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杜黑強調的是絕對製空權,他不承認空中優勢與相對製空權。這是辦不到的,也是沒有必要的。實戰證明,在主要作戰方向、重要作戰時節的關鍵作戰行動中取得相對的局部製空權,就可滿足其他軍兵種對空軍的需求,完成賦予空軍的作戰任務。


    其次,杜黑對空中轟炸可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斷言時至今日也沒發生過。他過高估計了航空兵對平民的打擊效果,同時過分低估了民眾對轟炸的忍耐能力,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空中戰爭理論的影響力和說服力。


    第三,杜黑貶低了防空作戰以及航空兵、高炮在防空作戰的地位,他所主張的奪取製空權的手段是片麵的。在現代條件下,空中交戰、對地轟炸、對空防禦以及摧毀敵防空兵群都是奪取製空權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特別是隨著空軍破壞能力的不斷提高,對空防禦更成為爭奪製空權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不顧自身麵臨的空中威脅而一味追求對敵進行猛烈的空中攻擊,必將招致慘重的損失,甚至會徹底喪失獲勝的能力。


    華東大空戰——抗戰初期中國空軍抵禦日軍的空戰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悍然製造了"盧溝橋事變",把局部侵華戰爭擴大成為全麵侵華戰爭。一時間,血雨腥風,從盧溝橋畔迅速漫向江南大地。全中國都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中。


    風雲突起,以寡敵眾


    1937年8月9日,日本海軍上海特別陸戰隊西部派遣隊中尉隊長大山勇夫及一名士兵駕車高速闖入上海虹橋機場尋釁。守衛機場的中國保安隊官兵在勸阻無效後,將兩人擊斃。日軍以此為藉口,向中國政府提出種種無理要求,遭到拒絕。於是,日本海軍陸戰隊於8月13日晨突然向駐守上海閘北的中國守軍發起進攻,淞滬大戰由此揭開帷幕。


    日軍侵華的主要工具是它的陸、海軍部隊,這些部隊雖然人數不算多,但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特別是日軍的陸軍航空隊和海軍航空隊更是一馬當先,充當日軍侵華的急先鋒。


    當時,日軍陸軍航空隊共有戰鬥機中隊20個,偵察機中隊15個,輕轟炸機中隊6個,重轟炸機中隊8個,轟炸機、偵察機混合中隊3個,共裝備飛機900餘架。此外,日軍海軍航空隊還擁有數十個航空隊,裝備陸基飛機629架,艦載機182架。


    那麽,與日軍陸、海軍航空隊對陣的中國空軍又是什麽狀況呢?


    1928年,國民黨政府開始設立航空署,下轄4個航空隊,共24架飛機。1931年在杭州筧橋創辦中央航空學校。爾後逐步收編各省軍閥的航空部隊,建立了統一的空軍。到抗戰初其中國空軍仍處於初建階段,國內的航空工業也剛剛起步。中國空軍裝備的幾百架飛機大多是從美國、義大利、德國、英國、法國等國購進的,即使是國產機,也有不少部件依賴進口。當時世界各國飛機製造業發展迅速,一種新型飛機問世後不久就被另一種更新的飛機取代了。經費十分有限的中國空軍無論如何也是跟不上潮流的。最後,身任航空委員會秘書長的宋美齡出了個主意:把購買飛機的經費存入香港的銀行生息,等將來需要時再取款購機。然而,仗真的打起來後,情況卻並不像宋美齡想像的那麽簡單。日軍發動全麵侵華戰爭後,首先派出飛機、艦艇封鎖了中國領海,切斷了中國空軍從國外進口飛機的途徑。這樣,中國空軍就難以補充飛機和其他航空器材了。


    淞滬戰事爆發不久,國民黨最高軍事會議在廬山舉行。此次會議的議題是研究對日作戰問題。


    會議進行到第二天,蔣介石突然向航空委員會主任委員周至柔發問:"空軍可以參戰的飛機有多少?"


    周至柔取出一張預先繪製好的《空軍實力位置圖表》呈上。


    蔣介石看罷,臉色突變,將圖表往桌子上一甩,一言不發。周至柔戰戰兢兢地站在一邊,不知所措。


    白崇禧、馮玉祥相繼離座,看了看桌上的圖表,各自冷笑一聲,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會場上頓時一片寂靜。


    過了好一陣兒,蔣介石才打破沉默,厲聲問道:"怎麽隻有這幾架飛機?你把空軍的經費搞到哪裏去了?"


    周至柔隻得把宋美齡的"妙計"說了一遍。蔣介石聽了,再無話可說,別人也不便插話。


    會場又沉默了一會兒。最後,還是蔣介石自己收場。他拍著桌子說道:"沒有空軍也要抗戰!"


    會後,周至柔回到南京,知情者都說:"如果不是有夫人這塊擋箭牌,恐怕主任的腦袋就保不住了。"


    在此之前,蔣介石總愛誇耀自己的空軍如何強大,他的政敵白崇禧、馮玉祥也一直以為中央軍空軍實力不弱。但在廬山高級軍事會議上,空軍實力之謎被揭穿,圖表上標明中國空軍共擁有飛機600多架,其中可作戰飛機僅305架。這個數字怎能不讓蔣介石大光其火?又怎能不讓白崇禧、馮玉祥等人譏笑呢?


    不過,比這更糟的事情蔣介石並不知道。那幾百架飛機大多購自國外,機種繁多,維修不易,常常因缺少零部件而使飛機長期"趴窩"。再加上中國經辦官員收取回扣,營私舞弊,購回不少價高質次的外國飛機。中、日兩國軍用飛機相比,無論是航速、升限,還是續航力、武器等方麵,日軍都占有很大的優勢。如果蔣介石知道這些情況,更不知要氣成什麽樣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崔長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崔長琦並收藏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