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推遲的轟炸
1956年10月29日傍晚,夕陽正緩緩地落向地中海海麵。美麗的地中海在夕陽的照耀下,泛著金色的浪花。微風輕拂,海麵上洋溢著平和與安寧。
大約4點鍾左右,在米特拉山東麵的天空中突然出現了幾個黑點,迅速向西移動著。漸漸地,黑點越來越大,伴隨著陣陣發動機的轟鳴聲。飛機!1架,2架,4架......16架,機尾上清楚地標著以色列的機徽。它們要幹什麽?
轉眼間,16架以色列"達科他"式運輸機來到了米特拉山上空,藍天白雲之中出現了許多五顏六色的傘。這是以色列唯一的傘兵部隊--第202空降旅的400名士兵,在旅長沙龍的命令下突擊米特拉山口。
如果把西奈半島比作是一個人的話,米特拉山口就是這個人的心髒。隻有奪取米特拉,才能打開通向蘇伊士運河的道路。
以色列人打響了蘇伊士運河戰爭的第1槍!
第1次中東戰爭後,中東地區的局勢更加激烈動盪。美國趁英法日益衰落之際,進一步向中東地區擴張。1956年7月26日,埃及總統納賽爾宣布,將英法控製下的國際蘇伊士運河公司收歸國有,這大大地激怒了英法這兩個老牌帝國。
蘇伊士運河全長175公裏。它溝通地中海與紅海,成為東西方交通的咽喉要道,使歐亞兩洲之間的航程,比繞道非洲好望角縮短了600到1400公裏,具有極大的戰略和經濟價值。運河國有化對英法來說無疑是十分嚴重的問題。同時,以色列從1953年起就被埃及封鎖了蒂朗海峽,蘇伊士運河對它顯得尤為重要。這樣,英法夥同以色列,聯手發動了第2次中東戰爭。
10月30日下午4點15分,在以色列首開戰端1天之後,英法兩國政府向埃及和以色列發出最後通牒:
1.兩國政府立即停止在陸海空的敵對行動;
2.兩國軍隊同時後撤:埃軍撤至蘇伊士運河西岸,以軍
撤至運河以東10英裏處;
3.埃以政府同意英法聯手為隔離埃以兩國軍隊和保障一
切國家船舶根據國際法在運河航行而暫時占領富阿德港、伊
斯梅利亞、蘇伊士城。
通牒要求埃及和以色列在12小時內作出答覆。以色列政府迅速答覆英法,接受通牒要求;埃及總統納賽爾於30日深夜拒絕了最後通牒。
英法終於有了插手埃以戰爭的藉口!
為了打贏這場戰爭,早在8月5日,英法就成立了聯合軍事計劃小組,計劃英國空軍出動120架轟炸機、100架殲擊轟炸機和1個偵察機中隊,法國空軍出動100架殲擊轟炸機、3個運輸機中隊,以色列空軍僅有的155架作戰飛機全部參戰。
當時的埃及空軍擁有255架飛機,但能出動的隻有130架,其中70架是米格-15和"吸血鬼"式殲擊機。
英、法、以聯軍的空中力量占據了絕對優勢。
英國原準備在10月31日淩晨4點半最後通牒期限屆滿時,開始轟炸埃及機場,但直到當天下午4點半,通牒規定的時限早已過去,英國的空軍仍然沒有出動。
原來,英法怕飛機在白天易被埃及的空防炮火擊中,空軍計劃人員便把摧毀機場的任務安排在夜間。同時,倫敦接到消息,說有15架美國運輸機正在埃及開羅機場等待撤退美國人,而這個機場正是英國皇家空軍要轟炸的。一批載著美國人的汽車也正在這個機場邊緣的亞歷山大公路上奔馳。英法顧慮誤傷美僑,影響同美國的關係,便一再延遲攻擊時間。
下午5點50分,位於賽普勒斯的聯軍指揮部內,聯軍總司令向空軍部隊下達了出動的命令。一再推遲的轟炸終於開始了!
從賽普勒斯、馬爾他、亞丁和航空母艦上出發的200架英國飛機及40架法國噴氣式飛機,一批批、一群群突入沒有雷達警戒的埃及領空,瘋狂地撲向埃及的機場、防空高炮陣地和兵營。在4萬多英尺的高度,英法飛機對埃及的12個機場同時進行了突擊。經過長時間訓練的飛行員們,不慌不忙地瞄準、投彈。黑壓壓的炸彈密如雨注,從空中傾瀉而下。機場上頓時火光沖天,煙柱升騰。停在跑道上的米格殲擊機和伊爾-28雙發轟炸機一架架被炸毀,指揮塔台被炸成了廢墟。炮彈的爆炸聲,人員的慘叫聲響成一片。過了一會兒,埃及人開始反擊了。高射炮噴吐出串串憤怒的火舌,在空中構成了嚴密的火網。遺憾的是,高射炮火根本夠不著聯軍的飛機,僅在天空留下一道道痕跡。埃及人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場慘劇繼續進行著......
在10月31日及以後的兩天裏,約有215架埃及飛機在聯軍的反覆突擊下,被摧毀於地麵。埃及空軍幾乎全軍覆沒。
戰場製空權牢牢地掌握在聯軍的手中。
失去了空中支援的埃及地麵部隊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被迫撤出了西奈半島。
英法的侵略,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奮起抗擊,全世界人民也掀起了反對英、法、以侵略,支持埃及正義鬥爭的浪潮。1956年11月5日和6日,在美、蘇的幹預下,英國、法國和以色列不得不先後宣布停火。
然而,蘇伊士運河戰爭並沒有解決巴勒斯坦問題,以色列與其阿拉伯鄰國之間的爭鬥還將繼續下去。
1956年10月29日傍晚,夕陽正緩緩地落向地中海海麵。美麗的地中海在夕陽的照耀下,泛著金色的浪花。微風輕拂,海麵上洋溢著平和與安寧。
大約4點鍾左右,在米特拉山東麵的天空中突然出現了幾個黑點,迅速向西移動著。漸漸地,黑點越來越大,伴隨著陣陣發動機的轟鳴聲。飛機!1架,2架,4架......16架,機尾上清楚地標著以色列的機徽。它們要幹什麽?
轉眼間,16架以色列"達科他"式運輸機來到了米特拉山上空,藍天白雲之中出現了許多五顏六色的傘。這是以色列唯一的傘兵部隊--第202空降旅的400名士兵,在旅長沙龍的命令下突擊米特拉山口。
如果把西奈半島比作是一個人的話,米特拉山口就是這個人的心髒。隻有奪取米特拉,才能打開通向蘇伊士運河的道路。
以色列人打響了蘇伊士運河戰爭的第1槍!
第1次中東戰爭後,中東地區的局勢更加激烈動盪。美國趁英法日益衰落之際,進一步向中東地區擴張。1956年7月26日,埃及總統納賽爾宣布,將英法控製下的國際蘇伊士運河公司收歸國有,這大大地激怒了英法這兩個老牌帝國。
蘇伊士運河全長175公裏。它溝通地中海與紅海,成為東西方交通的咽喉要道,使歐亞兩洲之間的航程,比繞道非洲好望角縮短了600到1400公裏,具有極大的戰略和經濟價值。運河國有化對英法來說無疑是十分嚴重的問題。同時,以色列從1953年起就被埃及封鎖了蒂朗海峽,蘇伊士運河對它顯得尤為重要。這樣,英法夥同以色列,聯手發動了第2次中東戰爭。
10月30日下午4點15分,在以色列首開戰端1天之後,英法兩國政府向埃及和以色列發出最後通牒:
1.兩國政府立即停止在陸海空的敵對行動;
2.兩國軍隊同時後撤:埃軍撤至蘇伊士運河西岸,以軍
撤至運河以東10英裏處;
3.埃以政府同意英法聯手為隔離埃以兩國軍隊和保障一
切國家船舶根據國際法在運河航行而暫時占領富阿德港、伊
斯梅利亞、蘇伊士城。
通牒要求埃及和以色列在12小時內作出答覆。以色列政府迅速答覆英法,接受通牒要求;埃及總統納賽爾於30日深夜拒絕了最後通牒。
英法終於有了插手埃以戰爭的藉口!
為了打贏這場戰爭,早在8月5日,英法就成立了聯合軍事計劃小組,計劃英國空軍出動120架轟炸機、100架殲擊轟炸機和1個偵察機中隊,法國空軍出動100架殲擊轟炸機、3個運輸機中隊,以色列空軍僅有的155架作戰飛機全部參戰。
當時的埃及空軍擁有255架飛機,但能出動的隻有130架,其中70架是米格-15和"吸血鬼"式殲擊機。
英、法、以聯軍的空中力量占據了絕對優勢。
英國原準備在10月31日淩晨4點半最後通牒期限屆滿時,開始轟炸埃及機場,但直到當天下午4點半,通牒規定的時限早已過去,英國的空軍仍然沒有出動。
原來,英法怕飛機在白天易被埃及的空防炮火擊中,空軍計劃人員便把摧毀機場的任務安排在夜間。同時,倫敦接到消息,說有15架美國運輸機正在埃及開羅機場等待撤退美國人,而這個機場正是英國皇家空軍要轟炸的。一批載著美國人的汽車也正在這個機場邊緣的亞歷山大公路上奔馳。英法顧慮誤傷美僑,影響同美國的關係,便一再延遲攻擊時間。
下午5點50分,位於賽普勒斯的聯軍指揮部內,聯軍總司令向空軍部隊下達了出動的命令。一再推遲的轟炸終於開始了!
從賽普勒斯、馬爾他、亞丁和航空母艦上出發的200架英國飛機及40架法國噴氣式飛機,一批批、一群群突入沒有雷達警戒的埃及領空,瘋狂地撲向埃及的機場、防空高炮陣地和兵營。在4萬多英尺的高度,英法飛機對埃及的12個機場同時進行了突擊。經過長時間訓練的飛行員們,不慌不忙地瞄準、投彈。黑壓壓的炸彈密如雨注,從空中傾瀉而下。機場上頓時火光沖天,煙柱升騰。停在跑道上的米格殲擊機和伊爾-28雙發轟炸機一架架被炸毀,指揮塔台被炸成了廢墟。炮彈的爆炸聲,人員的慘叫聲響成一片。過了一會兒,埃及人開始反擊了。高射炮噴吐出串串憤怒的火舌,在空中構成了嚴密的火網。遺憾的是,高射炮火根本夠不著聯軍的飛機,僅在天空留下一道道痕跡。埃及人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場慘劇繼續進行著......
在10月31日及以後的兩天裏,約有215架埃及飛機在聯軍的反覆突擊下,被摧毀於地麵。埃及空軍幾乎全軍覆沒。
戰場製空權牢牢地掌握在聯軍的手中。
失去了空中支援的埃及地麵部隊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被迫撤出了西奈半島。
英法的侵略,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奮起抗擊,全世界人民也掀起了反對英、法、以侵略,支持埃及正義鬥爭的浪潮。1956年11月5日和6日,在美、蘇的幹預下,英國、法國和以色列不得不先後宣布停火。
然而,蘇伊士運河戰爭並沒有解決巴勒斯坦問題,以色列與其阿拉伯鄰國之間的爭鬥還將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