人果真好畫,居然設了‘丹青舍人’一職,想必是專門為這位劉漱所設。我在京城時見過常重胤,此人善畫人物,工筆精妙,這位劉漱既然是他的學生,想來也是工於人物了。”當下施禮道:“多謝楊總管和劉大人,在下孫遇,粗通墨彩,前麵僥倖過得兩關,尚有餘悸,豈敢自居高明。常翰林妙工寫貌,劉大人列其門牆,必定是高徒出於名師了。”


    劉漱淡淡一笑,說句“不敢。不知孫先生師出何方高人?”


    孫位笑道:“在下鄙陋,不敢辱沒恩師清名。況且他老人家既非權宦,亦非名士,不提也罷。”


    劉漱哼了一聲,不再搭話。


    楊一忠伸手側身道:“孫先生請就座。”隨即啪啪擊掌兩次,四麵的門窗一時全被關上,隻留下北麵窗子。孫位才發現原來屋外四麵四角有八名軍漢,剛才一直站在屋外的環廊之上,剛才因門窗大開,各人身處門窗之後,是以自己隻見到站在正門旁邊的人。


    孫位被引至書案後坐下,楊一忠笑著說道:“此關並不似前兩關一般刁難先生,隻讓孫先生臨摹一幅畫而已。”說完從袖中取出一卷畫軸,小心展開於案上。


    孫位心中正自尋思:“怎地隻要臨摹一幅畫麽?卻將門窗緊閉,外有軍士把守,搞得神神秘秘。”待見到案上的畫卷不禁眼前一亮。


    畫中所現正是閬苑美景,但見金城玉樓,華闕碧堂,玄台重重,翠池環繞。四麵更有綿山疊翠,江水?曲。此畫骨法清奇,筆力遒勁,連綿相屬,氣脈不斷,顯是一氣嗬成之作。可惜此畫隻畫了大半,並未完成,閬苑十二樓隻畫了七座,除此南樓之外,尚有四樓未畫。奇怪的是畫中七樓有六座樓是自西向東依次而畫,第七座樓卻是畫在閬苑的東南角,畫麵中間一片空白。第七座樓的比例也全然不對,比其他六樓大出許多,用筆似乎異常匆忙潦草,然細看仍是出自一人之手。更為特別之處,畫者還在這第七座樓的匾額上書有鳳凰樓三字,竟以草書一筆寫就,全不似牌匾寫法。


    孫位細細端詳此畫,但覺畫功可與當世名家相媲美,已臻一流之境。若要臨摹此畫,確實不易。功力不及此人者固然無法揣摩其運筆著墨,便是同為丹青名手,因筆法風格各異,筆勢勁道、始終曲折、勾畫行散均不相同,所以往往不能互相模仿。世有名家畫作的贗品流傳,也隻能矇騙不諳真道的淺外之人。除非臨摹者畫功尚高出原作者許多,方可仿畫得惟妙惟肖,然若如此,仿者亦不屑於臨摹仿畫了。


    劉漱見孫位專注看畫,半晌無語,冷笑道:“此畫筆法出格,且多詭異之處,孫先生若覺為難亦不必勉強。”言下大有不屑之意。


    孫位微微一笑,道:“在下不才,卻想一試。”


    楊一忠說道:“孫先生請來這裏觀看。”伸手請孫位到北麵窗前。


    憑窗望去,閬苑全景盡收眼底,原來這畫正是在此處畫成。


    孫位眺望片刻,轉身回到案前,提筆欲畫,楊一忠在旁為孫位研墨,孫位道了句“有勞了”,並不推辭。


    孫位屏氣凝神,注視原畫片刻,自己便畫一陣,再看片刻,再畫一陣,看畫時間越來越短,自己畫的時間越來越長,筆鋒流暢,無半分凝滯遲疑。或輕或重,或頓或轉,或皴或染,或行或散,運腕如行雲流水,落筆似成竹在胸,不消一個時辰,已然將畫完成。


    楊一忠和劉漱二人將兩幅畫反覆比較細看,直似出自一人之手。再者,便是臨摹自己的畫,也很難畫得一模一樣,而孫位畫得竟和原畫幾無二致,足見孫位的畫功又遠在原畫者之上。


    劉漱鐵青著臉,一言不發站在那裏,楊一忠卻道:“孫先生真神筆也!竟能在如此短時內摹成此畫,若不是先生空下這鳳凰樓不畫,便再難分出哪一幅是原畫了。隻不知先生為何不畫這鳳凰樓呢?”


    孫位反問道:“請問楊總管,學畫者為何要臨摹他人畫作?”


    楊一忠道:“那自然是因為別人畫得好,想要學習人家的長處了。”


    孫位點頭道:“總管所說極是,所謂見善思齊,聞惡自警。若是他人畫得好處,自然可以臨摹,若是欠佳之處,不畫也罷。”


    楊一忠說道:“孫先生說得有道理,在下也覺原畫中的鳳凰樓畫得大為怪異,似與其他部分格格不入,隻因這畫並未畫完,故不知原畫者究竟有何意想。”


    劉漱在旁冷冷說道:“此畫乃仙人所作,豈是凡夫俗子所能窺其真意。”語氣頗酸。


    孫位也不與他計較,隻是好奇地問道:“劉大人此話怎講?怎知是仙人所作?”


    楊一忠接道:“十五年前,當時的閬州刺史張大人夜宿滕王舊時寢宮中天樓,次日一早在床頭的案上發現此畫,遍詢侍衛、婢僕,均不知此畫從何而來。後來有一道士名楚飛白,素與張大人往來,見此畫後稱為仙人所作,並說仙人遺下此畫,意在看中鳳凰樓有仙家風範,故而建議張大人應將鳳凰樓獻給仙人使用。這鳳凰樓是歌舞弦樂之所,平時本就少用,張大人又喜好道術,對楚飛白所言深信不疑,便將此畫供於鳳凰樓上,從此緊鎖樓門,不令任何人踏進一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忍界第一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寶花滿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寶花滿掬並收藏忍界第一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