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時,周天子將嫁女於齊,魯莊公受命代為主持王姬的婚事。逢國喪,所以派人先在城外築館招待王姬,再送到齊國和齊侯成婚。見春秋·莊公元年。後以魯館為嫁女外住的行館。


    2指「婺星」,為二十八宿之女星,列牽牛、織女之次,主人間布帛,又主女壽和人文等。


    3通「旗」,古代的一種旗子。


    4醑:美酒。


    5慶葉:也是祝賀的詞,如「慶葉重熙」、「慶葉弄璋」等。葉,此處讀xie,和諧的意思。


    95:31:03 2007.5龍樓光曙景,魯館啟朝扉——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嫁的盛景


    大唐碎片作者:江湖夜雨


    偏想臨潭菊,芳蕊對誰開——大奸臣許敬宗的雅句


    本逐征鴻去,還隨落葉來。菊花應未滿,請待詩人開。(其一)


    遊人倦蓬轉,鄉思逐雁來。偏想臨潭菊,芳蕊對誰開。(其二)


    《擬江令於長安歸揚州九日賦》


    這兩首看起來比較清麗的五絕,誰寫的?江湖夜雨在qq線上問過幾個好友,先聲明不用搜尋引擎,結果朋友們有的說像陶淵明的,還有的說是孟浩然的。看來這兩首詩讀起來還是挺不錯的,江湖夜雨也有這種感覺。但這兩首詩的作者卻是《新唐書·奸臣傳》裏的人物——許敬宗。


    對於許敬宗,一般人主要是因為他曾大力贊同唐高宗立武則天為後而對其有些印象,他也被認為是武則天的得力走狗之一。江湖夜雨小時候看過一本小畫書,是講武則天的故事,書名也忘了,但最早知道許敬宗這個人名就是從這本小畫冊上看到的。畫冊上許敬宗是個獐頭鼠目的老奸賊形象,正在那裏攤開雙手給眾多等待上朝的大臣講:「田舍翁多收了幾鬥麥子,還要換個老婆,天子富有四海,立一後,廢一後,又有什麽大不了的?」所以,在江湖夜雨的心中,許敬宗就一直是個大白臉奸臣,根本沒有想到他也會做詩。


    後來才知道,許敬宗其實也算得上是三朝老臣,並非是新發跡的小醜似人物。許敬宗比李世民還要大七歲,和魏徵是老同事,曾一起在李密手下當幕僚,後來又成為秦府十八學士之一。許敬宗其實也相當有水平,比如李世民曾問過許敬宗:「我看你這人也不錯,但為什麽人家都說你不好?」許敬宗對曰:「春雨如膏,農夫喜其潤澤,行人惡其泥濘;秋月如鏡,佳人喜其玩賞,盜賊惡其光輝,天地之大尤憾而況臣乎?臣無肥羊美酒以調和眾口是非,且是非不可聽,聽之不可說。君聽臣受戮,父聽子遭誅,夫婦聽之離,朋友聽之絕,親戚聽之疏,鄉鄰聽之別。人生七尺軀,謹防三寸舌,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誰人麵前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看人家許敬宗這一篇話,比喻生動,說理透徹,還是相當有水平的。於是太宗聽了,也點頭讚許。


    不過許敬宗也是那種有文人之癖,輕狂傲慢的人。《劉夢得嘉話》雲:「許敬宗輕傲,見人多忘,或謂之不聰。敬宗曰:『卿自難記,若遇何、劉、沈、謝,暗中莫索著亦可識之。」意思是說許敬宗不大注重人際關係,不大認人。人家見許敬宗老記不住自己的名字,自然不高興,就說他腦子不管用,許敬宗說:「不是我腦子不行,是你這人太不行,如果是何、劉、沈、謝(何晏、劉楨、沈約、謝眺都是前朝的著名文人),我黑影兒裏摸索著也能認出他們來。」


    許敬宗不但狂傲,還喜歡說怪話。唐太宗率軍征遼東時,城中矢石如雨,有一勇士率先衝鋒,主帥李勣指著他對許敬宗說:「這人何等勇敢。」許敬宗按說隨聲附合就是了,但他卻說:「頭腦簡單的人才這樣不知死。」這話讓李世民聽到了,很不高興,雖然沒有像曹操以「亂我軍心」的罪名將他殺掉,但許敬宗的官職晉升卻是一直像蝸牛上樹一樣慢。許敬宗好容易熬了幾年,卻因在長孫皇後的喪禮上放聲大笑而又前功盡棄。事情是這樣的,長孫皇後開「追悼會」時,百官默哀致禮,許敬宗突然看到長得活像一隻彌猴的歐陽詢也穿戴整齊,一本正經地默哀,簡直就是「沐猴而冠」這個成語的生動寫照,他不禁失聲大笑。這一笑不要緊,唐太宗大怒,把許敬宗貶到洪州。到了李治繼位後,許敬宗才又熬上了禮部尚書。在對待立武則天為皇後的問題上,許敬宗表示支持,並去勸說長孫無忌。長孫無忌大怒,將他狠熊了一頓。老許也是年紀一大把的人了,從此懷恨在心。


    唐高宗要廢去王皇後而立武則天為後,長孫無忌、禇遂良等堅決反對,而重臣李勣持中立態度。老許瞅準時機,「挺身而出」,在朝堂上大造輿論,於是出現了前麵所說小畫書上的那一幕。其實許敬宗這些話也有很多破綻,如把高宗比喻成田間老農民,而且「富易妻」這樣的行為在當時也不是很光彩的做法,比之前麵和唐太宗說的「春雨如膏……」那一段話水平差了好多,簡直是判若兩人。


    但唐高宗當時正以武則天的快樂為自己最大的快樂,看到群臣中居然有人支持廢後的做法,而且許敬宗還畢竟是個參加「革命工作」很久的「老同誌」,不禁大喜過望,也不計較老許的比喻是否粗鄙。從此老許深受高宗和武後信任,並派他搬倒了長孫無忌,老許總算出了一口惡氣。有人說老許諂害忠臣,乃是大奸大惡。但江湖夜雨覺得官場傾軋乃是家常便飯,長孫無忌也不是什麽善人,他也誣陷過吳王李恪等人,再說長孫無忌位高權重,就算不謀反,但他有謀反的能力,這就是潛在的危險。正所謂「王莽謙恭未篡時」,長孫無忌是被端掉了,但如果他沒有被端掉,以後會怎麽樣,難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碎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湖夜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湖夜雨並收藏大唐碎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