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在做好迎接機降部隊的準備後,第16機降步兵團開始機降。首先,一個運輸機中隊試圖在機場著陸,但遭到小口徑高炮的射擊。有1架容克-52運輸機的油箱被打漏,兩台發動機起火。這架飛機好歹著陸了。還沒等飛機停下來,艙門便打開了,士兵們從裏麵跳了出來。他們是施維貝克中尉指揮的第16機降步兵團第9連的兩個排,是機降部隊的先遣分隊。緊接著,容克-52運輸機陸續在燃燒著的飛機旁著陸。該團第3營營長霍爾蒂茲中校事後曾這樣寫道:"不出所料,這裏是一片驚人的轟響。發動機的轟鳴聲、機庫裏彈藥的爆炸聲和重起擊炮彈的爆炸聲交織在一起。敵人的機槍在阻止飛機降落。但我們的士兵早已敏捷地跳出機艙,開始了攻擊。"在德軍機降過程中,荷軍以密集炮火猛烈抗擊搭載步兵的運輸機,有幾架運輸機被地麵炮火擊中,其中1架墜地著火。荷蘭海軍的幾艘小型艦艇也企圖轟擊著陸的機降部隊,但被德國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所驅逐。此時,荷步兵第3營在重迫擊炮火力和鹿特丹北部炮兵火力支援下,正在進行反擊,但糟糕的是德軍突然發出了綠色信號彈--這是荷軍停止重火器射擊的信號,荷軍無從得知德軍是怎麽知道他們的信號的--結果荷軍炮兵誤認為這是自己發出的信號,因此停止了射擊。機場守軍失去了炮火支援,經不住德軍傘兵和機降步兵的攻擊,最後的抵抗陷於崩潰,殘部舉起雙手當了俘虜。這時,德軍運輸機還在一架接一架地著陸,瓦爾港機場徹底落到德軍手中。
奪 占 大 橋
英國皇家空軍在5月10日至11日的夜間,曾用轟炸瓦爾港機場,破壞主跑道的辦法支援過荷軍。但是德國容克-52運輸機仍然在滑行道上、停機坪上以及附近的開闊地上不停地起飛和著陸。
然而,占領一個機場隻不過是個開端。德國這次對鹿特丹進行空降作戰的主要目的是奪取市中心馬斯河上的幾座重要橋樑。他們必須盡快占領並扼守住這幾座橋樑。在瓦爾港機場著陸的第16機降步兵團第3營必須通過鹿特丹南部市區,走幾公裏後才能到達馬斯河。為了防止荷軍在他們到達之前將那幾座橋樑炸掉,德軍採取了必要的措施,這就是另外兩支空降分隊的任務。
一支是施勒特中尉指揮的第16機降步兵團第11連和部分工兵,約120人。他們在進攻發起的頭一天夜裏,潛入到奧耳登堡附近的次維舍南浴場。午夜,他們登上了在那裏待命的12架亨克爾-59雙翼水上飛機。這是一種老式飛機,在它那箱形的機身下,掛著很大的浮筒。這種飛機被海軍用來警戒海麵和救護,把它用於作戰,實在是太笨拙了。可是,就是這樣笨拙的12架水上飛機,現在卻從次維舍南海(實際是一個近似圓形的內陸湖)起飛了。飛機的載重量達到了最大限度。5月10日7時,這些飛機沿著新馬斯河,6架由東,6架由西進入了鹿特丹市中心。飛機以離水麵幾米的高度超低空進入目標,在維列姆大橋附近,成兩列著水,隨後駛向大橋。這時,機降兵打開艙門投下橡皮筏,然後坐上橡皮筏劃向岸邊。他們從防護堤登岸後,立即向東棧橋突擊,迅速占領了舊港附近的萊烏和科依特兩座橋樑,緊接著又奪取了南麵最長的那座維列姆大橋,拆除了荷軍設置在橋上的炸藥。鄰近的鐵橋也被相繼占領。幾分鍾內,12架亨克爾-59飛機運來的步兵和工兵就在馬斯河兩岸構築起了橋頭堡。荷蘭守備部隊立即反撲。德軍士兵躲在橋下、牆後和建築物的角落裏抗擊,死守著他們的橋頭陣地。荷軍的第一次反撲被擊退了。但不管怎樣,德軍的兵力隻有120人,如果這樣下去,被消滅恐怕隻是個時間問題。
另一支空降分隊是第1傘兵團的第11連,約60人。他們在維列姆大橋以北不遠的一個運動場上傘降著陸後截住幾輛市內公共電車,橫穿費耶努爾特區,急忙趕到河邊。當時,第16機降步兵團11連正被困在橋頭,情況危急,他們的到來,使形勢有了好轉。傘兵們越過馬斯河,來到北麵的橋頭堡。
不久,在瓦爾港機降的第16機降步兵團第3營經過激烈的巷戰後,也突到馬斯河畔,他們占領了河上的幾座小型橋樑和馬斯河中的諾德島,並進一步增強了扼守維列姆大橋的力量。
荷軍被趕出大橋後,從岸邊陣地和附近高建築物上向維列姆大橋猛烈射擊,並出動炮艇對橋頭進行炮擊,對大橋進行了火力封鎖。此時再想從橋上通過是非常困難的。德軍真正打通維列姆大橋則是在5天4夜之後。但留在北岸的60名傘兵憑藉橋頭堡,頂住了荷軍的猛烈反擊,使荷軍也始終無法利用這座大橋。
在通往"荷蘭要塞"的道路上,除了鹿特丹市的維列姆大橋外,還有多爾德雷赫特大橋和默爾迪吉克大橋。德機降部隊必須在這些橋樑未被炸毀時將它們奪到手,並堅守到第18集團軍的先頭部隊第9裝甲師開到,才有可能順利占領荷蘭。所以在鹿特丹方麵作戰的空降部隊,還必須突擊奪取多爾德雷赫特大橋和默爾迪吉克大橋。
奪取多爾德雷赫特大橋的是第1傘兵團第3連的兩個排。他們著陸後幾分鍾就占領了大橋,並拆除了橋墩上安放的炸藥。戰鬥中,連長布蘭迪斯中尉陣亡。由於此處建築物布局很亂,並靠近橋樑,荷軍利用有利地形趁德軍立足未穩進行反起。於是德軍將布勞爾上校率領的第1傘兵團主力和在瓦爾港機場機降的第16步兵團第1營投入該橋作戰。雙方進行了持續3天的反覆爭奪,直到5月13日第9裝甲師開到,德軍才完全占領了多爾德雷赫特大橋。
奪 占 大 橋
英國皇家空軍在5月10日至11日的夜間,曾用轟炸瓦爾港機場,破壞主跑道的辦法支援過荷軍。但是德國容克-52運輸機仍然在滑行道上、停機坪上以及附近的開闊地上不停地起飛和著陸。
然而,占領一個機場隻不過是個開端。德國這次對鹿特丹進行空降作戰的主要目的是奪取市中心馬斯河上的幾座重要橋樑。他們必須盡快占領並扼守住這幾座橋樑。在瓦爾港機場著陸的第16機降步兵團第3營必須通過鹿特丹南部市區,走幾公裏後才能到達馬斯河。為了防止荷軍在他們到達之前將那幾座橋樑炸掉,德軍採取了必要的措施,這就是另外兩支空降分隊的任務。
一支是施勒特中尉指揮的第16機降步兵團第11連和部分工兵,約120人。他們在進攻發起的頭一天夜裏,潛入到奧耳登堡附近的次維舍南浴場。午夜,他們登上了在那裏待命的12架亨克爾-59雙翼水上飛機。這是一種老式飛機,在它那箱形的機身下,掛著很大的浮筒。這種飛機被海軍用來警戒海麵和救護,把它用於作戰,實在是太笨拙了。可是,就是這樣笨拙的12架水上飛機,現在卻從次維舍南海(實際是一個近似圓形的內陸湖)起飛了。飛機的載重量達到了最大限度。5月10日7時,這些飛機沿著新馬斯河,6架由東,6架由西進入了鹿特丹市中心。飛機以離水麵幾米的高度超低空進入目標,在維列姆大橋附近,成兩列著水,隨後駛向大橋。這時,機降兵打開艙門投下橡皮筏,然後坐上橡皮筏劃向岸邊。他們從防護堤登岸後,立即向東棧橋突擊,迅速占領了舊港附近的萊烏和科依特兩座橋樑,緊接著又奪取了南麵最長的那座維列姆大橋,拆除了荷軍設置在橋上的炸藥。鄰近的鐵橋也被相繼占領。幾分鍾內,12架亨克爾-59飛機運來的步兵和工兵就在馬斯河兩岸構築起了橋頭堡。荷蘭守備部隊立即反撲。德軍士兵躲在橋下、牆後和建築物的角落裏抗擊,死守著他們的橋頭陣地。荷軍的第一次反撲被擊退了。但不管怎樣,德軍的兵力隻有120人,如果這樣下去,被消滅恐怕隻是個時間問題。
另一支空降分隊是第1傘兵團的第11連,約60人。他們在維列姆大橋以北不遠的一個運動場上傘降著陸後截住幾輛市內公共電車,橫穿費耶努爾特區,急忙趕到河邊。當時,第16機降步兵團11連正被困在橋頭,情況危急,他們的到來,使形勢有了好轉。傘兵們越過馬斯河,來到北麵的橋頭堡。
不久,在瓦爾港機降的第16機降步兵團第3營經過激烈的巷戰後,也突到馬斯河畔,他們占領了河上的幾座小型橋樑和馬斯河中的諾德島,並進一步增強了扼守維列姆大橋的力量。
荷軍被趕出大橋後,從岸邊陣地和附近高建築物上向維列姆大橋猛烈射擊,並出動炮艇對橋頭進行炮擊,對大橋進行了火力封鎖。此時再想從橋上通過是非常困難的。德軍真正打通維列姆大橋則是在5天4夜之後。但留在北岸的60名傘兵憑藉橋頭堡,頂住了荷軍的猛烈反擊,使荷軍也始終無法利用這座大橋。
在通往"荷蘭要塞"的道路上,除了鹿特丹市的維列姆大橋外,還有多爾德雷赫特大橋和默爾迪吉克大橋。德機降部隊必須在這些橋樑未被炸毀時將它們奪到手,並堅守到第18集團軍的先頭部隊第9裝甲師開到,才有可能順利占領荷蘭。所以在鹿特丹方麵作戰的空降部隊,還必須突擊奪取多爾德雷赫特大橋和默爾迪吉克大橋。
奪取多爾德雷赫特大橋的是第1傘兵團第3連的兩個排。他們著陸後幾分鍾就占領了大橋,並拆除了橋墩上安放的炸藥。戰鬥中,連長布蘭迪斯中尉陣亡。由於此處建築物布局很亂,並靠近橋樑,荷軍利用有利地形趁德軍立足未穩進行反起。於是德軍將布勞爾上校率領的第1傘兵團主力和在瓦爾港機場機降的第16步兵團第1營投入該橋作戰。雙方進行了持續3天的反覆爭奪,直到5月13日第9裝甲師開到,德軍才完全占領了多爾德雷赫特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