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停頓了一下,下意識地用目光掃視全場,沒有她所期待的那張麵孔。上午她曾接到徐誌摩由南京打來的電報,講他將搭乘「濟南號」飛機到北平,下午3點派輛汽車到南苑機場去接他。梁思成租了一輛汽車去南苑機場,結果等到4點半,人仍未到,汽車隻好又開了回來。


    來協和小禮堂講演以前,她還與思成說:「誌摩這人向來不失信,他說要趕回來聽我的講座,一定會來的。」


    徐誌摩是11月11日回上海的。那天,徐誌摩搭便機先到南京,當晚住在張歆海家裏,與張歆海、韓湘眉夫婦一起討論人生與戀愛,通宵達旦,第三天,張歆海、韓湘眉送他登車去滬。


    一進家門,徐誌摩就與陸小曼大吵了一架。誌摩的心更加冷了。這次回來,他給小曼帶來不少畫冊、字帖、宣紙、筆墨,滿心指望小曼能夠改掉惡習,沉浸在藝術氛圍中,造就一番事業,沒想到小曼一如故我。誌摩不想把關係弄僵,隻好探訪故友,消愁解悶。


    到家的第二天早晨,他便去拉斐德路拜訪劉海粟,看了他從歐美帶來的新作。中午,在羅隆基家吃的午飯。15日,他的學生何家槐又來看他,兩人興奮地談了一天。因他一心想著趕回北平,聽林徽因的講座,感到無論如何也要在17日離開上海。


    林徽因講著:「北平城幾乎完全是根據《周禮》、《考工記》中『匠人營國,方九裏,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途九軌,左祖右社,麵朝後市』的規劃思想建設起來的。


    北平城從地圖上看,是一個整齊的凸字形,紫禁城是它的中心。除了城牆的西北角略退進一個小角外,全城布局基本是左右對稱的。它自北而南,存在著縱貫全城的中軸線。


    北起鍾鼓樓,過景山,穿神武門直達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然後出午門、天安門、正陽門直至永定門,全長8000米。這種全城布局上的整體感和穩定感,引起了西方建築家和學者的無限讚嘆,稱之為世界奇觀之一。「


    林徽因如數家珍,侃侃而談:「中國的封建社會,與西方有著明顯的不同。中國的封建概念,基本上是中央集權,分層次的完整統一著。在這樣的封建社會結構中,它的社會特徵必然在文化上反映出來,其一是以『禮』立綱,建立封建統一的秩序,這是文化上的倫理性;其二是以『雄健』為藝術特徵,反映出封建大國的風度,試想諸位先生、女士站在故宮的午門前,會有什麽感受呢?也許是咄咄逼人的崇高吧!從驚懼到驚嘆,再到崇高,這是宮殿建築形象的感受心理。」


    她講得很流暢,很生動,聽眾也平心靜息,生怕漏掉一個字。講話的時候,林徽因不停地用眼睛望著門口,她期待那個身影的出現。


    17日晚上,當徐誌摩即將離家的時候,陸小曼問他:「你準備怎麽走呢?」


    「坐車。」徐誌摩回答。


    陸小曼說:「你到南京還要看朋友,怕19日趕不到北平。」


    「如果實在來不及,我就隻好坐飛機了,我口袋裏還揣著航空公司財務主任保君健給我的免費飛機票呢。」徐誌摩說。


    「給你說了多少遍了,不許坐飛機。」小曼著急了。


    「你知道我多麽喜歡飛啊,你看人家雪萊,死得多麽風流。」


    「你又瞎說了。」


    「你怕我死嗎?」


    「怕什麽!你死了大不了我做風流寡婦。」


    18日淩晨,徐誌摩匆匆起身,怕誤了火車,順手抓起一條又短又小的西裝褲子,連腰間的一個破洞也沒注意到,就胡亂套上,又順手拎起那隻從不離身的皮箱子,乘早車到南京去了。


    在火車上,他買了一張報紙,報紙上正好登載著北平戒嚴的消息。糟了,她的講演聽不上了。轉而他又想起,張學良或許正在南京,幹脆搭乘他的「福特」專機去北平。


    於是下車後他先到張歆海家去問情況。


    林徽因喝了口茶,繼續講著:「『左祖右社』是對皇宮而立言。『左祖』指的是左邊的太廟,『右社』指的是右邊的社稷壇。『旁三門』是指東、西、北麵各兩座城門。


    日壇和月壇分列在城東和城西,南麵是天壇,北麵是地壇。『九經九緯』是指城內南北向與東西向各有九條主要街道。而南北的主要街道同時能並列九輛車馬即『經途九軌』,北京的街道原來是寬的,清末以來逐漸被民房侵占,越來越窄了。所以你可以想像當年馬可。波羅到了北平,就跟鄉巴佬進城一樣嚇懵了,歐洲人哪裏見過這麽偉大氣魄的城市!「


    這時,一位使節站起來問:「對不起,林小姐,請允許我提一個問題,馬可。波羅同樣來自一個文明古國,那裏有古羅馬角鬥場和萬神殿,整個古羅馬文化,都可在同時代建築中找到投影。他來到中國的元大都,究竟是什麽東西把他震撼了?」


    林徽因笑了笑回答:「吸引了馬可。波羅的是中國建築中,表現出人和天地自然無比親近的關係。中國傳統的建築群體,顯示了明晰的理性精神,最能反映這一點的,莫過於方、正、組、圓的建築形態。方,就是剛才我講過的方九裏,旁三門的方形城市,以及方形建築、方形布局;正,是整齊、有序,中軸、對稱;組,是有簡單的個體,沿水平方向,鋪展出複雜豐富的群體;圓,則代表天體、宇宙,日月星辰,如天壇、地壇、日壇、月壇。不過中國的建築藝術又始終貫徹著人為萬物之靈的人本意識,追求人間現實的生活理想和藝術情趣,正是中國的建築所創造的『天人合一』,及『我以天地為棟宇』的融合境界,感動了馬可。波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林徽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杉並收藏林徽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