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5月20日清晨,從睡夢中醒來的日本長崎、福岡兩城市的居民發現,一夜之間,街道上、屋頂上到處是白紙黑字的傳單。好奇心使市民們爭相撿起誦讀。隻見一份傳單上寫著:"親愛的日本人民諸君,貴國法西斯軍閥不斷榨取貴國民眾膏血,驅使勞苦民眾與中國兄弟互相殘殺,現在已經到了反抗暴舉的時期。我們中日兩國人民,緊握著手,打倒共同的敵人、暴戾的日本法西斯!"另一份傳單上則寫著:“爾國侵略中國,罪惡深重。爾再不訓,則百萬傳單,將一變為千噸炸彈,爾再戒之。"
防衛如此嚴密的日本帝國,怎麽會有中國的傳單"蠱惑人心"?是誰所為?暗特?反戰派?人們在街頭巷尾竊竊議論著。日本法西斯當局見到傳單更是如臨大敵,驚恐之餘,派出大批軍警、特務挨家挨戶收繳傳單。
其實,這些傳單不是暗特所為,而是對日本侵略者充滿仇恨的中國飛行員的傑作。
1938年初,抗日烽火燃遍了全中國。中國的陸、空軍在淞滬苦撐數月,終未阻擋住日軍進攻的鋒芒。當時,國內外不少人認為日本海陸空武力強大,中國無法抵抗,除了投降,別無他途。為了警告侵略者,鼓舞全國人民的抗戰士氣,表明中國人民血戰到底的決心,中國空軍決定對日本本土進行一次空中轟炸。
然而,說來容易,做來難。本來中國空軍的飛機就很陳舊,數量又少,經過幾個月的空戰損耗,此時已所剩無幾。經過逐架逐架地篩選,結果,隻有部署在四川的兩架"馬丁"b-10b型美製轟炸機能勝任這一非同尋常的使命。這兩架b-10b型轟炸機,一架是第14中隊所屬的1403號,駕駛員為第14中隊中隊長徐煥升,另一架是第19中隊的1404號,駕駛員為第19中隊副中隊長佟彥博。此外,兩架轟炸機上另各有乘員3名。
由於"馬丁"b-10b型飛機的正常航程不及1000公裏,故在遠征前對飛機進行了改裝,使其多帶燃油。同時還計劃把寧波作為這次行動的前進基地。這次行動包括夜間起飛和海上長時間飛行。由於缺乏遠程通信和導航設施,不難預料,航程將是艱險的。況且他們都沒有長途飛行的經驗。但是,為了祖國,為了民族,飛行員們早已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
徐煥升率機組在川北進行極為機密的模擬訓練。雷雨天,不放過;濃霧,照常起飛;夜航,成了家常便飯。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訓練,他們的技術日趨成熟,信心也大大增強。
出征的日子臨近了。但,兩架轟炸機帶什麽炸彈呢?人們意見不一。有的人主張應該掛殺傷彈,好好炸一炸橫行霸道的東洋鬼子;也有的人主張投定時炸彈,這樣可以延長驚嚇日本人的時間。然而,研究來,研究去,最後的結果卻是一枚炸彈也不帶,而是帶"紙彈"——傳單。因為如果兩架“馬丁"帶炸彈,最多不過二三噸,用這麽點炸彈去轟炸日本本土,不會取得多大效果。而帶"紙彈",則既表明中國空軍已具備遠襲日本的能力,又可以擴大影響。
出征的日子終於盼到了。5月19日,中國空軍指揮機關下達了出擊令。
下午15時23分,兩架"馬丁"b-10b型雙發動機中型轟炸機"呼嘯著從漢口機場箭一般騰空而起,秘密向東飛去。兩小時後,降落在浙江寧波櫟社機場。機場上隻有少數幾個人在緊張工作。這裏臨近日軍占領區,一切行動都要迅捷,秘密。精選出來的場務人員飛快地為"馬丁"加油,把成捆成捆的"紙彈"裝進彈艙。
茫茫夜色,從東海漸漸襲來。幾隻海燕,隨著潮濕的海風,從頭頂上掠過。徐煥升和他的戰友們無暇注意這些,一心準備起飛遠征。借著黃昏的餘輝,他們在機場上展開大地圖,畫著航線。他們決定由寧波出海之後,沿著舟山群島南端,避開日軍的防空警報係統,然後向東直飛,以日本九州的鹿兒島為目標,把"紙彈"投在第一個所見的城市裏。
當晚23時48分,一陣轟鳴之後,兩架黑乎乎的"大鵬",迎著習習的海風,再次呼嘯升空,直奔東方。
在東海上空,飛機按規定上升到3000米巡航高度。慘澹的月色倒映在微波泛起的海麵上,夜空裏,"馬丁"編隊滅燈航行著,發動機在寂靜中發出低沉的轟鳴聲。也許是事先嚴格訓練的結果,持續3小時之久的海上夜航竟相當嚴格地保持了飛行隊形。
當兩架"馬丁"飛臨東海上空時,忽然,在海上遊弋的5艘日艦的探照燈啟明,射向深沉的夜空,接著,高射炮、機槍彈流如注,直射天空。日艦聽到飛機的轟鳴聲,以為中國空軍來偷襲,機械地做出了反應。兩架"馬丁"不理會這些幹擾,沿既定的航線,沉著前進。20日零點35分,基地收到了他們發回的電報:"雲太高,不見月光,完全用盲目飛行"。這是告訴後方基地,他們仍在安全飛行。
淩晨2時40分,雲層出現了裂縫,領航員透過雲縫,看到了沿九州海岸的萬家燈火。真是天賜良機,看來日本方麵毫無戒備。很快,飛機越過海岸線,向日本九州本島插入。一會兒飛機便以3500米高度飛到了日本九州上空。飛了大半夜,忽然發現目標就在腳下,徐煥升和他的戰友們欣喜萬分,不禁高喊起來:
防衛如此嚴密的日本帝國,怎麽會有中國的傳單"蠱惑人心"?是誰所為?暗特?反戰派?人們在街頭巷尾竊竊議論著。日本法西斯當局見到傳單更是如臨大敵,驚恐之餘,派出大批軍警、特務挨家挨戶收繳傳單。
其實,這些傳單不是暗特所為,而是對日本侵略者充滿仇恨的中國飛行員的傑作。
1938年初,抗日烽火燃遍了全中國。中國的陸、空軍在淞滬苦撐數月,終未阻擋住日軍進攻的鋒芒。當時,國內外不少人認為日本海陸空武力強大,中國無法抵抗,除了投降,別無他途。為了警告侵略者,鼓舞全國人民的抗戰士氣,表明中國人民血戰到底的決心,中國空軍決定對日本本土進行一次空中轟炸。
然而,說來容易,做來難。本來中國空軍的飛機就很陳舊,數量又少,經過幾個月的空戰損耗,此時已所剩無幾。經過逐架逐架地篩選,結果,隻有部署在四川的兩架"馬丁"b-10b型美製轟炸機能勝任這一非同尋常的使命。這兩架b-10b型轟炸機,一架是第14中隊所屬的1403號,駕駛員為第14中隊中隊長徐煥升,另一架是第19中隊的1404號,駕駛員為第19中隊副中隊長佟彥博。此外,兩架轟炸機上另各有乘員3名。
由於"馬丁"b-10b型飛機的正常航程不及1000公裏,故在遠征前對飛機進行了改裝,使其多帶燃油。同時還計劃把寧波作為這次行動的前進基地。這次行動包括夜間起飛和海上長時間飛行。由於缺乏遠程通信和導航設施,不難預料,航程將是艱險的。況且他們都沒有長途飛行的經驗。但是,為了祖國,為了民族,飛行員們早已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
徐煥升率機組在川北進行極為機密的模擬訓練。雷雨天,不放過;濃霧,照常起飛;夜航,成了家常便飯。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訓練,他們的技術日趨成熟,信心也大大增強。
出征的日子臨近了。但,兩架轟炸機帶什麽炸彈呢?人們意見不一。有的人主張應該掛殺傷彈,好好炸一炸橫行霸道的東洋鬼子;也有的人主張投定時炸彈,這樣可以延長驚嚇日本人的時間。然而,研究來,研究去,最後的結果卻是一枚炸彈也不帶,而是帶"紙彈"——傳單。因為如果兩架“馬丁"帶炸彈,最多不過二三噸,用這麽點炸彈去轟炸日本本土,不會取得多大效果。而帶"紙彈",則既表明中國空軍已具備遠襲日本的能力,又可以擴大影響。
出征的日子終於盼到了。5月19日,中國空軍指揮機關下達了出擊令。
下午15時23分,兩架"馬丁"b-10b型雙發動機中型轟炸機"呼嘯著從漢口機場箭一般騰空而起,秘密向東飛去。兩小時後,降落在浙江寧波櫟社機場。機場上隻有少數幾個人在緊張工作。這裏臨近日軍占領區,一切行動都要迅捷,秘密。精選出來的場務人員飛快地為"馬丁"加油,把成捆成捆的"紙彈"裝進彈艙。
茫茫夜色,從東海漸漸襲來。幾隻海燕,隨著潮濕的海風,從頭頂上掠過。徐煥升和他的戰友們無暇注意這些,一心準備起飛遠征。借著黃昏的餘輝,他們在機場上展開大地圖,畫著航線。他們決定由寧波出海之後,沿著舟山群島南端,避開日軍的防空警報係統,然後向東直飛,以日本九州的鹿兒島為目標,把"紙彈"投在第一個所見的城市裏。
當晚23時48分,一陣轟鳴之後,兩架黑乎乎的"大鵬",迎著習習的海風,再次呼嘯升空,直奔東方。
在東海上空,飛機按規定上升到3000米巡航高度。慘澹的月色倒映在微波泛起的海麵上,夜空裏,"馬丁"編隊滅燈航行著,發動機在寂靜中發出低沉的轟鳴聲。也許是事先嚴格訓練的結果,持續3小時之久的海上夜航竟相當嚴格地保持了飛行隊形。
當兩架"馬丁"飛臨東海上空時,忽然,在海上遊弋的5艘日艦的探照燈啟明,射向深沉的夜空,接著,高射炮、機槍彈流如注,直射天空。日艦聽到飛機的轟鳴聲,以為中國空軍來偷襲,機械地做出了反應。兩架"馬丁"不理會這些幹擾,沿既定的航線,沉著前進。20日零點35分,基地收到了他們發回的電報:"雲太高,不見月光,完全用盲目飛行"。這是告訴後方基地,他們仍在安全飛行。
淩晨2時40分,雲層出現了裂縫,領航員透過雲縫,看到了沿九州海岸的萬家燈火。真是天賜良機,看來日本方麵毫無戒備。很快,飛機越過海岸線,向日本九州本島插入。一會兒飛機便以3500米高度飛到了日本九州上空。飛了大半夜,忽然發現目標就在腳下,徐煥升和他的戰友們欣喜萬分,不禁高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