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瓦爾德(klenmentgottwald,1896—1953)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領 導人之一。1915 年入奧匈軍隊,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921 年加入捷克斯洛 伐克共產黨。1925 年起先後任捷共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總書記。1933 年被捕,獲釋後 1934 年赴蘇。1935 年當選共產國際執委會書記至 1943 年。 次年回國從事黨的工作。在麵臨法西斯威脅時,進行建立反法西斯人民陣線 的鬥爭。1938 年捷共轉入地下後,赴莫斯科領導國內民族解放鬥爭,組建在 蘇聯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1944 年組織對斯洛伐克民族起義的援助。戰後歷 任捷克斯洛伐克總理、總統,並被選為捷共主席。


    哥尼斯堡戰役  蘇德戰爭後期蘇軍發動的進攻戰役,“東普魯士戰役的 組成部分。1945 年 4 月 6—9 日,由*白俄羅斯第三方麵軍在波羅的海艦隊配 合下實施。1945 年 1 月下旬蘇軍封鎖哥尼斯堡(k nigsberg,戰後根據波茨 但會議的決定,連同東普魯土一部分地區劃歸蘇聯,改名加裏寧格勒),經 充分準備後於 4 月 6 日從南北兩麵向該市發起向心突擊,先後攻占港口、鐵 路樞紐等重要目標。經勸降無效後,蘇軍於 4 月 9 日發動最後攻擊,當晚德 軍被迫投降,此戰德軍被殲 4.2 萬人,被俘 9.2 萬人,喪失了東線的重要戰 略基地。


    哥倫比亞房屋(columbia-haus)*蓋世大保設在柏林各處的監獄總稱。 納粹黨執政後開始建立,後逐漸歸蓋世太保管理,主要關押共產黨員、社會 民主黨員、各派進步人士和猶太人。設有行刑室,對囚禁者實行審訊、拷打 和虐待,隨後大多送往納粹集中營。1936 年關閉,其職權移交*薩赫森豪森 集中營。


    哥黎希律島之戰  即“科雷吉多爾防禦戰”。


    速勝論  認為中國的抗日戰爭無須費大氣力便可迅速取勝的觀點。*七 七事變後,國民黨內以蔣介石為代表的英美派,抱著僥倖心理,幻想依靠英 美的援助或國際對日製裁,迅速打敗日本。1938 年 4 月*台兒莊戰役獲勝後。 這種論調曾廣為傳播。中國共產黨內也有少數人輕視敵後遊擊戰爭,幻想依 靠國民黨的正規戰迅速取勝。這勝論對中國抗日戰爭的客觀規律缺乏正確的 認識,表現出輕敵的危險傾向。中國共產黨對此作了嚴肅的批判,始終堅持 抗日戰爭是持久戰這一真理。


    賈爾斯(barneymckinneygiles,1892—)美國將領。1917 年軍事航校 畢業後成為陸軍航空兵飛行員。在驅逐機與轟炸機部隊任職,並執教於軍事 航校。大戰爆發後,赴英國考察空戰。1942 年 2 月獲準將銜,旋晉升少將。 歷任第四轟炸機部隊司令、第四航空隊司令承擔美國西海岸空域防衛任務。 1943 年 3 月任陸軍航空兵助理參謀長,籌劃作戰、訓練、裝備等事務。同年 7 月出任陸軍航空兵參謀長,參與指揮歐洲戰場的空戰。1944 年 4 月獲中將 銜。次年初調任新組建的美國陸軍戰略航空隊副司令,參與指揮對日空襲與 原子彈轟炸。


    賈德幹  即“卡多根”。


    賈德盧(georgescatroux,1877—1969)法國將領。1898 年畢業於聖西 爾軍校。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等地服役。1934 年獲少 將銜。1939 年 8,任法屬印度支那總督。法國敗降後,被維希政府解職。遂 去倫敦會見戴高樂,參加*自由法國。曾被維希政府缺席判處死刑。1940 年 11 月,出任自由法國駐利凡特(levant)地區代表,經開羅去巴勒斯坦。1941 年 6 月,在英軍配合下,率軍進入敘利亞和黎巴嫩,7 月出任自由法國駐利 凡特地區高級專員,曾頒布有關敘、黎兩國獨立的宣言。盟軍在北非登陸後, 前往阿爾及爾,緩解戴高樂和吉羅之間的矛盾。1943 年起負責協調北非穆斯 林事務。同年 6 月參加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為國務專員。1944 年 6 月, 被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任命為阿爾及利亞總督,9 月又出任北非事務部 長。1945 年 2 月任駐蘇聯大使。戰後 1956 年任阿爾及利亞駐節部長。著有 《地中海的戰役》等。


    夏威(1893—1975)中國將領。原名鈞善,字煦蒼。保定軍校畢業。曾 任桂係第七軍軍長。九·一八事變後任南寧中央軍校第一分校校長、第十五 軍軍長。曾參加“追剿”長征北上抗日的中央紅軍。1936 年授中將銜。次年 加上將銜。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八軍團軍團長,曾參加*台兒莊戰役。不久兼 汪第八十四軍軍長。1939 年初任第十六集團軍總司令兼第四十六軍軍長。次 年 1 月任第四戰區副司令長官。1945 年 3 月調任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直屬第二 方麵軍副司令官。抗戰勝利後,曾任第八綏靖區司令官兼安徽省政府主席、 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1949 年 12 月去海南島,後去香港定居。


    夏雲傑(1903—1936)中國將領。原為金礦工人。九·一八事變後在黑 金河金礦工人中進行抗日救國宣傳。1932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 年在湯原 地區組建東北民眾義勇軍。歷任中共湯原中心縣委負責人、湯原民眾反日遊 擊總隊政委,率部多次摧毀敵人據點,打擊日偽勢力。1936 年任東北人民革 命軍、東北人民抗日聯軍第六軍軍長,轉戰叢山峻嶺,活躍在三江平原,開 辟和發展抗日遊擊區。同年 9 月在珠(河)湯(原)中心縣委和第三、第六 軍黨委聯席會議上被選為北滿臨時省委委員。11 月 21 日在丁大幹遭敵伏擊 身負重傷,26 日犧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巨廉/金重遠等並收藏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最新章節