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於1939年10月即開始進行入侵作戰的準備,代號是"威塞爾演習"。這一入侵計劃的要點是"以陸軍採取欺詐、突襲的手段,越過丹德邊境占領丹麥,同時以登陸兵和空降兵奪取挪威的重要港口和機場,爾後向內地發動進攻,占領挪威全境;以航空兵對付英、法海軍,避免海上大規模的交戰。德軍集中了7個步兵師、1個摩托化旅及若幹獨立坦克營、摩托化營共14萬人,以1個加強步兵師和警察師占領丹麥,其餘兵力用以奪占挪威,並以1300架飛機及234艘艦艇支援和保障地麵部隊行動。希特勒任命福爾肯霍斯特上將為德入侵部隊總指揮官。
"威塞爾演習"的空降作戰計劃是:第一階段,使用傘兵在丹麥戰略要地空降,以保障從海上登陸的部隊和從地麵越過邊境的部隊快速向前推進,同時使用另一支傘兵部隊奪占挪威南部的重要機場,保障主力機降,爾後從後麵突擊挪威港口,接應登陸部隊上岸;第二階段,視情況在挪威中部、北部地區空降,以保障地麵部隊快速向內地發展。空降兵在發起進攻第一天的具體任務是:在丹麥,奪取奧爾堡東西兩側各1個機場,這兩個機場是空運和進攻挪威的重要跳板,同時奪占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門戶--沃爾丁堡大橋;在挪威,奪取起首都奧斯陸附近的福內布機場,同時奪取挪威西南海岸斯塔萬格的索拉機場,在此建立對付來自海上英軍進攻的空軍基地。計劃使用的作戰部隊中包括了傘兵第1團及第159、193、324三個機降步兵團,空降作戰部隊約1萬人。傘兵及航空兵由第10航空隊司令蓋斯勒中將指揮。傘兵第7師師長斯圖登特派出了他最優秀的團長薩斯曼準將來領導傘兵部隊。保障空降的有第5航空隊加布倫茨中將指揮的500架運輸機,其中絕大部分是容克-52運輸機,還有少量容克-90和福克-200大型運輸機,這些飛機負責運送空降部隊。德國北部的施塔德、什勒斯維希及尤太森機場為空降出發機場。
1940年4月6日,漢堡的"廣場飯店"門前擠滿了德軍的汽車,空軍軍官們相繼走進這家飯店。幾周前,這裏就成了第10航空隊的司令部,指揮著為執行迫在眉睫的"威塞爾演習"的全部空軍部隊。蓋斯勒中將把手下的指揮官都叫到這裏,向他們交待了任務,並把擬定得異常詳盡的"威塞爾演習"的出擊命令發給了空軍軍官們。大家討論了行動細節。這次作戰的"戰地空運司令"加布倫茨中將詳述了作戰時間表,要求各空運部隊務必牢記:在首先降落的機場上不能出現任何差錯,傘兵著陸後必須在20分鍾內占領機場,以確保後續機降部隊著陸。
兵不血刃的空降突擊
4月9日淩晨,德國以防止英、法入侵,用武力保衛丹麥、挪威中立為名,發動了侵略戰爭。德軍空降兵分3路向丹麥和挪威的4個機場同時發平空降突擊。
第1路德軍突擊隊直起丹麥奧爾堡兩側的機場及沃爾丁堡大橋。5時30分,第1特殊任務轟炸航空兵團(運送空降兵的運輸航空兵團的代號)第8中隊的容克-52運輸機,運載著空降兵第1團第4連從尤太森機場起飛,向丹麥飛去,7時左右,1個排的傘兵在丹麥北部奧爾堡的兩個機場上空成功傘降。在德軍傘兵的突然襲擊下,丹麥軍隊未作任何抵抗,因此德軍沒有動用更多的兵力便奪取了這兩個重要機場。緊接著,準備用於挪威的第159步兵團在此機降,這兩個機場便成了德軍向挪威空運部隊和物資的中轉站。
第8中隊的其他容克式飛機越過波羅的海,一直飛往沃爾丁堡大橋。還是在兩天以前,第4連連長格裏克上尉就被叫到漢堡司令部。軍參謀長哈林豪森把他領到大地圖前,用食指指著連接丹麥的西蘭島和法爾斯特島的一條紅線說:“這兒就是沃爾丁堡大橋,全長3.5公裏。它是連接南麵格塞島和西蘭島,即連接哥本哈根的唯一通道。"哈林豪森強調說:“一定要把這座大橋完整無損地搶到手。在這裏投下你的部隊,在我們的步兵從格塞島到達這裏之前,你能堅守住大橋嗎?"這正是傘兵部隊組建兩年以來盼望已久的作戰。格裏克爽快地回答:"能!"格裏克馬上飛回施滕達爾,研究了倉促收集起來的僅有的一點資料:一張不太可靠的地圖--鄰近城鎮沃爾丁堡的概圖,還有一張畫有法爾斯特島和西蘭島之間的馬斯納德小島的彩色明信片,明信片的背景上印有這座大橋。現在,在清晨燦爛的陽光下,那長長的沃爾丁堡大橋出現在前方。
6時15分,格裏克上尉發出跳傘信號,幾秒鍾內機艙內便變得空無一人。白色的降落傘飄飄悠悠地落向沃爾丁堡大橋附近。傘兵著陸時,地麵沒有槍炮聲,也沒有警報聲,似乎這一帶還沉睡在和平的夢境之中。格裏克降落在通向鐵橋的鐵道路基旁。他把機槍架在路基上,從這裏既可以掃射丹麥的海岸陣地,又可以掩護他的部下安全降落。然而,丹軍陣地一片寂靜。因此,傘兵們從地上躍起後沒有打開空投的武器箱,隻用隨身佩帶的手槍就衝進了丹軍陣地。他們從嚇得舉起雙手的哨兵前麵通過,直插縱深,數分鍾內就解除了大橋守備部隊的武裝。1個班的傘兵器著繳獲的自行車,迅速奔到橋上,守橋的衛兵也一槍沒放就投降了。這時,令傘兵瞠目的是一支德軍步兵從大橋對麵沖了過來。原來這是第305步兵團的先遣部隊,他們按預定計劃從瓦爾內明德乘舢板登上格塞島,一路上沒遇到抵抗,順利到達這裏。這樣,德軍就完全控製了這座大橋。
"威塞爾演習"的空降作戰計劃是:第一階段,使用傘兵在丹麥戰略要地空降,以保障從海上登陸的部隊和從地麵越過邊境的部隊快速向前推進,同時使用另一支傘兵部隊奪占挪威南部的重要機場,保障主力機降,爾後從後麵突擊挪威港口,接應登陸部隊上岸;第二階段,視情況在挪威中部、北部地區空降,以保障地麵部隊快速向內地發展。空降兵在發起進攻第一天的具體任務是:在丹麥,奪取奧爾堡東西兩側各1個機場,這兩個機場是空運和進攻挪威的重要跳板,同時奪占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門戶--沃爾丁堡大橋;在挪威,奪取起首都奧斯陸附近的福內布機場,同時奪取挪威西南海岸斯塔萬格的索拉機場,在此建立對付來自海上英軍進攻的空軍基地。計劃使用的作戰部隊中包括了傘兵第1團及第159、193、324三個機降步兵團,空降作戰部隊約1萬人。傘兵及航空兵由第10航空隊司令蓋斯勒中將指揮。傘兵第7師師長斯圖登特派出了他最優秀的團長薩斯曼準將來領導傘兵部隊。保障空降的有第5航空隊加布倫茨中將指揮的500架運輸機,其中絕大部分是容克-52運輸機,還有少量容克-90和福克-200大型運輸機,這些飛機負責運送空降部隊。德國北部的施塔德、什勒斯維希及尤太森機場為空降出發機場。
1940年4月6日,漢堡的"廣場飯店"門前擠滿了德軍的汽車,空軍軍官們相繼走進這家飯店。幾周前,這裏就成了第10航空隊的司令部,指揮著為執行迫在眉睫的"威塞爾演習"的全部空軍部隊。蓋斯勒中將把手下的指揮官都叫到這裏,向他們交待了任務,並把擬定得異常詳盡的"威塞爾演習"的出擊命令發給了空軍軍官們。大家討論了行動細節。這次作戰的"戰地空運司令"加布倫茨中將詳述了作戰時間表,要求各空運部隊務必牢記:在首先降落的機場上不能出現任何差錯,傘兵著陸後必須在20分鍾內占領機場,以確保後續機降部隊著陸。
兵不血刃的空降突擊
4月9日淩晨,德國以防止英、法入侵,用武力保衛丹麥、挪威中立為名,發動了侵略戰爭。德軍空降兵分3路向丹麥和挪威的4個機場同時發平空降突擊。
第1路德軍突擊隊直起丹麥奧爾堡兩側的機場及沃爾丁堡大橋。5時30分,第1特殊任務轟炸航空兵團(運送空降兵的運輸航空兵團的代號)第8中隊的容克-52運輸機,運載著空降兵第1團第4連從尤太森機場起飛,向丹麥飛去,7時左右,1個排的傘兵在丹麥北部奧爾堡的兩個機場上空成功傘降。在德軍傘兵的突然襲擊下,丹麥軍隊未作任何抵抗,因此德軍沒有動用更多的兵力便奪取了這兩個重要機場。緊接著,準備用於挪威的第159步兵團在此機降,這兩個機場便成了德軍向挪威空運部隊和物資的中轉站。
第8中隊的其他容克式飛機越過波羅的海,一直飛往沃爾丁堡大橋。還是在兩天以前,第4連連長格裏克上尉就被叫到漢堡司令部。軍參謀長哈林豪森把他領到大地圖前,用食指指著連接丹麥的西蘭島和法爾斯特島的一條紅線說:“這兒就是沃爾丁堡大橋,全長3.5公裏。它是連接南麵格塞島和西蘭島,即連接哥本哈根的唯一通道。"哈林豪森強調說:“一定要把這座大橋完整無損地搶到手。在這裏投下你的部隊,在我們的步兵從格塞島到達這裏之前,你能堅守住大橋嗎?"這正是傘兵部隊組建兩年以來盼望已久的作戰。格裏克爽快地回答:"能!"格裏克馬上飛回施滕達爾,研究了倉促收集起來的僅有的一點資料:一張不太可靠的地圖--鄰近城鎮沃爾丁堡的概圖,還有一張畫有法爾斯特島和西蘭島之間的馬斯納德小島的彩色明信片,明信片的背景上印有這座大橋。現在,在清晨燦爛的陽光下,那長長的沃爾丁堡大橋出現在前方。
6時15分,格裏克上尉發出跳傘信號,幾秒鍾內機艙內便變得空無一人。白色的降落傘飄飄悠悠地落向沃爾丁堡大橋附近。傘兵著陸時,地麵沒有槍炮聲,也沒有警報聲,似乎這一帶還沉睡在和平的夢境之中。格裏克降落在通向鐵橋的鐵道路基旁。他把機槍架在路基上,從這裏既可以掃射丹麥的海岸陣地,又可以掩護他的部下安全降落。然而,丹軍陣地一片寂靜。因此,傘兵們從地上躍起後沒有打開空投的武器箱,隻用隨身佩帶的手槍就衝進了丹軍陣地。他們從嚇得舉起雙手的哨兵前麵通過,直插縱深,數分鍾內就解除了大橋守備部隊的武裝。1個班的傘兵器著繳獲的自行車,迅速奔到橋上,守橋的衛兵也一槍沒放就投降了。這時,令傘兵瞠目的是一支德軍步兵從大橋對麵沖了過來。原來這是第305步兵團的先遣部隊,他們按預定計劃從瓦爾內明德乘舢板登上格塞島,一路上沒遇到抵抗,順利到達這裏。這樣,德軍就完全控製了這座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