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種族非常單一的情況不同的是,喬治亞600萬人口中約有30%是少數民族。而且,這些小的群體在組織和特性上還有相當程度的部落特點,而且一直對喬治亞人的統治非常反感;因此在蘇聯解體時,奧塞梯人和阿布哈茲人就借喬治亞內部政治爭鬥之機試圖分離出去。俄羅斯對此暗中支持,以便壓喬治亞向俄國讓步而留在獨立國協之內(喬治亞起初曾想完全擺脫獨立國協),並且使喬治亞同意俄國在其土地上保持軍事基地以阻止土耳其向該地區的滲透。
在中亞,內部因素一直是引起局勢不穩定的更重要原因。從文化和語言上看,五個新獨立的中亞國家中有四個是突厥語世界的一部分。塔吉克斯坦在語言和文化上屬於波斯語係,而不屬前蘇聯的阿富汗是帕坦、塔吉克斯坦、普什圖以及波斯等種族的大雜燴。這六個都是穆斯林國家。多年來,它們中的多數都處於波斯帝國、土耳其帝國以及俄羅斯帝國的輪番影響之下。但這種經歷並沒有在它們之中培育起一種關於共同地區利益的意識。相反,不同的種族構成卻使它們很易受內外衝突的打擊。這些衝突積累起來又往往吸引更為強大的鄰國的入侵。
在五個新獨立的中亞國家中,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是最重要的兩個。哈薩克斯坦是本地區的屏障,而烏茲別克斯坦是本地區多樣化的民族覺醒的靈魂。哈薩克斯坦的麵積和地理位置保護了其他國家免於直接受到俄羅斯的實際壓力,因為隻有哈薩克斯坦與俄羅斯接壤。然而,在它的1800萬人口中有約35%的俄羅斯人(全地區的俄羅斯人口都在逐漸下降),另外還有20%也是非哈薩克人。這種情況就使新的哈薩克族統治者更難以在民族和語言的基礎上實現國家建設的目標。這些統治者自己變得越來越民族主義,但他們卻隻代表了全國大約一半的人口。
在這個新國家居住的俄羅斯人自然對哈薩克領導充滿忿恨,他們作為過去的殖民統治階級受過較好的教育,地位比較優越,所以害伯失去特權。而且,他們往往以幾乎不加掩飾的文化上的鄙視看待新的哈薩克民族主義。哈東北和西北地區都居住著大量的俄羅斯移民,如果哈俄關係嚴重惡化,哈薩克就會麵對領土被肢解的危險。同時,有幾十萬的哈薩克人居住在哈俄邊界的俄羅斯一側和烏茲別克斯坦的東北部,而哈薩克認為烏茲別克斯坦是與他們爭奪中亞領導地位的主要對手。
實際上,烏茲別克斯坦是擔當中亞地區領導的首選國家。雖然在麵積上和自然資源上都遜於哈薩克斯坦,但它有更多人口(將近2500萬),而且更重要的是其人口構成遠比哈薩克斯坦單一。由於本土人口的出生率更高,而且曾經占主導地位的俄羅斯人逐漸遷離,不久其人口的75%將是烏茲別克人,而隻有為數不多的俄羅斯人作為少數民族留下來,主要居住在首都塔什幹。
另外,這個國家的政治精英有意將烏茲別克斯坦這個新國家說成是中世紀龐大的帖木兒帝國(1336-1404年)的直接繼承國。曾是帖木兒帝國首都的撤馬爾罕成了本地區著名的宗教、天文學和藝術的研究中心。這一聯繫給現代的烏茲別克斯坦注入了比其鄰國更深的歷史繼承感和地區使命感。一些烏茲別克領導人的確認為烏是一個單一的中亞實體的國家核心,並認為塔什幹應成為這一實體的首都。烏茲別克斯坦的政治精英和烏茲別克斯坦的人民已經越來越具備了現代民族國家的主觀素質,並決心不論國內有什麽樣的困難永遠不再回到殖民地狀態。他們的這種意識比任何其他中亞國家都更加強烈。
這種情況使烏茲別克斯坦成為培育一種後種族的(post-ethnic)現代民族主義的領袖,同時也使其鄰國對其感到某種不安。雖然烏茲別克斯坦的領導人在國家建設和主張促進地區自給自足方麵起了帶頭作用,但這個國家相對更大的民族同一性和更強烈的民族意識使其與相鄰的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甚至哈薩克斯坦的統治者擔心烏茲別克的地區領導地位會演變為對地區的統治。這種擔心製約了新的主權國家之間地區合作的發展——俄羅斯本來就不鼓勵這種合作——也使這個地區的脆弱性永久化。
然而,與其他國家一樣,烏茲別克斯坦也不是完全沒有種族矛盾。烏南方的部分地區,特別是重要的歷史文化中心撤馬爾罕和布哈拉周圍地帶,居住著大量的塔吉克人。他們對莫斯科劃定的邊界仍然十分不滿。使事情更為複雜的是,在塔吉克斯坦西部有烏茲別克人,在吉爾吉斯斯坦的經濟重地費爾幹納穀地(這裏近些年來已經發生了流血的種族衝突)有烏茲別克人和塔吉克人,更不必說在阿富汗北部還居住著烏茲別克人,從俄羅斯的殖民統治下倔起的其他三個中亞國家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中,隻有土庫曼斯坦在種族上是比較有凝聚力的。土450萬人口中大約有75%是土庫曼人,烏茲別克人和俄羅斯人各占不到10%。土庫曼斯坦受天然屏障保護的地理位置使它離俄羅斯相對遙遠,而烏茲別克斯坦和伊朗卻在地緣政治上與這個國家的未來有更大的關係。一旦通向這個地區的管道建設起來,土庫曼斯坦真正巨大的天然氣蘊藏就會給這個國家的人民展現出一個繁榮的未來,吉爾吉斯斯坦的500萬人口則複雜得多。吉爾吉斯人占總人口約55%。烏茲別克人大約占13%。俄羅斯人最近從20%以上降至略高於15%。獨立前,俄羅斯人是該國工程技術人員等知識階層的主要部分,而他們的離去給這個國家的經濟造成了損害。雖然吉爾吉斯斯坦富於礦產資源,而且因有美麗的自然風光使一些人把這個國家稱為中亞的瑞士(從而成為一個潛在的新的旅遊勝地),但它夾在中國和哈薩克斯坦中間的地理位置,使它的獨立地位嚴重地取決於哈薩克斯坦成功地保持自身獨立的程度。
在中亞,內部因素一直是引起局勢不穩定的更重要原因。從文化和語言上看,五個新獨立的中亞國家中有四個是突厥語世界的一部分。塔吉克斯坦在語言和文化上屬於波斯語係,而不屬前蘇聯的阿富汗是帕坦、塔吉克斯坦、普什圖以及波斯等種族的大雜燴。這六個都是穆斯林國家。多年來,它們中的多數都處於波斯帝國、土耳其帝國以及俄羅斯帝國的輪番影響之下。但這種經歷並沒有在它們之中培育起一種關於共同地區利益的意識。相反,不同的種族構成卻使它們很易受內外衝突的打擊。這些衝突積累起來又往往吸引更為強大的鄰國的入侵。
在五個新獨立的中亞國家中,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是最重要的兩個。哈薩克斯坦是本地區的屏障,而烏茲別克斯坦是本地區多樣化的民族覺醒的靈魂。哈薩克斯坦的麵積和地理位置保護了其他國家免於直接受到俄羅斯的實際壓力,因為隻有哈薩克斯坦與俄羅斯接壤。然而,在它的1800萬人口中有約35%的俄羅斯人(全地區的俄羅斯人口都在逐漸下降),另外還有20%也是非哈薩克人。這種情況就使新的哈薩克族統治者更難以在民族和語言的基礎上實現國家建設的目標。這些統治者自己變得越來越民族主義,但他們卻隻代表了全國大約一半的人口。
在這個新國家居住的俄羅斯人自然對哈薩克領導充滿忿恨,他們作為過去的殖民統治階級受過較好的教育,地位比較優越,所以害伯失去特權。而且,他們往往以幾乎不加掩飾的文化上的鄙視看待新的哈薩克民族主義。哈東北和西北地區都居住著大量的俄羅斯移民,如果哈俄關係嚴重惡化,哈薩克就會麵對領土被肢解的危險。同時,有幾十萬的哈薩克人居住在哈俄邊界的俄羅斯一側和烏茲別克斯坦的東北部,而哈薩克認為烏茲別克斯坦是與他們爭奪中亞領導地位的主要對手。
實際上,烏茲別克斯坦是擔當中亞地區領導的首選國家。雖然在麵積上和自然資源上都遜於哈薩克斯坦,但它有更多人口(將近2500萬),而且更重要的是其人口構成遠比哈薩克斯坦單一。由於本土人口的出生率更高,而且曾經占主導地位的俄羅斯人逐漸遷離,不久其人口的75%將是烏茲別克人,而隻有為數不多的俄羅斯人作為少數民族留下來,主要居住在首都塔什幹。
另外,這個國家的政治精英有意將烏茲別克斯坦這個新國家說成是中世紀龐大的帖木兒帝國(1336-1404年)的直接繼承國。曾是帖木兒帝國首都的撤馬爾罕成了本地區著名的宗教、天文學和藝術的研究中心。這一聯繫給現代的烏茲別克斯坦注入了比其鄰國更深的歷史繼承感和地區使命感。一些烏茲別克領導人的確認為烏是一個單一的中亞實體的國家核心,並認為塔什幹應成為這一實體的首都。烏茲別克斯坦的政治精英和烏茲別克斯坦的人民已經越來越具備了現代民族國家的主觀素質,並決心不論國內有什麽樣的困難永遠不再回到殖民地狀態。他們的這種意識比任何其他中亞國家都更加強烈。
這種情況使烏茲別克斯坦成為培育一種後種族的(post-ethnic)現代民族主義的領袖,同時也使其鄰國對其感到某種不安。雖然烏茲別克斯坦的領導人在國家建設和主張促進地區自給自足方麵起了帶頭作用,但這個國家相對更大的民族同一性和更強烈的民族意識使其與相鄰的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甚至哈薩克斯坦的統治者擔心烏茲別克的地區領導地位會演變為對地區的統治。這種擔心製約了新的主權國家之間地區合作的發展——俄羅斯本來就不鼓勵這種合作——也使這個地區的脆弱性永久化。
然而,與其他國家一樣,烏茲別克斯坦也不是完全沒有種族矛盾。烏南方的部分地區,特別是重要的歷史文化中心撤馬爾罕和布哈拉周圍地帶,居住著大量的塔吉克人。他們對莫斯科劃定的邊界仍然十分不滿。使事情更為複雜的是,在塔吉克斯坦西部有烏茲別克人,在吉爾吉斯斯坦的經濟重地費爾幹納穀地(這裏近些年來已經發生了流血的種族衝突)有烏茲別克人和塔吉克人,更不必說在阿富汗北部還居住著烏茲別克人,從俄羅斯的殖民統治下倔起的其他三個中亞國家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中,隻有土庫曼斯坦在種族上是比較有凝聚力的。土450萬人口中大約有75%是土庫曼人,烏茲別克人和俄羅斯人各占不到10%。土庫曼斯坦受天然屏障保護的地理位置使它離俄羅斯相對遙遠,而烏茲別克斯坦和伊朗卻在地緣政治上與這個國家的未來有更大的關係。一旦通向這個地區的管道建設起來,土庫曼斯坦真正巨大的天然氣蘊藏就會給這個國家的人民展現出一個繁榮的未來,吉爾吉斯斯坦的500萬人口則複雜得多。吉爾吉斯人占總人口約55%。烏茲別克人大約占13%。俄羅斯人最近從20%以上降至略高於15%。獨立前,俄羅斯人是該國工程技術人員等知識階層的主要部分,而他們的離去給這個國家的經濟造成了損害。雖然吉爾吉斯斯坦富於礦產資源,而且因有美麗的自然風光使一些人把這個國家稱為中亞的瑞士(從而成為一個潛在的新的旅遊勝地),但它夾在中國和哈薩克斯坦中間的地理位置,使它的獨立地位嚴重地取決於哈薩克斯坦成功地保持自身獨立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