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在文章開始先肯定君主專製合理,說:“賢明的君主,必將是能夠全麵掌握為君之道,為君之道的重要表現是對下嚴加督責,則臣子們不敢不竭盡全力為君主效力。這樣,君主和臣子的職分一經確定,上下關係的準則也明確了,那麽天下不論是有才德的還是沒有才德的,都不敢不竭盡全力為君主效命了。因此君主才能專製天下而不受任何約束,能享盡達到極致的樂趣。”


    李斯為迎合秦二世,討他的歡心,直言不諱的告訴秦二世:“你盡管享樂,不要學什麽堯、禹。像堯、禹那樣有天下而不知享樂,卻去勤政為民,這簡直是下賤的行為,是犯了大錯誤。”為什麽這樣說呢?李斯編造了一套歪理。他說:占有天下卻不懂得縱情姿欲,這就等於把天下當成自己的鐐銬。像堯和禹那樣,拚命為百姓幹事,那就是百姓的奴僕。並不是統治天下的君主,這有什麽值得尊貴的呢?讓別人為自己獻身,這才叫自己尊貴,而別人卑賤;讓自己為別人獻身,這叫自己卑賤而別人尊貴。所以,獻身的人卑賤,接受獻身的人尊貴,古往今來,沒有不是這樣的。堯、禹把天下當作自己的鐐銬,是不值得人們尊重的。李斯用顛倒是非的辦法,把享樂作為君主的顯貴,不會享樂隻知為百姓幹事的君主是下賤的。


    看李斯的這套“理論”,真是荒謬絕倫,不過這也毫不掩飾地揭示了專製君主製度的本來麵目。封建帝王坐天下,盡管“勤政為民”的好話說了一大堆,但到頭來還是為了自己享受榮華富貴。李斯則直接進入主題,讓天下人為君主獻身,以顯示我的尊貴,反而言之,我為天下百姓幹事,我就是下賤的!


    第66節:第八講 李斯之死(3)


    怎樣讓天下人服服貼貼接受統治呢,李斯的辦法就一個,行督責!即對人民加大監管力度。李斯說:


    督責之誠,則臣無邪,臣無邪則天下安,天下安則主嚴尊,主嚴尊則督責必,督責必則所求得,所求得則國家富,國家富則君樂豐。故督責之術設,則所欲無不得矣。群臣百姓救過不給,何變之敢圖?”


    意思是:真正實行了督責,臣下才能沒有離異之心,天下才能安定,天下安定才能有君主的尊嚴,君主有了尊嚴才能使督責嚴格執行,督責嚴格執行後君主的欲望才能得到滿足,滿足之後國家才能富強,國家富強了君主才能享受得更多。所以督責之術一確立,君主就任何欲望都能滿足了。群臣百姓想補救自己的過失都來不及,哪裏還敢圖謀造反?


    李斯將《行督責書》送交秦二世之後,秦二世看了感覺很對自己的心思,非常高興,於是下令各級官吏更加嚴厲地實行督責。想通過嚴厲鎮壓的辦法製止農民的反抗。老百姓動輒犯法,一人犯法又株連全家,結果造成路上的行人有一半是穿著赭衣(赤褐色),帶著鐐銬的罪人。在街市上,每天都堆積著剛殺死的人的屍體,而且殺人越多的越是忠臣。——“刑者相半於道,而死人日成積於市。殺人眾者忠臣。”二世說:“像這樣才可稱的上實行督責了。”


    上《行督責書》使李斯在悲劇人生上越陷越深。他這時已完全喪失了政治家的基本原則,他所想所作隻有一件事,迎合皇帝,保住地位,保住富貴。這在風雨飄搖、混亂不堪的秦朝能做到嗎?


    二


    這時,李斯的生死安危都操在趙高之手。


    趙高是個極陰險、狡詐的野心家。沙丘政變後,他為控製朝政,要做的事一是控製胡亥,玩弄胡亥於股掌之中,在朝廷上說一不二;二是除掉李斯,掃清他專朝政的障礙。


    對於第一件事,趙高採用的辦法是,架空胡亥,使之不與大臣見麵。一次,他對秦二世說:“天子之所以尊貴,就在於大臣隻能聽到他的聲音,而不能看到他的麵容,所以才自稱為‘朕’。況且陛下還很年輕,未必什麽事情都懂,現在坐在朝廷上,若懲罰和獎勵有不妥當的地方,就會把自己的短處暴露給大臣,這也就不能向天下人顯示您的聖明了。陛下不妨深居宮中,和我及熟悉法律的侍中在一起,等待大臣把公事呈奏上來,等公文一旦呈上,我們就可以研究決定。這樣,大臣們就不敢把疑難的事情報上來,天下的人也就稱您為聖明之主了。”二世聽從了趙高的主意,“乃不坐朝廷見大臣,居禁中。趙高常侍中用事,事皆決於趙高。”


    對於第二件事除掉李斯,趙高可費了一番心思,為什麽呢?一是李斯是政治經驗豐富的老臣,一般情況下不會使李斯輕易就範。二是李斯是丞相,手中有實權,弄不好,自己反被李斯給收拾了。


    趙高想了一個毒招。趙高知道,李斯在別人麵前趾高氣揚,但在皇帝麵前,低三下四,卑躬屈膝,要想除掉李斯,先設計讓李斯和秦二世的關係搞壞。李斯沒有皇帝的支持就沒有了底氣,好對付多了。


    於是趙高找到李斯,對他說:“現在,天下大亂,函穀關以東地區盜賊很多,而皇上卻加緊遣發勞役修建阿房宮,搜集狗馬等沒用的玩物。我想勸諫,但我的地位卑賤,和您沒法比,您是丞相,這是您職責範圍內的事,您為什麽不勸諫呢?”李斯說:“確實這樣,我早就想說話了。可是現在皇帝不臨朝聽政,常居深宮之中,我雖然有話想說,又不便讓別人傳達,想見皇帝卻又沒有機會。你看怎麽辦呢?”趙高對他說:“您若真想勸諫的話,請允許我替你打聽,隻要皇上一有空閑,我立刻通知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解讀大秦政壇雙星:呂不韋與李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立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立群並收藏解讀大秦政壇雙星:呂不韋與李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