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遭到重創後,在1個月內再未敢進犯武漢,直到5月31日,才又恢復了對武漢的空襲。


    5月31日上午,日本海軍第12航空隊的11架戰鬥機襲擊武漢。蘇聯誌願航空隊"正義之劍"大隊的21架n-15和10架n-16立即升空,爬到1500米高度,作為主力迎敵。與此同時,中國空軍第3大隊的4架n-15、第4大隊的8架n-15和6架n-16也爬上了2400多米的空中,構成了立體縱深的空戰態勢。


    12時許,日機竄入武漢上空,見中蘇空軍已排好迎戰隊形,急忙掉頭回竄。中蘇空軍勇士氣能放過這一殲敵良機,近50架驅逐機如猛虎下山一般撲向日軍機群,當即擊落日機數架。蘇聯飛行員古班柯在擊落一架敵機後,機槍子彈已打光。他不甘撤離戰場,遂開足馬力,猛地向一架日機撞去,將這架日機的機翼撞斷。失去一條"翅膀"的日機像斷了線的風箏一頭栽向地麵。而古班柯卻以高超的技術操縱負傷的飛機安然返回。


    至此,中國空軍在武漢上空進行的"2·18"、"4·29"、“5·31"3次大空戰中,共擊落日機40餘架,給日本侵略軍以沉重打擊,取得空前勝利。為了悼念在空戰中犧牲的陳懷民等中國空軍的英靈,6月5日,國民政府在漢口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那天,武漢三鎮萬人空巷,人們紛紛湧向會場,默默悼念為中華民族的安危獻出生命的烈士。中共中央代表陳紹禹、周恩來、博古等親臨會場,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駐漢辦事處獻上花圈和寫著"義薄雲天"的橫幅,輓聯上寫的是“捐軀報國"4個大字。


    浴血長空振軍威——抗戰時期中國空軍幾次著名的空戰


    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的侵華戰爭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沉重的災難。戰爭中,日本法西斯空軍憑藉先進的裝備,有恃無恐,在中華大地肆意狂轟濫炸。然而,麵對飛機數量和質量都占有優勢的敵寇,年輕的中國空軍毫不畏懼,奮勇抗敵,譜寫了一曲曲氣吞山河、悲壯激昂的樂章。下麵要說的就是抗戰時期中國空軍奮勇抗擊日軍的幾個感人的小故事。


    奇 襲 鬆 山


    1938年2月23日是蘇聯紅軍節。為了以實際行動慶祝這個節日,中國空軍和蘇聯誌願航空隊決定對日軍發動一次突然襲擊。經過反覆研究篩選,最後將攻擊目標定為設在台灣島上的日本海軍鬆山機場。鬆山機場是日軍的重要航空基地,自1937年8月以來,日本海軍航空隊曾多次從這裏起飛,對中國大陸進行狂轟濫炸。此外,這裏還是日本至南洋一條重要航線的樞紐,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出擊任務由蘇聯誌願航空隊指揮官帕維爾·瓦西裏耶維奇·雷恰戈夫負責。他決定組成兩個轟炸機編隊執行該項任務:一隊為駐在南昌的12架轟炸機,由中蘇混合編隊;另一隊為駐在漢口的28架轟炸機,均由蘇聯飛行員駕駛。上述兩個編隊出擊台灣鬆山機場的飛機均為cБ式輕型單翼轟炸機。


    2月23日淩晨,出擊台灣的轟炸機群迎著凜冽的寒風從南昌和漢口秘密起飛了。不幸的是,南昌編隊起飛後不久,因領航員計算錯誤,偏離預定航向,最後被迫在福州機場降落,加油後無功而返。漢口編隊在波雷寧大尉指揮下,採用節省燃料的5500米高度直線飛行。當時飛機上沒有供氧設備,蘇聯飛行員以驚人的毅力克服了高空缺氧的生理反應。到達台灣海峽後,機群降至2000米高度,飛行員才得以呼吸到充足的氧氣。逼近台北時,機群又拉到4000米高空。


    為了迷惑敵人,編隊先向台灣北部飛行,然後突然調頭南下,並下降高度,直逼鬆山機場。日軍做夢也想不到遠在台灣的鬆山機場會遭到空襲,因而毫無戒備。此刻,機場上飛機整齊地排列著,機庫旁堆放著一堆堆尚未起封的包裝箱,停著油罐車,既無戰鬥機升空攔截,也無高射炮火攔阻。


    暢通無阻的轟炸機群轉眼就飛臨鬆山機場上空,波雷寧大尉首先進入轟炸航路,將飛機所載炸彈全部投了下去。接著,其餘飛機也依次進入,對機場上的目標傾瀉著復仇的炸彈。


    剎時間,鬆山機場濃煙滾滾,爆炸聲四起。機群投下的280枚炸彈,大多數直接命中目標。機場上的幾十架日機被炸得七零八落,燃起熊熊大火。十幾座油庫和機庫也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機場上儲存的可使用3年的航空油料和設備轉眼間毀於一旦。


    任務完成得如此順利,完全出乎預料。望著地上騰起的濃煙烈焰,飛行員們禁不住高呼:"烏拉!烏拉!"


    中午時分,28架轟炸機排著整齊的隊形,勝利返回漢口機場。次日晚,宋美齡以航空委員會秘書長的名義親自設宴為出擊鬆山的蘇聯飛行員們慶功。她在致詞中說:出擊台灣在國際上引起巨大反響,日本當局已將其駐台行政長官罷免,並將鬆山基地指揮官撤職,交法庭審判。


    中蘇空軍終於出了幾個月來淤積在心頭的一口惡氣!


    紙 片 轟 炸


    蘇聯誌願航空隊成功地襲擊了台灣鬆山機場,沉重地打擊了日本空軍的囂張氣焰,大大鼓舞了中蘇空軍勇士們的士起。兩個多月後,中國空軍的勇士們一鼓作品,又對日本本土進行了一次"人道遠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崔長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崔長琦並收藏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