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雲開霧散,洪煜終於明白,與葉知秋一起,是唯一能讓他忘記身份,地位,權勢,和鬥爭,忘記邊關的戰亂,朝廷上的朋黨,後宮裏的猜疑……隻做一個簡單的,叫做洪煜的,男人。是喜歡他,還是喜歡與他在一起時的自己,在那個晚上,洪煜還不知道答案。
吳越滿把禦書房那晚的事說給主子聽的時候,葉逢春也不禁笑出來。袁先生雖然博學多才,教導也格外嚴謹,生活上卻是個有些古怪的人,因此跟他修學的知秋也有些微小的“失常”,隻是大哥卻一直把他的這些小“失常”當成天真可愛,並不去刻意指正,對家裏的那兩個兒子卻嚴格得近乎苛刻!
“奴才還聽說,萬歲爺這幾日找了葉相幾次,談的可都是為三公子封官的事呢!”
“哦?”葉逢春有些詫異,這事家裏竟沒人跟她商量。難不成,還不死心,想把知秋弄出宮?“你去給三公子傳個口信,說讓他過來用晚膳。”
“奴才這就去!”
“等一下,知道怎麽辦吧?”
“奴才知道!”吳越滿心領神會,“要當著萬歲爺的麵兒請。”
“去吧!”
今兒個是韓初霽的生日,想必要藉此機會拉攏皇上過去吧!那就看看,今夜,誰能留住皇上吧!葉逢春從盤子裏將那吃剩一半的石榴拿在手中,笑了。
葉知秋握筆疾書,是給大哥葉文治的書信,因久未聯繫,心中萬語千言,急於道來的太多,動筆竟停不下來。說了與先生的告別,母親的身體,宮裏的生活,更多更多的,是與皇上度過的很多很多日夜,單單沒敢提酒醉的事。
逢春與他說大哥已經知道他入宮的時候,他有些驚訝,畢竟遠在千裏之外,葉家的人又沒人跟他說,怎麽會知道得這麽快?逢春隻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大哥在朝廷上有多少的眼線,恐怕沒誰知道。
知秋與大哥的感情最親近,因為在山上長大,與葉家人接觸不多,隻除了大哥,不是到山上陪他,就是接他去府裏小住。即使近年頻頻出征在外,也是書信往來不斷。葉文治在知秋的心裏,既象天神般威風八麵,又極其親切和藹,待自己,有如春日之雨,夏日之風。
寫完信,見外麵時間還早,便穿了暖袍出門。一天冷似一天,葉逢春臨盆的日子漸漸近了,知秋白天沒事,都會過去與她說一會兒話,有時洪煜也會湊熱鬧,晚膳便在“雍華宮”那頭用。
上午下了小雪,地上薄薄一層,知秋進了門,宮女上來接過脫下來的鬥篷,屋裏坐了幾個妃嬪,正說到太子。
知秋站在原地沒動,聽她們嘮叨太子如何頑劣,因靠著葉逢春的避蔭,個個嘴上都跟抹了蜜糖一樣,“姐姐,姐姐”地叫,還說,“姐姐這胎看起來就是皇子!將來必定前途無量,姐姐生得母儀天下之相,再憑皇子之貴,後位虛空這麽多年,這可不是終等到再合適不過的主人了!”
說著一群女人“嚶嚶”地笑起來,知秋輕輕咳嗽兩聲,走過屏風,跟逢春和各位妃嬪施了禮。他雖無官銜,卻是相府三公子,加上近日與皇上極為親近,在座的妃嬪諂媚地問了好,紛紛告辭,留下姐弟兩人。奴才上來,往火爐裏填了柴,又換了熱茶。
逢春借著剛才的話茬兒,便說起太子的事情。知秋對宮中人事了解不多,記性卻好,與他說的,都記得牢。“心裏得有本明白帳,”逢春曾經跟他說,“尤其別人欠你的,要記得清清楚楚。”
太子是先皇後嫡生長子,因過於溺愛,個性驕橫,皇後病逝後,後宮之中,更沒有能管束他的人,各宮妃嬪各有各的算盤,巴不得太子早日惹出大麻煩,皇上若廢了他,其他皇子才有機會爭立儲君。因此,不僅沒人管教,甚至買通了奴才,故意往壞處引導。今年十歲,卻是個人見人憎的小霸王,不知挨了洪煜多少罵。
“你見過太子沒有?”葉逢春握了熱茶杯,暖著手,問道。
“還沒有,不過皇上提過幾次,還拿了他的功課給我看。”
逢春譏諷地笑著,“他的功課還能看麽?你看太子的伴讀,哪天出來不是腫著手心?你五歲時識的字,都不知道多過他現在的多少倍!”
“皇上也為這個煞費苦心。”葉知秋說著,似又能想起洪煜皺眉嘆息的沮喪,說來諷刺,貴為天子,世間最有權勢的男人,卻也是他見過的人裏麵,煩惱最多的一個!
“皇上還年輕,來日方長呢!”逢春說到這裏,心情好轉,她摸著那鼓得誇張的肚子,隻有她最清楚,這胎不論男女,她隻接受一個結果,報到皇上那裏,都隻能是皇子!“天冷了,這幾天勤過來,我讓禦膳房燉了滋補的湯水,你多喝些。”
葉知秋出門時,正看見鍾衛。葉逢春在後宮的排場是數一數二,前段因為遭竊,便跟洪煜要了單獨一隊親軍把守,當時知秋在場,於是推薦了鍾衛做侍衛長,這樣有了“雍華宮”的辟護,也就沒人敢欺負他了。
鍾衛這人老誠,實在,見到知秋,樂嗬嗬地從懷裏掏出兩塊烤紅薯,分了他一塊,說是宮外有人捎進來的,可甜呢!
“三公子平時喜歡吃什麽?我出宮的時候捎給你!外麵的糖葫蘆樣兒可多啦!仁……”咬了嘴,連忙換了話題,“來,嚐嚐這個,還熱呢!”
知秋這人不拘小節,坐在長廊的欄杆上,與鍾衛邊吃邊聊,還逗他,說看上的是哪宮的姑娘,幫他牽牽線。正說的高興,遠處跑來一個小小的身影,是個看上去也就十二三歲的小太監,似乎並不認識知秋,直接就跑到鍾衛身邊,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鍾……鍾衛哥,不……不好了!皎兒,皎兒被龐公公訛上了,非說他偷了東西,在挨打呢!仁喜哥讓我來叫你。”
皎兒跟仁喜住在一個院子裏,平日裏格外知心。鍾衛一急,站起身拔腿就要往那院裏跑。報信的小太監說:“仁喜哥說……說,帶點銀子去!”
鍾衛摸了摸腰間,露出窘色,“那,你等等。”
“別等了,”知秋跟上去,“我身上有銀子,你帶路吧!”
鍾衛本來是不想麻煩知秋,可他知道,這事沒有三公子,單靠自己那點拿不出手的銀子,也未必能解決,隻得硬著頭皮,連感謝都不知如何出口。知秋剛走了兩步,又停了,心想,帶銀子還不如帶人呢!
“你們等我一下。”
說著回身把吳越滿找來,他是“雍華宮”的大太監,這後宮隻中,除了總管太監,就屬他最有權勢。
“喲,三公子,您也太看得起奴才了!”
吳越滿心裏不樂意攪這渾水,可又不敢侮逆葉知秋,他怎會不明白,自己的主子現在都依賴葉三公子拉攏皇上呢!葉知秋也明白吳越滿不敢拒絕自己,不多說,跟著鍾衛他們,聽了事情大概的來龍去脈,一路拐來拐去,總算到了角落裏一處冷僻的院子。
院中間跪了十三四歲的少年,旁邊圍了四五個太監,其中一個手拎著長戒尺,“啪啪”打在少年單薄的身上,嘴裏尖尖地教訓:“叫你手腳不幹淨!還敢找靠山?也不睜眼看看,你那靠山是個什麽東西?銀子藏哪兒了?說不說你?”
仁喜麵色難看跪在一邊,臉上的表情陰毒忿恨。見到鍾衛急步跑進來,隻覺得眼眶一熱,有水光閃動。動手的太監並不認識知秋,直到吳越滿走進來,才猛地停了手,點頭哈腰地諂笑著請安。吳越滿點了他的腦門兒,說:“你這不長眼的奴才,葉三公子在這兒吶!”
“喲!”這才轉過身,對著葉知秋跪了下去,連著磕頭。
“這是怎麽回事?”知秋冷臉問。
“這奴才手腳不幹淨,偷東西!”
“我沒偷東西!”傷痕累累的皎兒膝爬過來,“三公子,我是冤枉的!”
知秋讓鍾衛把皎兒扶起來,轉身問道:
“你是司法執刑太監?”
“奴才,奴才不是。”
“這後宮是沒規矩了嗎?栽贓嫁禍,私下刑囚,你幾個腦袋?”
“奴才……奴才……”說著看向吳越滿求救。
吳越滿太清楚,葉三公子叫他來的目的,上前和解,兩頭勸說,卻不想這看起來和氣的三公子還是不饒人的,對那犯事的太監說:“以後皎兒有什麽閃失,知秋可就直接來找龐公公了。哪個叫仁喜的?”
仁喜連忙走過來先行禮,卻不料葉知秋拿出一盒參茸一盒當歸,遞到他麵前,大聲說:“這是皇上今日賞你的!都是難得的好東西,還不謝恩?”
仁喜也不知這是唱到哪一出,他卻反應得快,臉上已有得意之色,瞥了跪在一邊的龐公公,響亮回到:“仁喜恭謝萬歲隆恩!”
旁邊的人並不知真相,惟獨吳越滿知道那都是剛剛娘娘給他的補品,不禁暗暗叫苦:我的姑奶奶小祖宗,您也不能為了一時痛快,就……假傳聖旨呀!
晚上,寢宮裏明燭高照,亮如白晝。葉知秋一臉恭謹之色,跪在洪煜麵前:“臣罪該萬死,懇請皇上責罰!”
洪煜看著他,但笑不語,隻伸手拉他。知秋跪著往後退了退,繼續請求:“皇上,您連上次那五十板子也一起打了吧!”
洪煜無奈,柔和審視著燈下晴朗如月的容顏:“求朕的人多了,封官晉爵賞銀子,求板子的人倒隻你一個!”
“皇上向來賞罰分明,知秋知道錯了,甘願受罰!”
“你起來吧!”不知道怎麽回事,洪煜就是沒法跟眼前的人生氣,耐心好到他自己都頗為詫異,“這樣好了,你陪朕下盤棋,若能贏了朕,兩筆帳一起勾銷!如果輸了,一起打回來,好不好?”
知秋站起來,拿過棋盤,一邊擺著,就聽洪煜忽然問他:“知秋,你可知仁喜是朕的什麽人?”
第五章
沒有回答,洪煜借燭光偷偷瞄著他,臉是嫣紅似火。他知道,他果然知道。書房裏很安靜,天氣冷下來以後,到了晚上,門窗都關得嚴,偶爾傳來巡邏打更,如同輕擊在細瓷的碗上,微微地裂了痕。
“你可有什麽知己朋友?”本來安靜下著棋的洪煜,忽然問道。
臉上紅cháo未褪,烏黑的眼睛楞楞地瞅向洪煜,似不太明白這話的意思。洪煜不慌不忙地擺了子,用和藹的調子再重複了一遍:“從小到大,有什麽知心的朋友?”
吳越滿把禦書房那晚的事說給主子聽的時候,葉逢春也不禁笑出來。袁先生雖然博學多才,教導也格外嚴謹,生活上卻是個有些古怪的人,因此跟他修學的知秋也有些微小的“失常”,隻是大哥卻一直把他的這些小“失常”當成天真可愛,並不去刻意指正,對家裏的那兩個兒子卻嚴格得近乎苛刻!
“奴才還聽說,萬歲爺這幾日找了葉相幾次,談的可都是為三公子封官的事呢!”
“哦?”葉逢春有些詫異,這事家裏竟沒人跟她商量。難不成,還不死心,想把知秋弄出宮?“你去給三公子傳個口信,說讓他過來用晚膳。”
“奴才這就去!”
“等一下,知道怎麽辦吧?”
“奴才知道!”吳越滿心領神會,“要當著萬歲爺的麵兒請。”
“去吧!”
今兒個是韓初霽的生日,想必要藉此機會拉攏皇上過去吧!那就看看,今夜,誰能留住皇上吧!葉逢春從盤子裏將那吃剩一半的石榴拿在手中,笑了。
葉知秋握筆疾書,是給大哥葉文治的書信,因久未聯繫,心中萬語千言,急於道來的太多,動筆竟停不下來。說了與先生的告別,母親的身體,宮裏的生活,更多更多的,是與皇上度過的很多很多日夜,單單沒敢提酒醉的事。
逢春與他說大哥已經知道他入宮的時候,他有些驚訝,畢竟遠在千裏之外,葉家的人又沒人跟他說,怎麽會知道得這麽快?逢春隻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大哥在朝廷上有多少的眼線,恐怕沒誰知道。
知秋與大哥的感情最親近,因為在山上長大,與葉家人接觸不多,隻除了大哥,不是到山上陪他,就是接他去府裏小住。即使近年頻頻出征在外,也是書信往來不斷。葉文治在知秋的心裏,既象天神般威風八麵,又極其親切和藹,待自己,有如春日之雨,夏日之風。
寫完信,見外麵時間還早,便穿了暖袍出門。一天冷似一天,葉逢春臨盆的日子漸漸近了,知秋白天沒事,都會過去與她說一會兒話,有時洪煜也會湊熱鬧,晚膳便在“雍華宮”那頭用。
上午下了小雪,地上薄薄一層,知秋進了門,宮女上來接過脫下來的鬥篷,屋裏坐了幾個妃嬪,正說到太子。
知秋站在原地沒動,聽她們嘮叨太子如何頑劣,因靠著葉逢春的避蔭,個個嘴上都跟抹了蜜糖一樣,“姐姐,姐姐”地叫,還說,“姐姐這胎看起來就是皇子!將來必定前途無量,姐姐生得母儀天下之相,再憑皇子之貴,後位虛空這麽多年,這可不是終等到再合適不過的主人了!”
說著一群女人“嚶嚶”地笑起來,知秋輕輕咳嗽兩聲,走過屏風,跟逢春和各位妃嬪施了禮。他雖無官銜,卻是相府三公子,加上近日與皇上極為親近,在座的妃嬪諂媚地問了好,紛紛告辭,留下姐弟兩人。奴才上來,往火爐裏填了柴,又換了熱茶。
逢春借著剛才的話茬兒,便說起太子的事情。知秋對宮中人事了解不多,記性卻好,與他說的,都記得牢。“心裏得有本明白帳,”逢春曾經跟他說,“尤其別人欠你的,要記得清清楚楚。”
太子是先皇後嫡生長子,因過於溺愛,個性驕橫,皇後病逝後,後宮之中,更沒有能管束他的人,各宮妃嬪各有各的算盤,巴不得太子早日惹出大麻煩,皇上若廢了他,其他皇子才有機會爭立儲君。因此,不僅沒人管教,甚至買通了奴才,故意往壞處引導。今年十歲,卻是個人見人憎的小霸王,不知挨了洪煜多少罵。
“你見過太子沒有?”葉逢春握了熱茶杯,暖著手,問道。
“還沒有,不過皇上提過幾次,還拿了他的功課給我看。”
逢春譏諷地笑著,“他的功課還能看麽?你看太子的伴讀,哪天出來不是腫著手心?你五歲時識的字,都不知道多過他現在的多少倍!”
“皇上也為這個煞費苦心。”葉知秋說著,似又能想起洪煜皺眉嘆息的沮喪,說來諷刺,貴為天子,世間最有權勢的男人,卻也是他見過的人裏麵,煩惱最多的一個!
“皇上還年輕,來日方長呢!”逢春說到這裏,心情好轉,她摸著那鼓得誇張的肚子,隻有她最清楚,這胎不論男女,她隻接受一個結果,報到皇上那裏,都隻能是皇子!“天冷了,這幾天勤過來,我讓禦膳房燉了滋補的湯水,你多喝些。”
葉知秋出門時,正看見鍾衛。葉逢春在後宮的排場是數一數二,前段因為遭竊,便跟洪煜要了單獨一隊親軍把守,當時知秋在場,於是推薦了鍾衛做侍衛長,這樣有了“雍華宮”的辟護,也就沒人敢欺負他了。
鍾衛這人老誠,實在,見到知秋,樂嗬嗬地從懷裏掏出兩塊烤紅薯,分了他一塊,說是宮外有人捎進來的,可甜呢!
“三公子平時喜歡吃什麽?我出宮的時候捎給你!外麵的糖葫蘆樣兒可多啦!仁……”咬了嘴,連忙換了話題,“來,嚐嚐這個,還熱呢!”
知秋這人不拘小節,坐在長廊的欄杆上,與鍾衛邊吃邊聊,還逗他,說看上的是哪宮的姑娘,幫他牽牽線。正說的高興,遠處跑來一個小小的身影,是個看上去也就十二三歲的小太監,似乎並不認識知秋,直接就跑到鍾衛身邊,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鍾……鍾衛哥,不……不好了!皎兒,皎兒被龐公公訛上了,非說他偷了東西,在挨打呢!仁喜哥讓我來叫你。”
皎兒跟仁喜住在一個院子裏,平日裏格外知心。鍾衛一急,站起身拔腿就要往那院裏跑。報信的小太監說:“仁喜哥說……說,帶點銀子去!”
鍾衛摸了摸腰間,露出窘色,“那,你等等。”
“別等了,”知秋跟上去,“我身上有銀子,你帶路吧!”
鍾衛本來是不想麻煩知秋,可他知道,這事沒有三公子,單靠自己那點拿不出手的銀子,也未必能解決,隻得硬著頭皮,連感謝都不知如何出口。知秋剛走了兩步,又停了,心想,帶銀子還不如帶人呢!
“你們等我一下。”
說著回身把吳越滿找來,他是“雍華宮”的大太監,這後宮隻中,除了總管太監,就屬他最有權勢。
“喲,三公子,您也太看得起奴才了!”
吳越滿心裏不樂意攪這渾水,可又不敢侮逆葉知秋,他怎會不明白,自己的主子現在都依賴葉三公子拉攏皇上呢!葉知秋也明白吳越滿不敢拒絕自己,不多說,跟著鍾衛他們,聽了事情大概的來龍去脈,一路拐來拐去,總算到了角落裏一處冷僻的院子。
院中間跪了十三四歲的少年,旁邊圍了四五個太監,其中一個手拎著長戒尺,“啪啪”打在少年單薄的身上,嘴裏尖尖地教訓:“叫你手腳不幹淨!還敢找靠山?也不睜眼看看,你那靠山是個什麽東西?銀子藏哪兒了?說不說你?”
仁喜麵色難看跪在一邊,臉上的表情陰毒忿恨。見到鍾衛急步跑進來,隻覺得眼眶一熱,有水光閃動。動手的太監並不認識知秋,直到吳越滿走進來,才猛地停了手,點頭哈腰地諂笑著請安。吳越滿點了他的腦門兒,說:“你這不長眼的奴才,葉三公子在這兒吶!”
“喲!”這才轉過身,對著葉知秋跪了下去,連著磕頭。
“這是怎麽回事?”知秋冷臉問。
“這奴才手腳不幹淨,偷東西!”
“我沒偷東西!”傷痕累累的皎兒膝爬過來,“三公子,我是冤枉的!”
知秋讓鍾衛把皎兒扶起來,轉身問道:
“你是司法執刑太監?”
“奴才,奴才不是。”
“這後宮是沒規矩了嗎?栽贓嫁禍,私下刑囚,你幾個腦袋?”
“奴才……奴才……”說著看向吳越滿求救。
吳越滿太清楚,葉三公子叫他來的目的,上前和解,兩頭勸說,卻不想這看起來和氣的三公子還是不饒人的,對那犯事的太監說:“以後皎兒有什麽閃失,知秋可就直接來找龐公公了。哪個叫仁喜的?”
仁喜連忙走過來先行禮,卻不料葉知秋拿出一盒參茸一盒當歸,遞到他麵前,大聲說:“這是皇上今日賞你的!都是難得的好東西,還不謝恩?”
仁喜也不知這是唱到哪一出,他卻反應得快,臉上已有得意之色,瞥了跪在一邊的龐公公,響亮回到:“仁喜恭謝萬歲隆恩!”
旁邊的人並不知真相,惟獨吳越滿知道那都是剛剛娘娘給他的補品,不禁暗暗叫苦:我的姑奶奶小祖宗,您也不能為了一時痛快,就……假傳聖旨呀!
晚上,寢宮裏明燭高照,亮如白晝。葉知秋一臉恭謹之色,跪在洪煜麵前:“臣罪該萬死,懇請皇上責罰!”
洪煜看著他,但笑不語,隻伸手拉他。知秋跪著往後退了退,繼續請求:“皇上,您連上次那五十板子也一起打了吧!”
洪煜無奈,柔和審視著燈下晴朗如月的容顏:“求朕的人多了,封官晉爵賞銀子,求板子的人倒隻你一個!”
“皇上向來賞罰分明,知秋知道錯了,甘願受罰!”
“你起來吧!”不知道怎麽回事,洪煜就是沒法跟眼前的人生氣,耐心好到他自己都頗為詫異,“這樣好了,你陪朕下盤棋,若能贏了朕,兩筆帳一起勾銷!如果輸了,一起打回來,好不好?”
知秋站起來,拿過棋盤,一邊擺著,就聽洪煜忽然問他:“知秋,你可知仁喜是朕的什麽人?”
第五章
沒有回答,洪煜借燭光偷偷瞄著他,臉是嫣紅似火。他知道,他果然知道。書房裏很安靜,天氣冷下來以後,到了晚上,門窗都關得嚴,偶爾傳來巡邏打更,如同輕擊在細瓷的碗上,微微地裂了痕。
“你可有什麽知己朋友?”本來安靜下著棋的洪煜,忽然問道。
臉上紅cháo未褪,烏黑的眼睛楞楞地瞅向洪煜,似不太明白這話的意思。洪煜不慌不忙地擺了子,用和藹的調子再重複了一遍:“從小到大,有什麽知心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