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勝上寺在霍山山巔。他們拾級而上,由山門進入彌陀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最吸引他們的是毗盧殿,這座大殿,是廡殿式,殿內兩山施大爬梁,結構奇特,是元代建築藝術富有成就的實例。山門內是塔院,飛虹聳立其中,塔身琉璃鑲嵌,呈八角形,十三級,各層皆有出簷,全身用黃、綠、藍三彩琉瓦披掛。他們沿著塔中翻轉的踏道攀登而上,費正清不時發出一聲聲驚呼。


    林徽因對費正清、費慰梅說:「佛教流人中國後,從星象來看,選擇的就是佛塔的形式,因為在中國古代文化思想中,對於空間的理解,是空間與實體的辯證統一。高聳的形象,一方麵有紀念色彩,在壓倒人的心靈中來顯示崇高。元代的塔,人情味的特色很濃,這種人情味,通過色彩和圖案裝飾體現出來,把藝術立足於一種宗教情感上,它有著深切的虔誠,正因為這樣,藝術才願意跟宗教攜手而行。」


    林徽因和梁思成很認真地測繪了這座古塔各部分的尺寸,用他們的萊卡相機拍了照片,搞了細部的素描圖。


    梁思成,因車禍撞壞腿後,骨頭交搭接合,他的右腿短了一截,不僅腿有點跛,也使他的脊椎彎曲,背部軟弱無力,他穿一件支撐脊椎的鋼背心,盡管行動不便,但仍能在屋頂、椽架上爬行,克服了常人難以忍受的困難。


    離開洪洞,林徽因一行經文水到晉祠。


    晉祠在太原市西南的懸甕山下,是晉水的發源處。這座建築群始造於北魏前,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叔虞封唐,他的兒子燮因晉水更國號,後人因以國號為祠名。


    晉祠屢經修葺而變遷,到北宋天聖年間,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並為其母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


    晉祠是個熱鬧的所在,同其它寺廟比起來,更多了一些人間煙火,遊人如織,大都是來遊覽的紅男綠女,很少有進香者。他們經水鏡台,看了魚沼飛梁和聖母殿。梁思成對聖母殿的宋代結構和形製很感興趣,說是營造法式的一個絕好的範本。費慰梅卻稱讚魚沼飛樑上的石橋,結構精巧,體現了東方人靜謐整潔的審美情趣。


    接著,他們還看了蓮花台、老君洞、文昌宮、難老泉等景觀。


    出了大門,他們被一片熱鬧的吆喝聲吸引住了。林徽因說:「不吃刀削麵,不算到太原。咱們吃碗刀削麵吧。」


    麵攤在露天底下一字排開,約有十數家,青一色的一架爐灶,一口鐵鍋。麵的花樣很多,有拉麵,有麵魚,每口鍋上蒸騰著熱氣。賣刀削麵的攤子前圍得人最多,麵工是個彪形大漢,他把一塊柔韌的麵團頂在光頭上,兩手各持一把快刀,寒光閃閃,在頭頂上飛舞,麵片像銀魚一般飛到離他丈把遠的鍋裏。


    費慰梅被這表演驚得目瞪口呆。


    林徽因說:「中國的吃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文化,處處體現出人的精神和意誌。」


    下午,他們去看永祚寺。


    那寺坐落在太原南郊,遠遠地就望到了比肩站立的雙塔。當地人都稱其為雙塔寺。


    雙塔寺建於明萬曆年間,是高僧佛登奉敕所建,兩塔名「文宣」,皆為磚塔,下鏤以鬥拱,簷上飾有琉璃脊獸,絢麗壯觀。永祚寺雖接近鬧市,卻很僻靜,來的多是鄉下進香的農民,門口拴一溜毛驢。


    在觀音蓮坐下,費正清看見那裏擺了許多小孩的鞋子,不解地問林徽因是什麽意思,林徽因笑而不答,帶他們攀上塔頂。登高望遠,萬家霞煙盡收眼底。林徽因問:「費正清,你看到了什麽?」


    費正清說:「我想起了你們中國一位大詩人杜甫的一首詩:」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


    林徽因說:「是啊,宗教的出世觀念與歷史的蒼茫感相比,顯得淡漠多了。用來登高的塔,是一種緣情的形象,這與佛教空門思想是矛盾的,它與世俗卻越來越結上不解之緣,在西方的教堂裏,那種穹隆會讓人覺得離上帝很近,而在這塔上遠眺,佛卻與人越來越遠了。」


    下到塔底的時候,她告訴費正清,觀音蓮坐下的小孩鞋,是中國女人為求兒子送給觀音的信物。


    這是一個很深奧又很簡單的謎底。


    硤石,硤石


    昏黃的燈光,把夜切開一道傷口。


    火車喘息著,停靠在一個小站的月台上。


    列車員喊一聲:硤石到了。


    硤石?這是硤石?!


    1934年10月,林徽因、梁思成應浙江省建設廳的邀請,商議了杭州六和塔的重修計劃,之後他們又去浙南武義宣平鎮,考察了元代的延福寺,還在金華天寧寺發現一處元代的建築,在返回上海途中,沒有想到會有這樣一個小站。


    林徽因從臥鋪上跳下來,打開車窗。車窗外隻有遠山的黑影和近處的燈火。


    梁思成說:「下去走走吧。」


    站台上冷冷清清。遠處兩座高矗的山影,借著夜色洶湧地壓了過來。藍夜淒冷如水,星星如撞網的魚兒,在別一個世界裏明滅。


    鎮子吝嗇的不願舉出一盞燈光,隻有稀稀落落的犬吠聲和偶爾響起的更夫的梆子聲,溫暖著悠長的夢境。


    也許你就睡在對麵的山坡上,誌摩,沒有詩,沒有音樂,甚至沒有一塊墓碑,伴著你萬年不變的蒼翠青山。天亮的時候,它們會給你捧出一山鳥鳴,一抹霞紅,但我等不到。在這個小站,火車隻有三分鍾的停留。也許你不知道,生命裏的這三分鍾,於我是多麽殘酷,它無意中把我推近了你,又粗暴地把我拉開,甚至來不及給你道一聲問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林徽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杉並收藏林徽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