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費正清夫婦,就不能不提到母親與費夫人費慰梅(wilma)的友誼。費正清帶著女友慰梅來華留學時,我父母剛從美國回來,兩對年輕人立即成為朋友,後來更變成莫逆之交。母親最歡迎的運動之一,是跟他們一起騎馬。回來他們回國,母親與慰梅書信不斷。慰梅並寫成《梁思成與林徽音》(liang and lin)一書,一九九四年由賓州大學出版。母親的英文名字叫費麗斯(phyllis),為了紀念她,我為我女兒也取英文名叫phyl-lis,我女兒到美國留學,去拜望費慰梅,她竟然不承認我女兒的名字。她說,在她心裏,phyllis就是林徽音,除了她,誰也不能用這個字,可見這兩個人交情之深。 我母親文學上的素養,掩蓋了她建築學上的成就,這是很不公道的。她和我父親共同做成的調查、研究、論文,專業水準都很高。母親過世後,父親曾告訴我們,他所有的好文章,眼睛都是母親給點上去的。
◇母親兼具詩人 與藝術家的才情
有人問我,母親應該專心文學,還是研究建築,對她個人更有意義也會更有成就?我認為,在母親身上,那種詩人的氣質,和建築藝術家的眼光,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她的建築文章,尤其是早期的這類作品,寫得神采飛揚。譬如《平郊建築雜錄》,其中有幾篇,就被行家認為是研究中國古建築的範文。建築除了要有「詩情畫意」之外,還要有「建築意」,這是我母親最先提出來的主張。 母親在文學和建築學兩方麵都有才華,但從一九四二年就發病,一九五五年三月十一日病逝,隻活了五十一歲,她多方麵的才能未得發揮,實在是一件很悲慘的事。
父母親對我的影響都很大。從氣質上說,母親對我影響比較大。我從小就崇拜她,歡喜聽她讀書,尤歡喜聽她讀她自己的詩。母親從未給我們講過小白兔、大野狼這類故事,而是她讀到什麽好書,就跟我們講那本書。當她讀米蓋朗琪羅傳,就給我講這個大藝術家的故事,並詳細描述他在聖彼德大教堂屋頂作畫之艱辛。屠格涅夫的《獵人日記》她看得高興,就要我們姐弟也看,而且要倒過來講給他聽。我記憶最清楚的,是母親為我們讀古文《唐睢不辱使命》,她讀得繪聲繪色,唐睢的英雄膽氣,秦王的前倨後恭,簡直像是一場電影。這些,對我審美能力的培養,關係很大。
台灣的電視劇《人間四月天》,據說把她演成一個柔弱的女子,那不正確。母親不是一個少奶奶型的人,也不是傳統閨閣型的人,按現在的標準來說,差不多可叫做「女強人」。但她不是那種飛揚跋扈的人,而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人。在我們小的時候,她就教我們一句話:be yourself。做人不要故意做作,你是什麽樣的人,就本分的表現出來。在那時代,她大概是一位「新女性」。她不是革命家,也不是有意識的要為婦女闖出一片天地。相反的,她對這些頗無好感。她寫信給費慰梅說,她寫作的動機,是她有真實的感受,有話要說。她也反對所謂的「普羅文學」。母親有很多文章雖然也是為平民大眾講話,但不是意識形態的產物。母親留給我們最大的遺產,是要做一個誠實的人。她自己從不隱瞞自己的想法,也不矯揉做作。
窗子以外
林徽因
話從哪裏說起?等到你要說話,什麽話都是那樣渺茫地找不到個源頭。
此刻,就在我眼簾底下坐著是四個鄉下人的背影:一個頭上包著黯黑的白布,兩個褪色的藍布,又一個光頭。他們支起膝蓋,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牆上休息。每人手裏一件簡單的東西:一個是白木棒,一個籃子,那兩個在樹蔭底下我看不清楚。無疑地他們已經走了許多路,再過一刻,抽完一筒旱菸以後,是還要走許多路的。蘭花煙的香味頻頻隨著微風,襲到我官覺上來,模糊中還有幾段山西梆子的聲調,雖然他們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鐵紗窗以外。
鐵紗窗以外,話可不就在這裏了。永遠是窗子以外,不是鐵紗窗就是玻璃窗,總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動的顏色聲音,生的滋味,全在那裏的,你並不是不能看到,隻不過是永遠地在你窗子以外罷了。多少百裏的平原土地,多少區域的起伏的山巒,昨天由窗子外映進你的眼簾,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動著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麽麥黍,都有人流過汗;每一粒黃的什麽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間還有的是周折,是熱鬧,是緊張!可是你則並不一定能看見,因為那所有的周折,熱鬧,緊張,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著。
在家裏罷,你坐在書房裏,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裏兩樹馬纓,幾棵丁香;榆葉梅橫出風的一大枝;海棠因為缺乏陽光,每年隻開個兩三朵--葉子上滿是蟲蟻吃的創痕,還捲著一點焦黃的邊;廊子幽秀地開著扇子式,六邊形的格子窗,透過外院的日光,外院的雜音。什麽送煤的來了,偶然你看到一個兩個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臉;什麽米送到了,一個人掮著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過屏門;還有自來水,電燈、電話公司來收帳的,胸口斜掛著皮口袋,手裏推著一輛自行車;更有時廚子來個朋友了,滿臉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進門房;什麽趙媽的丈夫來拿錢了,那是每月一號一點都不差的,早來了你就聽到兩個人唧唧噥噥爭吵的聲浪。那裏不是沒有顏色,聲音,生的一切活動,隻是他們和你總隔個窗子,--扇子式的,六邊形的,紗的,玻璃的!
◇母親兼具詩人 與藝術家的才情
有人問我,母親應該專心文學,還是研究建築,對她個人更有意義也會更有成就?我認為,在母親身上,那種詩人的氣質,和建築藝術家的眼光,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她的建築文章,尤其是早期的這類作品,寫得神采飛揚。譬如《平郊建築雜錄》,其中有幾篇,就被行家認為是研究中國古建築的範文。建築除了要有「詩情畫意」之外,還要有「建築意」,這是我母親最先提出來的主張。 母親在文學和建築學兩方麵都有才華,但從一九四二年就發病,一九五五年三月十一日病逝,隻活了五十一歲,她多方麵的才能未得發揮,實在是一件很悲慘的事。
父母親對我的影響都很大。從氣質上說,母親對我影響比較大。我從小就崇拜她,歡喜聽她讀書,尤歡喜聽她讀她自己的詩。母親從未給我們講過小白兔、大野狼這類故事,而是她讀到什麽好書,就跟我們講那本書。當她讀米蓋朗琪羅傳,就給我講這個大藝術家的故事,並詳細描述他在聖彼德大教堂屋頂作畫之艱辛。屠格涅夫的《獵人日記》她看得高興,就要我們姐弟也看,而且要倒過來講給他聽。我記憶最清楚的,是母親為我們讀古文《唐睢不辱使命》,她讀得繪聲繪色,唐睢的英雄膽氣,秦王的前倨後恭,簡直像是一場電影。這些,對我審美能力的培養,關係很大。
台灣的電視劇《人間四月天》,據說把她演成一個柔弱的女子,那不正確。母親不是一個少奶奶型的人,也不是傳統閨閣型的人,按現在的標準來說,差不多可叫做「女強人」。但她不是那種飛揚跋扈的人,而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人。在我們小的時候,她就教我們一句話:be yourself。做人不要故意做作,你是什麽樣的人,就本分的表現出來。在那時代,她大概是一位「新女性」。她不是革命家,也不是有意識的要為婦女闖出一片天地。相反的,她對這些頗無好感。她寫信給費慰梅說,她寫作的動機,是她有真實的感受,有話要說。她也反對所謂的「普羅文學」。母親有很多文章雖然也是為平民大眾講話,但不是意識形態的產物。母親留給我們最大的遺產,是要做一個誠實的人。她自己從不隱瞞自己的想法,也不矯揉做作。
窗子以外
林徽因
話從哪裏說起?等到你要說話,什麽話都是那樣渺茫地找不到個源頭。
此刻,就在我眼簾底下坐著是四個鄉下人的背影:一個頭上包著黯黑的白布,兩個褪色的藍布,又一個光頭。他們支起膝蓋,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牆上休息。每人手裏一件簡單的東西:一個是白木棒,一個籃子,那兩個在樹蔭底下我看不清楚。無疑地他們已經走了許多路,再過一刻,抽完一筒旱菸以後,是還要走許多路的。蘭花煙的香味頻頻隨著微風,襲到我官覺上來,模糊中還有幾段山西梆子的聲調,雖然他們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鐵紗窗以外。
鐵紗窗以外,話可不就在這裏了。永遠是窗子以外,不是鐵紗窗就是玻璃窗,總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動的顏色聲音,生的滋味,全在那裏的,你並不是不能看到,隻不過是永遠地在你窗子以外罷了。多少百裏的平原土地,多少區域的起伏的山巒,昨天由窗子外映進你的眼簾,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動著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麽麥黍,都有人流過汗;每一粒黃的什麽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間還有的是周折,是熱鬧,是緊張!可是你則並不一定能看見,因為那所有的周折,熱鬧,緊張,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著。
在家裏罷,你坐在書房裏,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裏兩樹馬纓,幾棵丁香;榆葉梅橫出風的一大枝;海棠因為缺乏陽光,每年隻開個兩三朵--葉子上滿是蟲蟻吃的創痕,還捲著一點焦黃的邊;廊子幽秀地開著扇子式,六邊形的格子窗,透過外院的日光,外院的雜音。什麽送煤的來了,偶然你看到一個兩個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臉;什麽米送到了,一個人掮著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過屏門;還有自來水,電燈、電話公司來收帳的,胸口斜掛著皮口袋,手裏推著一輛自行車;更有時廚子來個朋友了,滿臉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進門房;什麽趙媽的丈夫來拿錢了,那是每月一號一點都不差的,早來了你就聽到兩個人唧唧噥噥爭吵的聲浪。那裏不是沒有顏色,聲音,生的一切活動,隻是他們和你總隔個窗子,--扇子式的,六邊形的,紗的,玻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