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吧,”簡說,“這兒沒什麽險可以冒。我喜歡這兒有一部分就是因為這個。”
“一個特種部隊士兵這麽說也挺有意思。”我說。
“我這麽說恰恰因為我是特種部隊士兵,”簡說,“我有過九年不間斷的冒險生活。我天生就是這個命,要不是你和佐伊,我會死在那種生活裏,體驗不到任何其他的東西。大家對冒險看得太高了。”
“但你還是想再冒冒險。”我說。
“因為你想。”簡說。
“我們還沒有決定呢,”我說,“我們可以拒絕。你屬於這個地方。”
“你在哪兒,我就屬於哪兒,”簡重複我的話,“我確實屬於這裏,但換個地方也未嚐不可。我隻在這一個地方待過。也許我隻是嚇得不敢離開罷了。”
“我不覺得有什麽事情能嚇住你。”我說。
“能嚇住我的事情比能嚇住你的事情要多,”簡說,“你沒有注意到,是因為有時候你的眼神不夠好。”
“謝謝。”我說。我們擁抱著站在路上。
“再說我們還是可以回來的。”簡最後說。
“對,”我說,“隻要你願意。”
“將來會知道的。”簡說。她扭頭親吻我的麵頰,從我懷抱裏掙脫出來,沿著這條路向前走。我轉身走向屋子。
“陪我走走。”簡說。
“好,”我說,“對不起,還以為你想一個人靜靜呢。”
“不,”簡說,“陪我走一走。我給你看我的星座。我們還有時間做這個。”
第二章
尤尼佩羅·塞拉號做了一次空間跳躍,一顆藍色與綠色的星球突然出現在塞拉號的觀景室舷窗外。觀景室的座位上,幾百名受邀同行的貴賓、記者和殖民開墾部的官員哦哦啊啊,像是這輩子從沒俯瞰過一顆行星似的。
“女士們,先生們,”殖民部部長凱琳·貝爾說,“這就是新殖民行星洛諾克。”房間裏掌聲雷動,最後變成記者們對錄音機口述筆記的一片噝噝聲。他們忙著記錄,所以很多人沒看見防衛軍的兩艘巡洋艦突然在中等距離外出現,布魯明頓號和費爾班克斯號護送這場媒體野餐會遨遊星海。看見它們,我不禁覺得洛諾克恐怕不像殖民聯盟希望大家相信的那樣已經完全馴化。要是殖民部部長連同一眾記者和貴賓被外星突擊艇炸成碎片,事情隻怕會大大不妙。
我用眼神告訴簡我看見了巡洋艦,她望過去,微不可察地點點頭。我和她都沒吭聲。我們希望能一句話都不說地熬過這場媒體鬧劇。我們早就發現我和她都很不擅長應付媒體。
“允許我稍微介紹一下洛諾克的背景資料,”貝爾說,“洛諾克的赤道周徑接近一萬三千公裏,比地球和鳳凰星都要大,但不如中國星大,中國星依然是聯盟最大的殖民星球。”中國星的幾個記者輕描淡寫地歡呼一聲,隨之而來的是一陣笑聲。“它的尺寸和構成使得物體在這裏的重量比在鳳凰星重百分之十,你們下去以後,大多數人會感覺自己的體重增加了一兩公斤。大氣是常見的氮氣和氧氣,但氧氣含量較高,接近百分之三十。你們也會感覺到的。”
“我們是從誰手上搶到這顆星球的?”一名記者問。
“我還沒說到這個呢。”貝爾說,底下一陣不滿的咕噥聲。貝爾以喜歡照本宣科開無聊發布會而著名,今天她的狀態格外好。
洛諾克星球的畫麵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塊三角洲,一條較小的河流匯入一條較大的河流。“殖民地將在這裏建立,”貝爾說,“較小的河流我們命名為阿貝麥爾,較大的是羅利。羅利河流經整片大陸,就像地球上的亞馬孫河和鳳凰星上的阿納薩齊河。向西幾百公裏——”畫麵捲動——“是維吉尼亞洋。有足夠空間可供擴展。”
“殖民點為什麽不放在海岸邊?”有人問。
“因為不需要,”貝爾說,“又不是十六世紀。我們的船隻跨越的是星海,而不是大洋。我們可以在最適合的地點建立殖民地。這個地方——”貝爾拉回最初的位置——“深入內陸足夠遠,不需要擔心時常襲擊羅利河入海口的颶風,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地理和氣象上的優勢。另一方麵,這顆行星上的生命形式與我們的化學構成不同。殖民者不能吃當地物種,打魚就別想了。因此比起海岸線,在沖積平原建立殖民地更加合理,因為有空間可以種植自己的食物。”
“現在能談談我們是從誰手上搶到這顆星球的嗎?”還是剛才那個記者。
“我還沒說到這個呢。”貝爾仍舊是這一句。
“但這些事情我們已經知道了,”另外某個人說,“就在發給我們的通稿裏。讀者很想知道我們是從誰手上奪過這顆星球的。”
“我們沒有從任何人手上奪過這顆星球,”貝爾說,顯然因為被打亂步調很不高興,“是贈送的禮物。”
“誰這麽大方?”第一個開口的記者繼續問。
“奧賓人。”貝爾答道。底下頓時炸了鍋。“我很願意仔細討論這一點,但必須等會兒再說。首先嘛——”三角洲的畫麵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某種像是長毛樹木的東西,它們不完全屬於植物也不完全屬於動物,是洛諾克星的優勢生命形式。絕大多數記者沒有理會她,而是忙著對錄音機口述洛諾克與奧賓人的關係。
“一個特種部隊士兵這麽說也挺有意思。”我說。
“我這麽說恰恰因為我是特種部隊士兵,”簡說,“我有過九年不間斷的冒險生活。我天生就是這個命,要不是你和佐伊,我會死在那種生活裏,體驗不到任何其他的東西。大家對冒險看得太高了。”
“但你還是想再冒冒險。”我說。
“因為你想。”簡說。
“我們還沒有決定呢,”我說,“我們可以拒絕。你屬於這個地方。”
“你在哪兒,我就屬於哪兒,”簡重複我的話,“我確實屬於這裏,但換個地方也未嚐不可。我隻在這一個地方待過。也許我隻是嚇得不敢離開罷了。”
“我不覺得有什麽事情能嚇住你。”我說。
“能嚇住我的事情比能嚇住你的事情要多,”簡說,“你沒有注意到,是因為有時候你的眼神不夠好。”
“謝謝。”我說。我們擁抱著站在路上。
“再說我們還是可以回來的。”簡最後說。
“對,”我說,“隻要你願意。”
“將來會知道的。”簡說。她扭頭親吻我的麵頰,從我懷抱裏掙脫出來,沿著這條路向前走。我轉身走向屋子。
“陪我走走。”簡說。
“好,”我說,“對不起,還以為你想一個人靜靜呢。”
“不,”簡說,“陪我走一走。我給你看我的星座。我們還有時間做這個。”
第二章
尤尼佩羅·塞拉號做了一次空間跳躍,一顆藍色與綠色的星球突然出現在塞拉號的觀景室舷窗外。觀景室的座位上,幾百名受邀同行的貴賓、記者和殖民開墾部的官員哦哦啊啊,像是這輩子從沒俯瞰過一顆行星似的。
“女士們,先生們,”殖民部部長凱琳·貝爾說,“這就是新殖民行星洛諾克。”房間裏掌聲雷動,最後變成記者們對錄音機口述筆記的一片噝噝聲。他們忙著記錄,所以很多人沒看見防衛軍的兩艘巡洋艦突然在中等距離外出現,布魯明頓號和費爾班克斯號護送這場媒體野餐會遨遊星海。看見它們,我不禁覺得洛諾克恐怕不像殖民聯盟希望大家相信的那樣已經完全馴化。要是殖民部部長連同一眾記者和貴賓被外星突擊艇炸成碎片,事情隻怕會大大不妙。
我用眼神告訴簡我看見了巡洋艦,她望過去,微不可察地點點頭。我和她都沒吭聲。我們希望能一句話都不說地熬過這場媒體鬧劇。我們早就發現我和她都很不擅長應付媒體。
“允許我稍微介紹一下洛諾克的背景資料,”貝爾說,“洛諾克的赤道周徑接近一萬三千公裏,比地球和鳳凰星都要大,但不如中國星大,中國星依然是聯盟最大的殖民星球。”中國星的幾個記者輕描淡寫地歡呼一聲,隨之而來的是一陣笑聲。“它的尺寸和構成使得物體在這裏的重量比在鳳凰星重百分之十,你們下去以後,大多數人會感覺自己的體重增加了一兩公斤。大氣是常見的氮氣和氧氣,但氧氣含量較高,接近百分之三十。你們也會感覺到的。”
“我們是從誰手上搶到這顆星球的?”一名記者問。
“我還沒說到這個呢。”貝爾說,底下一陣不滿的咕噥聲。貝爾以喜歡照本宣科開無聊發布會而著名,今天她的狀態格外好。
洛諾克星球的畫麵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塊三角洲,一條較小的河流匯入一條較大的河流。“殖民地將在這裏建立,”貝爾說,“較小的河流我們命名為阿貝麥爾,較大的是羅利。羅利河流經整片大陸,就像地球上的亞馬孫河和鳳凰星上的阿納薩齊河。向西幾百公裏——”畫麵捲動——“是維吉尼亞洋。有足夠空間可供擴展。”
“殖民點為什麽不放在海岸邊?”有人問。
“因為不需要,”貝爾說,“又不是十六世紀。我們的船隻跨越的是星海,而不是大洋。我們可以在最適合的地點建立殖民地。這個地方——”貝爾拉回最初的位置——“深入內陸足夠遠,不需要擔心時常襲擊羅利河入海口的颶風,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地理和氣象上的優勢。另一方麵,這顆行星上的生命形式與我們的化學構成不同。殖民者不能吃當地物種,打魚就別想了。因此比起海岸線,在沖積平原建立殖民地更加合理,因為有空間可以種植自己的食物。”
“現在能談談我們是從誰手上搶到這顆星球的嗎?”還是剛才那個記者。
“我還沒說到這個呢。”貝爾仍舊是這一句。
“但這些事情我們已經知道了,”另外某個人說,“就在發給我們的通稿裏。讀者很想知道我們是從誰手上奪過這顆星球的。”
“我們沒有從任何人手上奪過這顆星球,”貝爾說,顯然因為被打亂步調很不高興,“是贈送的禮物。”
“誰這麽大方?”第一個開口的記者繼續問。
“奧賓人。”貝爾答道。底下頓時炸了鍋。“我很願意仔細討論這一點,但必須等會兒再說。首先嘛——”三角洲的畫麵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某種像是長毛樹木的東西,它們不完全屬於植物也不完全屬於動物,是洛諾克星的優勢生命形式。絕大多數記者沒有理會她,而是忙著對錄音機口述洛諾克與奧賓人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