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魚"式飛機鑽出雲層,冒著猛烈的炮火,從兩舷同時向"俾斯麥"號展開猛攻。"俾斯麥"號上炮聲震耳欲聾,小口徑機關炮、104毫米高炮劈劈啪啪,如炒爆豆一般。龐大的艦身忽左忽右,規避著英艦投下的條條魚雷。
在"俾斯麥"號右舷前方半海裏處,一架英機中彈起火,一架負傷而逃,另外兩架鑽進了雲層,在高空盤旋。當它們穿雲而下再次沖向"俾斯麥"號時,又遭到德艦炮手的迎頭痛擊,一架"劍魚"式靈巧地調頭飛走,另一架則被擊中,拖著濃煙墜向大海。乘德艦炮手們停止射擊的短暫間隙,幾架英機突然從雲層中撲下,逼近"俾斯麥"號,數枚魚雷投入海中,濺起大片浪花。當飛行員重新拉平時,他們看見這艘德艦的尾部騰起沖天的火光,魚雷命中了德艦。
在"謝菲爾德"號的艦橋上,人們焦急地等待著,遠處的高射炮火的亮光閃爍了一陣,然後完全消失了。一陣短暫的停息後,人們看見了返航的第1架飛機,隨後是第2架以及更多的飛機返回。它們低空從軍艦旁掠過,飛行員們開心地笑著,向上豎起姆指,看來大功告成了。
飛行突擊隊順利地返回了"皇家方舟"號,在這次英勇的突擊中,共有5架飛機被炮火擊傷,1架飛機上竟數出了127個彈孔,駕駛員和槍炮手都受了傷。除了這些輕微的損失外,隻有1架飛機被擊落。飛行員們報告說,"俾斯麥"號的中部和尾部被擊中了。
這時從“謝菲爾德"號、"皇家方舟"號上跟蹤的飛機向托維上將發來的報告都證實:"俾斯麥"號在它的航線上掉了頭,朝正北方向移動,這是一種令人費解的、實際上是自殺性的姿態。當最後一架掉隊的跟蹤飛機帶著實際已空了的油箱返回"皇家方舟"號時,機組人員報告了一個重要情報:空襲剛過,"俾斯麥"號轉了兩個大圈,明顯地朝北停下來,它一直在羅盤指針的這個方向上,停在海麵上打轉。現在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俾斯麥"號的舵機被打壞了。
原來,在"劍魚"式飛機猛烈的攻擊下,"俾斯麥"號中了兩條魚雷,一條命中艦身,隻造成輕微破壞,另一條卻是致命的,它擊中了艦尾,炸壞了螺旋槳,支離破碎的槳體又卡住了舵,這艘巨艦開始身不由己地原地打轉。水兵們瘋狂地拉動人工舵鐵鏈,企圖控製航向,但無濟於事。幾個小時後,呂特晏斯派潛水員再次檢查了受傷的舵機,證明舵已無法修復,呂特晏斯知道"俾斯麥"號無法逃脫了。當天夜裏,他以"萊茵演習"艦隊司令的名義,向柏林發了訣別電:"船已不堪操縱,將戰至最後一顆炮彈。"希特勒的回電是:"戰列艦俾斯麥號的全體將士們,全德國與你們同在。拿出你們堅決的勇氣來,把能做的盡力而為。你們隻要能恪盡職守,一定能激勵為德國生存而戰的德國國民。"
命運似乎同英國人開了個玩笑,在經過幾天幾夜的追擊後,英國海軍部的高級軍官們總算鬆了口氣,他們經歷了緊張、焦慮和絕望。當攻擊"俾斯麥"號的希望實際上已降到零時,敵艦失去機動能力的消息又令人高興得難以置信。"俾斯麥"號上的德軍官兵在絕望和恐懼中迎來了第2天的黎明。在風雨中天逐漸放亮了。上午8時15分,"諾福克"號在前方約8海裏處看見了"俾斯麥"號。8時47分,戰列艦"羅裏"號的16英寸大炮打響了最後的殲滅戰。8時54分,"諾福克"號用8英寸的大炮在2萬碼處開了火,"喬治五世"號和"羅裏"號也逼近敵艦,用它們的副炮加入戰鬥。9時04分,h艦隊的巡洋艦"多塞特那"號也加入戰鬥。
數千發炮彈雨點般地向"俾斯麥"號起去,火光中不時傳來爆炸聲。上午10時,"俾斯麥"號已成為一堆沉默的殘骸。艦內完全是燃燒的地獄,裏麵大火的熾熱光亮透過兩側無數彈孔清晰可見。艦上人員丟棄了大炮,可以看見一群群的人在甲板上跑來跑去,而這時英艦的炮彈仍不斷落下。有些艦上人員不顧被淹死的危險跳海逃命。由於採用了嚴密的防水結構,"俾斯麥"號居然還沒有沉。
英國戰列艦的大炮靜下來後,在一旁觀戰的巡洋艦和驅逐艦衝上來,把魚雷送給毫無抵抗的"俾斯麥"號。英國航空兵和軍艦先後向"俾斯麥"號發射魚雷71枚,直接命中9枚以上,吃了那麽多炮彈的"俾斯麥"號再也支撐不住了。10時40分,這艘被稱為"德國海軍的驕傲"的龐然大物,翻轉著沉入波濤滾滾的大海,包括呂特晏斯在內的2200名官兵,除113人被救活外,其餘全部隨艦戰死。此刻,"俾斯麥"號離布勒斯特港僅有400海裏,還不到一天的航程。
--英軍擊沉德艦"提爾普茨"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白霧茫茫、銀裝素裹的北冰洋上,有一條異常繁忙的海上運輸線,它就是從英國和美國通向蘇聯北部港口的北極航線。通過這條航線,英美向蘇聯運送了大量軍用物資,對蘇聯取得衛國戰爭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這條航線上,盟國的海員們除了與北極惡劣的氣候和巨大的浮冰作鬥爭外,還得時刻提防德國潛艇、戰艦和岸基轟炸機的襲擊。
在"俾斯麥"號右舷前方半海裏處,一架英機中彈起火,一架負傷而逃,另外兩架鑽進了雲層,在高空盤旋。當它們穿雲而下再次沖向"俾斯麥"號時,又遭到德艦炮手的迎頭痛擊,一架"劍魚"式靈巧地調頭飛走,另一架則被擊中,拖著濃煙墜向大海。乘德艦炮手們停止射擊的短暫間隙,幾架英機突然從雲層中撲下,逼近"俾斯麥"號,數枚魚雷投入海中,濺起大片浪花。當飛行員重新拉平時,他們看見這艘德艦的尾部騰起沖天的火光,魚雷命中了德艦。
在"謝菲爾德"號的艦橋上,人們焦急地等待著,遠處的高射炮火的亮光閃爍了一陣,然後完全消失了。一陣短暫的停息後,人們看見了返航的第1架飛機,隨後是第2架以及更多的飛機返回。它們低空從軍艦旁掠過,飛行員們開心地笑著,向上豎起姆指,看來大功告成了。
飛行突擊隊順利地返回了"皇家方舟"號,在這次英勇的突擊中,共有5架飛機被炮火擊傷,1架飛機上竟數出了127個彈孔,駕駛員和槍炮手都受了傷。除了這些輕微的損失外,隻有1架飛機被擊落。飛行員們報告說,"俾斯麥"號的中部和尾部被擊中了。
這時從“謝菲爾德"號、"皇家方舟"號上跟蹤的飛機向托維上將發來的報告都證實:"俾斯麥"號在它的航線上掉了頭,朝正北方向移動,這是一種令人費解的、實際上是自殺性的姿態。當最後一架掉隊的跟蹤飛機帶著實際已空了的油箱返回"皇家方舟"號時,機組人員報告了一個重要情報:空襲剛過,"俾斯麥"號轉了兩個大圈,明顯地朝北停下來,它一直在羅盤指針的這個方向上,停在海麵上打轉。現在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俾斯麥"號的舵機被打壞了。
原來,在"劍魚"式飛機猛烈的攻擊下,"俾斯麥"號中了兩條魚雷,一條命中艦身,隻造成輕微破壞,另一條卻是致命的,它擊中了艦尾,炸壞了螺旋槳,支離破碎的槳體又卡住了舵,這艘巨艦開始身不由己地原地打轉。水兵們瘋狂地拉動人工舵鐵鏈,企圖控製航向,但無濟於事。幾個小時後,呂特晏斯派潛水員再次檢查了受傷的舵機,證明舵已無法修復,呂特晏斯知道"俾斯麥"號無法逃脫了。當天夜裏,他以"萊茵演習"艦隊司令的名義,向柏林發了訣別電:"船已不堪操縱,將戰至最後一顆炮彈。"希特勒的回電是:"戰列艦俾斯麥號的全體將士們,全德國與你們同在。拿出你們堅決的勇氣來,把能做的盡力而為。你們隻要能恪盡職守,一定能激勵為德國生存而戰的德國國民。"
命運似乎同英國人開了個玩笑,在經過幾天幾夜的追擊後,英國海軍部的高級軍官們總算鬆了口氣,他們經歷了緊張、焦慮和絕望。當攻擊"俾斯麥"號的希望實際上已降到零時,敵艦失去機動能力的消息又令人高興得難以置信。"俾斯麥"號上的德軍官兵在絕望和恐懼中迎來了第2天的黎明。在風雨中天逐漸放亮了。上午8時15分,"諾福克"號在前方約8海裏處看見了"俾斯麥"號。8時47分,戰列艦"羅裏"號的16英寸大炮打響了最後的殲滅戰。8時54分,"諾福克"號用8英寸的大炮在2萬碼處開了火,"喬治五世"號和"羅裏"號也逼近敵艦,用它們的副炮加入戰鬥。9時04分,h艦隊的巡洋艦"多塞特那"號也加入戰鬥。
數千發炮彈雨點般地向"俾斯麥"號起去,火光中不時傳來爆炸聲。上午10時,"俾斯麥"號已成為一堆沉默的殘骸。艦內完全是燃燒的地獄,裏麵大火的熾熱光亮透過兩側無數彈孔清晰可見。艦上人員丟棄了大炮,可以看見一群群的人在甲板上跑來跑去,而這時英艦的炮彈仍不斷落下。有些艦上人員不顧被淹死的危險跳海逃命。由於採用了嚴密的防水結構,"俾斯麥"號居然還沒有沉。
英國戰列艦的大炮靜下來後,在一旁觀戰的巡洋艦和驅逐艦衝上來,把魚雷送給毫無抵抗的"俾斯麥"號。英國航空兵和軍艦先後向"俾斯麥"號發射魚雷71枚,直接命中9枚以上,吃了那麽多炮彈的"俾斯麥"號再也支撐不住了。10時40分,這艘被稱為"德國海軍的驕傲"的龐然大物,翻轉著沉入波濤滾滾的大海,包括呂特晏斯在內的2200名官兵,除113人被救活外,其餘全部隨艦戰死。此刻,"俾斯麥"號離布勒斯特港僅有400海裏,還不到一天的航程。
--英軍擊沉德艦"提爾普茨"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白霧茫茫、銀裝素裹的北冰洋上,有一條異常繁忙的海上運輸線,它就是從英國和美國通向蘇聯北部港口的北極航線。通過這條航線,英美向蘇聯運送了大量軍用物資,對蘇聯取得衛國戰爭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這條航線上,盟國的海員們除了與北極惡劣的氣候和巨大的浮冰作鬥爭外,還得時刻提防德國潛艇、戰艦和岸基轟炸機的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