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雖然未回應,心裏卻是五味雜陳,想起那日他的黯然絕望,想起他離去背影裏的形單影隻……他終還是,應允了自己的請求。


    於海繼續說:“萬歲爺這幾日心情也不好,除了上朝,整日鬱鬱寡歡,躲在禦書房,概不見客。不過,既是饒了仁喜,表示萬歲爺終是沒真的怪您不是?”


    葉知秋倚靠枕頭坐起身,低垂著雙眼,因近日的困病顯得格外憔悴。他半天也沒吭聲,於海也看不出他在想什麽。過了一會兒才說話,簡單交代於海:“你幫我把吳越滿找過來。”


    吳越滿並沒拖拉,很快出現在葉知秋房間,行禮問安。於海識趣地出了門,親自在門口守著。


    “萬歲爺說,仁喜身後事讓大人拿主意,好在天氣冷,屍首還擱在那兒呢!大人的意思是?”


    葉知秋卻沒回答,直接問他:


    “我姐姐有沒有找過你。”


    “這個……”吳越滿為難,吱唔著。


    “但說無妨。”


    “娘娘找了奴才,而且猜出個七八九。問那人在不在奴才手裏。”


    “你怎麽說的?”


    “大人交代的事,打死奴才也不敢說!”


    在這點上,葉知秋不懷疑他,隻是他還不至於如此厚看自己,吳越滿不過是害怕給人知道他聯合自己欺瞞皇上,他是幾個腦袋也不夠砍罷了。


    “還要再麻煩幾件事,”知秋說到這裏已覺得累了,有些打不起精神,又不敢再拖,徒增是非,“你偷偷將他送出宮,給他充足盤纏,讓他回老家。仁喜的屍體,你交敬事房公事公辦,送回仁喜故鄉。”


    “這……不交給他?”


    “你按我說辦就好,讓他別四處流連,我過了年便抽空去他老家找他。”


    吳越滿領了主子的命令,便退下去了。葉知秋是累的緊,渾身上下是攥不出半點力氣。他知道這幾日,是出不了宮,也辦不了事。鍾衛與仁喜是同村出來,都在京郊不遠的鄉下,但大部分人是不知道這層關係。


    隻有如剛才那一番安排,一般眾等才不至於懷疑到鍾衛身上。雖說皇上暫時饒了死罪,難保以後沒人舊事重提,到時候再治罪,他幫也沒法幫。知秋也怕吳越滿搞蹊蹺,才說自己過了年去找鍾衛,這樣一來,想他也不敢擅自拿鍾衛怎樣。


    於海進來,餵他喝了點水,將簾子重新掛了,燈火移至外屋,臨走前,吩咐守夜的小太監小心謹慎。葉知秋漸漸閉了眼,忽然很想見大哥,天亮以後吧,大哥應該會來看自己!


    令人吃驚的是,在等來葉文治之前,太子卻是先來了!


    知秋想要下床請安,給太子一個手勢製止了。他雖年紀小,身份駕勢卻十足,揮手遣走屋裏伺候的奴才,也不坐,單單立在床頭,眼也不眨地盯著葉知秋看了半晌,說話聲音很低很小:“真當你在父皇心裏有多重?跪半天,不也碰了一鼻子灰。”


    知秋低頭未言,與太子呆的久了,他自也學會不少與他相處的法子,什麽時候該偃旗息鼓,什麽時候要據理力爭,他漸漸也掌握了分寸。鍾衛說過,宮裏的規矩不用學,做錯了便要受罰,慢慢地,就是牲口也知道該往哪裏走了。


    太子見他不說話,不再刁難,但嘴上依舊語氣不軟:


    “趕快好了吧!我那裏的奴才都隻聽你的指派,如今,可是越來越離不開葉大人了呢!”


    “謝太子殿下關心,臣過兩日……”


    “不用那麽著急,你歇著吧!別讓父皇誤會我欺負你!”太子並不打算久留,臨走前,說好心不象好心,有些古怪地說了一句:“給你帶了些傷寒的藥,你便要奴才給你煎了吃吧!”


    上次腿傷事件,讓知秋多少覺得對太子有些愧疚,在他看來,怎麽說也隻是個孩子,沒必要教訓得如此血淋淋。可也是那一次,讓知秋開始思量,大哥如今的勢力,到底有多強,可以讓他連皇家也不懼怕?


    葉文治比前幾日來得晚了,一進門,便問迎上來的於海:“今日如何?”


    “早上醒得早,坐了半個時辰,咳嗽,進食尚可,但還不能下地。”


    葉文治低頭往裏走,看見於海從身邊小太監手裏接過一碗濃黑藥汁,皺眉詢問道:“這是什麽?”


    “太子送過來的傷寒藥。”於海連忙回答。


    “倒了,”直到於海跟他進了內院,葉文治見周圍沒人,才吩咐:“以後太子送來的東西,都不要給知秋吃。”


    放輕腳步進了知秋的房間,知秋正側身小睡,睡的不沉,門一開就醒了,果然見到躡手躡腳走路的大哥,笑了:“醒著呢,沒事!”


    兩人並不拘謹,知秋朝床裏蹭一蹭,身邊倒出些空兒,給文治坐下。


    “於海說,你咳嗽?”


    “有點,不礙事。”


    “我明日給你帶些潤肺的藥,是前些日有人專門送給母親,她知你冬天好咳,留了些給你。”


    知秋點了點頭,靠著被子半坐著,有些失神,他不確定要不要問,如果當初仁喜出了事,直接找大哥的話,事情也許解決得更圓滿?就不至於如今仁喜和鍾衛陰陽兩隔。


    “大哥,如果有兩條路,一條通達卻不得你心,一條是你情願,卻是死路,你會選那條?”


    本來以為是多麽刁鑽的一個問題,不想葉文治卻張口便答:“死路不是路,沒有選的必要;第一條既然不得我心,也不會選;就繼續找吧,直到找條心甘情願又通順暢達的路!”


    葉知秋覺得握在大哥手中的掌心,開始漸漸有了溫度。從小到大,他總是神將般,並且毫不吝嗇地分享他的堅定和信心,讓身邊的自己,不管經歷多大的風雨,總能跟著他,站得筆直。


    一大早,葉逢春起身洗漱完畢,點了新來的一個據說非常會梳頭的太監伺候。正在這時,外麵跑來小太監,跪在門口求見。葉逢春未梳喜完畢,不願意見人,被打擾了,自是不高興,啐了一口,道:“一大早,慌慌張張做什麽?”


    貼身的宮女連忙出去查看,帶進一個封閉的捲軸,象是幅畫,寫著“華貴妃娘娘親啟”的字樣,說是剛開宮門就看見這個。


    葉逢春皺眉接過來:


    “有人看過沒有裏麵是什麽沒有?”


    “奴婢沒有!”宮女跪答。


    “出去問問,剛才那人看了沒有。”


    宮女跑出去,很快回來,說沒人打開看過。“雍華宮”規矩極嚴,這種寫著貴妃親啟的物件,誰也沒膽子私自打開。葉逢春想一想,估計下麵的奴才不至於如此放肆,稍微放了心。


    “娘娘,還要不要梳頭?還是奴才晚些時候再來?”新來的太監很熱衷插秧,小心徵詢她的意見。


    “你梳你的!”


    葉逢春隨手將畫放一邊,雖然心裏早已天翻地覆,依舊做出麵平似水,看上去並不急於打開的模樣,中途還因為髮髻形狀不好,讓他重梳了一次。一切弄好,才打發了身邊的人,緩慢地展開捲軸。


    果然是一幅畫,畫的是二十幾歲的男子,那鼻,那唇,那風流雙眸……葉逢春朝那落款瞧了一眼,忽然“啪”地猛合上畫卷!緊緊攥著的手心,一層冷汗便冒了出來。


    第十一章


    連著下了兩場雪,葉相壽誕便到了。這一年過得不太平,韓葉兩家也是頻頻摩擦,幾次惹得洪煜很不痛快。而葉相年紀也大,身體漸漸不如以往硬朗,隱退的心隨著壽誕的到來,仿佛日漸明顯。因此,向來操辦得比較隆重的生日,今年是偃旗息鼓,隻打算家裏人稍做慶祝便好。


    葉逢春再次提出回家省親的要求時,整個後宮的人都覺得她瘋了。她下麵的人也不太理解,貴妃省親,茲事體大,皇家排場,祖宗規矩,是一樣不能忽略違反,且一年前已經省過一次,如今又來,難免讓人覺得她是不知天高地厚。


    葉逢春心中有自己的盤算,她看得準,仁喜自盡,知秋臥病期間,洪煜心情異常糟糕,甚至好一段時間誰的牌子都不翻,關在禦書房不出門。逢春想,皇上怕麵對知秋,並不是真的怪他,相反,這事讓她看清楚,知秋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恐是要比自己估計的還要重一些。


    所以,皇上定是要給她這個麵子,這其實是給了知秋一個台階下。而自己回葉家省親,是必把知秋帶在身邊,皇上也是寧願他短暫離開一下,讓不愉快的癥結冷卻痊癒。再回宮時,知秋跟葉家人也是要去皇上那裏謝恩,到時候,便又理所當然地重逢了。


    正因為如此,當洪煜恩準華貴妃再度省親的聖旨頒下來,後宮風言風語,妒火中燒,又假意嗤之以鼻的時候,隻有葉逢春表麵為皇恩浩蕩驚喜,內心卻是暗暗笑了。


    葉府人員眾多,即便是省親回了家,真正能見到的,也不過是頭麵上的幾個人物。葉逢春依舊住在為去年省親時候專門蓋的庭院,守衛森嚴,來往人等,篩選得十分嚴格。


    葉文治見了她,也要行三拜之禮,呼“娘娘千歲”。閑聊片刻,奴才通通遣了幹淨,知道外麵的守衛,葉文治肯定早有交代,逢春對這點頗放心。她緩步走到案幾前,忽然拿起了筆。


    “大哥,逢春有點事要問你!”


    “娘娘吩咐便是!”


    “這個人你可認識?”


    狼毫筆不急不緩地在雪白宣紙上寫出一個名字,“翩舟公子”,然後低沉而清楚地繼續道:“逢春不敢問他人,這幾日,是幾乎絞盡腦汁地想了又想。”說著,又在同一張紙上,一撇一捺,寫了個“八”字,“大哥,可有什麽話說?”


    葉文治早覺得葉逢春的省親有些古怪,卻沒想到,她竟然知道如此之多!相府對後輩管教向來嚴格,尤其是女子,絕對是深入簡出。當年的她,還算年幼,又怎麽可能了解如此多的內幕?


    葉逢春見他不肯輕易張口,也不再打太極,開門見山點出自己立場:“這事並非逢春主動,而是有人偷偷送了幅畫到‘雍華宮’,大哥,你別跟我說知秋……與他無關係!”葉逢春敲了敲紙上的名字,再強勢質問,“就算沒生出洪汐,我葉逢春也不是做替死鬼的人!更何況我給皇上生了皇子?大哥,有人盯上葉家了,你還打算瞞我多久?”


    葉文治內心進行著天人交戰般,此事事關重大,確實不是他一個人能承擔得了,更何況一旦發生什麽變故,逢春極有可能是最先觸知,最先採取行動的。關係葉家上下幾千口的性命,關係到葉逢春和洪汐的命運前途……此等大事,即便他不說,葉逢春為了自保,必要調查下去,到時候,局麵更無法控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曉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曉渠並收藏後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