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逝是人類一種最複雜的情感。如果逝者的身後仍然是籠罩著被曲解、被誤解的陰影,對於活著的朋友沒有比這更讓人傷心的了。


    徐誌摩去世三年來,種種曲解和誤解始終沒有離開過他,一些人不知道,被他們有意無意傷害的,是一位一如既往對這個世界付出全部真誠和愛的詩人,不知道他的詩篇將會永遠輝耀著中國的星空,他們總是習慣以自己認定的價值觀去規範別人,不管是死去的,還是活著的,不管是陌生人,還是熟朋友。


    在徐誌摩逝世4周年的時候,林徽因一吐心中的塊壘,寫下了《紀念誌摩去世四周年》的散文,發表在《大公報》上。文中寫道:但是我卻要告訴你,雖然4年了你脫離去我們這共同活動的世界,本身停掉參加牽引事體變遷的主力,可是誰也不能否認,你仍立在我們煙濤渺茫的背景裏。間接的是一種力量,尤其是在文藝創造的努力和信仰方麵。間接地你任憑自然的音韻、顏色,不時的風輕月白,人的無定律的一切情感,悠斷悠續的仍然在我們中間繼續著生,仍然於我們共同交織著這生的糾紛,繼續著生的理想。你並不離我們太遠,你的身影永遠掛在這裏那裏,同你生前一樣的飄忽,愛在人家不經意時蒞至,帶來勇氣的笑聲也總是那麽嘹亮,還有,經過你熱情或焦心苦吟的那些詩,一首一首仍串著許多人的心旋轉。


    說到你的詩,朋友,我正要正經的同你再說一些話。你不要不耐煩。這話遲早我們總要說清的。人說蓋棺定論,前者早已成了事實,這後者在這四年中,說來叫人難受,我還未曾讀到一篇中肯或誠實的評論,雖然對你的讚美和攻訐由你去世後一兩周間,就紛紛開始了。但是他們每人手裏拿的都不像純文藝的天秤;有的喜歡你的為人,有的疑問你私人的道德;有的單單尊崇你詩中所表現的思想哲學,有的僅喜歡那些軟弱的細緻的句子,有的每發議論必須牽扯到你的個人生活之合乎規矩方圓,或斷言你是輕薄,或引證你是浮奢豪侈!朋友,我知道你從不介意過這些,許多人的淺陋老實或刻薄處你早就領略過一堆,你不止未曾生過氣,並且常常表現憐憫同原諒;你的心情永遠是那麽潔淨;頭老抬得那麽高;胸中老是那麽完整的誠摯;臂上老有那麽許多不折不撓的勇氣。


    但是現在的情形與以前卻有稍稍不同,你自己既已不在這裏,做你朋友的,眼看著你被誤解、曲解、乃至謾罵,有時真忍不住替你不平。


    但你可別誤會我心眼兒窄,把不相幹的看成重要,我也知道誤解、曲解、謾罵,都是不相幹的,但是朋友,我們誰都需要有人了解我們的時候,真了解了我們,即使痛下針砭,罵著了我們的弱處、錯處,那整個的我們卻因而更增添了意義,一個作家文藝的總成績更需要一種就文論文,就藝術論藝術的和平判斷。


    林徽因在這篇散文中,肯定了徐誌摩的詩歌成就,她不僅僅是個欣賞者,而且是一個心靈的認同者。


    我承認寫詩是慘澹經營,孤立在人中掙紮的勾當,但是因為我知道的太清楚了,你在這上麵單純的信仰和誠懇嚐試,為同業者奮鬥,維護他們的情感的愚誠,稱揚他們藝術的創造,自己從未曾求過虛榮,我覺得你始終是很逍遙舒暢的。如你自己所說,「滿頭血水」你「仍不曾低頭」,你自己相信「一點性靈還在那裏掙紮」,「還想在實際生活的重重壓迫下透出一些聲響來」。


    簡單的說,朋友,你這寫詩的動機是坦白不由自主的,你寫詩的態度是實誠、勇敢而倔強的。這在討論你詩的時候,誰都先得明了的。


    我們的作品會不會再長存下去,就看它們會不會活在那一些我們從來不認識的人,我們作品的讀者,散在各時、各處互不認識的孤單的人的心裏的,這種事它自己有自己的定律,並不需要我們的關心的。你的詩據我所知道的,它們仍舊在這裏浮沉流落,你的影子也就濃淡參差的係在那些詩句中,另一端印在許多不相識人的心裏。朋友,你不要過於看輕這種間接的生存,許多熱情的人他們會為著你的存在,而增加了生的意識的。


    傷心的僅是那些你最親熱的朋友們和同興趣的努力者,你不在他們中間的事實,將要永遠是個不能填補的空虛。


    林徽因認為,徐誌摩作為詩人的一生,處處充滿著詩意,他詩意的活在這個世界上,愛、自由和美是他全部的靈魂,對詩歌的真誠和對世界的真誠,[奇qisuu書]是徐誌摩作為詩人的基本品格,而這種品格,正是需要弘揚光大的。


    你走後大家就提議,要為你設立一個「誌摩獎金」,來繼續你鼓勵人家努力詩文的素誌,勉勵象徵你那種對於文藝創造擁護的熱心,使不及認得你的青年人永遠對你保存著親熱。如果這事你不覺到太寒倫不夠熱氣,我希望你原諒你這些朋友們的苦心,在冥冥之中笑著給我們勇氣來做這一些蠢誠的事吧。


    林徽因獻給徐誌摩的不僅僅是一篇悼文,她獻給他的是一粒種子在石縫裏砰然綻苞的聲音,是靈魂被鋸著的詩人的歌哭。


    她呼喚公正,呼喚良知,盡管這是那些道貌岸然的人,餐桌上最末一道菜餚。


    詩人的心永遠是一隻方舟。他頭頂上即使載著花冠,也是用荊棘編織的。在他的全部生命中,他需要清算的不是別人的惡行,隻是他自己的靈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林徽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杉並收藏林徽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