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飛艇蓬勃發展的時期,飛行啟發展史上更為重要、更有意義的發明——飛機問世了,啟發明人就是美國的萊特兄弟。


    兄弟聯手   飛機誕生


    1903年12月7日,刺骨的寒風橫掃著美國大地。這是多年來少有的低溫天氣,許多居民為了躲避寒流甚至沒有出去上班。然而,此時此刻,在俄亥俄州的野外山地上,兩個年輕人卻忙得滿頭大汗。他們就是萊特兄弟。這一天,他們將進行劃時代的飛機飛行試驗。在場的還有幾個不畏寒冷的幫手,他們也不願錯過機會,想親眼目睹這一具有特殊意義的事件。為了這一天的到來,萊特兄弟付出了許多的心血和汗水。


    萊特兄弟出身於美國俄亥俄州的一個工人家庭。由於家境貧寒,兄弟倆都隻讀到中學就不得不輟學回家,以修理自行車獨立謀生。可貴的是,生活的清貧並沒有影響兄弟倆對知識的渴求,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廣泛收集了當時能找到的各種科技書籍,刻苦學習,認真鑽研。記載人類對飛機的探索以及總結飛行經驗的航空書籍更是兄弟倆經常涉獵的對象。沒過幾年,他們對航空方麵的知識就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成為遠近知名的航空問題專家。


    1900年,萊特兄弟發揮他們在機械製造方麵的專長,根據所掌握的理論以及前輩的經驗教訓,開始製造滑翔機並進行滑翔飛行試驗。短短兩年內,他們進行了1000多次試驗。他們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同時也嚐到過成功的喜悅。有幾次他們駕機滑翔的距離超過了200米,基本上掌握了滑翔機的操縱方法。1901年,他們還創造性地建立了一個小風洞,進行滑翔機風洞試驗,測量各種機翼平麵的升力和阻力。為了解決飛機的穩定性和操縱方麵的難題,他們在地麵進行了數千次模擬試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經過理論推算,首次設計出了螺旋槳。


    經過上萬次的試驗與改進,萊特兄弟終於成功地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架由活塞式發動機帶動螺旋槳推進的有人駕駛飛機,他們為之取名為"飛行者"。這架雙翼機由木質材料製成,沒有蒙皮,機翼採用雙層構架式,翼展寬約12米,翼尖垂直向上翹起。在飛機尾部裝有兩片垂直尾翼,而水平翼則裝在飛機頭部。此外,飛機上還裝有方向舵和操縱機構,以方便飛行員進行操作控製。飛機沒有裝起落架,採用木質滑撬在滑軌上滑行起飛。為了減少空氣阻力,飛行員俯臥有機翼上進行操縱。為飛機提供動力的是一台水冷式4缸活塞發動機,發動機通過鏈式傳動機構帶動兩葉片螺旋槳旋轉,從而產生大約12馬力的拉力。包括飛行員在內,飛機總重量約為350公斤。


    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次有動力、可操縱持續飛行試驗。試驗中,飛機成功地飛行了約260米距離。新聞界對萊特兄弟的突破進行了廣泛的報導。但這一成功並未引起美國政府及公眾的重視和承認。歐洲國家對此則幹脆表示難以置信。在萊特兄弟飛行成功9天以後,蘭利研製的一架飛機在試飛中失事,這一事件更加影響了飛機的推廣。美國人普遍對研製飛機的行為進行了攻擊,認為這太浪費納稅人的金錢。萊特兄弟對幾年努力的心血得不到承認備感失望,甚至一度想與飛機告別。經過一段時間的冷靜思考後,萊特兄弟決心把研製工作繼續下去。他們堅信,遲早有一天他們的成果會得到公正的評價。為了不至於引起公眾的批評,萊特兄弟將研製工作轉為秘密進行。1905年,他們製造出了一架能夠在空中停留半個多小時的飛機。萊特兄弟打算把飛機贈送給美國政府,但當局仍然對他們的成就不加理睬。心灰意冷的萊特兄弟在萬般無奈中隻好暫時中止了對飛機的研究。


    與此同時,歐洲人卻仍在緩慢地探索前進。1906年11月,移居到法國的巴西人桑托斯·杜蒙設計製造出了一架“14復型"盒形翼飛機,並成功地在巴黎試飛了25米,從而使歐洲首次出現了有動力飛行。一年後,法國的亨利·法爾芒駕駛自行研製的"瓦贊—法爾芒工復型"飛機成功地進行了一次距離為1公裏的圓形飛行。這一突破使歐洲人從此跨入了一個真正的飛行時代。從這時期,飛行終於成為公認的事實。許多人甚至把飛行當作一項體育活動進行推廣。不久,這項運動就風靡了整個歐洲,成為冒險精神的象徵。這種情景使萊特兄弟受到了強烈的感染,他們決心振作品來,重新加入飛行者的行列。1908年底,哥哥威爾伯·萊特接受法國邀請,攜帶一架"萊特a"號樣機抵達巴黎,進行了一次轟動一時的飛行表演,令法國甚至整個歐洲的飛行愛好者大開眼界。與此同時,弟弟奧維爾·萊特駕駛一架相似的飛機在邁爾堡為美國陸軍中、高級軍官進行的表演也獲得了巨大成功。兩次成功充分證明了萊特兄弟在航空界的先導地位,他們的成就已遠遠超過了歐洲人。


    在萊特兄弟的成就促進下,歐洲特別是法國的飛行事業在1909年取得了重大的進展。這一年的8月,法國蘭斯主辦了一次盛大的飛行集會,歐洲的飛行員們相繼創造了多種飛行記錄。然而,給世界帶來強烈震撼的還要數法國飛行員路易·布萊裏奧。他駕駛一架飛機成功飛越英吉利海峽,降落到了大不列顛國土上。這個事件不僅給世界公眾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而且也使英國人大為吃驚:他們意識到了某種突如其來的危險。飛機的發展使他們預感到單純憑藉海上防禦力量今後已不可能保證自己國家的安全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崔長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崔長琦並收藏世界百年空戰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