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終點站的"東京快車"--美日瓜島海空戰
在波濤洶湧的西南太平洋上,有一個不太引人注目,但卻有著一個奇怪的西班牙名字的小島--瓜達爾卡納爾島。
在英語中,瓜達爾卡納爾島叫guadalcanal,簡稱瓜島。從高空俯瞰,如果說那橫在紐幾內亞與新赫布裏底群島之間的海洋中、斜臥在澳大利亞東北方的東索羅門群島,是兩串相互並列晶瑩剔透的翡翠項鍊的話,那麽,瓜島就是這條項鍊最南端倒數第二顆翡翠。
瓜島是西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它的形狀很不規則,全島東西長約145公裏,南北寬40公裏,陸地總麵積6500平方公裏,約2倍於美國長島。瓜島地處熱帶,氣候炎熱,潮濕多霧,熱帶雨林密不透風,還有色彩繽紛的珊瑚礁。島上多山,山上一起蔥綠,地形崎嶇,海岸曲折,溪流湍急。林中蛇蠍出沒,毒蚊成群,亦不乏各類珍禽奇獸。美麗的白鸚鵡在叢林間雀躍歡唱,使這個人煙稀少的小島呈現出一派世外桃園的氣息。
然而,1942年8月至1943年2月,就在這個幾乎與世隔絕的"世外桃園"小島上,爆發了一次舉世矚目的大規模海空戰。
"嘹望塔作戰"
日軍在中途島戰敗後,雖然被迫暫時停止了對東南太平洋一些島嶼的進攻,但為了重新奪取戰略主動權,進逼美軍的反攻基地--澳大利亞,仍堅持繼續對紐幾內亞的莫爾茲比港作戰。由於瓜島是控製索羅門群島島鏈和鄰近海域的一把鑰匙,所以日海軍為了加強在南太平洋的空中打擊力量,擴大平空中支援的區域,於1942年6月底派遣工兵部隊在瓜島修建機場,至8月5日修建工程基本完畢。此時,日軍在西南太平洋的兵力為陸軍第17軍,軍部位於新不列顛島的臘包爾,司令為百武中將,主要任務是攻占莫爾茲比港。海軍部於7月中旬在臘包爾組建了第8艦隊,司令由三川海軍中將擔任,共有重型和輕型巡洋艦7艘以及驅逐艦和潛艇數艘。但是,日軍在瓜島僅有海軍警備部隊240人和施工部隊2700人。
美軍早在1942年春就研究了南太平洋的反攻問題,1942年4月1日,美參謀長聯席會議正式通過了被命名為"嘹望塔"的作戰計劃--占領索羅門群島,並以此為跳板,攻占日軍在西南太平洋上的軍事重鎮臘包爾,最終奪取新不列顛島、新愛爾蘭島和紐幾內亞地區。
5月2日,美國決定組建南太平洋艦隊,指揮部設在新喀裏多尼亞的努美阿,並任命羅伯特·戈姆利海軍中將為司令官,基本兵力為第61、62特混艦隊,共有3艘航空母艦、1艘戰列艦、14艘輕重巡洋艦和32艘驅逐艦等。
中途島海空戰之後,7月2日,"嘹望塔"作戰計劃由美參謀長聯席會議以命令的形式正式下達,預定開始日期為8月1日。但在7月4日,"嘹望塔"計劃的製定者尼米茲將軍獲悉了日軍在瓜島修建機場的消息,感到事態極為嚴重,因為日軍利用這個機場將可以直接威脅美澳交通線上的重要基地--新赫布裏底和新喀裏多尼亞,對爾後作戰將是非常不利的。因而,尼米茲決定將奪取瓜島及其附近的圖拉吉作為執行"嘹望塔作戰"的第一步,以打亂日軍部署,牽製它在紐幾內亞的作戰,從而使其陷於被動。這樣瓜島就成了美軍必須首先奪取的目標,瓜島海空戰也就揭開了序幕......
7月10日,尼米茲將軍下達了奪占瓜島和圖拉吉的命令,並任命美第1海軍陸戰師師長範德格裏夫特少將為登陸部隊指揮官。擔任護航的有8艘巡洋艦和1艘驅逐艦;空中支援編隊由諾伊斯海軍少將率3艘航空母艦"薩拉托加"號、"黃蜂"號和"企業"號為主的大型特混艦隊擔任;戈姆利海軍中將擔任這次作戰的前線總指揮。
範德格裏夫特受命後,由於對瓜島一無所知而不得不僅僅依靠一些過時的航海圖、一大疊過去傳教士所拍攝的舊照片和一部由傑克·倫敦所寫的描寫瓜島風情的短篇小說進行具體作戰方案的製定。就這樣,在短時間內草草擬定的計劃被美參謀人員冠上了"小本經營"的綽號。
然而,雖說是"小本經營",美軍實際上卻做得是一樁"大買賣"。
1942年8月7日淩晨,美72架"無畏"式艦載俯衝轟炸機分別從3艘航空母艦上起飛。6時整,艦載俯衝轟炸機開始對瓜島實施強大的航空火力準備。爾後,範德格裏夫特親率大軍一舉攻占瓜島,並順利奪取了瓜島機場。美軍為紀念在中途島作戰中戰死的特級飛行英雄亨德森中校,將瓜島機場命名為"亨德森"機場。
空中"武士道"
美軍在瓜島登陸後,被打懵了的日本人很快就清醒過來,立即開始組織反撲。54架飛機從臘包爾起飛,其中有27架陸上攻擊機、9架艦載俯衝轟炸機和擔任掩護的18架"零"式戰鬥機,其中2架"零"式戰鬥機的飛行員,是日本海軍的王牌飛行員--一等飛行兵曹酒井三郎和兵曹西澤廣美。
由於臘包爾與瓜島之間相距560海裏,所以在戰前,日本人為了使"1"式陸上攻擊機具有最大的續航力,曾經不惜一切代價把油箱裝甲設計的很薄,以致受到輕微攻擊就很容易起火。另外,9架"99"式艦載轟炸機,由於載油量少,不夠返回基地,因此是一次自殺式的單程攻擊行動。
在波濤洶湧的西南太平洋上,有一個不太引人注目,但卻有著一個奇怪的西班牙名字的小島--瓜達爾卡納爾島。
在英語中,瓜達爾卡納爾島叫guadalcanal,簡稱瓜島。從高空俯瞰,如果說那橫在紐幾內亞與新赫布裏底群島之間的海洋中、斜臥在澳大利亞東北方的東索羅門群島,是兩串相互並列晶瑩剔透的翡翠項鍊的話,那麽,瓜島就是這條項鍊最南端倒數第二顆翡翠。
瓜島是西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它的形狀很不規則,全島東西長約145公裏,南北寬40公裏,陸地總麵積6500平方公裏,約2倍於美國長島。瓜島地處熱帶,氣候炎熱,潮濕多霧,熱帶雨林密不透風,還有色彩繽紛的珊瑚礁。島上多山,山上一起蔥綠,地形崎嶇,海岸曲折,溪流湍急。林中蛇蠍出沒,毒蚊成群,亦不乏各類珍禽奇獸。美麗的白鸚鵡在叢林間雀躍歡唱,使這個人煙稀少的小島呈現出一派世外桃園的氣息。
然而,1942年8月至1943年2月,就在這個幾乎與世隔絕的"世外桃園"小島上,爆發了一次舉世矚目的大規模海空戰。
"嘹望塔作戰"
日軍在中途島戰敗後,雖然被迫暫時停止了對東南太平洋一些島嶼的進攻,但為了重新奪取戰略主動權,進逼美軍的反攻基地--澳大利亞,仍堅持繼續對紐幾內亞的莫爾茲比港作戰。由於瓜島是控製索羅門群島島鏈和鄰近海域的一把鑰匙,所以日海軍為了加強在南太平洋的空中打擊力量,擴大平空中支援的區域,於1942年6月底派遣工兵部隊在瓜島修建機場,至8月5日修建工程基本完畢。此時,日軍在西南太平洋的兵力為陸軍第17軍,軍部位於新不列顛島的臘包爾,司令為百武中將,主要任務是攻占莫爾茲比港。海軍部於7月中旬在臘包爾組建了第8艦隊,司令由三川海軍中將擔任,共有重型和輕型巡洋艦7艘以及驅逐艦和潛艇數艘。但是,日軍在瓜島僅有海軍警備部隊240人和施工部隊2700人。
美軍早在1942年春就研究了南太平洋的反攻問題,1942年4月1日,美參謀長聯席會議正式通過了被命名為"嘹望塔"的作戰計劃--占領索羅門群島,並以此為跳板,攻占日軍在西南太平洋上的軍事重鎮臘包爾,最終奪取新不列顛島、新愛爾蘭島和紐幾內亞地區。
5月2日,美國決定組建南太平洋艦隊,指揮部設在新喀裏多尼亞的努美阿,並任命羅伯特·戈姆利海軍中將為司令官,基本兵力為第61、62特混艦隊,共有3艘航空母艦、1艘戰列艦、14艘輕重巡洋艦和32艘驅逐艦等。
中途島海空戰之後,7月2日,"嘹望塔"作戰計劃由美參謀長聯席會議以命令的形式正式下達,預定開始日期為8月1日。但在7月4日,"嘹望塔"計劃的製定者尼米茲將軍獲悉了日軍在瓜島修建機場的消息,感到事態極為嚴重,因為日軍利用這個機場將可以直接威脅美澳交通線上的重要基地--新赫布裏底和新喀裏多尼亞,對爾後作戰將是非常不利的。因而,尼米茲決定將奪取瓜島及其附近的圖拉吉作為執行"嘹望塔作戰"的第一步,以打亂日軍部署,牽製它在紐幾內亞的作戰,從而使其陷於被動。這樣瓜島就成了美軍必須首先奪取的目標,瓜島海空戰也就揭開了序幕......
7月10日,尼米茲將軍下達了奪占瓜島和圖拉吉的命令,並任命美第1海軍陸戰師師長範德格裏夫特少將為登陸部隊指揮官。擔任護航的有8艘巡洋艦和1艘驅逐艦;空中支援編隊由諾伊斯海軍少將率3艘航空母艦"薩拉托加"號、"黃蜂"號和"企業"號為主的大型特混艦隊擔任;戈姆利海軍中將擔任這次作戰的前線總指揮。
範德格裏夫特受命後,由於對瓜島一無所知而不得不僅僅依靠一些過時的航海圖、一大疊過去傳教士所拍攝的舊照片和一部由傑克·倫敦所寫的描寫瓜島風情的短篇小說進行具體作戰方案的製定。就這樣,在短時間內草草擬定的計劃被美參謀人員冠上了"小本經營"的綽號。
然而,雖說是"小本經營",美軍實際上卻做得是一樁"大買賣"。
1942年8月7日淩晨,美72架"無畏"式艦載俯衝轟炸機分別從3艘航空母艦上起飛。6時整,艦載俯衝轟炸機開始對瓜島實施強大的航空火力準備。爾後,範德格裏夫特親率大軍一舉攻占瓜島,並順利奪取了瓜島機場。美軍為紀念在中途島作戰中戰死的特級飛行英雄亨德森中校,將瓜島機場命名為"亨德森"機場。
空中"武士道"
美軍在瓜島登陸後,被打懵了的日本人很快就清醒過來,立即開始組織反撲。54架飛機從臘包爾起飛,其中有27架陸上攻擊機、9架艦載俯衝轟炸機和擔任掩護的18架"零"式戰鬥機,其中2架"零"式戰鬥機的飛行員,是日本海軍的王牌飛行員--一等飛行兵曹酒井三郎和兵曹西澤廣美。
由於臘包爾與瓜島之間相距560海裏,所以在戰前,日本人為了使"1"式陸上攻擊機具有最大的續航力,曾經不惜一切代價把油箱裝甲設計的很薄,以致受到輕微攻擊就很容易起火。另外,9架"99"式艦載轟炸機,由於載油量少,不夠返回基地,因此是一次自殺式的單程攻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