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按教令的規定,從打開天線到發射,完成所有操作動作需要6-8分鍾的時間,現在要在20秒鍾內做完,談何容易。
為了攻克這一難關,嶽振華和2營的官兵們真是絞盡了腦汁。他們研究完了上機練,練完了再研究。就連吃飯時大家也端著碗圍在一起用筷子在地上比比劃劃。
"營長,飛彈接電預熱需要2分鍾,過去在開天線之後,現在把它放在開天線之前,這不縮短了2分鍾嗎?""好主意!"
"營長,你那個口令簡單點行不行?比如開天線簡化成"開;‘x波道發射事先你和引導技師定好在幾波道發射,到時候你喊發射不就行了嗎?""可以考慮。"
"營長,我們試試能不能把某些開天線後應做的動作,改到開天線之前?"走!到機上去看看。"
......
經過100多次的模擬演練和50多次的開機試驗,2營摸清了開天線後要做的14個動作,有9個可以放到開天線之前去做。剩下5個動作,經過反覆演練,可在10秒鍾之內完成。經過精心計算,2營決定將開天線的距離縮短到38公裏以內,這大大超出了蘇聯條令規定。這種方法後來被迫名為“近快戰法",並在所有地空飛彈部隊中進行了推廣。
1963年10月,根據空軍司令部的命令,地空飛彈第1、2、3、4營,分別進駐江山、上饒、弋陽、衢州,由西南向東北,組成160公裏的攔截正麵,準備伏擊進犯的u-2。
11月1日,空軍副司令成鈞在上饒召開作戰會議,各地空飛彈營營長、政委到會。
經過研究,會議決定:各營一律在距離37公裏以內才可打開製導雷達天線。
就在作戰會議正在進行之時,1名參謀來報:1架u-2於7時23分從台灣桃園機場起飛,經溫州竄進大陸。
8時,u-2臨近地空飛彈群,可是它並未進入地空飛彈群的火網,而是在地空飛彈4營的東側35公裏處一穿而過,直向西北平去。
成鈞副司令員判斷:“它又是到西北偵察,肯定還得回來,咱們打回竄之敵!"
11時15分,u-2果然回竄。
成鈞副司令員下令:"各營指揮員火速回陣地!"
嶽振華衝出會議室,跳上吉普車:"快!回營!最快速度!"
這架u-2飛過三門峽,飛過信陽,飛過九江,直奔2營設在上饒的陣地飛來。
2營是在2天前才風塵僕僕地趕到上饒陣地的,長途顛簸使指戰員們疲憊不堪,但一聽說有情況,大家馬上又來了勁頭,有位連長還打趣地說:"又送貨上門啦!u-2,u-2,真是優待二營!"
營指揮所根據航速推測,u-2已進至距2營陣地35公裏處。
35公裏,已經超出了當天作戰會議規定的37公裏開天線的要求。37公裏已夠緊張,35公裏風險更大。
"開,是有幾分冒險,但如果不開,放虎歸山,危害更大。"嶽振華不怕擔風險,果斷下令:"開天線!"
天線打開了,但3個跟蹤顯示器上均沒有目標。
u-2越來越近了。所有的眼睛都盯著螢光屏。
"就是它!"高低角引導顯示器右下邊緣,半個米粒大小的信號露了出來。
說時遲,那時快,引導技師和跟蹤操縱員相互配合,迅速轉入自動跟蹤。
嶽振華大喊:"發射!"
"射"字尚未出口,排長王覺民的指尖已壓向按紐。
從開天線到發射飛彈:8秒!
第1發飛彈迎頭截擊,眼看逮住u-2,忽見u-2一轉機頭猛然向右大片度轉彎,飛彈也跟著向右猛轉,但因動作過猛而折斷。幸好第2發飛彈及時趕上,一口咬住u-2,接著轟隆一響,飛機解體。飛行員見勢不妙,急忙棄機跳傘,落地後被解放軍和民兵生擒。
駕駛這架u-2的是國民黨空軍少校飛行員葉常棣。他從1960年開始駕機偵察大陸,1961年入大陸偵察9次。1963年2月被派往美國接受駕駛u-2訓練,8月至11月1日又3次駕駛u-2深入大陸偵察。他是台灣空軍有名的"克難英雄",曾2次受到蔣介石點名接見,獲得過飛虎獎章,是蔣經國家裏的座上客。就在這次被擊落前10幾天,蔣介石還接見了他。
"當時,我已經看到海岸,滿以為完成了任務,正準備出海下滑,突然聽到轟的一聲巨響,自己被甩出飛機......"葉常棣被俘後沮喪地說。
再次擊落u-2的消息迅速傳到北京,傳遍大江南北,神州大地舉國歡慶。黨和國家以及軍委的領導人紛紛打電話、電報向2營表示祝賀。2營再次受國防部通令嘉獎,立集體一等功。12月26日,國防部發布命令,授予嶽振華"空軍戰鬥英雄"稱號。
與此相反,國民黨當局對這次u-2被擊落一事,採取“不承認主義",對外謊稱u-2是因發生故障而墜毀的,並聲稱葉常棣已"壯烈成仁"。
然而,這種自欺其人的把戲並沒有瞞過世人的眼睛。11月8日,美國《時代》雜誌刊載一篇題為"國民黨空軍:u-2和生日"的文章,不無幽默地把擊落u-2和蔣介石的生日聯繫起來:"上星期,在蔣介石大元帥過了76歲生日的第2天,北京宣布已在大陸上空擊落了另1架u-2飛機。"
為了攻克這一難關,嶽振華和2營的官兵們真是絞盡了腦汁。他們研究完了上機練,練完了再研究。就連吃飯時大家也端著碗圍在一起用筷子在地上比比劃劃。
"營長,飛彈接電預熱需要2分鍾,過去在開天線之後,現在把它放在開天線之前,這不縮短了2分鍾嗎?""好主意!"
"營長,你那個口令簡單點行不行?比如開天線簡化成"開;‘x波道發射事先你和引導技師定好在幾波道發射,到時候你喊發射不就行了嗎?""可以考慮。"
"營長,我們試試能不能把某些開天線後應做的動作,改到開天線之前?"走!到機上去看看。"
......
經過100多次的模擬演練和50多次的開機試驗,2營摸清了開天線後要做的14個動作,有9個可以放到開天線之前去做。剩下5個動作,經過反覆演練,可在10秒鍾之內完成。經過精心計算,2營決定將開天線的距離縮短到38公裏以內,這大大超出了蘇聯條令規定。這種方法後來被迫名為“近快戰法",並在所有地空飛彈部隊中進行了推廣。
1963年10月,根據空軍司令部的命令,地空飛彈第1、2、3、4營,分別進駐江山、上饒、弋陽、衢州,由西南向東北,組成160公裏的攔截正麵,準備伏擊進犯的u-2。
11月1日,空軍副司令成鈞在上饒召開作戰會議,各地空飛彈營營長、政委到會。
經過研究,會議決定:各營一律在距離37公裏以內才可打開製導雷達天線。
就在作戰會議正在進行之時,1名參謀來報:1架u-2於7時23分從台灣桃園機場起飛,經溫州竄進大陸。
8時,u-2臨近地空飛彈群,可是它並未進入地空飛彈群的火網,而是在地空飛彈4營的東側35公裏處一穿而過,直向西北平去。
成鈞副司令員判斷:“它又是到西北偵察,肯定還得回來,咱們打回竄之敵!"
11時15分,u-2果然回竄。
成鈞副司令員下令:"各營指揮員火速回陣地!"
嶽振華衝出會議室,跳上吉普車:"快!回營!最快速度!"
這架u-2飛過三門峽,飛過信陽,飛過九江,直奔2營設在上饒的陣地飛來。
2營是在2天前才風塵僕僕地趕到上饒陣地的,長途顛簸使指戰員們疲憊不堪,但一聽說有情況,大家馬上又來了勁頭,有位連長還打趣地說:"又送貨上門啦!u-2,u-2,真是優待二營!"
營指揮所根據航速推測,u-2已進至距2營陣地35公裏處。
35公裏,已經超出了當天作戰會議規定的37公裏開天線的要求。37公裏已夠緊張,35公裏風險更大。
"開,是有幾分冒險,但如果不開,放虎歸山,危害更大。"嶽振華不怕擔風險,果斷下令:"開天線!"
天線打開了,但3個跟蹤顯示器上均沒有目標。
u-2越來越近了。所有的眼睛都盯著螢光屏。
"就是它!"高低角引導顯示器右下邊緣,半個米粒大小的信號露了出來。
說時遲,那時快,引導技師和跟蹤操縱員相互配合,迅速轉入自動跟蹤。
嶽振華大喊:"發射!"
"射"字尚未出口,排長王覺民的指尖已壓向按紐。
從開天線到發射飛彈:8秒!
第1發飛彈迎頭截擊,眼看逮住u-2,忽見u-2一轉機頭猛然向右大片度轉彎,飛彈也跟著向右猛轉,但因動作過猛而折斷。幸好第2發飛彈及時趕上,一口咬住u-2,接著轟隆一響,飛機解體。飛行員見勢不妙,急忙棄機跳傘,落地後被解放軍和民兵生擒。
駕駛這架u-2的是國民黨空軍少校飛行員葉常棣。他從1960年開始駕機偵察大陸,1961年入大陸偵察9次。1963年2月被派往美國接受駕駛u-2訓練,8月至11月1日又3次駕駛u-2深入大陸偵察。他是台灣空軍有名的"克難英雄",曾2次受到蔣介石點名接見,獲得過飛虎獎章,是蔣經國家裏的座上客。就在這次被擊落前10幾天,蔣介石還接見了他。
"當時,我已經看到海岸,滿以為完成了任務,正準備出海下滑,突然聽到轟的一聲巨響,自己被甩出飛機......"葉常棣被俘後沮喪地說。
再次擊落u-2的消息迅速傳到北京,傳遍大江南北,神州大地舉國歡慶。黨和國家以及軍委的領導人紛紛打電話、電報向2營表示祝賀。2營再次受國防部通令嘉獎,立集體一等功。12月26日,國防部發布命令,授予嶽振華"空軍戰鬥英雄"稱號。
與此相反,國民黨當局對這次u-2被擊落一事,採取“不承認主義",對外謊稱u-2是因發生故障而墜毀的,並聲稱葉常棣已"壯烈成仁"。
然而,這種自欺其人的把戲並沒有瞞過世人的眼睛。11月8日,美國《時代》雜誌刊載一篇題為"國民黨空軍:u-2和生日"的文章,不無幽默地把擊落u-2和蔣介石的生日聯繫起來:"上星期,在蔣介石大元帥過了76歲生日的第2天,北京宣布已在大陸上空擊落了另1架u-2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