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以前,我剛在報上看到胡適一封致王正廷的公開信,大罵國民軍,表示了對於「以武力脅迫」修改優待條件這種行為的「義憤」。雖然陳寶琛仍然把他視同蛇蠍,但鄭孝胥已經和他交上了朋友,有些遺老也認為他究竟比革命黨和國民軍好。他走進北府,沒有受到阻攔,我見到他,表示了歡迎,並且稱讚他在報上發表的文章。他又把國民軍罵了一通,說:「這在歐美國家看來,全是東方的野蠻!」
胡適這次見我,並不是單純的慰問,而是出於他的「關心」。他問我今後有什麽打算。我說王公大臣們都在活動恢復原狀,我對那些毫無興趣,我希望能獨立生活,求些學問。
「皇上很有誌氣!」他點頭稱讚,「上次我從宮裏回來,就對朋友說過,皇上很有誌氣。」
「我想出洋留學,可是很困難。」
「有困難,也不太困難。如果到英國,莊士敦先生可以照料。如果想去美國,也不難找到幫忙的人。」
「王公大臣們不放我,特別是王爺。」
「上次在宮裏,皇上也這樣說過。我看,還是要果斷。」
「民國當局也不一定讓我走。」
「那倒好說,要緊的還是皇上自己下決心。」
盡管我對這位「新人物」本能地懷著戒心,但他的話確實給了我一種鼓勵。我從他身上覺察出,我的出洋計劃,一定可以得到社會上不少人的同情。因此,我越發討厭那些反對我出洋的王公大臣們了。
我認為,那些主張恢復原狀的,是因為隻有這樣,才好保住他們的名銜。他們的衣食父母不是皇上,而是優待條件。有了優待條件,紹英就丟不了「總管內務府印鑰」,榮源就維持住樂在其中的抵押、變價生涯,醇王府就每年可以照支四萬二千四百八十兩的歲費,這是不管民國政府拖欠與否,內務府到時都要湊足送齊的。除了這些人以外,下麵的那些嘍羅,不斷地遞摺子、上條陳,也各有其小算盤。我六叔載洵有個叫吳錫寶的門客,寫了一個「奏為陳善後大計」的摺子,一上來就抱怨說,他早主張要聘用各國法學家研究法律,以備應付民國違法毀約的舉動,因為沒聽他的主意,所以今天手忙腳亂,駁辯無力。接著他提出五條大計,說來說去都沒離了用法律和法學家,其原因,他自己就是一名律師。還有一個名叫多濟的旗人,是掛名的內務府員外郎,他堅決主張無論如何不可放棄帝號,不但如此,我將來有了兒子還要叫做「宣統第二」。他又主張今後我應該把侍奉左右的人都換上八旗子弟。看來他也打好主意,讓他的兒子做「多濟第二」,來繼承員外郎這份俸銀。
我見過了胡適,莊士敦也回到我身邊,向我轉達了張作霖的關懷。我覺得胡適說的不錯,出洋的問題不致於受到當局的阻攔。我和莊士敦計議如何籌備出洋的事,張作霖又做了表示,歡迎我到東北去住。我想先到東北住一下也好,我到了東北,就隨時可以出洋了。我剛拿定了主意,這時又出了新問題。
國民軍的警衛從大門撤走之後,形勢本來已經緩和,我已敢放膽向記者罵國民軍了,忽然鄭孝胥麵容嚴肅地出現在我麵前,問我看過報沒有。
「看了,沒有什麽呀!」
「皇上看看《順天時報》。」他拿出報來,指著一條「赤化運動之平民自治歌」標題給我看。這條消息說,馮軍入京以後,「赤化主義」乘機活動,最近竟出現數萬張傳單,主張「不要政府真自治、不要法律大自由」雲雲。那時我從鄭、陳、莊諸人的嘴裏和《順天時報》上,常聽到和看到什麽共產黨是過激主義、赤化主義,赤化、過激就是洪水猛獸、共產共妻,馮玉祥的軍隊就和赤化過激有關,等等的鬼話。現在根據鄭孝胥的解釋,那是馬上要天下大亂的,「赤化主義」對我下毒手,則更無疑問。
我被鄭孝胥的話正鬧得心驚膽戰,愁容滿麵的羅振玉出現了。我一向很重視羅振玉從日本方麵得來的消息。他這次報告我說,日本人得到情報,馮玉祥和「過激主義」分子將對我有不利行動。「現在馮軍占了頤和園,」他說,「出事可能就在這一兩天。皇上要趁早離開這裏,到東交民巷躲避一下才好。」
這時莊士敦也來了,帶來了外國報上的消息,說馮玉祥要第三次對北京採取行動。
這樣一來,我沉不住氣了,連陳寶琛也著了慌。陳寶琛同意了這個意見:應該趁馮玉祥的軍隊不在的時候,抓機會躲到東交民巷去,先住進德國醫院,因為那位德國大夫是認識我的。我和陳、莊二師傅悄悄地商議了一個計策,這個計策不但要避免民國當局知道,也要防備著我的父親。
我們按照密議的計劃進行。第一步,我和陳師傅同出,去探望比我晚幾天出宮的住在麒麟碑胡同的敬懿、榮惠兩太妃,探望完了,依舊回北府,給北府上下一個守信用的印象。這一步我們做到了。第二天,我們打算再進行第二步,即藉口去裱褙胡同看一所準備租用的住房,然後從那裏繞一下奔東交民巷,先住進德國醫院。第三步則是住進使館。隻要到了東交民巷,第三步以及讓婉容她們搬來的第四步,就全好辦了。但是在執行這第二步計劃的時候,我們剛上了汽車,我父親便派了他的大管家張文治,偏要陪我們一起去。我和莊士敦坐在第一輛汽車上,張文治跟在陳寶琛後邊,上了另一輛車。
胡適這次見我,並不是單純的慰問,而是出於他的「關心」。他問我今後有什麽打算。我說王公大臣們都在活動恢復原狀,我對那些毫無興趣,我希望能獨立生活,求些學問。
「皇上很有誌氣!」他點頭稱讚,「上次我從宮裏回來,就對朋友說過,皇上很有誌氣。」
「我想出洋留學,可是很困難。」
「有困難,也不太困難。如果到英國,莊士敦先生可以照料。如果想去美國,也不難找到幫忙的人。」
「王公大臣們不放我,特別是王爺。」
「上次在宮裏,皇上也這樣說過。我看,還是要果斷。」
「民國當局也不一定讓我走。」
「那倒好說,要緊的還是皇上自己下決心。」
盡管我對這位「新人物」本能地懷著戒心,但他的話確實給了我一種鼓勵。我從他身上覺察出,我的出洋計劃,一定可以得到社會上不少人的同情。因此,我越發討厭那些反對我出洋的王公大臣們了。
我認為,那些主張恢復原狀的,是因為隻有這樣,才好保住他們的名銜。他們的衣食父母不是皇上,而是優待條件。有了優待條件,紹英就丟不了「總管內務府印鑰」,榮源就維持住樂在其中的抵押、變價生涯,醇王府就每年可以照支四萬二千四百八十兩的歲費,這是不管民國政府拖欠與否,內務府到時都要湊足送齊的。除了這些人以外,下麵的那些嘍羅,不斷地遞摺子、上條陳,也各有其小算盤。我六叔載洵有個叫吳錫寶的門客,寫了一個「奏為陳善後大計」的摺子,一上來就抱怨說,他早主張要聘用各國法學家研究法律,以備應付民國違法毀約的舉動,因為沒聽他的主意,所以今天手忙腳亂,駁辯無力。接著他提出五條大計,說來說去都沒離了用法律和法學家,其原因,他自己就是一名律師。還有一個名叫多濟的旗人,是掛名的內務府員外郎,他堅決主張無論如何不可放棄帝號,不但如此,我將來有了兒子還要叫做「宣統第二」。他又主張今後我應該把侍奉左右的人都換上八旗子弟。看來他也打好主意,讓他的兒子做「多濟第二」,來繼承員外郎這份俸銀。
我見過了胡適,莊士敦也回到我身邊,向我轉達了張作霖的關懷。我覺得胡適說的不錯,出洋的問題不致於受到當局的阻攔。我和莊士敦計議如何籌備出洋的事,張作霖又做了表示,歡迎我到東北去住。我想先到東北住一下也好,我到了東北,就隨時可以出洋了。我剛拿定了主意,這時又出了新問題。
國民軍的警衛從大門撤走之後,形勢本來已經緩和,我已敢放膽向記者罵國民軍了,忽然鄭孝胥麵容嚴肅地出現在我麵前,問我看過報沒有。
「看了,沒有什麽呀!」
「皇上看看《順天時報》。」他拿出報來,指著一條「赤化運動之平民自治歌」標題給我看。這條消息說,馮軍入京以後,「赤化主義」乘機活動,最近竟出現數萬張傳單,主張「不要政府真自治、不要法律大自由」雲雲。那時我從鄭、陳、莊諸人的嘴裏和《順天時報》上,常聽到和看到什麽共產黨是過激主義、赤化主義,赤化、過激就是洪水猛獸、共產共妻,馮玉祥的軍隊就和赤化過激有關,等等的鬼話。現在根據鄭孝胥的解釋,那是馬上要天下大亂的,「赤化主義」對我下毒手,則更無疑問。
我被鄭孝胥的話正鬧得心驚膽戰,愁容滿麵的羅振玉出現了。我一向很重視羅振玉從日本方麵得來的消息。他這次報告我說,日本人得到情報,馮玉祥和「過激主義」分子將對我有不利行動。「現在馮軍占了頤和園,」他說,「出事可能就在這一兩天。皇上要趁早離開這裏,到東交民巷躲避一下才好。」
這時莊士敦也來了,帶來了外國報上的消息,說馮玉祥要第三次對北京採取行動。
這樣一來,我沉不住氣了,連陳寶琛也著了慌。陳寶琛同意了這個意見:應該趁馮玉祥的軍隊不在的時候,抓機會躲到東交民巷去,先住進德國醫院,因為那位德國大夫是認識我的。我和陳、莊二師傅悄悄地商議了一個計策,這個計策不但要避免民國當局知道,也要防備著我的父親。
我們按照密議的計劃進行。第一步,我和陳師傅同出,去探望比我晚幾天出宮的住在麒麟碑胡同的敬懿、榮惠兩太妃,探望完了,依舊回北府,給北府上下一個守信用的印象。這一步我們做到了。第二天,我們打算再進行第二步,即藉口去裱褙胡同看一所準備租用的住房,然後從那裏繞一下奔東交民巷,先住進德國醫院。第三步則是住進使館。隻要到了東交民巷,第三步以及讓婉容她們搬來的第四步,就全好辦了。但是在執行這第二步計劃的時候,我們剛上了汽車,我父親便派了他的大管家張文治,偏要陪我們一起去。我和莊士敦坐在第一輛汽車上,張文治跟在陳寶琛後邊,上了另一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