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7日,航空兵對1艘德國潛艇發動了最後一次攻擊。第210中隊的默裏空軍上尉及其機組駕駛1架"卡塔林納"式飛機,用深水炸彈攻擊了u-320潛艇。接著布設了一圈聲納浮標,監聽其中聽到了引擎和機啟發出的斷續的嘈雜聲,潛艇肯定已被擊傷。5月9日,在西線取得和平的第一天,這艘潛艇及其全體艇員都沉沒了--他們不想投降。
歷史上最艱苦卓絕的大規模反潛戰役結束了。在這場戰爭中,德國損失潛艇727艘。政治、道義和戰略上的錯誤使失敗者隻能痛飲一杯失敗的苦酒,發出一片流水落花的詠嘆。但是,6年的交戰,無論是飛機,還是潛艇;無論是戰術,還是技術;無論是指揮,還是勇氣;都在戰爭史上樹立了一座豐碑,都給後人留下了正麵的經驗和反麵的教訓。
海空千裏大角逐--英軍圍殲德艦"俾斯麥"號
二戰爆發後,浩瀚的大西洋成了交戰國雙方殘酷廝殺的戰場。納粹潛艇在大西洋上肆意攻擊同盟國商船隊,猖狂一時;其水麵艦艇也不甘示弱,它們時而埋伏在挪威海域數不清的島嶼後麵,時而出沒於波濤洶湧的北大西洋,伺機吃掉盟國護航運輸船隊。其中,德國超級戰列艦"俾斯麥"號成了盟國海上運輸的心腹之患。1941年5月,英國皇家海軍為了消滅突入大西洋的"俾斯麥"號,動用了多艘水麵艦艇和數十架艦載飛機,海空密切協同,在冰冷的北大西洋上展開了一場空前規模的海上追殲戰。
神秘的"萊茵演習"
1941年5月22日,英國海軍部收到一份空軍偵察機傳來的緊急敵情通報:德國威力強大的新戰列艦"俾斯麥"號已離開挪威海,去向不明。不久又有消息傳來:兩艘大型德國戰艦在11艘商船的掩護和陪伴下,正在卡特加特海峽向北航行,其中1艘可能就是"俾斯麥"號。
英國海軍部的參謀人員緊張了,他們忙著在海圖上標繪出目標的位置。自從1939年9月戰爭爆發以來,納粹德國一直把握著戰爭的主動權。在陸上,德軍已橫掃歐洲,推進到英吉利海峽,法國沿岸已為德軍控製;在海上,納粹潛艇出沒無常,"狼群"戰術使盟國防不勝防,大西洋運輸線上損失的商船數已接近危險的邊緣。同時,德國的海上襲擊艦也在大西洋上神出鬼沒,給盟國的海上運輸造成很大損失。
早在1939年9月戰爭爆發前,當時的德國海軍總司令雷槐爾就製定了海上襲擊艦和潛艇並舉的戰略方針。雷德爾仔細計算了戰前英德兩國海軍的實力對比:各種戰列艦之比為15∶5;各類巡洋艦64∶8;驅逐艦為230∶30;英國有9艘航空母艦,德國1艘也沒有;隻是在潛艇方麵英德相等,即58∶57。在皇家海軍加上法國海軍的絕對優勢麵前,雷德爾別無選擇,隻能像上次大戰中一樣,讓德國主力水麵艦艇在海上分散行動,襲擊對方運輸商船或單獨行動的戰鬥艦隻。
1939年8月21日,德國袖珍戰列艦"斯佩"號在補給船“阿爾特馬克"號伴隨下離開港口,神不知鬼不覺地潛入南大西洋。3天後,"德意誌"號戰列艦由另一艘補給船陪同來到北大西洋。為了達到襲擊商船的目的,德國海上襲擊艦採用了多種手段:修造假火炮,使敵艦誤認為是火力強大的對手;使用偽裝網蓋住大炮,欺騙敵商船;當敵艦追擊時,在無線電中使用假船名;為了欺騙敵艦隊,故意用英商船名義發出“發現德國海上襲擊艦"電文,然後逃之夭夭......。其中"斯佩"號在4個月內就擊沉9艘英船(共5萬噸)。
為了消滅猖狂的海上襲擊艦,英國皇家海軍傷透了腦筋。邱吉爾就任海軍部長後,把龐大的海軍力量(包括英法兩國23艘重型水麵艦艇)分成12支搜索分艦隊,分別冠以"g、h、i、k、l、x、y"的編號散布全球海洋中,它們每一支都具有搜索和擊毀一艘德國海上襲擊艦的能力。1939年12月,英國的"g"艦隊在阿根廷的拉普拉塔河口擊傷"斯佩"號,迫使它自沉。德國海上襲擊艦的行動因此而有所收斂。
眼下,"俾斯麥"號突然出現,其意圖何在呢?是單純的為商船護航,還是想在商船護航下闖入大西洋?若是一艘普通德艦,英國海軍部還不至於如此緊張,但這是一艘被譽為“海軍中最可怕的軍艦"的德國超級戰列艦,必須慎重對待。若它闖入大西洋,對英國日益嚴重的海上運輸,無異於雪上加霜。
"俾斯麥"號是一艘巨型戰列艦。它於1935年動工建造,1940年建成服役。在德國,曾有4艘戰艦用鐵血宰相的名字命名。第1艘是海防艦,1877年下水;第2艘是巡洋艦,1897年由基爾船廠建造;第3艘於一次大戰期間在漢堡下水,但一直沒有竣工。第4艘"俾斯麥"號長224米,寬36米,排水量4.2萬噸。兩舷中甲板下裝甲厚度330毫米,主甲板裝甲厚度分別為101.6毫米和50.8毫米。它裝有8門381毫米主炮,12門150毫米副炮,16門105毫米高炮和40門機關炮,大大小小的火炮使全艦炮管林立,像一座浮動的海上炮塔。在速度上,龐大的"俾斯麥"號與任何一艘英艦相比都毫不遜色。聯想到上次大戰中德國戰艦驚人的抗打擊能力,英國海軍部感到對付這艘德艦真是太棘手了。
歷史上最艱苦卓絕的大規模反潛戰役結束了。在這場戰爭中,德國損失潛艇727艘。政治、道義和戰略上的錯誤使失敗者隻能痛飲一杯失敗的苦酒,發出一片流水落花的詠嘆。但是,6年的交戰,無論是飛機,還是潛艇;無論是戰術,還是技術;無論是指揮,還是勇氣;都在戰爭史上樹立了一座豐碑,都給後人留下了正麵的經驗和反麵的教訓。
海空千裏大角逐--英軍圍殲德艦"俾斯麥"號
二戰爆發後,浩瀚的大西洋成了交戰國雙方殘酷廝殺的戰場。納粹潛艇在大西洋上肆意攻擊同盟國商船隊,猖狂一時;其水麵艦艇也不甘示弱,它們時而埋伏在挪威海域數不清的島嶼後麵,時而出沒於波濤洶湧的北大西洋,伺機吃掉盟國護航運輸船隊。其中,德國超級戰列艦"俾斯麥"號成了盟國海上運輸的心腹之患。1941年5月,英國皇家海軍為了消滅突入大西洋的"俾斯麥"號,動用了多艘水麵艦艇和數十架艦載飛機,海空密切協同,在冰冷的北大西洋上展開了一場空前規模的海上追殲戰。
神秘的"萊茵演習"
1941年5月22日,英國海軍部收到一份空軍偵察機傳來的緊急敵情通報:德國威力強大的新戰列艦"俾斯麥"號已離開挪威海,去向不明。不久又有消息傳來:兩艘大型德國戰艦在11艘商船的掩護和陪伴下,正在卡特加特海峽向北航行,其中1艘可能就是"俾斯麥"號。
英國海軍部的參謀人員緊張了,他們忙著在海圖上標繪出目標的位置。自從1939年9月戰爭爆發以來,納粹德國一直把握著戰爭的主動權。在陸上,德軍已橫掃歐洲,推進到英吉利海峽,法國沿岸已為德軍控製;在海上,納粹潛艇出沒無常,"狼群"戰術使盟國防不勝防,大西洋運輸線上損失的商船數已接近危險的邊緣。同時,德國的海上襲擊艦也在大西洋上神出鬼沒,給盟國的海上運輸造成很大損失。
早在1939年9月戰爭爆發前,當時的德國海軍總司令雷槐爾就製定了海上襲擊艦和潛艇並舉的戰略方針。雷德爾仔細計算了戰前英德兩國海軍的實力對比:各種戰列艦之比為15∶5;各類巡洋艦64∶8;驅逐艦為230∶30;英國有9艘航空母艦,德國1艘也沒有;隻是在潛艇方麵英德相等,即58∶57。在皇家海軍加上法國海軍的絕對優勢麵前,雷德爾別無選擇,隻能像上次大戰中一樣,讓德國主力水麵艦艇在海上分散行動,襲擊對方運輸商船或單獨行動的戰鬥艦隻。
1939年8月21日,德國袖珍戰列艦"斯佩"號在補給船“阿爾特馬克"號伴隨下離開港口,神不知鬼不覺地潛入南大西洋。3天後,"德意誌"號戰列艦由另一艘補給船陪同來到北大西洋。為了達到襲擊商船的目的,德國海上襲擊艦採用了多種手段:修造假火炮,使敵艦誤認為是火力強大的對手;使用偽裝網蓋住大炮,欺騙敵商船;當敵艦追擊時,在無線電中使用假船名;為了欺騙敵艦隊,故意用英商船名義發出“發現德國海上襲擊艦"電文,然後逃之夭夭......。其中"斯佩"號在4個月內就擊沉9艘英船(共5萬噸)。
為了消滅猖狂的海上襲擊艦,英國皇家海軍傷透了腦筋。邱吉爾就任海軍部長後,把龐大的海軍力量(包括英法兩國23艘重型水麵艦艇)分成12支搜索分艦隊,分別冠以"g、h、i、k、l、x、y"的編號散布全球海洋中,它們每一支都具有搜索和擊毀一艘德國海上襲擊艦的能力。1939年12月,英國的"g"艦隊在阿根廷的拉普拉塔河口擊傷"斯佩"號,迫使它自沉。德國海上襲擊艦的行動因此而有所收斂。
眼下,"俾斯麥"號突然出現,其意圖何在呢?是單純的為商船護航,還是想在商船護航下闖入大西洋?若是一艘普通德艦,英國海軍部還不至於如此緊張,但這是一艘被譽為“海軍中最可怕的軍艦"的德國超級戰列艦,必須慎重對待。若它闖入大西洋,對英國日益嚴重的海上運輸,無異於雪上加霜。
"俾斯麥"號是一艘巨型戰列艦。它於1935年動工建造,1940年建成服役。在德國,曾有4艘戰艦用鐵血宰相的名字命名。第1艘是海防艦,1877年下水;第2艘是巡洋艦,1897年由基爾船廠建造;第3艘於一次大戰期間在漢堡下水,但一直沒有竣工。第4艘"俾斯麥"號長224米,寬36米,排水量4.2萬噸。兩舷中甲板下裝甲厚度330毫米,主甲板裝甲厚度分別為101.6毫米和50.8毫米。它裝有8門381毫米主炮,12門150毫米副炮,16門105毫米高炮和40門機關炮,大大小小的火炮使全艦炮管林立,像一座浮動的海上炮塔。在速度上,龐大的"俾斯麥"號與任何一艘英艦相比都毫不遜色。聯想到上次大戰中德國戰艦驚人的抗打擊能力,英國海軍部感到對付這艘德艦真是太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