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斯親王"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新建造的新型戰列艦之一。該艦1937年動工,1939年下水,1940年服役,全長227米,最大排水量為43000噸。該艦速度快、裝甲厚、火力猛,素有"不沉戰艦"之美稱,曾在擊毀德國最新式戰列艦"俾斯麥"號的海空戰中大顯神威。另外,1941年8月,美國總統羅斯福與英國首相邱吉爾還在該艦舉行了著名的"大西洋會議",並一起作禮拜。
"反擊"號全長242.1米,最大排水量36800噸,1916年下水,雖然艦齡比較長,但該艦曾於1922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先後進行了2次現代化改裝,所以還是一艘器具威力的主力戰艦。
虛 驚 一 場
就在珍珠港如風似雹般的炸彈在美戰列艦"亞利桑那"號和"田納西"號的艦橋上炸響的同時,一支日本艦隊運載著大量登陸部隊,正全速侵入馬來亞半島附近的暹羅灣。
12月8日清晨,正在新加坡港摩拳擦掌的大英帝國遠東艦隊司令、海軍少將菲利普斯爵士立即獲得了這一情報。於是,當夜幕降臨新加坡灣的時候,菲利普斯率領著他的2艘巨艦和4艘護航驅逐艦,臨時組成一支艦隊,浩浩蕩蕩地前出到海灣北部去截擊日本艦隊,準備給日軍來一個下馬威。由於當時英國在新加坡的幾個機場已被日本人占領,所以"z"艦隊隻能在沒有飛機掩護的情況下,在海上冒險航行。但菲利普斯將軍非常相信依靠奇襲、大炮和艦載高射炮的掩護,是足以完成這一作戰任務的。
出發之際,菲利普斯一方麵得到通知說,新加坡附近的森巴旺有一支布魯斯特"水牛"式戰鬥機中隊已作好準備,能夠隨時期飛為"z"艦隊提供空中支援;另一方麵還獲悉,日軍在西貢附近集結了一支規模可觀的魚雷轟炸機部隊,這對即將出征的"z"艦隊無疑是一個很大的威脅。但菲利普斯卻估計日軍魚雷機不會遠離印度支那基地,飛越400海裏給他造成威脅。正是這一錯誤的判斷,導致了"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的沉沒,最終也使菲利普斯將軍葬身海底。
對於"z"艦隊的到來,日本海軍早有準備。偵察機和潛艇被派往英艦隊可能活動的各個海域,使"z"艦隊處在日軍的嚴密監視之下。
與此同時,日軍駐越南西貢的海軍指揮部,將攻擊"z"艦隊的任務交給了駐西貢機場的第22岸基航空戰隊。這支部隊是日本海軍中作戰效率最高的航空兵部隊之一,司令官是鬆永少將,下轄"銀山"、"鹿屋"和"美幌"3個航空大隊。"美幌"和"銀山"航空隊各擁有48架"96"式攻擊機,"鹿屋"航空隊擁有48架"1"式陸上攻擊機,上述兩種飛機均可攜帶250公斤、500公斤或800公斤的炸彈,或者攜帶91型魚雷。這樣,在即將來臨的作戰中,鬆永少將的手下就擁有144架最先進的攻擊機和一批具有較高素質的飛行員。"96"式和"1"式這兩種攻擊機,既可用做高空轟炸機,又可以用魚雷攻擊機。另外,還有36架"零"式戰鬥機。
9日淩晨,天公不作美,暴雨如注,風大浪急,視線被完全遮住了,這雖然給航行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但卻更便於艦隊的隱蔽。
9日上午,海上天氣漸漸地放晴,迷霧消散。"z"艦隊在沒有飛機掩護的情況下,孤單單地在海上航行。
當菲利普斯的艦隊離開新加坡10多個小時之後,1架日本偵察機冒險飛抵戒備森嚴的新加坡上空。然而,幸運的是,日偵察機把港內的2艘大貨船誤認為是"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以致錯誤地發回電報:"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在新加坡港內停泊!"日本人接電後,信以為真,馬上忙碌起來,攻擊新加坡港內英艦的準備正在緊張地進行著......。
下午5時30分,日軍潛艇"伊-65"號突然在潛望鏡裏發現了正在成縱隊向北破浪前進的英國"z"艦隊。"伊-65"號立即向基地報告:"發現目標,地點在崑山群島的196度,225英裏處,航向340度,航速14節。"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伊-65"號所發出的這一急電,被耽誤了很久傳到西貢時,天已完全黑了下來。53架魚雷轟炸機和34架高空轟炸機仍然奉命從夜幕籠罩下的西貢機場緊急起飛,在元山海軍中佐的率領下,立即撲向英艦隊。
第一次與英國海軍交戰的榮譽感激勵著這些狂熱的日本轟炸機飛行員,他們壓低飛行高度,藉助微弱的月光艱難地在黑沉沉的海麵上搜尋著期待已久的目標。此時,夜幕籠罩著海空,濃雲漫無邊際,能見度非常低,在飛行中搜索目標更是難上加難。
"發現敵艦!"元山中佐的耳機裏傳來一名飛行員的呼叫。
果然,隻見海麵上有2條閃閃發亮的長帶。據當時參戰的高井定男大尉回憶說:當他瞪大眼睛盯著"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時,他簡直是"緊張得渾身發抖,真像競技比賽前的那種感覺一樣。下午1點3分(新加平時間上午11點33分),在我們前方的雲層下看到幾個黑影......哈哈,是敵艦"。"按攻擊方案行動!"
"反擊"號全長242.1米,最大排水量36800噸,1916年下水,雖然艦齡比較長,但該艦曾於1922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先後進行了2次現代化改裝,所以還是一艘器具威力的主力戰艦。
虛 驚 一 場
就在珍珠港如風似雹般的炸彈在美戰列艦"亞利桑那"號和"田納西"號的艦橋上炸響的同時,一支日本艦隊運載著大量登陸部隊,正全速侵入馬來亞半島附近的暹羅灣。
12月8日清晨,正在新加坡港摩拳擦掌的大英帝國遠東艦隊司令、海軍少將菲利普斯爵士立即獲得了這一情報。於是,當夜幕降臨新加坡灣的時候,菲利普斯率領著他的2艘巨艦和4艘護航驅逐艦,臨時組成一支艦隊,浩浩蕩蕩地前出到海灣北部去截擊日本艦隊,準備給日軍來一個下馬威。由於當時英國在新加坡的幾個機場已被日本人占領,所以"z"艦隊隻能在沒有飛機掩護的情況下,在海上冒險航行。但菲利普斯將軍非常相信依靠奇襲、大炮和艦載高射炮的掩護,是足以完成這一作戰任務的。
出發之際,菲利普斯一方麵得到通知說,新加坡附近的森巴旺有一支布魯斯特"水牛"式戰鬥機中隊已作好準備,能夠隨時期飛為"z"艦隊提供空中支援;另一方麵還獲悉,日軍在西貢附近集結了一支規模可觀的魚雷轟炸機部隊,這對即將出征的"z"艦隊無疑是一個很大的威脅。但菲利普斯卻估計日軍魚雷機不會遠離印度支那基地,飛越400海裏給他造成威脅。正是這一錯誤的判斷,導致了"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的沉沒,最終也使菲利普斯將軍葬身海底。
對於"z"艦隊的到來,日本海軍早有準備。偵察機和潛艇被派往英艦隊可能活動的各個海域,使"z"艦隊處在日軍的嚴密監視之下。
與此同時,日軍駐越南西貢的海軍指揮部,將攻擊"z"艦隊的任務交給了駐西貢機場的第22岸基航空戰隊。這支部隊是日本海軍中作戰效率最高的航空兵部隊之一,司令官是鬆永少將,下轄"銀山"、"鹿屋"和"美幌"3個航空大隊。"美幌"和"銀山"航空隊各擁有48架"96"式攻擊機,"鹿屋"航空隊擁有48架"1"式陸上攻擊機,上述兩種飛機均可攜帶250公斤、500公斤或800公斤的炸彈,或者攜帶91型魚雷。這樣,在即將來臨的作戰中,鬆永少將的手下就擁有144架最先進的攻擊機和一批具有較高素質的飛行員。"96"式和"1"式這兩種攻擊機,既可用做高空轟炸機,又可以用魚雷攻擊機。另外,還有36架"零"式戰鬥機。
9日淩晨,天公不作美,暴雨如注,風大浪急,視線被完全遮住了,這雖然給航行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但卻更便於艦隊的隱蔽。
9日上午,海上天氣漸漸地放晴,迷霧消散。"z"艦隊在沒有飛機掩護的情況下,孤單單地在海上航行。
當菲利普斯的艦隊離開新加坡10多個小時之後,1架日本偵察機冒險飛抵戒備森嚴的新加坡上空。然而,幸運的是,日偵察機把港內的2艘大貨船誤認為是"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以致錯誤地發回電報:"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在新加坡港內停泊!"日本人接電後,信以為真,馬上忙碌起來,攻擊新加坡港內英艦的準備正在緊張地進行著......。
下午5時30分,日軍潛艇"伊-65"號突然在潛望鏡裏發現了正在成縱隊向北破浪前進的英國"z"艦隊。"伊-65"號立即向基地報告:"發現目標,地點在崑山群島的196度,225英裏處,航向340度,航速14節。"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伊-65"號所發出的這一急電,被耽誤了很久傳到西貢時,天已完全黑了下來。53架魚雷轟炸機和34架高空轟炸機仍然奉命從夜幕籠罩下的西貢機場緊急起飛,在元山海軍中佐的率領下,立即撲向英艦隊。
第一次與英國海軍交戰的榮譽感激勵著這些狂熱的日本轟炸機飛行員,他們壓低飛行高度,藉助微弱的月光艱難地在黑沉沉的海麵上搜尋著期待已久的目標。此時,夜幕籠罩著海空,濃雲漫無邊際,能見度非常低,在飛行中搜索目標更是難上加難。
"發現敵艦!"元山中佐的耳機裏傳來一名飛行員的呼叫。
果然,隻見海麵上有2條閃閃發亮的長帶。據當時參戰的高井定男大尉回憶說:當他瞪大眼睛盯著"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時,他簡直是"緊張得渾身發抖,真像競技比賽前的那種感覺一樣。下午1點3分(新加平時間上午11點33分),在我們前方的雲層下看到幾個黑影......哈哈,是敵艦"。"按攻擊方案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