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5月8日,2營奉命從內蒙古趕赴福建漳州設伏。


    6月6日,是2營大喜的日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發布命令,授予2營"英雄營"的稱號。


    2架u-2被擊落後,國民黨空軍又變換了以往的戰術,將單批單機改為多批單機入竄大陸,對同一目標進行偵察。


    7月7日9時34分,1架u-2由上海入陸,9時44分,另1架u-2由廣州入陸。當2架u-2分別竄到新城、上饒附近上空時,上級指揮所向2營通報:1架rf-101可能於11時10分起飛入竄大陸。rf-101與u-2正好相反,是低空高速偵察機,低空和垂直機動性能都很好,加速也快,可在100-150米超低空飛行,最大時速1900公裏。


    2架u-2,配以rf-101,南北夾擊,有高有低,而人民空軍在漳州隻有地空飛彈2營,4發飛彈,隻能對付其中的1架,怎麽打?


    麵對錯綜複雜的情況,已升任副師長兼參謀長的嶽振華端坐在指揮車上,顯得胸有成竹。一方麵,經過多次實戰的磨練,2營對"近快戰法”運用得更加純熟,開天線距離已縮短到33公裏;另一方麵,上饒一戰之後,有關人員針對u-2飛機上安裝的電子預警設備,也研究出了對付的辦法。這種辦法是:搞一個重複頻率,它可以跟蹤敵機,但不能製導飛彈。跟蹤敵機時,因為它是假的,u-2上的預警設備對它沒有反應;發射飛彈時再改用真頻率製導飛彈,這時候,雖然u-2上的預警設備有反應,但飛彈已經尾隨而上,它想跑也跑不掉了。


    嶽振華堅信自己部隊的戰鬥力。


    經推算,rf-101可能先於u-2竄入2營陣地上空。嶽振華決定:rf-101先到先打,剩下1發,哪架u-2來,就打哪架。"


    4發飛彈接電準備,然而,rf-101並沒來,2架u-2離得還遠,遂解除飛彈接電。


    12時05分,從上海入陸的u-2在離2營陣地110公裏處,突然改變航向,直飛2營。嶽振華下令飛彈第2次接電,可它側著身子又飛遠了,飛彈再次解除準備。


    過了1分鍾,目標指示雷達報告:"方位200度,距離108公裏,發現rf-101!"


    飛彈第3次接電準備。然而,rf-101飛到距漳州74公裏處,突然改變航向,向東出海返航了。


    12時15分,從上海入陸的那架u-2,也由龍田出海返航。


    當由廣州入陸的u-2距2營陣地160公裏時,又接上級通報:rf-101可能再次出動。


    經推算,u-2和rf-101可能同時飛臨2營上空,打誰?嶽振華當機立斷:舍低打高,專打u-2,因為薩姆-2更善於打高空目標。


    2分鍾後,u-2從汕頭調頭出海,rf-101也遲遲未露麵。


    "難道敵人就這麽回去了?可福州、漳州等重要目標還沒偵察呀!這一定耍的是隱真示假的鬼把戲。"嶽振華心想。


    他命令部隊繼續嚴陣以待。


    果不其然,12時25分,從汕頭出海的u-2在海麵上繞了半個圈子,突然調頭,直飛漳州。


    飛彈第4次接電準備。此時,u-2距離71公裏。12時36分,u-2距離32.5公裏。營長發令:"開天線!"


    操縱員使用a周假重複頻率,突然打開製導雷達天線,u-2正好出現在螢光其中央,它仍按原航線直飛,沒有任何反應。


    u-2距32公裏。"發射!"從開天線到發射,僅3秒鍾!


    第1發飛彈升空3秒鍾後,操縱員靈巧地轉動開關,改用b周真重複頻率製導飛彈,第2發、第3發升空。


    u-2上的預警係統直到這時才發出告警信號,駕駛員急忙操縱飛機以30度的大片度轉彎,想機動逃脫。然而為時已晚,一聲巨響,u-2一頭栽在漳州東南7公裏的紅板村,飛行員死於座艙內。


    經反覆檢查,死者身上除手指上戴著一隻刻有"葉秋英"字樣的金戒指外,再沒有任何可證明其身份的東西。"葉秋英"是誰?


    7個月前被活捉的葉常棣一聽到這個名字,一下子從床上跳下來:"怎麽?你們把李南平打下來了?"


    原來,葉秋英是李南平的妻子。


    那麽,李南平又是何許人也?


    李南平是國民黨空軍"頭號王牌"。1957年駕駛rf-84偵察上海,被擊傷,僥倖逃命後由中尉提為上尉,後又升任國民黨空軍第6大隊4中隊少校分隊長。1963年2月,他與葉常棣一起赴美接受u-2駕駛訓練。回台灣後,12次駕u-2偵察大陸,12次安然歸巢。為此,蔣介石曾4次召見,並親自授予李南平為"克難英雄"。


    不過,這一回幸運之神沒有再次降臨到李南平身上,他還是栽在人民空軍地空飛彈部隊的手裏。


    聽到地空飛彈2營再次奏捷的消息,毛澤東主席高興極了,他對周恩來總理說:"這個部隊在哪裏?我要見見他們。"


    1964年7月23日,穿戴整齊的2營全體官兵乘車來到北京東交民巷,受到毛澤東、朱德、彭真等中央首長的親切接見。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崔長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崔長琦並收藏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